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165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 中华书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以及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社会产生巨大震动。2.过程与方法(1)通过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比较,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该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2)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和传播情况,了解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3)了解火药和火器的改进、应用的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震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2)三大发明多出自普通劳动者,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宋元的科学技术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材料: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教师提问:这三种发明是指?见第2张PPT。师生互动:1、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3、火药。见第3张PPT。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感受宋元的科学技术。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第一篇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师生互动:回顾雕版印刷的历史。唐朝初年,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中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见第7张PPT。 学生探究:活字印刷发明者:北宋的平民毕昇;作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见第8张PPT。阅读思考:活字印刷操作过程及优点。阅读P62P63上面的文字,了解活字印刷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回答两个问题。见第9张PPT。1、给列出的活字印刷工序排序:火烧成陶字 上模印刷 在胶泥上刻反字 排版 回收泥活字(拆版)答案:活字印刷的步骤:在胶泥上刻反字-火烧成陶字-排版-上模印刷-回收泥活字(拆版)2、与雕版印刷相比,说一说活字印刷有哪些优点?答案:省时、省力、省料、灵 活、方便、效率高。见第10张PPT。教师提问:传播-向东传播到哪里?向西传播到哪里?印刷术发明有何意义?见第11张PPT。学生阅读思考:(1)传播-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播到欧洲;(2)印刷术发明的意义: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见第12张PPT。过渡:宋元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第二篇章: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想一想,说一说:1、看图一,我国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何时出现的?仪器的名称?2、由于司南在使用过程中不太准确,也不太方便,到宋代,发明了什么?(图二)3指南针发明后,得到推广、运用,是通过哪方人在什么时候传入欧洲?见第14张PPT。学生思考:发明。天然磁石在战国时,制成司南;北宋时把人工磁石制成磁针使用,于是发明指南针。见第15张PPT。学生思考:指南针的传播。中国传播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学生思考:指南针的应用。航海、占卜、航空、探险、旅游、勘探。见第16张PPT。教师发问:指南针的发明有何意义?见第17张PPT。材料阅读: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火长:专管指南针的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指南针、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到美洲 美国罗伯特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马克思师生互动:指南针的发明的意义。见第18张PPT。答案:1、指南针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师:火药的发明。见第19张PPT。学生阅读:1、唐代文献中有关火药配方的记载,当时人们知道硫、硝、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燃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2、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3、南宋时期,出现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学生阅读:元朝时,出现用金属制作的火铳,也是管型射击武器。见第20张PPT。师生总结: 发明:唐代 见第21张PPT。 改进:宋代火药的应用 应用:开始应用于军事(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宋代)。 传播: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及全世界。 影响?师:结合所提供的史料联系现实,讨论:火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见第22张PPT。材料一: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点儿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的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美国学者德克海德材料二: 欧洲在引入中国的火药后,发明了枪炮,为他们野蛮的殖民掠夺找到了最有效的武器任何一项技术如果掌握在强盗的手里,都会变成抢劫和掠夺的工具。摘自青年必知科学历程手册阅读思考:火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2、帮助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近代化的进程。见第23张PPT。想一想: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的原因?见第24张PPT。学生活动: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2、逐渐完成统一,各民族 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3、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4、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社会产生巨大震动,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练习:1.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 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 发明了火药 雕版印刷术答案:A2.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是(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火药和指南针、指南针和造纸术 、造纸术和火药答案:A3. 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是在( ) A、金朝 B、元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D4、我国的火药武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军事上( )。 战国时期 唐朝中期 唐朝末年 宋元时期答案:C4. 通过以上成就,你有哪些感想呢?答案:(1)中国的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为全世界、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我们为祖国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感到无比的自豪。(2) 中国的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为全世界、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我们为祖国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感到无比的自豪。4、感情提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三大发明多出自普通劳动者,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5. 布置作业(1)制作宋元的科学技术的大事年表(时间、过程、影响)(2)做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发明者、作用1.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过程、优点 传播、影响 宋元的科学技术 指南针的发明、应用、传播、意义 2. 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 火药的发明、改进、传播、应用、影响【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二)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西传。两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教师提问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上台展示和回答问题时,有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