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沥青路面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19900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沥青路面监理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沥青路面监理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沥青路面监理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aixuguang工程沥青路面监理细则1. 编制目的为了提高监理工作成效、有效地控制本工程的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监理细则。注:本文中“沥青路面”指贯入式沥青碎石基层、沥青碎石面层或双表处治沥青面层、沥青砼基层或沥青砼面层。2. 编制依据2.1.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5)2.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2.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4. 由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3. 细则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处于正常环境下本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监理。4. 细则的执行与管理4.1. 本细则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指定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执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专业工程师执行本细则的情况并给予指导。4.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具有细则2.所列的规范、规程及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并熟悉掌握。4.3.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按本细则的要求切实落实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的监理措施。做好施工中的巡视检查、旁站监理、随机抽查、测试检查工作。4.4.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研究在执行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定解决措施。必要时对细则作出修改或补充,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5.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5.1. 图纸会审5.1.1. 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应认真学习国家规范、技术规程及标准。5.1.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国家规范、技术规程及标准,认真仔细地审阅本工程设计图纸,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弄清本工程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要求。5.1.3. 审查的主要内容5.1.3.1. 审查总体布置是否清晰,设计尺寸是否有误;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详见8.3)5.1.3.2. 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就地取材的原则。5.1.3.3. 根据本工程地质和路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修改,厚度和组成是否需要调整。5.1.4. 专业监理工程师将图纸审查意见整理后,在图纸会审时提出,由设计单位予以解答,并形成会议纪要或提出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作为工程施工和监理的依据。5.2. 施工条件检查和测量5.2.1. 勘察稳定层成型情况。5.2.2. 复测座标控制点,测量施工范围的稳定层标高。5.3.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填写质量控制点设置实施表。5.4.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5.4.1.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结合本工程的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5.4.2. 审查主要内容5.4.2.1.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5.4.2.2. 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机械种类、性能、数量和施工方法能否满足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可行。5.4.2.3. 雨季施工措施是否有效可行,施工场地排水措施是否有效可行。5.4.2.4. 技术管理上是否有施工前的工人岗前培训方案和岗前施工交底制度。5.4.2.5.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与质量控制标准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是否有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其措施是否结合本工程的特点。5.4.2.6. 是否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指定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各工序进展及最后检查验收等阶段的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必须严格有效。5.4.2.7. 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的各项资源计划是否与工程进度计划需要相符。5.4.2.8. 施工材料的选用是否满足本工程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5.4.3. 专业监理工程师完成审查后,将审查意见整理并交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汇总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意见书,以便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若有必要可要求施工单位编写专题施工方案,以便有利于指导施工。5.5.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商进行沥青路面材料试验和检验以及沥青路面配合比试配,并对试验和检验成果进行审核,确认施工配合比。6.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专业工程师在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技术规程、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质量监理。6.1. 稳定层的处理6.1.1. 当稳定层标高低于设计标高3cm以上时,应进行补填,补填层最小厚度一般不宜小于5cm,补填范围边缘成楔形时应下挖后再补填。6.1.2. 当稳定层标高低于设计标高不足3cm时,可采用沥青路面材料填充。6.1.3. 当稳定层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时,应在其达到稳定后凿除到设计标高。6.1.4. 稳定层施工完成后,经中间验收(参加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质监站)合格,并完成材料检验、沥青砼试配等工作后,才能进行沥青路面施工。6.2. 施工操作的控制6.2.1.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现场放线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范围与设计图纸相符。6.2.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并记录在监理日记中。6.2.2.1 沥青碎石结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沥青油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成份、适用范围,以及碎石的级配、含水量、含杂质程度等的质量情况。6.2.2.2 沥青砼结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沥青油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成份、适用范围,沥青砼铺筑料的半成品质量情况、出厂时的温度、摊铺时的温度、沥青砼的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等。6.2.3.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场的机械设备情况进行了解(有条件的,应到沥青砼生产厂了解沥青砼的生产工序和设备使用情况),并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机械使用计划进行对比,并要求承包商填报主要施工设备进场使用报审表。