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5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某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加上周边村民不断围垦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湿地退化严重,引起环保专家对会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D.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答案B2.浙江慈溪采用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A.B.C.D.答案C3.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A.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D.利用造纸废弃的糖蜜制酒精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解析建设生态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可以照搬一个模式。答案B5.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C.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解析单一种群的系统极不稳定,无法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答案D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B.C.D.答案A7.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将食用作物改种为()(导学号52270078)饲料作物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A.B.C.D.答案C8.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圈2号”实验给人的启示的是()A.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B.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按自然规律办事C.人类可以建立第二个“生物圈”,无须担心地球环境恶化D.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可谓无价之宝答案C10.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解析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答案A11.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B12.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导学号52270079)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牛粪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生态学原理C.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答案B1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答案A14.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C.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答案B15.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52270080)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16.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解析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有效延长,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效益。腐生型的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答案C17.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解析根据题图分析,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并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由此可知,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且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A、C项正确;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利于污水的净化,B项正确;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D项错误。答案D1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协调和平衡原理解析我国桑基鱼塘模式主要遵循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利用此原理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答案A19.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B.C.D.答案B20.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秸秆还田B.大量施用有机肥C.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D.采集河泥作肥料答案C2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答案C2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A.B.C.D.解析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重点在恢复,不那么强调高经济效益。我国不但要重视经济、社会效益,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D23.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答案D24.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解析大量使用化肥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属于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提倡使用有机肥。答案C25.下图表示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52270081)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利用有机物,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6分)下图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恢复工程中,分别指、措施。(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解析该矿区恢复工程体现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首先因土壤水肥状况差,应压实土地,制造表土;其次应选择种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草进而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答案(1)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27.(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后,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了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导学号52270082)(1)你认为该生态系统是否达到良性循环?,理由是。(2)如果将农作物的秸秆当作燃料烧掉,与上图做法主要差别在于。(3)沼气池中的生物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有。(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设计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以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原理,科学增加农田中的。答案(1)达到了良性循环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2)前者使人类不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能量,后者通过将秸秆作为饲料和发酵的材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3)核糖体(4)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生物种类28.(12分)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2)菌床杂屑和蚯蚓排出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4)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他认为分级数应该越多越好,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物质和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2)物质循环再生CO2(3)食用菌和蚯蚓(4)不赞成,因为秸秆中所含的能量有限29.(12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导学号52270083)(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至少写两种)(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开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有。(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4)该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任选两种)(2)桑、油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蚕、禽、畜(3)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4)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5)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