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_1 原电池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518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4_1 原电池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 4_1 原电池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 4_1 原电池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一、 选择题1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2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H4(g)+2O2(g)CO2(g)+2H2O(l)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l)H0C2H2(g)+O2(g)2H2O(l)H0D2FeCl3(aq)+Fe(s)3FeCl2(aq)HY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7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8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锌片溶解32.5 g锌片增重32.5 g铜片上析出1 g H2铜片上析出1 mol H2A B C D9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计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产生电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e是阴极,石墨是阳极B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FeCl3溶液D导线中的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Fe电极11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12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B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D用铜作原电池正极二、 非选择题13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_。(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_。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若不能,后两空不填)(3)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极)。14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负极:_,_,_;正极:_,_,_;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g,电解质溶液:_。1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2Ag(s)Cu2(aq)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2)银电极为原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16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方案: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_;负极反应式:_。方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I、不能雷同):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C【解析】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错误;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阳离子在正极被还原,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正确;原电池中一般正极金属比负极金属活泼性差,但不一定是不活泼金属,如可以是碳棒,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2. 【答案】B【解析】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C、D均属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而选项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3. 【答案】A【解析】B、C选项均无化学反应;D选项Zn与稀H2SO4反应,但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只有A符合要求。【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4. 【答案】C【解析】铜片和铁片紧靠并浸入稀H2SO4中,铜片上的H获得由铁片传递过来的电子:2H2e=H2,所以可观察到铜片表面出现气泡,A项正确;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发生反应ZnCu2=Zn2Cu,生成的Cu在铜片上析出使其质量增加,B项正确;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u2Fe3=Cu22Fe2,并没有单质铁的析出,C错误,;向盛有锌粒和盐酸的试管中滴入几滴CuCl2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置换出的Cu与剩余的Zn接触,置于盐酸中,构成了原电池,加速2H2e=H2反应,可观察到气泡放出的速率加快,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5. 【答案】A【解析】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可以分析在将反应Zn+Cu2+Zn2+Cu设计为原电池时,由于锌发生了氧化反应,因而负极材料应选择锌;正极材料选择比锌不活泼的金属或者非金属;而电解质溶液中要含有Cu2+,答案选A。【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6.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电子的流动方向是X外电路Y,则电流的方向就为Y外电路X,A项错误;X为原电池的负极,Y为正极,X的活动性比Y的强,B项错误,C正确;X极应发生氧化反应,Y极应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7. 【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负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反应式:2H+2e-H2,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B错误;为形成闭合回路,溶液中的SO42的浓度不变,A错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铜片上逸出的气体为H2,C错误,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8. 【答案】A【解析】负极:Zn 2e-Zn2+。 0.5 mol 1 mol正极:2H+2e-H2 1 mol 0.5 mol所以Zn溶解32.5 g,铜片上放出1 g H2,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9. 【答案】D【解析】B极逐渐变细,说明B极是负极;A极逐渐变粗,说明A极是正极,电解质溶液必须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10. 【答案】D【解析】由于Fe+2FeCl33FeCl2,所以Fe为负极,石墨为正极。负极:Fe2e-Fe2+,正极:2Fe3+2e-2Fe2+。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区域,答案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11. 【答案】A【解析】根据原电池知识,金属活动性:负极正极,可得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为:CdCoAg,则选项中符合此关系的置换反应成立,故A项符合题意。【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12. 【答案】D【解析】HNO3与铁不能产生氢气,A错误;由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B错误,D项正确;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13. 【答案】(1)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2)能Cu2e=Cu22Fe32e=2Fe2(3)【解析】(1)当Cu、Al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就易形成原电池从而使铝被腐蚀。(2)因为FeCl3能与Cu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因此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为Cu,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3)因为总反应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Ag或石墨,电解质为稀硫酸,即可画出装置图。【题型】填空题【难度】容易14. 【答案】(1)(A)不能,(B)可以(2)(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CuCu2e=Cu2氧化反应碳棒、Ag、Pt、Au(任选一)2Ag2e=2Ag还原反应108 AgNO3溶液【解析】(1)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能自发进行。(3)根据电池反应式Cu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还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3溶液。【题型】填空题【难度】容易15. 【答案】(1)CuAgNO3溶液(2)正2Ag2e=2Ag(或Age=Ag)Cu2e=Cu2(3)Cu(负)Ag(正)【解析】该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为2Ag(aq)Cu(s)=2Ag(s)Cu2(aq),由此可知X极是铜,作负极,银作正极,Y应是AgNO3溶液。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题型】填空题【难度】容易16. 【答案】方案:Fe2H=Fe2H2方案:2H2e=H2 Fe2e=Fe2方案: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物质(合理即可) FeCu2=CuFe2【解析】方案: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铁在氢之前,铜在氢之后,故铁与酸发生反应;方案: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再选择酸作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即可。方案:利用置换反应可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题型】填空题【难度】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