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9268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黒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第卷一、 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3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敢以烦执事(执掌这件事)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恩惠)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夫晋,何厌之有 (满足)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3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吾其还也夜缒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两个“其”不同, 两个“而”相同。B两个“其”相同, 两个“而”不同。C两个“其”相同, 两个“而”相同。D两个“其”不同, 两个“而”不同。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烛之武深明大义,虽然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出城劝说秦王退兵。B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充分利用秦晋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C秦王信服烛之武的一个原因是烛之武处处为秦考虑,先分析“越国以鄙远”的难度,接着分析秦晋的利益关系,最后分析存郑的好处,利害关系明了,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D烛之武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离间双方,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犯秦,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戒心,这也是秦伯退兵的一个原因。5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战争也是讲究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烛之武退秦师就说明了这一点。B、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人的称谓有谦称,如“是寡人之过也”中 “寡人”, 寡德之人,诸侯谦称,;有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吾不能早用子”中“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有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中“竖子 ”对人的蔑称,骂人的话。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D司马迁的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鸿门宴就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左传。 6、对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节选自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A、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B、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C、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D、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7、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选自说苑至公卷十四)(1)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7分)(2)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8.本诗中间两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景物的?请简要分析。(6分)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6分)(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状况的两句诗是“ , 。 (2)在荆轲刺秦王中写众人和荆轲在易水诀别时所唱的名句是:“_,_”。(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6分) 琴王 文/游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凶残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1)下列关于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文章两次写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用了想象和反复的手法,意在突出琴声的美好及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愉悦。B文中“琴王”在山村即将被淹没、人们慌乱不堪的情况下依然镇定地在拉琴的情节,主要是为了暗示他由于耳朵聋可能不知道洪水的发生,所以最后才被洪水吞噬。C琴王的琴声“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的含义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可以安然赴死了。D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向我们暗示人们并不关心他,所以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他是属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暗含了对人们冷漠的批判。E“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一句,既含蓄地交代琴王应该已经死了,也使作品“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让读者默默体会“琴王”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2)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答:(3)他的琴声为什么能让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4)有人说,这篇小说将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放到乡村的背景下,让他在危难时不去逃命而去拉琴,这样的情节设计有失真实;也有人说,琴声给人们幸福和充实,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真实。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理解。(8分)答:第卷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今社会 ,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 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B 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C 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D 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B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C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举行抗战胜利阅兵,主要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1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从笔到电脑,汉字的书写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化,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逐渐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_?_?_?大家现在可以预见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共性 _。_,所以,重点在于,_,让我们的文化生态稳定而绵长地延续下去。汉字的书写能力是否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时候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裂缝之中,找到维系文化的纽带输入法的时代中,汉字的书写究竟何去何从认识汉字,受过汉字书写的训练,但却更多地依赖间接书写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汉字书写问题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书写的变化会越来越快A BC D15如今,大多数餐饮场所免费提供Wifi服务,方便顾客就餐期间上网。