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高考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教案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3303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高考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高考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 专题七 人类与高考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2)环境问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第一学时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思路】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及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这部分高考命题常通过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都是本专题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重视回顾这些基础知识,其次要提醒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识构建】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发展人主动适应环境人试图主宰自然环境人被动适应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关系历史演变人类中心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基本原则内涵循环经济适度消费模式工业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之路我国基本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中大国中国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2教学难点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理解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课前准备】结合考试大纲,主要突出“回扣教材、夯实基础”的目的,对知识内容、体系进行梳理和建构。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检查学生课前对学案的完成情况,特别关注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疑问和困惑。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高考命题感知投影近年高考命题中的主要考查内容:1. 通过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2. 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仔细阅读和体会,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切入点和重难点,注意回顾和反思自己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对高考要求有更清楚的感性认识,使下面的学习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说出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投影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类活动图片。投影导学问题1:请同学们从“生产力水平”、“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人地关系”三方面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请同学们归纳引起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主要原因。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同时板书结论。自主梳理不同时期的特征,。合作总结出引起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主要原因。学会分析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提升分析归纳能力。内容解析人地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时期生产方式环境问题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思想体现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采猎文明采集和狩猎环境问题对人类影响很弱人类依赖环境、崇拜环境,人地关系和谐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农业文明农业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日益简单脆弱人地关系开始紧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对抗性增强改造自然人类中心论工业文明工业科技突飞猛进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人地关系恶化征服自然人类中心论后工业文明(环境文明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寻求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谋求人地协调人地伙伴论考点诠释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投影“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1)”, 以图为载体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实际资料,区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学生填写导学案学生核对答案,或质疑及时巩固基本知识。内容解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表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三大子系统含义生态持续发展(基础)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经济持续发展(条件)指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但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社会持续发展(目的)指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含义公平性原则主要指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应体现公平。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承载力问题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阶段性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 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考点诠释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投影各类典型图片, 以图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生填写导学案学生核对答案,或质疑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及时巩固基本知识。深刻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强化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解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必然性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包括: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的素质,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向可持续的模式转变。(1)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结果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资源和环境的危机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保持扩大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资源化”的封闭式循环流动。(图2)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典型例题】(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3(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B C 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与考点的关联系,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该类题目的实际意义。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讨论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形成解题思路并交流,集思广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答案:1.D 2. A思路点拨:1 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2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图4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重点图像】解读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是可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从承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人,原因是人管理、调控各个系统。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变革人类行为方式(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