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23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泄气 (xi)督战(d)歼灭 (jin)从容不迫(p)B拔款(b)揪心(ji)仲(zhng)裁如梦初醒(xng)C澎湃 (png)渗透(shn)横渡(hng)气氛(fn)D慷慨(ki)敦煌(dn)翘首 (qio)镌刻(jun)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静的好处很多。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ABCD3 . 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才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我,然后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A严厉教育责备行罚B严肃教育责骂惩罚C严肃教训责骂刑罚D严厉教训责备行罚4 .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大同自古称“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穿行在大同这些古香古色的小街巷,能回响出经久不息的历史足音。这些足音是嘈杂的,仔细辨析,有“琵琶老庙”王昭君回望中原弹奏琵琶的惆怅,有百碑洼北魏崔浩树碑张扬鲜卑民族历史的严谨,也有明朝正德皇帝邂逅并调戏李凤姐的轻佻。有慈禧西逃驻跸“凤临阁”吃“烧麦”的庆幸,有四牌楼下悬吊王龙怕其转生再叛的传奇,也有神偷李文全盗银行戏弄日本鬼子的惊险沧桑变迁似乎湮没了历史,但不经意又显示出了历史。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还有一种风骨,一种北方的雄浑和厚重,灵隽与神奇。A段首“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引文中的句号应在下引号外边。B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句式连贯,展示大同街巷的丰厚历史。C“历史足音”、“回望中原”、“古香古色”和“弹奏琵琶”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是一个病句。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6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适度紧张是使人们身体更健康、工作效率更高的一种促进力量,_。_,_,_,_。由此看来,工作忙碌的人虽然身体比较累,但是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医学研究也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增强人的自信心从实际调查中得知,工作的人要比不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好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外出工作的妇女比家庭妇女的发病率低ABCD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将“可以提升自我”和“能够增长知识”互换位置)B通过后天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艰苦训练和磨砺,使浙江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的某些选手的记忆技能发生了改变。(去掉“通过”或“使”)C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D广州是个国际化都市,请市民自觉保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把“保护”改成“维护”)9 . 下列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摇摆牛棚祷告(do)笑嘻嘻(x)B跳舞告诉嗅到(xi)一声不响(xing)C花瓣廷院膝上(q)罗摩衍那(yn)D沐浴黄昏匿笑(n)吉檀迦利(tn)二、现代文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10 . 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从紫藤萝的形态,色彩,香味三方面按从局部到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B第段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是什么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C选文语言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拟人、比喻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D文题“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是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11 . 下列对选文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句中“从未见过”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惊叹,喜爱之情。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句中“泛”和“迸溅”两个动词充分体现出紫藤萝花瓣上阳光的美丽景象,富有动感。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使静态的花跳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机盎然。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两句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盎然生机。12 . 下列比喻中最符合一树盛开着的紫藤萝花的特征的一句是( )A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父亲的油菜花曾剑记得刚上高一那年,春节刚过,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乡村静下来。我整日不出屋,坐在床头,等待父亲的脚步声。我常常是从清晨等到深夜,在风吹松枝的瑟瑟声里,慢慢睡去。父亲每天都出门,与其说是给我借学费,不如说是逃避。他心里清楚,正月里,山里人讲禁忌,不愿拿钱借人。他目光躲闪,一直不敢面对我。偶尔我们目光相撞,我捕捉到的,是他满眼的愧疚。我眼前浮现出开学时,教室里的情景,交了学费、领到书的同学,满脸喜悦;而我,独在教室一角,鸵鸟一样将头埋在臂弯里。从小学到初中,开学时的状况大都如此,我挺过来了。但现在,我突然对教室充满着惶惑与恐惧。正月十五的鞭炮响彻山村,炸得我心里一阵慌乱。