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岳麓版选修2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336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岳麓版选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岳麓版选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岳麓版选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阿奎那认为,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创造物,是神授予的。在此基础上他得出的结论包括()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世俗君主和教皇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世俗统治者的地位高于教皇ABC D【解析】阿奎那认为上帝高于一切,教会是上帝的代表,其地位高于世俗君主。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C2近代民主思想与近代早期的“王权至上”思想相比()A两者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都具有进步作用B后者没有历史进步意义C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发展D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解析】近代早期的“王权至上”思想反映了当时民族主义增强的趋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进步作用。近代民主思想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的社会现实,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3马克思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最符合此观点的是()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南方与北方的分权制衡A BC D【解析】美国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体现了这一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指各权力机构之间,而不是指地域之间,故的说法错误。【答案】B4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解析】从图中“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可知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当时的指导思想是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答案】D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解析】注意关键词:本质特点。从材料信息看,在王室继承人的选择方面,英国注重“法律规定”,而创立法律的权力归议会,说明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D项正确。【答案】D6法国人权宣言提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可见,人权宣言认为政治民主化就是要保证()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议会是立法机关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人们的绝对自由【解析】政治民主化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前提的,但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B、C两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答案】A7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专制统治时期,最终把议会推向对立面的措施不包括()A严禁反对政府的言论B进行严格的书报检查C逮捕原议会反对派领导人D逮捕、监禁拒购公债的骑士【解析】A、B、C三项均属于16291640年查理一世实行无议会专制统治时期的措施,D项属于查理一世在16261628年采取的专制措施。【答案】D8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解析】19世纪,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政府在军费的批文上竟然忽略国王的印章,这说明国王的印章已经仅仅是一个程序,并非真正的障碍。因此,D项正确。【答案】D9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真正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发展。【答案】A102014年10月1日,美国众议院对于白宫遭到闯入举行听证会。美国的众议院()在名义上代表各州的人民其席位按各州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配到各州每州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席位享有对宪法的解释权A BC D【解析】众议院席位按各州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配到各州,故不符合;最高法院享有对宪法的解释权,故也不符合。【答案】A11右图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泛张贴的宣传画,意在提醒人们注意“立场站在哪边”问题。当时头戴“红羊帽”(画中间的帽子)的人们是要表明站在()A革命的立场上B封建君主的立场上C保王党人的立场上 D欧洲君主的立场上【解析】“红羊帽”占据画面的最大部分,由此可推断头戴该帽的人们是要表明站在革命的立场上。【答案】A12路易波拿巴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仅仅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整套纲领。对内是秩序、权威、宗教和人民福利,对外是民族尊严。”“对内是秩序”主要是指拿破仑()A挫败了反法联盟的进攻B镇压了保王党人的叛乱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解析】拿破仑在建立“秩序”方面,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后世民法的立法规范。【答案】D13追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历史,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共产党宣言发表B英国宪章派提出人民宪章C第一国际宣告成立D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工【解析】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为争取实现八小时工作日,举行了示威和罢工,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答案】D14右图是我国为纪念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积极支持当时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A BC D【解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诞生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的叙述显然与史实不符。【答案】A15央视大剧沂蒙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抗战期间,沂蒙山区马牧池村民主选举村长,村长是通过投豆方式从候选人于宝珍大娘与李继善中选出的,于宝珍大娘以一豆之差落选。通过该电视剧片段我们能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基层选举的基本情况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民主政治的推进了解抗日根据地能够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并不断发展的原因领略中国共产党早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尝试A BC D【解析】民主选举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选举政策,这一时期的国统区仍实行专制独裁的制度,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8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5分,第21题12分,共70分)16(2016湖北省八校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条权利方面,妇女生是自由的,而且始终是与男人平等的第2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女人和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3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奥林普德古兹女权宣言(1790年)材料二娜拉是1879年上演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下面是她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对话:娜拉:你认为我最神圣的职责是什么?海尔茂: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职责是相夫教子。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海尔茂:不可能!你什么意思?娜拉:我对自己的职责。海尔茂:万事之首。你是一个妻子和母亲。娜拉:我已经不再相信那些。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权宣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分)(2)结合材料,你认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应具有什么条件?(6分)【解析】第(1)问可从材料一“与男人平等的”“不可动摇的权利”“男人和女人的联合”;材料二中“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去考虑作答。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从经济、思想发展等角度作答。【答案】(1)社会问题: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低。理论依据: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或启蒙思想的传播);妇女自身的努力与斗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等。