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oshop7培训资料.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795240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otoshop7培训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hotoshop7培训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hotoshop7培训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hotoshop7.0图像处理,Photoshop7.0概述,Photoshop是目前非常流行且功能非常强大的图像制作和图像处理软件之一,其应用领域已深入到广告业、影视娱乐业、建筑业等各个行业。Photoshop7.0是Adobe公司近期推出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创造出最佳品质的图像。,第一课Photoshop7.0的基本操作1.1Photoshop7.0的安装1.1.2Photoshop7.0的启动与退出1.1.3Photoshop7.0的工作界面1.1.4文件的基本操作1.1.5Photoshop的工作环境1.1.6如何学好Photoshop,1.系统配置要求操作系统:Windows95/98/2000/NTCPU:最好使用PentiumIII以上的处理器内存:至少需要64MB以上内存硬盘:大约需要150MB左右的空间,建议使用40GB以上的硬盘显存:16MB以上输入输出设备:除了必不可少的键盘和鼠标外,建议安装光盘驱动器,如有条件的用户可以安装扫描仪和彩色喷墨打印机。,2.具体安装过程A、启动电脑,将安装盘放入光盘驱动器中。B、我的电脑窗口中右击光盘驱动器盘符打开C、双击安程序图标D、以下步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1.Photoshop7.0启动A、用鼠标双击桌面上Photoshop7.0的快捷方式B、选择开始程序Photoshop7.0C、双击电脑中的任意一个扩展名.PSD的Photoshop格式文件即可启动Photoshop7.0并打开该文件。2.Photoshop7.0的退出单击Photoshop7.0界面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在Photoshop7.0界面中选择文件退出菜单。,标题栏,菜单栏,工具属性栏,控制面板,工作区,工具箱,1.打开和创建图像文件一、打开图像文件A、文件打开或按Ctrl+O二、新建图像文件A、文件新建或按Ctrl+N2.保存和关闭图像文件一、保存图像A、文件保存二、关闭图像文件A、文件关闭B、单击图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1.自定义工作环境一、保存自义的工作窗口工作区保存工作区二、使用自定义的工作环境窗口工作区2.Photoshop7.0的设置及优化一、设置常规选项编辑预设常规二、设置文件处理方式编辑预设文件处理三、设置单位和标尺编辑预设单位和标尺,如何学好Photoshop7.01.多方面获取素材学好Photoshop7.0并制作具有创意的作品,最为关键的一步是能多方面获取素材,这样才能为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意。素材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购买光盘、从网上下载、扫描图片、手绘等。2.多练、多看、多想3.多用快捷键4.勇于创新,第二课Photoshop7.0的基本概念,2.1.1位图与矢量图2.1.2像素与分辨率2.1.3色调、色相、饱和度和对比度2.1.4常用文件格式2.1.5图像的色彩模式,位图:位图也称像素图或点阵图像,由若干细小方块(像素点)组成。位图图像的大小和质量取决于图像中像素点的多少,通常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所含的像素点越多,图像就越清晰,颜色之间的混合也越平滑,但文件也越大。反之图像就越模糊,图像文件也越小。矢量图:矢量图也称向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描述和记录一幅图,一幅图可分解为一系列由点、线、面等组成的子图,它所记录的是对象的几何形状、线条精细和色彩等,其文件所占的空间较少。两者最根本的区别:位图放大到一定倍数以后会失真,出现马塞克。而矢量图无论放大多少倍都不会失真。,像素:在位图图像中,点组成线,线组成面,所以可以将一幅位图看成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组成图像的一个点就是一个像素,像素是构成位图图像的最小单位。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上的像素多少,单位长度上像素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图像分辨率:用于确定一幅图像的像素数目,它以像素英寸(ppi)为单位来表示,图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打印分辩率:又叫输出分辩率,是指绘图仪、激光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在输出图像时每英寸所产生的油墨点数。如果使用与打印机输出分辩率成正比的图像分辩率,就能产生较好的输出效果。,一般对于打印分辨率,印刷行业有一个标准:300dpi。就是指用来印刷的图像分辨率,至少要为300dpi才可以,低于这个数值印刷出来的图像不够清晰。如果打印或者喷绘,只需要72dpi就可以了。注意这里说的是打印不是印刷。打印是指用普通的家用或办公喷墨打印机。喷绘就是街头的大幅面广告,因为需求数量少一般不作印刷。因为印刷有一个起步成本,数量越多单价就越便宜。比如印1000份需要500元,而印3000份可能总共也只需要1000元就可以了。所以一般的街头广告(比如公车站的灯箱广告)都是使用大幅面喷绘机制作的。喷绘机的工作原理和喷墨打印机类似,只是体积大上许多,价格也较为昂贵。,1.色调:是指图像原色的明暗程度。调整色调就是指调整其明暗程度。色调的范围为0255,共有256种色调。2.色相: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最显著的特性,它用于判断颜色是红、绿或其他的色彩感觉。