然而,浙江安吉一家面馆的墙壁却贴有醒目的告示:此店无Wifi。下有一句提醒语: , 。这句提醒语让面馆多了些许人际温暖,顾客不再掏出手机,各自为战,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人民日报将这则告示和提醒语评为“最美小店铭”。请用对偶句写出这句提醒语。要求: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字。(6分)20四、写作(6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有自然的声音,有社会的声音,有校园的声音,有家庭的声音每个声音,都有意义。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念。那么声音给了你怎样的记忆,或是声音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黒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答案一、(49分)1-6每题3分1、A【解析】“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2C【解析】A项,“亡”,使动用法, B“鄙”,边邑,这里名词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 D项,名词作动词,驻军3D【解析】“其”代词,他们;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而”连词,表示修饰;连词,表示转折。4、A 【解析】 “毫不犹豫”错误5D【解析】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ABC可参考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6、B【解析】 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抓住关键词“而”“何”“也”。)参考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习题三参考译文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亲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7(13分)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7分) 遗:遗失;左右:侍从。求:寻找。止:停止。焉:它。(2)(6分)惜乎其不大:谓语前置,其不大惜乎,惜:可惜;其,指楚共王的心胸。亦:也。而已:罢了。何必:为什么一定。参考译文楚共王外出打猎,遗失了他的弓,左右侍从请求前去寻找。共王说:“算了。楚国人遗失的弓,由楚国人拾到,又何必去寻找它。”仲尼听说这件事,说:“他的心胸还不够宽大,真是可惜啊!也可以说人遗失了弓,由人拾到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是楚国人呢!”仲尼真可称得上以天下为公了。8、(6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2分)诗人描绘了山色之间飞鸟来去之态,秋雨连绵家家挂上天然雨幕之形,写出了绿水之畔人歌人哭以及楼台夕照竹笛悠悠之声。(2分)视觉与听觉、动景和静景有机结合,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湖光山色图。(2分)9、(6分)本诗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古人的缅怀思慕和弃绝官场、纵情山水的情感。(3分)作者感慨自然亘古如斯,而六朝人物早已化为尘土;又由眼前安静祥乐之景而想到曾经功勋卓绝却功成身退、泛游五湖的范蠡;在烟树参差之中,油然而生弃绝官场、纵情山水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0(6分)(1)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2)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琴王答案(26分): 11、(1)(6分)(A)、(E)【解析】A,3分;E,3分;B,1分。B“主要是为了暗示他由于耳朵聋可能不知道洪水的发生”不当,主要为了展现他的品格以及音乐对人性灵的作用。C他们准备勇敢赴死,这一说法不当,应是听得到琴声,生的希望就在眼前。D人们陶醉在他的琴声中,并非不关心他,也就无所谓批判。(2)(6分)他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的民间音乐家,(3分)他是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民间英雄,(3分)(每点3分,概括出形象特点1分,结合文章解说2分。)(3)(6分)他的琴声太动听了,饱含诗意与美感,让人变得澄清。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烦恼和不快,都渐渐消融;第二天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危难时,他的琴声让人们心态平和,重树希望,井然有序,最终获救。 (4)(8分)【参考答案】这样的情节设计很真实。因为即便是乡村,人们也需要琴声这样的精神财富来充实激励心灵;即便是危难之际,也需要让一种精神力量让恐慌的内心平静下来。琴声给人们幸福和充实,这句话之所以真实就在于它说出了艺术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对人的重要性给人充实和幸福感。文中,乡亲们在琴声中得到放松、得到激励是真实可信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之外,也的确日益注重精神生活的品质了。这样的情节设计是符合生活真实的。(表明观点,2分;结合文本并分析,4分;联系实际,2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14每题3分12、 C【解析】“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则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多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3、 A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析】B、表意不明。“身患重病”的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工人的女儿”。C、搭配不当。“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后面加“纪念日”。D、主语残缺或偷换主语。在“被称为”前加“这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14、C 【解析】 前面三处横线是关于汉字书写问题的设问,按照“何去何从是否需要拯救如何拯救”的逻辑顺序连续发问,对应句子的排列为;句体现的是输入法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共性”,应填入破折号后的横线处;句摆出书写变化的现实,是后面表述内容的原因,应填入倒数第二处横线;句中的“维系文化的纽带”对应后句的“文化生态延续”,应填入最后一处横线。15(6分)参考答案 (1)与其键对键,何如面对面(2)给眼睛放放假,与邻桌说说话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主题符合语境。形式2分、内容4分16写作提示声音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清脆的鸟叫随处可感可闻;生活中的笑声、哭声、优美的歌声更是声声入耳;社会中的赞美声、批评声、吐槽声也是时时响起,顺着话题提示语的方向挖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写校园的声音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同学的鼓励声、同学的感谢声;朗朗的读书声等。二、家庭的声音父母的叹息声、父母的脚步声、父母的叮嘱声、呼唤声等。三、写自然界的声音 1、雨敲石板发出的叮咚声引人沉浸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与“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悲壮等美丽意境中,从而让人洗去心灵的污浊,升华思想。2、黄河波涛滚滚,撞击两岸的气壮山河之声让人感受到拼搏的壮美。3、冰雪融化、燕子泥喃、小草萌动等春天的声音告示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负大好时光等。4、由蟋蟀的叫声写思乡情结。5、由花开的声音写淡然、宁静、从容。6、由月光流动的声音写净化心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自然地声音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生命的哲理。四、社会的声音1、诉说着爱、良知、责任等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2、由春节的鞭炮声、元宵节的锣鼓声、端午节的赛舟呐喊声写对传统节日的思考。3、对各个领域出现的现象、发出的声音进行正确的评判,总之,声音是有感染力、震撼力的,所以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既可以讲述美丽动人的故事,让声音会成为你心灵深处最美丽的风景,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声音带给你的思考和感悟。只要符合材料,其他立意也可以。评分标准见高考评分标准。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