6.2.4.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沥青路面材料的摊铺厚度、均匀情况和摊铺时的状态作不定时检查,并作记录。6.2.5.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承包商及时对摊铺完成的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和养护。6.2.6. 严禁在无质量保证措施的前提下,雨中进行沥青路面施工。6.2.7. 沥青路面材料应均匀铺筑,沥青路面碾压的时间应控制在沥青凝固前完成初步碾压工作。6.2.8. 一般施工控制:6.2.8.1 沥青碎石结构(或双表处治面层):施工缝搭接宽度一般为1015cm;初步碾压成形后即可通车放行,后视路面成形情况用压路机进行养护,夏天一般不少于14天,冬天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冬天养护一般不少于21天。6.2.8.2 沥青砼路面结构:施工缝搭接宽度一般为510cm;碾压成形后,自然冷却至沥青砼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通车放行。6.2.8.3 厚度控制:沥青碎石结构压实厚度一般控制在4-8cm,双表处治面层压实厚度一般控制在3cm内,沥青砼结构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0cm。6.2.9. 对井边等无法采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夯锤进行人工夯实至满足密实度要求。6.3. 中间检验6.3.1.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进行情况,督促承包商按规定及时对沥青路面进行取样抽检,进行终检时可采用现场钻取的方法进行取样。6.3.2.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取样检验的过程应记录于监理日记,并进行跟踪,及时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进行处理。6.3.3.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路段进行标高的检查,并记录于实测项目记录表,防止平面跑位和标高错误。6.3.4.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巳完成的路段进行标高、平面尺寸、厚度、平整度、横坡、纵坡进行初检,并记录于实测项目记录表,以检核、督促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6.3.5. 对施工中的存在问题应及时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向承包商提出整改或返工;若承包商仍不整改,可征得业主同意后发出工程暂停指令,责令其停工整顿,符合要求后方可下达复工令恢复施工。7.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7.1.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本工程所有的沥青路面检验报告,复核工作记录。7.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巳完成的路段进行座标、标高、平面尺寸、厚度、平整度、横坡、纵坡进行初检。7.3.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本工程的沥青路面检验报告以及初验测量成果,形成沥青路面初验意见呈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报送业主,抄送有关部门。注:沥青路面的质量要求与允许偏差详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8. 附件:8.1. 监理要素流程图表 8.2. 贯入式沥青碎石基层检验标准:8.2.1 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8.2.2 表面无积油、漏浇现象,并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8.2.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8.2.4 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 1 厚度 +20-10% 1000m2 1 用尺量2 平整度 10 20m 路宽(m) 15 3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m 1 用尺量4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5 横坡 20mm且不大于0.3% 20m 路宽(m) 15 6 6 压实密度 嵌缝2.1t/m3不嵌缝2t/m3 1000m2 1 灌砂法8.3. 贯入式沥青路面检验标准:8.3.1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裂缝、油包、油丁、波浪、泛油等现象。8.3.2 面层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8.3.3 沥青贯入应深透,浇洒应均匀,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8.3.4 嵌缝料必须扫墁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8.3.5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8.3.6 沥青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8.3.7 沥青贯入式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 1 压实密度 2.1t/m3 2000m2 1 灌砂法2 厚度 +20-5 2000m2 1 用尺量3 弯沉值 小于设计规定 20m 路宽(m) 15 6 4 平整度 7 20m 路宽(m) 15 3 5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m 1 用尺量6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7 横坡 20mm且不大于0.3% 20m 路宽(m) 15 6 8 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5 每座 1 用尺量取最大值注:1) 沥青贯入式作基层时,其厚度和中线高程的允许偏差按基层要求取值;2) 弯沉值单位:mm/100。8.4. 双表处治沥青路面检验标准:8.4.1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裂缝、油包、油丁、波浪、泛油等现象。8.4.2 沥青浇洒应均匀,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8.4.3 嵌缝料必须扫墁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8.4.4 沥青用量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8.4.5 双表处治沥青路面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 1 平整度 10 20m 路宽(m) 15 3 2 宽度 -20 40m0 1 用尺量3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4 横坡 20mm且不大于1% 20m 路宽(m) 15 6 注:在旧路上进行表面处治,可不检查3、4项。8.5. 沥青砼路面面层检验标准8.5.1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8.5.2 面层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8.5.3 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8.5.4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8.5.5 沥青砼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 1 压实密度 95 2000m2 1 称质量检验2 厚度 +20-5 2000m2 1 用尺量3 弯沉值 小于设计规定 路宽(m) 15 6 4 平整度 2.6 20m 路宽(m) 20 4 5 20m 路宽(m) 15 3 5 宽度 -20 40m 1 用尺量6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7 横坡 10mm且不大于0.3% 20m 路宽(m) 15 6 8 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5 每座 1 用尺量取最大值注:1) 标准质量密度采用马歇尔稳定仪或30Mpa(300kg/cm2)成型法测定;2) 弯沉值单位:mm/100。8.6. 沥青黑色碎石路面检验标准8.6.1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8.6.2 面层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8.6.3 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8.6.4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8.6.5 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 1 压实密度 93 2000m2 1 用腊封称质量法检验2 厚度 +20-5 2000m2 1 用尺量3 弯沉值 小于设计规定 路宽(m) 15 6 4 平整度 5 20m 路宽(m) 15 3 5 宽度 -20 40m 1 用尺量6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7 横坡 10mm且不大于0.3% 20m 路宽(m) 15 6 8 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5 每座 1 用尺量取最大值注:1) 标准质量密度采用马歇尔稳定仪或30Mpa(300kg/cm2)成型法测定;2) 黑色碎石作基层,其厚度、高程应按其基层要求取点评定;3) 弯沉值单位:mm/100。