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3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925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手法。 【课堂探究】1、 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鲁迅先生写文章记念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呢?并从文中找出依据。2、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有什么作用?3、 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该如何理解?4、 请试着品析文中语句“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针对训练】1、寄意寒星荃不察,_。2、无情未必真豪杰,_。3、鲁迅引用陶潜诗是什么用意?【课堂练习】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是 ( )A.寥落(lio 稀疏) 黯然(n 昏黑) 攒射(cun聚,凑集) 喋血(di 血流出来的样子)B.浸渍(z 浸) 噩耗( 惊人的) 不惮(dn怕) 立仆(p 倒下)C.菲薄(fi 微、薄) 踌躇(cho ch 犹豫) 血痕(hng痕迹) 赁屋(lng买)D.长歌当哭(dng 当作) 殒身不恤(x 畏惧) 桀骜(jio性情暴烈) 屠戮(l 合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惨淡 诧异 间牒 欣然前往B.和蔼 编辑 惩创 殚精竭虑C.暮霭 立仆 流言 暗然神伤D.流逝 踌躇 凶残 绝秘文件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唱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B.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C.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几许诗意般的遐想。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4下列句子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l)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在他的灵前吧!(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A.暴发 呈献 微弱B.爆发 呈献 微漠C.爆发 奉献 微漠D.暴发 奉献 微弱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B.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这样说:“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C.从表面上看来,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但是,从实质上看,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是合谋的。D.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阅读拓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文段中加粗的“中国人”“苟活者”各指什么人 ( )A.两者都是指所有的中国人。B.前者指所有的中国人,后者指除“真的猛士”以外的中国人。C.前者指中国的反动派,后者指一般的中国人。D.前者指所有的中国人,后者指与作者一样的中国人。(2)文中画线句“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原因是:_ _表达了作者_ _(3)“意义就在此罢”“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句中的两个“此”分别指代什么?前一个:_ _后一个:_ _(4)概括上面这部分文字的中心意思。答:_ _2根据画线句仿写句子。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字风格。鲁迅是“射”出来的,郭沫若是“喷”出来的,而巴金是“流”出来的。示例:鲁迅字斟句酌,惜墨如金,每个字都如子弹一般凛然不可侵犯。答:_ _ _【美文阅读】流浪的二胡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