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也称为彩度。对色彩的饱和度进行调整也就是调整图像的彩度。4.对比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调整对比度就是调整颜色之间的差异。,常用文件格式1.PSD(*.PSD)格式PSD图像文件格式是Photoshop软件自身生成的文件格式,是惟一能支持全部图像色彩模式的格式。2.BMP(*.BMP;*.RLE;*.DIB)格式BMP图像文件格式是一种标准的位图图像文件格式,它支持RGB、索引颜色、灰色和位图色彩模式,但不支持Alpha通道。3.GIF(*.EPS)格式GIF,4.EPS(*.EPS)格式EPS图像文件格式是一种Postscrip格式,可以用于绘图和排版。在排版软件中能以较低的分辨率预览,在打印时则以较高的分辨率输出,这也是其最显著的优点。5.JPEG(*.JPG;*.JPEG;*.JPE)格式JPEG图像文件格式主要用于图像预览及超文本文档,如HTML文档等.该格式支持RGB、CMYK及灰度等色彩模式。使用JPEG格式保存的图像经过压缩,可使图像文件变小,但会丢失部分不易察觉的数据,故在印刷时不宜使用此格式。6、PCX(*.PCX)格式PCX图像文件格式是由Zsoft公司的PCPaintbrush图像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该格式支持RGB、索引颜色、灰度等色彩模式,并且可用RLE的压缩方式进行图像文件的保存,7、PDF(*.PDF;*PDP)格式PDF图像文件格式是Adobe公司Windows、MacOS、UNIX和DOS系统的一种电子出版软件。PDF文件可以包含矢量和位图图像,还可以包含电子文档查找和导航功能,如电子链接。8、ScitexCT(*.SCT)格式Scitex公司的CT(连续色调)格式于Scitex计算机上的高档图像处理。SCT图像文件格式支持CMYK、RGB和灰度文件,但不支持Alpha通道。,9、PICT(*.PCT;*.PICT)格式PICT图像文件格式广泛用于Macintosh图形和页面排版程序中,作为应用程序间传递文件的中间文件格式。PICT格式支持带一个Alpha通道的RGB色彩模式和不带Alpha通道的索引颜色、灰度、位图等色彩模式图像。10、PNG(*.PNG)格式作为GIF的免专利替代品开发的PNG(可移植网络图形)格式用于在WorldWideWeb上无损压缩和显示图像。11、TIFF(*.TIF;*.TIFF)格式TIFF图像文件格式可以在许多图像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其应用相当广泛。,图像的色彩模式1、RGB模式RGB模式是由红、绿、蓝这3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也称为真彩色模式,是Photoshopk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色彩模式。在Photoshop中,红、绿、蓝三原色的取值范围都是0255。2、CMYK是一种印刷模式,通过青、洋红、黄、黑4种不同的印板在印刷机中印刷色调连续的颜色。由于在CMYK模式下的图像文件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并且使得很多Photoshop滤镜没法使用,所以一般只是在印刷时才将图像的颜色模式转换为这种模式。,RGB与CMYK这两大色彩模式的区别:1、RGB色彩模式是发光的,存在于屏幕等显示设备中。不存在于印刷品中。CMYK色彩模式是反光的,需要外界辅助光源才能被感知,它是印刷品唯一的色彩模式。2、色彩数量上RGB色域的颜色数比CMYK多出许多。但两者各有部分色彩是互相独立(即不可转换)的。3、RGB通道灰度图中偏白表示发光程度高;CMYK通道灰度图中偏白表示油墨含量低。反而反之。,虽然理论上RGB与CMYK的互转都会损失一些颜色,不过从CMYK转RGB时损失的颜色较少,在视觉上有时很难看出区别。而从RGB转CMYK颜色将损失较多,视觉大部分都可以明显分辨出来。因此习惯上也有CMYK转RGB时颜色无损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真正所指是:宁可CMYK转RGB,不可RGB转CMYK。,我们对如何选择图像的色彩模式就有了一个概念了:1、如果图像只在电脑上显示,就用RGB模式,这样可以得到较广的色域。2、如果图像需要打印或者印刷,就必须使用CMYK模式,才可确保印刷品颜色与设计时一致。,3、HSB模式是用色相、饱和度和亮度3种基本的向量来表示颜色的模式,其中色相作于调整颜色,取值范围为0360;饱和度用于调整颜色的深浅,取值范围为0%100%;亮度用于调节颜色的明暗,其取值范围为0%100%。4、Lab模式Lab模式是用一个亮度分量和a、b两个颜色分量来表示颜色的模式,其中L分量表示图像的亮度,其取值范围为0100;a分量表示由绿色到红色的光谱变化,取值范围为-120120;b分量表示由蓝色到黄色的光谱变化,取值范围和a分量相同。,5、位图模式是只由黑和白两种像素图像的颜色模式。只有处于虚度模式或多通道模式下的图像才能转化为位图模式。6、灰度模式只有灰度颜色而没有彩色,photoshop将灰度图像看成只有一种颜色通道的数字图像。7、双色调模式由灰度模式发展而来,是用一种灰色油墨或彩色油墨来打印一幅灰度图像。,8、索引模式是系统预先定义好的一个含有256种典型颜色的颜色对照表,当图像转换为索引模式时,系统将图像的所有色彩映射到颜色对照表中,这样,图像的所有颜色都在它的图像文件里定义。9、多通道模式在多通道模式下,图像包含了多种灰阶通道。将图像转换为多通道模式后,系统将根据原图像产生相同数目的新通道,每个通道由256级灰阶组成。色彩模式的转换选择图像-模式,显示效果与定位,多图像窗口的操作用户可同时新建或打开多个图像窗口,并对其进行排列,以便于操作。1、新建图像窗口选择窗口-文档-新建窗口2、排列图像窗口选择窗口-文档-层叠;拼贴;排列图标;关闭全部,显示效果控制1、使用视图菜单选择视图-放大;缩小;满画布显示;实际像素;打印尺寸ctrl+可以放大图像ctrl+-可以缩小图像2、使用缩放工具选取缩放工具后,按下Alt键的同时在图像窗口中单击,可将图像缩小1/2显示。3、使用导航器面板,4、使用屏幕显示工具5、移动显示区域光标精确定位1、使用标尺视图-标尺ctrl+R2、使用网格视图-显示-网格ctrl+”3、使用辅助线视图-锁定参考线视图-清除参考线,4、使用度量工具X测量起点Y测量终点A两点间的角度D两点间的长度W测量间的宽度H测量间的高度,绘图前的设置,设置绘图颜色按X前景色和背景色切换按D前景色和背景色设为系统默认的颜色,前景色图标,切换颜色按钮,背景色图标,默认的前景色与背景色,1、使用拾色器设置颜色2、使用色板面板设置颜色窗口-色板设置背景色时,按下ctrl键,然后单击所需的色样方格3、使用颜色面板设置颜色窗口-颜色4、使用吸管工具设置颜色按Alt键在图像上单击所需的颜色,取样的颜色即可成为新的背景色,设置图像分辨率图像-图像大小调整图像大小图像-图像大小调整画布大小图像-画布大小,画笔工具的使用,主直径:因为笔刷是一个圆,因此用圆的直径来表示笔刷的粗细。