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356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公民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2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A陶片放逐法B财产等级制C解负令 D津贴制度3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D解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4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5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写道:“(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雅典城邦已经实现了高度繁荣的民主A B C D7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A BC D8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陶片放逐法” 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 D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9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成功的改革之一。对于梭伦改革的成功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B梭伦自身的努力及有效的改革措施C梭伦奉行的折中原则D平民和贵族的一直支持10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 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改革史时做了如下总结,符合史实的是()A李悝和商鞅都提倡“赏罚分明”B管仲和商鞅都鼓励商业的发展C管仲和李悝都废除了井田制D商鞅和李悝都致力于维护贵族的利益12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C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13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1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5战国策秦策三中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采取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ABC D16商鞅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而他在秦国变法,只许秦民盲目服从,所谓习非成是。为防止秦民“智多”,商鞅采取的措施是()A加强贵族的力量 B改变社会习俗C实行二十等爵制 D“燔诗书而明法令”17“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18商鞅变法法令中规定“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下列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明清时期该政策阻碍经济发展A BC D19“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上述故事表明商鞅()A立信于民B决意变法C玩弄百姓 D顺应民意20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该论述中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B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D推行一夫一妻制,推动小农经济发展21右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其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是()A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B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推行严刑峻法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2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23.“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导致其“怨望”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 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 D统一度量衡24.庇西特拉图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这充分说明()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B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D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25.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是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按等级选出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梭伦材料二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9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措施实施的目的。(6分)(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该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改革?(9分)28.问答题:商鞅变法,梭伦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的任免和对待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产生怎样影响?-座号-考号-考场-姓名-班级高二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50分)26、 (1) (9分)(2)(6分)27、( 1) (6分)( 2) 9分)28、( 1) (12分)( 2) (8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5 A C D B A 6-10 B C D D B 11-15 A C D A B 16-20 D C B A D21-25 B D C A D26.(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27.答案:(1)措施: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目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打击旧贵族;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统治基础。(回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2)标准:把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为标准。(回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28. (1) 等级划分: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按军功大小划分等级。 官吏任免: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由国君任免。 对工商业的态度: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2)影响:梭伦改革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为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统一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