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236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联考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联考物理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所有的物体被选作参照物都可以C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无关D只能选择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3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质量约为15g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20kg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5kg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B“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C“一叶障目”是光的反射现象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现象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A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物体质量B与天平配套的砝码缺损了一块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D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8一物体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为10N;若速度增加到0.5m/s后仍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计空气阻力)()A等于10NB大于10NC小于10N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处,光屛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10A、B为平直公路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同时沿公路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秒钟,则下列情形不可能的是()A两车相距6mB两车相距26mC两车相距4mD两车相距18m二.填空题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1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13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金属条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该金属条的长度为1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16如图所示的是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光路图其中光线a是光线,光线c是光线,折射角的度数是,界面的侧是空气1745km/h=m/s,0.9g/cm3=kg/m318游泳时,使人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手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这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的19王芳同学的质量40kg,她的体重是;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如果用蜡做一个1:1的蜡像模型,需要用到蜡kg(已知蜡的密度为蜡=0.9103kg/m3)(g=10N/kg)20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已知A球的质量是128g,体积是16cm3;B球的质量是60g,体积为12cm3则实心球是(选填“A”“B”),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21(1)如图1,MN是平面镜,S是一个点光源,P是空间中的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能过P点的所有光线(2)如图2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3)如图3所示,一个铁箱正从斜面上匀速滑下,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及摩擦力的示意图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坡度(选填“较小”或“较大”)(2)该实验原理(根据)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1)将实验器材按图示位置放置在光具座光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屛的中心在(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选填“倒立”会“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把光屛往(选填“右”或“左”)移动(5)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无论怎样高节光屛,光屛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凸透镜(选填“右”或“左”)侧观察成像情况24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如要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则需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沿方向做运动,读出此时拉力大小,即等于摩擦力大小(1)某同学按要求操作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2)如果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则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一事实可说明:25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天平的盘(选填“左”或“右”),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g在量筒内装有35mL的水,该石块放入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此石块的密度是g/cm3四.解答题26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至少500m以外的安全地区?27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瓶内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g=10N/kg)28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已知冰=0.9103kg/m3,水=1.0103kg/m3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联考物理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C、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即使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也是无法听到的,故BC错误;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发声也停止,故D错误故选A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所有的物体被选作参照物都可以C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照物无关D只能选择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解答】解:AB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故AD错误,B正确;C、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故C错误故选B3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质量约为15g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20kg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5kg【考点】质量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学生课桌的质量约为15kg,故A不合实际;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合实际;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4kg,故C不合实际;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5kg,故D符合实际故选D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B“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C“一叶障目”是光的反射现象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此“海上明月”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2)“疑水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3)“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D错误故选A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点】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1)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作用都叫力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作用的效果,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考点】力的三要素【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归纳出知识点,然后结合图示信息,找出对应的知识【解答】解: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又受到力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A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物体质量B与天平配套的砝码缺损了一块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D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侧的质量会偏大,因此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会造成影响;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因此也会影响测量结果;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当然