如果鼠标不是在图像中为笔刷大小的圆形,首先确定键盘上的大小写转换键CapsLock处于关闭状态,然后从Photoshop预置中“显示与光标”的“绘画光标”指定为“画笔大小”,“其他光标”指定为“精确”。,改变画笔不透明度的方法有5种1、将鼠标移到不透明度数值上点击,输入数字。也可上下滚动鼠标滚轮(使用键盘上下方向键的效果与滚轮一致,同时按SHIFT键可加速,按住ALT可减速。)2、直接按下回车键,此时不透明度数值将自动被选择,然后输入数字。3、点击数字右边的三角箭头,在弹出的滑块上拖动。4、把鼠标移动到公共栏“不透明度”文字上,此时按下鼠标光标会变为双向的箭头,左右拖动即可改变数值,效果与3类似。按SHIFT键可加速,按住ALT可减速。5、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如改为80%就按8,40%就按4,100%按下0,15%就连续按下1和5。1%就连续按下0和1。这种方法最快速也最实用。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笔刷的软硬度在效果上就表现为边缘的虚化(也称为羽化)程度。较软的笔刷由于边缘虚化,看上去会显得较小些。但实际的直径是没有变化的。更改笔刷软硬的快捷键是SHIFT和SHIFT,每次改变25%。大小抖动就是大小随机,表示笔刷的直径大小是无规律变化着的。因此我们看到圆点有的大有的小,且没有变化规律。如果你多次使用这个笔刷绘图,那么每次绘制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相同。,渐隐的意思是“逐渐地消隐”,指的是从大到小,或从多到少的变化过程,是一种状态的过渡。就如同喝杯子中的饮料一样,喝的过程就相当于饮料的渐隐过程。“角度抖动”和“圆度抖动”,顾名思义就是对扁椭圆形笔刷角度和圆度的控制。定义过程和相应关系与前面所说的大小抖动是一样的,角度抖动就是让扁椭圆形笔刷在绘制过程中不规则地改变角度,这样看起来笔刷会出现“歪歪扭扭”的样子。度抖动就是不规则地改变笔刷的圆度,这样看起来笔刷就会有“胖瘦”之分。可以通过“最小圆度”选项来控制变化的范围,道理和大小抖动中的最小直径一样,添加和删除画笔1、选择画笔2、添加画笔3、删除画笔设置绘画模式正常模式溶解模式背后模式清除模式变暗模式正片叠底模式颜色加深模式,线性加深模式变亮模式屏幕模式颜色减淡模式线性减淡模式叠加模式柔光模式强光模式清晰变亮模式线性变亮模式差值模式排除模式,色相模式饱和度模式颜色模式亮度模式,创建选区,假设我们是导演,在编排一出舞台剧。如果我们要某个演员换服装,必须明确指定是谁去换。在Photoshop中也是如此,对图像的某个部分进行色彩调整,就必须有一个指定的过程。这个指定的过程称为选取。选取后形成选区。,现在先明确两个概念:1、选区是封闭的区域,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一定是封闭的。不存在开放的选区。2、选区一旦建立,大部分的操作就只针对选区范围内有效。如果要针对全图操作,必须先取消选区。选区是一个重要部分,Photoshop三大重要部分是选区、图层、路径。这三者是Photoshop的精髓所在。,Photoshop中的选区大部分是靠选取工具来实现的。选取工具共8个,集中在工具栏上部。分别是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单行选框工具、单列选框工具、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其中前4个属于规则选取工具。,旦选区建立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只局限于选区内。这也包括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画笔工具,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画笔在图像中绘制,只有选区内会显示出笔画的效果。选区的运算就是指添加、减去、交集等操作。它们以按钮形式分布在公共栏上。分别是:新选区、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与选区交叉。,取消选区的方法是使用菜单【选择取消选择】CTRLD,这是一个常用快捷键,添加到选区的快捷键是SHIFT。从选区减去的快捷键是ALT。与选区交叉的快捷键是SHIFT+ALT。实例1:绘制月牙方法是先画一个正圆,再减去一个小正圆。画第一个大圆的时候要按住SHIFT键,才能保持正圆,注意必须全程都按住SHIFT,一旦松开就无效了。画完以后要先松开鼠标,再松开SHIFT。然后按住ALT键,切换到减去方式,然后在第一个圆的左上方画第二个圆。按下鼠标后ALT可以松开而不必全程按着。然后再按下SHIFT键保持正圆。,实例2绘制圆环椭圆选框工具,从网格中的某一交叉点或参考线交叉点为起点,按住ALT和SHIFT键拖动鼠标,这样就创建了一个以起点为圆心的正圆选区。然后在圆心处先按下ALT键切换到减去方式(第一作用)并按下鼠标,按下鼠标后松开ALT键,此时减去方式仍然有效。然后再次按下,ALT的第二作用就发挥了,那就是从中点出发。同时按下SHIFT确保正圆。注意这ALT一松一按的过程中鼠标按键不能松开。而完成的时候要先松开鼠标再松开ALT和是SHIFT,如果ALT先松开,中点出发方式就无效。SHIFT先松开就不能保证正圆。,建立任意选区,尽管我们学会了如何添加减去或是交叉选区,但选取出来的选区还是比较规则,不是矩形就是圆形,这样的形状很难胜任在实际制作中的需要。现在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任意形状的选区。建立任意选区的工具是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套索工具1、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与画笔有点类似,在屏幕上按下鼠标任意拖动,松手(或按回车键)后即可建立一个与拖动轨迹相符的选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起点与终点不在一起就会自动在两者间连接一条直线。2、有时候要选取的面积到达了图像的边缘,就要注意,为了保证图像的边缘完全被选中,最好是将图像窗口拉大一些,让四周留一些空,然后套索工具可以在图像窗口的空余部分移动,即可保证完全选取了图像边缘部分。