明天,正月十六,学校将正式上课。拖至正月十六还不去报到的,往往就自动辍学了。我也决定辍学,到武汉去打工。我这么想,心里就坦然了。夜的黑从头顶压下来,我倒头便睡。记不清什么时候,父亲喊我起来,说:“走,跟我到有康的小卖店去。”有康是我家转弯抹角的亲戚,论辈分我叫他表舅。他在村口的三岔路开了一家小卖店。有康在柜台里的床上半卧。父亲在柜台外那张椅子上坐了,我就站在父亲身边。静坐一会儿,父亲直了直腰,他想说借钱的事。但他扫一眼有康那张倦怠不耐烦的脸,到底没说出来。父亲只说我,说我的学习成绩好,不读书可惜。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瞅有康。有康那张脸,并没有因我的成绩好而变得和蔼。父亲就说来杭鸡,说他打算办个养鸡场,先是买来杭鸡蛋,多少天孵出小鸡,多少天小鸡长成大鸡,多少天大鸡下蛋挣钱,同时孵出更多的小鸡。我了解父亲,他怕有康担心他还不起钱,便在借钱之前,用来杭鸡做铺垫。我到现在也不知来杭鸡是个什么样子,甚至不知道“来杭鸡”三个字,是不是这么写。偶尔有人进来买东西,父亲停下来,等那人走了,他再接着他关于来杭鸡的描述。有康下了床,站起来,不断地打着呵欠,还斜眼扫着父亲,这是在下逐客令。父亲站起来,走到有康身边,隔着柜台,微低头,弯腰,膝盖好像也有些弯曲。他仰头看着有康,清了清嗓子,显然是在努力地说服自己,让自己有勇气张口借钱。但有康抢先封住了父亲的嘴。有康说:“现在生意不好做,民国时通往麻城的商道,早就不从这里过,你是知道的。四周的几个垸子,倒是上这里买货,都是赊账,我都快撑不下去了。”我看见父亲像被人抽了脊椎骨似的突然矮了下去。我们走出小卖店,头顶那轮月,已偏向西天。“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父亲说。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说这句话,他是在暗示我,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我已经不相信明天了。父亲借钱时那个可怜的样子,深深地刺痛了我,我要走了,打工去。夜在黎明中醒来。我像别的打工仔一样,一个蛇皮袋,塞着我的铺盖,向镇上走。在那里,我将坐上去武汉的汽车。父亲送我,他在前面走。出了村口,他没走大路,选择了一条田间小道。父亲怕碰见熟人。太阳露出瑰丽的光,天似乎是豁然亮了。父亲突然停下来,指着满田的油菜说:“你看,咱家油菜花开了。”我扫了一眼,眼前一片碧绿。父亲说:“你仔细看。”我顺着他的手指,果然看见一株金黄色的油菜花,就在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父亲说:“要不,你还是上学去吧,这油莱花都开了,太阳一晒,三两天就全开了。过些日子,天暖和了,就会结籽,籽饱满了,熟了,就是钱,够你交学费的。”父亲是在同我商量,更像是在乞求。他一直低着头,不正视我,只看着那朵金黄色的油菜花我摇头。但在那一刻,我看见满山的矮松、碧绿的油菜、还有万绿丛中这朵金黄色的油菜花。村子像一幅以绿为主色调的油画,美得令我心动。我感到天地陡地一亮。阳光洒在油菜花上,这么多天,心里的阴霾,被那一片金黄驱得无影无踪。晨露沾在油菜花上,晶莹剔透。有一滴露珠,被松雀的鸣叫震落,似乎滑进了心田。我感到它的清凉。我的眼前,幻现出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心里陡起一股希望,像金黄色的火苗在燃烧。我的腿软了下来,似乎已无力迈向小镇。我放下蛇皮袋,坐在田埂上,低头,拔着田埂上的野草。眼泪悄然流出来,滴落在我的手背上,滴落在野草上,滴落在拔去野草的新鲜泥土上。父亲提起蛇皮袋,将我拽起来。我们转身,沿着相反的方向,朝着学校走。高中三年苦读,成就了我的军校梦。如今,我成为一名军旅作家,而父亲,依然在山里。他老了,七十多岁了。我们不让他种田,父亲说,水田是弄不动了,旱田还是要种的。父亲只种油菜。(选自大别山飞鹰的博客)13 .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4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我常常是从清晨等到深夜,在风吹松枝的瑟瑟声里,慢慢睡去。(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父亲站起来,走到有康身边,隔着柜台,微低头,弯腰,膝盖好像也有些弯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15 . 文中写道:“我放下蛇皮袋,坐在田埂上,低头,拔着田埂上的野草。”结合语境,写出“我”此时的心理活动。16 . 对“父亲向有康借钱”描写详尽,下列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充分表现了父亲痛苦绝望的心情。B用具体的情节,体现父亲为“我”筹学费的艰难。C为下文写“父亲的油菜花”给“我”带来希望做铺垫。D更能突出有康不顾亲戚情分,自私冷漠的形象。17 . 文章的最后一段能否删掉?为什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18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劳其筋骨_(2)衡于虑_(3)引喻失义_(4)论其刑赏_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0 . 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1)甲文中写内外之臣失职的句子:_(2)乙文中写内外之臣尽职的句子:_21 . 甲乙两文都论述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其中甲文阐述了_、治理国家两个方面的问题,乙文阐述了_的观点。四、句子默写22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可爱者甚蕃(_)不蔓不枝(_)陶后鲜有闻(_) 宜乎众矣(_)2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C无丝竹之乱耳D友人惭,下车引之25 . 翻译下列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左迁:降职被贬。 子规:即杜鹃鸟。26 . 诗人在诗中借杨花、子规和月亮等景物来抒发自己_的情感。27 . 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过五溪”说明诗人自己降职被贬的地方路途之艰难、遥远。C诗人要“寄愁心与明月”,是因为明月可以分照两地,能照着自己和朋友。D后两句想像奇特,将无情的明月当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七、综合性学习28 . 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_(2)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的串词。_八、作文29 . 题目二: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和很多人形影不离。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高度智能化的手机有了自己的思想,你与手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我与手机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