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解答】解:A、指针偏向左侧,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要想使天平平衡,右侧必须多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行,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A错误;B、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B错误;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相当于增加了物体的质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C错误;D、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测量结果会偏小,故D正确故选D8一物体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为10N;若速度增加到0.5m/s后仍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计空气阻力)()A等于10NB大于10NC小于10N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无论速度大小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拉力等于摩擦力【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速度改变后,物体仍做匀速运动还受平衡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而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没有变化,故摩擦力不变等于拉力故选A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处,光屛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距和成像的性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焦距的可能值【解答】解: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断定物体是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因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即可得到不等式:2f30cmf,解得30cmf15cm,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20cm在这个范围内故选C10A、B为平直公路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同时沿公路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秒钟,则下列情形不可能的是()A两车相距6mB两车相距26mC两车相距4mD两车相距18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从图象中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经过6秒钟后两车通过的路程,然后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相背而行;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同向而行,方向由左向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同向而行,方向由右向左【解答】解:由图象(a)知,当t甲=3s时,s甲=2m,则甲车的速度v甲=m/s;由图象(b)知,当t乙=3s时,s乙=6m,则乙车的速度v乙=2m/s;根据v=可得,经过6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v甲t=m/s6s=4m,经过6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v乙t=2m/s6s=12m;若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相向而行,则经过6秒钟两车相距12m10m+4m=6m;若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相背而行,则经过6秒钟两车相距10m+4m+12m=26m;若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同向而行,方向由左向右(如图甲),则经过6秒钟两车相距10m4m+12m=18m;若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出发,同向而行,方向由右向左(如图乙),则经过6秒钟两车相距4m(12m10m)=2m综上分析可知,ABD均有可能,C不可能故选C二.填空题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色来分辨故答案为:响度;音色1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根据声音和光在传播过程的特点和它们产生的现象进行比较后解答【解答】解:声音和光的相同点:都能在空气中传播;都能反射;都可以传递能量;都是一种波等;声音和光的不同点: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等13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金属条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该金属条的长度为【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金属条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68cm对齐,所以金属条的长度为L=5.68cm3.00cm=2.68cm故答案为:1mm;2.68cm1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考点】力的三要素;弹力【分析】根据力的三要素的概念和对弹力概念的了解,可直接做出解答【解答】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故答案为:力的三要素;弹性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故答案为:5;0.816如图所示的是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光路图其中光线a是光线,光线c是光线,折射角的度数是,界面的侧是空气【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分析】(1)光线射到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2)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相邻且相等的一对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中间的线为法线,根据图示的角度大小关系可以确定法线以及折射光线(3)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4)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光线是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还是从其它透明介质进入空气【解答】解:(1)根据图示的角度可知,aON和bON是一对相邻且相等的角,所以这两个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但不确定哪个角是入射角,哪个角是反射角;光线a和光线b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也不能确定哪条是入射光线,哪条是反射光线;但能够确定NN是法线,c是折射光线(2)由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为c是折射光线,所以a是入射光线,b是反射光线(3)折射光线c和法线NN的夹角为折射角,由于cOM等于60,所以折射角cON=30(4)由于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故答案为:入射;折射;30;左1745km/h=m/s,0.9g/cm3=kg/m3【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1m/s=3.6km/h、1g/cm3=1103kg/m3进行单位换算【解答】解:因为1m/s=3.6km/h,所以45km/h=45m/s=12.5m/s;因为1g/cm3=1103kg/m3,所以0.9g/cm3=0.9103kg/m3故答案为:12.5;0.910318游泳时,使人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手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这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的【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游泳时,人与水发生相互作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人对水的力与水对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答】解: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人和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水;相互19王芳同学的质量40kg,她的体重是;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如果用蜡做一个1:1的蜡像模型,需要用到蜡kg(已知蜡的密度为蜡=0.9103kg/m3)(g=10N/kg)【考点】重力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王芳同学的质量,利用G=mg可求得其重力,已知王芳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得到其体积;已知蜡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V得到蜡像的质量【解答】解:她的体重G=mg=40kg10N/kg=400N,由=可得,王芳同学的体积V=4102m2,由“用蜡做一个1:1的蜡像模型”可知,蜡像模型的体积与王芳的体积相同,即V蜡=V则需要用到蜡的质量m蜡=蜡V蜡=0.9103kg/m34102m2=36kg故答案为:400N;3620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已知A球的质量是128g,体积是16cm3;B球的质量是60g,体积为12cm3则实心球是(选填“A”“B”),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分析】(1)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进行比较,密度大的为实心,密度小的为空心(2)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心球金属的体积,然后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解答】解:(1)A的密度A=8g/cm3,B的密度B=5g/cm3,所以实心球是A,空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2)由=可得B球金属的体积:V金属=7.5cm3,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VBV金属=12cm37.5cm3=4.5cm3故答案为:A;4.5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21(1)如图1,MN是平面镜,S是一个点光源,P是空间中的一点,请在图中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能过P点的所有光线(2)如图2