,3、套索工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是按住ALT键,这时就不再以移动轨迹作为选区,而是在单击的点间连直线形成选区。并且在选取过程中可以任意切换。多边形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大体和上面的“连点成线”相同,但选取过程中持续按住SHIFT键可以保持水平、垂直或45度角的轨迹方向。并且如果终点与起点重合会出现一个小圆圈样子的提示,,魔棒工具它利用颜色的差别来创建选区。以热点的那个像素颜色值为准,寻找容差范围内的其他颜色像素,然后把它们变为选区。所谓容差范围就是色彩的包容度。好比在一个单位中选拔参赛人员,以年龄划分,如果规定2535岁之内,可能有40个人符合标准,那么这40个人就相当于本次形成的“选区”。如果标准是2545岁,那么也许“选取”了80个人。如果标准是0100岁,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被选中。这个年龄的范围就相当于色彩容差的作用。容差越大,色彩包容度越大,选中的部分也会越多。反而反之。,【选择反选】SHIFTCTRLI,反选的效果相当于把原先选中的部分变为未选中,而未选中的部分变为选中。反选还有一个隐藏快捷键是SHIFTF7。,修改选区,1、移动选区先选取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或套索工具,然后将鼠标移到选区内,另外,使用键盘上的光标键也可移动选区。2、使用“选择”菜单修改选区选择-修改-扩大;缩小;扩边;平滑,编辑选区全选操作选择-全选(ctrl+A)反选操作选择-反选(shift+ctrl+I)羽化选区选择-羽化(Alt+ctrl+D)变换选区选择-变换选区,选区的存储及载入有时候需要把已经创建好的选区存储起来,方便以后再次使用。就要使用选区存储功能。创建选区后,直接点击右键(限于选取工具)出现的菜单中就“存储选区”项目。也可以使用菜单【选择存储选区】。会出现一个名称设置对话框,如下图。可以输入文字作为这个选区的名称。如果不命名,Photoshop会自动以Alpha1、Alpha2、Alpha3这样的文字来命名。,需要载入存储的选区时,可以使用菜单【选择载入选区】。也可以点击右键在菜单中选择该项,前提是目前没有选区,且目前使用的是选取工具MLW或裁切工具C。如果存储了多个选区,就在通道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因此之前存储时用贴切的名称来命名选区,可以方便这时候的查找。尤其在存储了多个选区的情况下。下方有一个“反相”的选择,作用相当于载入选区后执行反选命令。,使用绘画工具,铅笔工具铅笔工个属性栏中的大部分参数与画笔工具相同,其中自动抹掉复选框用于实现擦除功能,选中该项后,当用户在与前景色颜色相同的图像区域内描绘时,会自动擦除前景色颜色而填入背景颜色.按shift键不放,可绘制出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直线,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是“复印机”,就是将图像中一个地方的像素原样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使两个地方的内容一致。既然是一个复印机,那就先要有原始原件,才谈得上复印。因此使用仿制图章工具的时候要先定义采样点,也就是指定原件的位置。定义采样点的方法是按住ALT在图像某一处单击。(选中对齐的复选框的作用是只能修复一个固定位置的图像;不选中该得复选框,可以连续修复多个相同区域的图像.),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仿制图章工具是应用到了笔刷的,因此使用不同直径的笔刷(下图中为40)将影响绘制范围。而不同软硬度(下图中为0%)的笔刷将影响绘制区域的边缘。一般建议使用较软的笔刷,那样复制出来的区域周围与原图像可以比较好地融合.仿制图章工具S/SHIFTS实际上经常被用来修补图像中的破损之处。方法就是用周围临近的像素来填充。也可以用来改善画面,制作过程中需注意选择适当的直径和硬度。以往我们看到一些明星在照片上的面部皮肤都近乎完美,其实大部分都是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手法的。,注意笔刷大小及软硬的设定,大小较容易掌握,而软硬的效果因为无法预见,因此不容易掌握。一般的规律是:图像中没有边界分明的图像情况下(比如下图草、路、水塘都没有很分明的边界),使用较软的笔刷,这样可获得较好的融合效果。如果图像中具有分明的色彩边界(比如课程#05中绘制的人脸,与背景有分明的边界),较软的笔刷就会造成模糊或半透明的效果,与原先的图像风格不相符,此时就宜使用较硬的笔刷。,仿制图章工具还有一个“用于所有图层”的选项,默认是关闭。在关闭的情况下,只能在同一图层内复制图像。如果是跨图像(在两个图像间)复制,是以所选图层中的内容作为复制的源图像的。此外,更改仿制图章的绘图模式SHIFT+/SHIFT-,所复制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会产生改变,原理等同于图层混合模式的改变。,图案图章工具这个工具听名字就知道是要运用到图案的,这里的图案就是我们在本课开始学习过其定义方法的图案。选择图案图章工具后,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图案的选项(下左图红色箭头处),点击会出现如下右图的图案列表。在列表中的图案上单击右键可以更改名称或删除图案。由于没有采样点的选择,因此图案图章工具S/SHIFTS比起仿制图章工具来说要简单得多。选定了一个图案之后,在图像中按下鼠标并拖动就可以将所选图案绘制到图层中。如果所绘制的区域大于图案的尺寸,则在超过的部分中图案将重复出现。,在图案图章工具的公共栏有一个“对齐的”选项,如果开启的话,多次绘制的图案将保持连续平铺特性,如下中图,尽管分开三次绘制,但分离的图案之间还是互相对齐的。也就是说还保持着平铺的特性,尽管中间并没有相连,但如果我们将中间部分补上的话,就会看到图案之间还是保持四周衔接的。这样早先绘制好的图案就不会被后来绘制的图案所覆盖(严格说来是覆盖了,只不过覆盖后的图案与原先图案完全一样)。如果关闭这个选项,多次绘制就会出现如下右图的效果,分次绘制出来的图案之间没有连续性。而且早先绘制的图案会被后来所绘制的图案所覆盖。,图案图章工具还有一个“印象派”的选项,开启之后所绘制出来的图象就带有色彩过渡分明的印象派风格,这些色彩都取自于所选的图案。不过已经看不出图案原先的轮廓了。,橡皮工具正如同现实中我们用橡皮擦掉纸上的笔迹一样,Photoshop中的橡皮擦就是用来擦除像素的,擦除后的区域将为透明。