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31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朝诗两首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潜虬媚幽姿媚:妩媚B卧疴对空林 疴:病C初景革绪风 革:消除D灞涘望长安 涘:水边【解析】A项,媚:自赏,自我怜惜。【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202】A白日丽飞甍B飞鸿响远音C冬雷震震,夏雨雪D喧鸟覆春洲【解析】A项,丽:使明丽。B项,响:名词活用作动词,响起。C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答案】D3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203】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解析】C项,“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相对的词语不能形成对仗关系。【答案】C4名句默写。(1)_,飞鸿响远音。(2)初景革绪风,_。(3)_,园柳变鸣禽。(4)余霞散成绮,_。(5)喧鸟覆春洲,_。【答案】(1)潜虬媚幽姿(2)新阳改故阴(3)池塘生春草(4)澄江静如练(5)杂英满芳甸(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南朝梁吴均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注。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注】畿:指何山山麓。5诗作开篇即点题旨“重离别”,但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寄寓在写景中。请结合诗句赏析。【答案】草与薇由山麓伸向川上、涧中,直与游子离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薇亦流意。云与山峰连缀在一起,细雨润湿山衣,禽息而恋巢,萤飞犹绕窗,都表现出一种依恋之态。这几句写草、薇、云、雨、禽、萤,一切都与人同其情愫,都隐约与人的重别离的心态相应,写景中浸透了重别离之意。6最后两句中,“远”、“逐”有怎样的意蕴?【导学号:68010204】【答案】“远”字明写刘余杭舟行,暗写诗人久立岸边,目送征帆。“逐”字则写出“我”因刘余杭离去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又与首句的“重离别”相呼应。“远”、“逐”都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7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解析】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8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导学号:68010205】【解析】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需要把握诗句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后两联写诗人联想友人回家后碰到燕子,一洗征尘,每天面对山水,已经摆脱琐事杂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希望友人能过这种生活,其实也说明了诗人自己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本诗是作者被贬黔中时所作。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9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导学号:68010206】【解析】此处描写了较为恶劣的环境,此处有渲染衬托之意,为下文对人物的描写做准备。【答案】阴雨连绵,遍地是水,难以外出活动。突出了贬谪地环境之恶劣,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10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此词为作者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写出他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同时又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铸词造句新颖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其豪迈之气动人心魄。【答案】塑造了一个不服老,不消沉,气概直追古时风流人物的老者形象。抒发了作者虽遭贬谪,身处恶劣环境,却不向命运屈服的豪迈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王中丞闻琴谢朓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注,蹉跎江海心。【注】容与:徘徊犹疑。1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琴声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导学号:68010207】【解析】这是一首写音乐的诗,但却没有把重点放在琴声之上,而是从外围入手,有心渲染烘托“闻琴”的气氛,刻画诗人的主观感受。【答案】前四句为侧面描写。通过清幽宁静的秋夜景色,烘托了琴声的美妙。五六句为正面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写“琴声”,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声,又如涧水发出淙淙作响的轻鸣,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12诗人听了琴声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解析】全诗的意境可用一个“清”字概括:闻琴环境的清幽,琴声的清雅,诗人意兴的清逸。如此的景色,如此的琴乐,顿时让诗人神远心驰,感慨万千。【答案】诗人听到琴声后,产生了不要迟疑犹豫,赶快归隐的感慨。因为琴声把诗人带到一个远离尘嚣、林静水清的境界,所以使人产生了隐逸之意。13请按照横线前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仿写三个句子。“登高望远”,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过无数名篇绝唱。有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的思念;有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_;_;_。【解析】解答本题要围绕“登高望远”的主题,选择历史文人及其诗句来写。【答案】有陶渊明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的悠闲有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情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喟叹1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40字)据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解析】该题属于压缩语段题,先给段落划分层次,然后总结出每层的意义,提炼出关键词组合成句。【答案】明晚8点,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观看哈雷彗星);如下雨,到礼堂集合(看电影)。15请根据下面材料的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两个语句构成排比,使文意贯通。【导学号:68010208】在中国,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在“局”。易中天曾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他这话并不夸张,有诸多史实可以佐证,如:_;_;“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消除隐患,换来北宋稳固的政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饭局在历史文化上承担了如此多的功能,朝代的兴衰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解析】所举例子涉及宴饮和局势的关系,句式大致相同即可。【答案】(示例)鸿门宴上,刘邦计高一筹,开大汉数百年基业“青梅煮酒”,曹刘品评英雄,掀起三国群雄争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