8.7. 强制性标准(道路设计部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27-90)8.7.1. 设置分隔带及缘石断口应符合下列规定:(摘自5.1.13)8.7.1.1. 快速路上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中间分隔带不应设断口。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大于或等于400m。8.7.1.2. 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60m。8.7.2. 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摘自5.1.14)8.7.3. 路段内人行横道应布设在人流集中处。人行横道应设在通视良好的地点,并应设醒目标志。快速路上行人过街应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摘自5.1.15)8.7.4. 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限制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摘自5.2.2)计算行车速度(/h) 80 60 50 40 30 20最大纵坡度限制值(%) 6 7 8 98.7.5. 坡长限制规定如下:(摘自5.2.3)8.7.5.1. 设计纵坡度大于8.3.4中表所列推荐值时,可按下表所列的规定值时,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符合本细则8.3.5.2规定。计算行车速度(/h) 80 60 50 40纵坡度(%) 5 5.5 6 6 6.5 7 6 6.5 7 6.5 7 8纵坡限制坡长 400 500 400 400 350 300 350 300 250 300 250 2008.7.5.2. 各级道路纵坡度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下表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计算行车速度(/h) 80 60 50 40 30 20坡段最小长度(m) 290 170 140 110 85 608.7.6. 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摘自5.2.4)计算行车速度(/h) 80 60 50 40 30 20合成坡度(%) 7 6.5 7 8注:积雪地区各级道路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6%。8.7.7. 各级道路纵坡度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圆曲线。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应符合下中表所列的规定(单位:m)。设计中应采用大于或等于下表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值;特殊困难时,应大于或等于极限最小半径值。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m。(摘自5.2.6)计算行车速度(/h) 80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凸形竖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 3000 1200 900 500 400 300 250 150 100 60一般最小半径 4500 1800 1350 750 600 450 400 250 150 90凹形竖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 1800 1000 700 550 450 350 250 170 100 60一般最小半径 2700 1500 1050 850 700 550 400 250 150 90竖曲线最小长度 70 50 40 40 35 30 25 20 20 158.7.8.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避免下列几种组合:(摘自5.3.3)8.7.8.1. 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8.7.8.2. 在长直线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8.7.9. 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摘自7.1.2)8.7.9.1. 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8.7.9.2.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8.7.9.3. 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8.7.9.4. 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8.7.10. 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摘自7.2.1)8.7.11. 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摘自7.2.3)8.8 强制性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部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8.8.1.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摘自1.0.5)8.8.2. 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摘自4.6.5)8.8.3. 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摘7.1.3.2)8.8.4. 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混凝土混全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并应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摘自7.3.3)试验项目 沥青混合料类型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 行人道路击实次数(次) 沥青混凝土 两面各75 两面各50 两面各35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两面各50 两面各50 两面各35稳定度(KN) I型沥青混凝土 7.5 5.0 3.0II型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5.0 4.0 -流值(0.1mm) I型沥青混凝土 2040 2045 2050II型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2040 2045 -空隙率(%) I型沥青混凝土 36 36 25II型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410 410 -沥青碎石 10 10 -沥青饱和度(%) I型沥青混凝土 7085 7085 7590II型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6075 6075 -沥青碎石 4060 4060 -残留稳定度(%) I型沥青混凝土 75 75 75II型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70 70 -注:1、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2、 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3、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宜符合下表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最大集料粒径(mm) 方孔筛 37.5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圆孔筛 50 35或40 30 25 20 15 10 5VMA不小于(%) 12 12.5 13 14 14.5 15 16 184、 当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在60水中浸泡即发生松散时,可不进行马歇尔试验,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5、 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行测定。8.8.5. 对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和中间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不应小于800次/mm,对一级公路及城市主干路不应小于600次/mm。(摘自7.3.4)8.8.6. 压实成型后的路面应进行早期养护,并封闭交通26h。开放交通初期,应设专人指挥,车速不得超过20km/h,并不得刹车或调头。在未稳定成型的路段上,严禁兽力车和铁轮车通过。当路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