橡皮擦工具可以选择以画笔笔刷或铅笔笔刷进行擦除,两者的区别在于画笔笔刷的边缘柔和带有羽化效果,铅笔笔刷则没有。此外还可以选择以一个固定的方块形状来擦除。不透明度、流量以及喷枪方式都会影响擦除的“力度”,较小力度(不透明度与流量较低)的擦除会留下半透明的像素。“抹到历史记录”选项的效果同历史纪录画笔工具Y/SHIFT_Y一样,需要配合历史记录调板【窗口历史记录】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背景层上使用橡皮擦,由于背景层的特殊性质(不允许透明),擦除后的区域将被背景色所填充。因此如果要擦除背景层上的内容并使其透明的话,要先将其转为普通图层。,背景色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效果与普通的橡皮擦相同,都是抹除像素,可直接在背景层上使用,使用后背景层将自动转换为普通图层。其选项与颜色替换工具有些类似,如下图。可以说它也是颜色替换工具,只不过真正的颜色替换工具是改变像素的颜色,而背景色橡皮擦工具将像素替换为透明而已。类似去除物体背景或人物背景这样的操作,在进行合成制作的时候是经常要用到的,而通常的思路都是建立选区(无论是通过选区工具还是通过类似练习EX0801中的另类方法),然后消除背景(删除或建立蒙版)。正因为背景色橡皮擦工具有“替换为透明”的特性,加上其又具备类似魔棒选择工具那样的容差功能,因此也可以用来抹除图片的背景。,选择“一次”代表以鼠标第一笔所在位置的像素颜色为基准,在容差之内去寻找并消除像素。,魔术橡皮擦工具在作用上与背景色橡皮擦类似,都是将像素抹除以得到透明区域。只是两者的操作方法不同,背景色橡皮擦工具采用了类似画笔的绘制(涂抹)型操作方式。而这个魔术橡皮擦则是区域型(即一次单击就可针对一片区域)的操作方式。还记得魔棒工具吗?魔棒点击后会根据点击处的像素颜色及容差产生一块选区。魔术橡皮擦工具的操作方式也是如此,只不过它将这些像素予以抹除,从而留下透明区域。换言之,魔术橡皮擦的作用过程可以理解为是三合一:用魔棒创建选区、删除选区内像素、取消选区。下图是魔术橡皮擦的选项,可以看出与魔棒工具是多么的相似。“容差”作用我们就不重复介绍了。“用于所有图层”如果开启将对所有图层有效,关闭的话就只能针对目前所选择的图层有效。“不透明度”决定删除像素的程度,100%的话为完全删除,被操作的区域将完全透明。减小数值的话就得到半透明的区域。临近复选框,可以使擦除工具仅擦除与鼠标单击处相连接的区域.,历史记录画笔工具我们很早就接触过Photoshop的历史记录功能,也知道历史记录是线性的,改变以前的历史将会删除之后的纪录。换句话说我们无法在保留现有效果的前提下,去修改以前历史中所做过的操作。但有一个工具可以不返回历史记录,直接在现有效果的基础上抹除历史中某一步操作的效果。这就是历史纪录画笔工具Y/SHIFTY。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历史记录艺术画笔与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类似,但效果有一定区别,使用历史记录艺术画笔恢复时将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形状工具组,选择形状工具的快捷键为U,重复按shift+U键可在各个形状工具间进行切换.使用直线工具绘制时按下shift键不放,可以绘制出水平,垂直或45度方向的直线.使用矩形工具使用椭圆工具使用多边形工具使用自定义形状工具,移动工具使用移动工具可以将整幅图像或选区内的图像移动到图像的其他位置或另一幅图像文件中。裁切工具裁切工具不属于绘图工具,对它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一把裁刀,将图像不需要的部分切去。注意共公栏此时会有“屏蔽”、“颜色”、“不透明度”的选项,它们3个的作用就是在建立裁切框后遮蔽其他区域,提供视觉参照。,建立裁切框后,按下回车键或在裁切框内双击即可完成裁切。也可以点击共公栏中的提交按钮。若要放弃裁切可按ESC或点击共公栏中的取消按钮裁切框建立的不精确也没有关系。因为在建立之后可以如同自由变换CTRL_T那样修改,其操作方法也和自由变换是一样的。即:拖动4边的中点(可组合ALT键)可进行缩放;拖动4个角点(可组合SHIFT/ALT/SHIFT_ALT)可同时缩放4边;在4个角点之外拖动(可组合SHIFT)将旋转裁切框。,在开启了“透视”选项后,可以对裁切框的4个角点单独定位,类似于自由变换中的扭曲。这样裁切后的图像将产生变形效果,,修复画笔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工具,其实都是基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图章工具的派生工具,并弥补了图章工具的一些不足。那么图章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图章工具对图案的复制是原样照搬的,即让采样区域和复制区域的像素完全一致。这样有时候在两幅色调相差较大的图像之间使用就会形成很不协调的效果。,修复画笔工具J/SHIFT_J与仿制图章工具的区别,打个比方,图章工具只负责将一定数量的人口迁移过来,迁移完就了事。而修复画笔工具不仅迁移人口,还将其渗透到当地的生活氛围中,使新移民看上去不那么“不合群”。,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修复画笔工具,经常会在修补图像的时候用到它。不过在使用上它也同画笔一样属于轨迹型,轨迹型绘图工具完全依赖使用者鼠标的移动,虽然灵活,但对于绘制区域边界的把握不够精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们可以使用修补工具,修补工具的作用原理和效果与修复画笔工具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它们的使用方法有所区别。修补工具的操作是基于区域的,因此要先那样定义好一个区域(与选区类似)。注意修补工具在公共栏的设置中有一项“修补”,现在确保其选择为“源”,而“透明”选项为关闭,然后如下第1图创建一个选区。和普通的选区一样,这里的选区创建后也可以进行加、减、交叉等修改,其快捷键也相同。加上为SHIFT,减去为ALT,交叉为SHIFT_ALT。选区完成后,从选区内开始拖动鼠标(如果在选区外拖动将会重新创建选区),在图像中寻找要复制到该选区的图像,拖动的时候可以在原先的选区中看到复制后的效果。,我们知道了修补工具是基于区域性的修改,所以需要先创建一个选区后再做其它操作。而这个选区的创建并不只限于使用修补工具,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它工具来创建选区。