(任答三点、言之成理即可)17(2016河南省六市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材料二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三权分立思想,成为西方分权制衡学说的完成者。他将国家权力划分力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形式,并明确划分了它们的职能范围。他主张这三种权力必须交由不同的个人或团体独立运作,实现相互制衡。后来,他的分权学说成为美国宪法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人教版中学历史教参选修2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主张,为“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特点和进步性。(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实现相互制衡”并联系相关史实概括归纳。【答案】(1)核心主张:维护人权。原则: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法治。(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进步性: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重要原则。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以辉格派和托利派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而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统而不治”的立宪君主制体制。18世纪初开始,辉格党在英国长期当权,议会制度逐渐确立,内阁责任制度开始形成。材料二路易十四执政的54年中(16611715年),他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顶峰。将高级幕僚组织在几个御前会议里,而以“最高会议”作为最高决策机关。在“最高会议”上,大臣可以各抒己见,但作出决定的是国王自己。路易十四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路易十四实行了地方行政的改革。一方面保留各行政区原有的机构如省长、省三级议会等,但另一方面抽去其实权,将“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当地财、政、警、军一切大权。为了做到“思想统一”,路易十四要求全国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1685年路易十四公开进行宗教迫害,致使20万胡格诺教徒背井离乡,流亡国外;没有流亡的则被投入监狱,或是罚作苦工,到大船上当划橹手。材料三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彼得一世参照西方的模式进行行政改革。领主杜马的职权被剥夺了,成了徒具虚名的空架子。1711年成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监督并指导各部门工作。旧的部署取消了,建立了类似西方各部的12个“院”,每个院分管一项工作。他把全国分为8个大省,大省长直属中央政府。1719年他又重新划分全国为50个较小的省,省以下再设更小的区划。由于这些改革,完整的中央集权体系建立起来。(1)根据材料一说明1718世纪英国的政权形式发生的变化及其实质。(3分)(2)材料二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改革的特点是什么?他大肆迫害胡格诺教徒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说明了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彼得一世和路易十四改革政策的相似之处。(2分)(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国改革的主要共同点并指出它们在本质上的不同。(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法国和俄国三国改革的相关内容。第(1)问,注意“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两个关键词,说明改革后英国国王权力进一步下降,而议会主权进一步上升。第(2)问,注意“作出决定的是国王自己”这句话,说明路易十四无论是对地方还是对中央进行改革都是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这必然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第(3)问,注意根据材料,从内容和目的两方面来进行说明。第(4)问,注意英国改革是在“光荣革命”后,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进行的,而法俄的改革则是封建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答案】(1)由国王在国会限制制约下行使行政权过渡到政党内阁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反映了英国议会君主制度(或君主立宪制)的日趋完善。(2)把地方和中央机关权力集中到国王手中,即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上层建筑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重重。(3)集中中央和地方的一切权力,建立君主专制统治。(4)都对行政机构或权利进行了改革。英国改革是资产阶级统治机构的完善;法俄则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19(2016葫芦岛高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宪政,从逻辑上看,只有对国家权力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把它看作“哪怕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件不可避免的祸害”,才有必要构建出一整套限制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总之,是人类对权力的不信任态度导致了宪政制度。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材料二审视一百年前发端的新文化运动,首先要有一个中华文化古今之变的大视野。确认它是中国历史文化面临古今中西交汇之际的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持续经年的新文化运动中所表现的自由、民主、科学之精神,是千年中国古代历史所从来没有过的,属于现代性的新事物和新思想。高全喜新文化运动的演进、岐变及其复调结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对权力的不信任态度”导致了怎样的“宪政制度”?(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20世纪初具有“古今中西交汇”特征的相关史实,阐述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 (6分)【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的是“对权力的不信任态度”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导致的“宪政制度”。第(2)问主要是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以及此时期的历史大背景进行分析归纳。【答案】(1)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确立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2)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这些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20(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洪仁玕资政新篇(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洪仁玕的政治主张,要根据材料的三层含义从“立法”、“邦长”和“官员”的任职、“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三方面逐点概括;洪仁玕政治主张的目的主要是根据资政新篇颁布的历史背景分析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洪仁玕对西方民主的表述分析,也要考虑洪仁玕个人的经历,分析角度一方面要看到他对西方民主的先进之处的认识,另一方面亦要看到其认识的肤浅,还要考虑到不切实际的特点。【答案】(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以坏的“劳动份地”。193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材料二对于富农,我们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即没收其出租的土地,并取消其高利贷,富农所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1935年12月中央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材料三下图为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材料四旧式富农按照平分原则把多余的土地及其一部分财产之所以应当拿出来分配,是因为中国的富农一般地带着很重的封建和半封建剥削的性质如不平分则不能满足贫雇农的要求。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中共对待富农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4分)(2)材料三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党在此时做出这一决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富农政策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第(1)问“变化”从材料一中“没收他们”到材料二中“只取消”来分析,“原因”从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去理解。第(2)问图片的信息是“减租减息政策”,“目的”从抗战需要出发分析。第(3)问“变化”从材料四中“如不平分”信息判断;“原因”是阶级矛盾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三小问结合前两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变化:由限制到放宽限制。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抗击日本侵略是主要任务。(2)政策:对富农减租减息。目的:增强抗日力量。(3)变化:由保护到打击。原因:充分调动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壮大人民民主力量,以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说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或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