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5868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马丁路德说,你若明白了这一层,就必知道:你需要那为你受苦而复活的基督;你既已信他,就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使你一切的罪都得赦免;并且你因另外一位的功德,就是单因基督的功德,得以称义了。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概括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共同观点及其核心内涵。(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推动欧洲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11分)【解析】第(1)问,“共同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得以称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内容比较作答;“核心内涵”应联系宗教改革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复兴这一主体思想的背景归纳回答。第(2)问,从思想解放、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政治革命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答案】(1)共同观点: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核心内涵:人文主义。(2)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派还成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西班牙官员说:“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1)天主教是用什么手段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3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对科学压制的罪行史实。(2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获得了什么认识?(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围绕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2)迫害科学家伽利略,火烧布鲁诺。(3)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神学与世俗封建主相勾结,在经济上掠夺人民,在政治上迫害进步人士,阻碍科学发展;欧洲中世纪是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一场反封建神学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势在必行。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8分)(2)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7分)【解析】第(1)问,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比较即可得出答案;原因可从当时经济及阶级状况分析。第(2)问,从宗教改革对社会制度影响变化即经济、思想、阶级方面分析。【答案】(1)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不同: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原因:西欧资产主义兴起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宽容。从江陵张家山汉简中有关秦代法律的记载可以看出有“夫死而妻自嫁,娶者勿罪”的规定。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全国儿童,无论贫富、男女都应入校学习在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一文中,马丁路德阐释了应该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三个原因他主张每个女孩子每天都应该在学校学习12个小时,期限12年。(宗教改革时期教育思想)与路德的女性观相比,有些新教派别的女性观更为激进,他们认为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女性可以参与教会的活动,可以公开布道和演讲再洗礼派也基本消除了性别的差异,坚持男女在各个方面的完全平等,包括传教和做教士的权利。(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自商鞅变法后妇女地位的改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总结新教的女性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教女性观改变的原因及马丁路德阐释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原因的理论依据。(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分析作答;第二小问,根据“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内容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马丁路德认为,全国儿童,无论贫富、男女都应入校学习”“他们认为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女性可以参与教会的活动,可以公开布道和演讲”“坚持男女在各个方面的完全平等,包括传教和做教士的权利”等信息分析、概括作答;第二小问,“新教女性观改变的原因”从宗教改革的背景和需要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马丁路德实施普遍义务教育的原因应基于其宗教思想中体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作答。【答案】(1)改变: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某些方面拥有男女平等的地位。原因:长期战争状态冲击着传统的礼法道德规范;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奖励耕织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的推动。(2)女性观:女性拥有接受教育和宗教信仰与传播的平等权利。原因: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女性在生产中地位的提高;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异端”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新教与天主教斗争的理论需求和争取教众的发展需要。理论依据:信仰自由、在上帝与圣经面前人人平等、“因信称义”。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1)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1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朝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的背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的地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2)“针锋相对”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材料二1632年,俄籍荷兰人维组斯经沙皇特许而建立的土拉水力炼铁场,是俄国最早的手工工场。随后,在莫斯科、土拉等地兴建了铸铜、玻璃、造纸、制革等手工工场。材料三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商人的势力和社会地位日益增强和提高。他们不仅经营国内外贸易,而且为沙皇政府代理财务,包收捐税、承包工程、供应军需、充当殖民活动的先锋。但在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农奴制不断强化的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仍很缓慢。材料四18世纪中期,俄国的手工工场大有增加,俄国的贵族开始建立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中广泛使用农奴劳动。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代史资料选(1)根据材料,分析俄国1718世纪的社会性质。(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7世纪俄国社会生产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俄国商人的社会地位。(6分)(4)当时俄国的手工工场与西欧的手工工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4分)【解析】手工工场一般认为是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主要特征是雇佣剥削关系,在17世纪的俄国手工工场中大量使用农奴,不是雇佣剥削,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只是一种比较集中的生产组织形式,仍然属于封建剥削方式。【答案】(1)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国家。(2)手工工场的出现。(3)商人不仅经营国内贸易,而且为沙皇政府代理财务,包收捐税、承包工程、供应军需、充当殖民活动的先锋,这说明商人和贵族一样,是俄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4)俄国手工工场的劳动者大多是农奴,西欧手工工场使用的是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