比如磁性套索L/SHIFT_L或【选择色彩范围】等。并且还可以将选区羽化,利用羽化后的选区进行修补可以得到较平滑的修补区域边缘。当然,也可以利用修补工具来创建选区,然后进行其它针对选区的操作,比如填充前景色ALT_DELETE/ALT_BackSpace等。在修补工具的右键菜单中可以选择修补方式和色彩范围选选取,渐变工具Photoshop本身已经提供了多种渐变的设定,使用渐变工具后在公共栏中点击如下左图红色箭头所示处,就会出现渐变设定列表,从中选择一个“红色、绿色”的设定(如果没有找到可复位渐变),选择后可在渐变缩览图中看到大致效果,,首先是径向渐变,它是将起点作为圆心,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半径,将颜色以圆形分布(下图白色圆圈之内)。半径之外的部分用终点色填充(下图白色圆圈之外)。颜色在每条半径方向上各不相同,但在每个同心圆圆弧方向上相同。也就是说,假如你从圆心出发到圆弧,在途中将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但如果你只是沿着圆心绕圈,那么在这一圈上你看到的颜色都是相同的。对应下图中的蓝色和黄色圆弧可以说成:黄色圆弧上各点颜色相同,蓝色圆弧上各点颜色相同,蓝色圆弧与黄色圆弧的颜色不同,蓝色圆弧相对接近起点色,黄色圆弧相对接近终点色。,然后是角度渐变,它是以起点为中心,起点与终点的夹角为起始角,顺时针分布渐变颜色(如下图白色箭头所指)。因此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影响效果,这在所有渐变样式中也是唯一的。从起点出发的每条射线上颜色都相同。对应到下图就是:黄色射线上各点颜色相同,蓝色射线上各点颜色相同,黄色射线与蓝色射线的颜色不同,蓝色射线相对接近起点色,黄色射线相对接近终点色。,对称渐变可以理解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径向渐变合并在一起。如下图,从起点出发,同时往相反的两个方向渐变。黄色箭头与蓝色箭头尽管方向不同,但在距离起点相同的地方两者颜色也相同。在两端的终点之外由终点色填充剩余区域。由于这个特点,如果渐变线定义得充满整个画面,将看不到另外一侧的渐变效果。因此在使用对称渐变的时候要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另外一侧渐变色。,菱形渐变的效果类似于径向渐变,都是从起点往周围的扩散式渐变。只不过这里是菱形而不是圆形。菱形的4条棱中的一条就是起点到终点的线段,其余三条棱相当于这条线段以起点为中心旋转90、180和270。4个终点之外由终点色填充剩余区域。在距离起点相同的距离上,4条棱上各点的颜色相同。但只局限于棱,在棱之间的区域中是不相等的。对应到下图就是:黄色圆弧与4条棱有4个交点,这4个点的颜色相同,蓝色圆弧与棱的4个交点也是如此,蓝色圆弧交点的颜色相对接近起始色,黄色圆弧交点的颜色相对接近终点色。,在渐变工具的公共栏中有“反向”的选项,它的作用是将起点色与终点色颠倒。注意虽然目前为止我们在渐变中都只用两种颜色,但实际上渐变色是可以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在Photoshop默认的渐变列表中就可以找到。那么反向选项所颠倒的不仅是起点与终点色,还包括其中的所有过渡色彩。比如一个渐变色由“红绿黄蓝”组成,那么被反向之后就是“蓝黄绿红”。如下图。,虽然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渐变工具,但只能在渐变列表中选择,而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渐变色并不包含在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定义渐变。0931定义渐变的方法就是选择渐变工具G/SHIFT_G,然后点击公共栏中的渐变缩览图,就会出现如下图的设置框。上方的预设就是目前所使用的渐变列表。列表右方的“载入”按钮是载入其他的渐变设定。“存储”按钮是将目前列表中的所有设定予以存储。存储的文件名为.grd,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与别人交换渐变的设定。我们点击其中位于第1行第4个“红色、绿色”渐变,也就是我们在前面例子中使用到的。此时可看到渐变列表下方的名称处出现了该名称。同时最醒目的就是位于整个设置框下方的渐变条编辑器,我们主要设定工作都将在这里完成。,使用油漆桶工具可以在图像或选区中填充指定的颜色和图案.模糊工具可使图像产生模糊的效果,降低图像相邻像素之间的反差,使图像的边界区域变得柔和,从而产生一种模糊效果.锐化工具与模糊工具正好相反,它能使图像产生清晰的效果,其原理是通过增大图像相邻像素之间的反差,从而使图像看起来更清晰.涂抹工具模拟手指进行涂抹绘制的效果,使用它时将会提取最先单击处的颜色,然后与鼠标拖过的位置的颜色相混合.,加深工具使用加深工具可以改变图像特定区域的曝光度,使图像变暗.范围选项:暗调:表示只对图像中颜色暗淡的暗调区的像素起作用.中间调:表示对图像中灰色比例较大的颜色区域的像素起作用高光:表示只对图像的高光区域的像素起作用.曝光度:用于设置对图像加深的程度.输入的值越大,对图像加深的程度就越大.,减淡工具可以改变图像特定区域的曝光度.海绵工具可以非常精确地增加或减少图像的饱和度.去色:降低图像颜色的饱和度,使图像中的灰度色调增强.加色:增加图像颜色的饱和度,使图像中的灰度色调减少.,图像的编辑操作,剪切图像选择编辑-剪切(ctrl+X),剪切后的区域将用背景色填充.复制图像选择编辑-复制(ctrl+C)粘贴图像选择编辑-粘贴(ctrl+V),粘贴到选区选择编辑-粘贴入,清除图像选择编辑-清除,(Delete)旋转画布选择图像-旋转画布-旋转180度90度(顺时针)90度(逆时针)/任意角度/水平翻转/垂直翻转自由变换选择编辑-自由变换菜单命令ctrl+T可以对选区中的图像进行缩放、旋转等变换操作。,变换命令与“自由变换”命令的操作方法相同,但选择编辑-变换子菜单中的变换命令,可以对图像进行更多、功能更强大的变换操作再次:可以重复执行上一次使用的变换操作。填充命令使用“填充”命令可以对选定的图像区域进行前景色、背景色、图案等填充,选择编辑-填充菜单命令。,描边命令使用描边命令可以使用前景色描绘选区的边缘。选择编辑-描边菜单命令。还原与重做操作在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某一步操作不当,可以通过选择编辑-还原菜单命令取消该步操作。还原后的操作还可以通过选择编辑-重做菜单命令恢复到还原操作前的状态下。,认识历史面板在进行图像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操作,通过前面介绍的“还原”与“重做”命令,仅能取消或恢复刚执行的一步操作,若要取消或恢复多步操作,使用更为完善的编辑恢复功能,则要用到历史记录面板。选择窗口-历史记录菜单撤消历史记录要撤消到某步操作,只需在历史记录面板上单击该操作的前一步操作记录即可。,恢复历史记录恢复时只需在历史记录面板上单击要恢复的最后一历史记录操作即可,图像的效果也将随之恢复到该操作的状态下。删除历史记录在历史面板中单击需要删除的历史记录后,单击面板下方的删除按钮,即可将该操作后面的所有操作删除掉。清空历史记录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上角的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清除历史记录”命令,可以清除当前选中历史记录外的所有历史记录。,中文版Photoshop7.0默认的最大历史记录数是20,选择编辑-预设-常规命令,在预置对话框中的“历史记录状态”文本框的数值越大,从而将影响到图像处理的速度。建立新文档建立新文档是指系统自动将处于当前状态的图像复制一份,然后放到一个新建的文件窗口中。建立新快照建立新快照是指将当前状态的图像暂时保存在内存中,当对图像进行一些操作后,单击新快照图标,能快速恢复到保存新快照的状态。,图层的基础知识,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几次和图层打了擦边球,现在来正式地学习图层。图层是Photoshop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图层也已经成为所有图像软件的基础概念之一。在Illustrator和GoLive中也有相类似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图层呢?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比如我们在纸上画一个人脸,先画脸庞,再画眼睛和鼻子,然后是嘴巴。画完以后发现眼睛的位置歪了一些。那么只能把眼睛擦除掉重新画过,并且还要对脸庞作一些相应的修补。这当然很不方便。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很少有一次成型的作品,常常是经历若干次修改以后才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是直接画在纸上,而是先在纸上铺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把脸庞画在这张透明薄膜上。画完后再铺一层薄膜画上眼睛。再铺一张画鼻子。如下图,将脸庞、鼻子、眼睛分为三个透明薄膜层,最后组成的效果。这样完成之后的成品,和先前那种全部画在一张纸上的方法,在视觉效果上是一样的。以后如果觉得眼睛的位置不对,可以单独移动眼睛所在的那层薄膜以达到修改的效果。如果不满意,甚至可以把这张薄膜丢弃,重新画一张。而其余的脸庞鼻子等部分不受影响,因为他们被画在不同层的薄膜上。,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后期修改的便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复劳动。因此,将图像分层制作是明智的。在Photoshop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这样“透明薄膜”的概念来处理图像。通过调用图层调板F7可以察看和管理Photoshop中的图层。图层调板是最经常使用的调板之一。它通常与通道和路径调板整合在一起。一幅图像中至少必须有一个层存在。,常见的图层类型普通图层、背景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效果图层建立背景透明的图像如果新建图像时背景内容选择白色或背景色,那么新图像中就会有一个背景层存在,并且有一个锁定的标志。如果背景内容选择透明,就会出现一个名为图层1的层。,改变图层缩览图大小图层调板可以显示各图层中内容的缩览图,这样可以方便查找图层。默认是小缩览图,可以使用中或大或关闭缩览图。方法是在图层调板空白区域(即没有图层显示的地方)单击右键更改缩览图大小,也可点击图层调板右上角的小三角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调板选项”。由于缩览图占用的空间较大,有时候反而降低了图层调板的使用效率,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意义不大。当大家熟练以后,建议关闭缩览图以获取较大的图层调板使用空间。,图层链接在链接图层时,必须先选择要链接的层中的一个,然后点击其他层的链接标志。因此两个图层链接只会看到一个锁链图标,三个层链接则只会看到两个锁链图标。两个图层链接以后,无论移动处于链接中的哪一层,其余的层都会随之移动。因此现在我们只需要使用移动工具就可以一起移动两个眼睛层了。如果是两个层以上的链接也是一样。,解除图层链接的方法和建立链接是一样的,再次点击链接框就可以解除链接。也可以拖动鼠标一次顺序解除多个链接。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遇到需要链接多个顺序的图层,但其中一两个层不需要链接的情况。此时可以先用拖动的方式全部链接上,然后单独点击解除那几个不需链接的图层。,对齐多个图层现在要如何将图形图层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呢?这就需要用到图层对齐功能。首先把两个图形层链接并确保选择层是两者其一,然后选择移动工具,上方工具栏就会出现对齐方式的选择。如下图所示。前面6个按钮功能分别是:顶对齐、垂直中齐、底对齐、左对齐、水平中齐、右对齐。我们只要按前面三个水平方式的任何一个按钮都可以完成对齐了。,分布链接图层分布链接图层是指将图层组的任意一个链接图层按照一定规则分布在画布上的不同地方。选择图层-分布链接图层菜单命令,在其子菜单中,用户可按所需分布方式进行选择。,合并图层使用菜单【图层向下合并】CTRL+E即可与其下层的层合并。也可以点击图层调板的圆三角按钮,选择向下合并。所谓向下合并CTRL+E就是把目前所选择的图层,与在它之下的一层进行合并。进行合并的层都必须处在显示状态。向下合并CTRLE以后的图层名称和颜色标记沿用原先位于下方的图层。,除了向下合并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我们也可以一步登天地一次性合并多个层。将需要合并的所有图层链接起来,然后打开菜单【图层】或点击图层调板圆三角按钮,看到原来的“向下合并”变为了“合并链接图层”,快捷键还是CTRLE。这说明它有两种使用前提:在没有链接的前提下是向下合并。如果有链接存在就是合并链接的图层。再按下CTRLE,连接的图层就合并为一个了,并且沿用合并前所选图层的名称。,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较少用到的合并命令,是针对全部图层的整体操作。不需要事先选择图层。也可以点击图层调板的圆三角按钮后选择。1:【图层合并可见图层】CTRLSHIFTE,它的作用是把目前所有处在显示状态的图层合并,在隐藏状态的图层则不作变动。2:【图层拼合图层】则是将所有的层合并为背景层,如果有图层隐藏拼合时候会出现如下图的警告框。如果按下好,原先处在隐藏状态的层都将被丢弃。,锁定图层锁定图层是为了防止误操作,Photoshop提供了4种锁定方式。前面我们看到在背景图层上就始终有一个锁定的标志,这是因为背景层自动具有一些锁定功能。我们可以自己来给图层设置锁定。选择图层后,点击图层调板上的移动锁定标志,此时该层就无法移动了。如果试图移动会弹出警告框。是用鼠标移动的警告,下右图是用键盘方向键轻移的警告。以后当我们设计制作的时候,安放好了图层的位置,为了防止意外移动它,就可以打开移动锁定。,第二个是图像像素锁定。如果打开了这项锁定就无法修改层中的像素。就是禁止了对图层图像的绘制或者修改。如果使用画笔或者其他的绘图工具,就会出现类似于上图的警告框。这里要弄清楚,移动图层虽然在效果上看图像改变了,但这并不是修改像素。假设这个脸由1000个像素组成,移动以后也还是1000个像素,虽然有些像素可能会被遮挡了,但他们还是存在的。因此像素锁定和移动锁定是两码事。还有要注意的是,改变图层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不属于修改图像的操作。因为图层像素本身并没有被修改,只是更改了表现方式。锁定透明像素的作用就是保持图层中像素的面积不变。打开后绘图工具无法在该层的透明区域内绘画。即使经过透明区域也不会留下笔迹。如果打开锁定全部,那么这个图层既无法绘制也无法移动。完全锁死。就实用角度出发而言,锁定功能用到的机会很少。因为现在的版本中由于增加了历史纪录功能,一两步的误操作影响不大。,使用图层组制作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的图层数会很多,尤其设计网页中,超过100层也是常见的。这会导致即使关闭缩览图,图层调板也会拉得很长,使得查找图层很不方便。我们前面学过使用恰当的文字去命名图层,但实际使用中为每个层输入名字很麻烦。我们还学过使用色彩来标示图层,但在图层数量众多的情况下作用也十分有限。使用移动工具点击右键或按住CTRL单击选择图层的方式虽然很好用,但也无法缩短图层调板的空间。类似删除图层或改变图层层次等操作还是比较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hotoshop提供了图层组功能。将图层归组可提高图层调板的使用效率。,创建新组的菜单命令是【图层新建图层组】。也可以使用图层调板的圆三角按钮。不过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击图层调板下方的按钮,将建立一个空组,如下图。注意新组的层次在之前所选择图层之上。图层的创建1、单击图层面板底部的“创建新图层”按层2、选择图层菜单-新建-图层、背景图层、图层组,删除图层1、在图层面板中选中需要删除的图层,单击面板底部“删除图层”按钮。2、在图层面板中将需要删除的图层拖动到“删除图层”按钮上3、选中要删除的图层,选择图层-删除图层菜单命令。4、在图层面板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删除的图层,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图层”命令。,图层的隐藏单击图层左侧的眼睛图标,可以隐藏图层的显示,即在图像中该层的内容将不显示出来。图层的显示将图层隐藏后,再次单击眼睛图标的位置,可以取消该层的隐藏,即在图像窗口中显示出该图层的内容。图层的复制1、在图层面板中选取需要复制的图层,然后用鼠标将其拖动到面板底部“创建新图层”按钮上,等鼠标指针变“手形”时释放鼠标,即可复制一个该图层的副本到原图层的上方。,2、选择图层-复制图层菜单命令。调整图层的排列顺序1、在图层面板中选择需要移动的图层,用鼠标将其拖动到需要调整到的下一图层上,当出现一条黄色粗线时释放鼠标,即可将图层移到需要的位置。(在默认情况下不能对背景层的顺序进行调整,若要移动背景层,首先要将背景层转换为普通图层,其方法是在图层面板中双击背景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2、选择图层-排列-置为顶层(shift+ctrl+)、前移一层(ctrl+)、后移一层(ctrl+)、置为底层(shift+ctrl+)图层的链接在图层面板中选中需要链接成一组图层中的任意一个图层,使其出现链接图标,图层的合并单击图层面板右上角的三角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有以下几个命令用于合并图层。合并链接图层合并可见图层向下合并拼合图层,图层混合模式图层的色彩混合模式决定了当前图层中的图像或当前的绘图颜色如何与原图像颜色或下层图像的颜色进行色彩混合.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模式选择框右侧的向下箭头.,图层的样式效果在photoshop7.0中还可以对图层应用各种样式效果,包括阴影、发光、斜面和浮雕等。应用图层效果后的图层名右侧都带有图标,表示该图层使用了图层样式效果。1、阴影效果添加阴影效果可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及透视效果。Photoshop7.0提供了投影和内阴影两种阴影效果。其中“投影”可以为图层内容添加投影,“内阴影”可在图层内容边缘的内部增加投影,产生凹陷效果。,混合模式:在其下拉列表可指定所加阴影与原图层图像合成的模式,单击该选项后面的颜色方块,在打开的“拾色器”对话框中可以设置阴影的颜色。不透明度:用于设置投影的透明程度。角度:用于设置产生阴影辉光的入射角度,可以直接输入角度值,也可以拖动指针进行旋转来设置角度值。使用全局光:选中该复选框表示对图像中的图层效果设置相同光线照射角度。距离:用于设置暗调的偏移量,值越大偏移就越多。,扩展:用于设置阴影的扩散程度。大小:用于设置阴影的模糊程度,数值越大,越模糊。品质:用于设置阴影的轮廓形状,可以在其下拉列表中进行选择。消除锯齿:用于设置阴影的边缘是否具有抗锯齿波的效果。杂色:用于设置是否使用噪声点来对阴影进行填充。内阴影的参数设置选项与“投影”命令完全相同。,外发光效果方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