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3)如图3所示,一个铁箱正从斜面上匀速滑下,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及摩擦力的示意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注意画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能过P点的所有光线(2)先画出法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所给光线的折射光线光线再由玻璃射出来时,原来的折射光线此时又变成了入射光线,同样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再做折射光线光线在空气与玻璃之间发生两次折射(3)先找出物体的重心,然后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再用示意图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摩擦力的方向【解答】解:(1)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因光源S发出的光线可以直接过P点,即光线SA如下图所示:(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3)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G;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示意图如下: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坡度(选填“较小”或“较大”)(2)该实验原理(根据)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如果斜面太高,物体运动时间太短,不容易计时;(2)实验原理是v=;(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避免斜面太高时,小车运动速度太大,运动时间太短,难以测量;(2)该实验原理是:v=;(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运动;(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即:v3v1v2故答案为:(1)刻度尺和停表;较小;(2)v=;(3)变速;(4)v3v1v2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1)将实验器材按图示位置放置在光具座光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屛的中心在(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选填“倒立”会“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把光屛往(选填“右”或“左”)移动(5)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无论怎样高节光屛,光屛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凸透镜(选填“右”或“左”)侧观察成像情况【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首先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的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判断;(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5)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观察虚像时,取走光屏,眼睛从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屏【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并且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3)由图可知,uv,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4)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为了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把光屛往左移动(5)当把蜡烛由图所示位置往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无论怎样高节光屛,光屛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取走光屏,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蜡烛的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上;(3)倒立;缩小;(4)左;(5)右24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如要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则需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沿方向做运动,读出此时拉力大小,即等于摩擦力大小(1)某同学按要求操作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2)如果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则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一事实可说明:【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示数,然后读出拉力大小,由平衡条件求出滑动摩擦力;分析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答题【解答】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拉力大小,即等于摩擦力大小(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是0.1N,其示数为2.8N,滑动摩擦力f=F=2.8N;(2)如果在木块上加一个砝码,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间的压力变大,则摩擦力将变大这一事实可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答案为:水平;匀速直线;(2)2.8;(2)变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5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天平的盘(选填“左”或“右”),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g在量筒内装有35mL的水,该石块放入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此石块的密度是g/c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当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表示横梁平衡;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向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调;(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根据图乙读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从而计算出石块的体积,注意量筒的分度值;根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由图乙知,m=20g+5g+3.4g=28.4g;由图乙知,水和石块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块的体积V=45mL35mL=10mL=10cm3;=2.84g/cm3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左;28.4;10;2.84四.解答题26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至少500m以外的安全地区?【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将导火线燃烧完需要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此时间也就是点燃者快跑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得到跑出的距离,将此距离与安全距离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和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与导火线的总长度相比较也能得到答案【解答】解:方法一: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t1=120s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t2=100s 因为 t2t1,所以能跑到方法二: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t1=120s人在t1内能通过的路程 S2=vt=5m/s120s=600m500m 所以能跑到方法三:人跑到安全地区所需时间 t2=100s经100s导火线燃烧的长度 L=0.8cm/s100s=80cm96cm所以能到安全地区答:导火线燃烧完之前人能到达安全区27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瓶内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g=10N/kg)【考点】重心;密度的计算【分析】根据m=求出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根据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已知:m瓶=300g,V=500cm3,G=7N,求:m液,解:(1)m总=,瓶内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700g300g=400g(2)液体的密度答:瓶内液体的质量为400g,液体的密度为0.8g/cm328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已知冰=0.9103kg/m3,水=1.0103kg/m3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根据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但体积减小,以体积的减少量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冰块中冰的体积(2)利用冰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冰的质量(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中的漂浮,F浮=G物,即可求出整个冰块的体积,然后用总体积减去冰块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冰块的质量即为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1)由题意得,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即:V1=0.5cm10cm2=5cm3,则:V1V1=5cm3,即:V1=50cm3(2)m1=冰V1=0.9103kg/m350106m3=45103kg=45g故m2=mm1=10g(3)由水gV=mg得V=55cm3V2=VV1=55cm350cm3=5cm3所以石块的密度石=2g/cm3=2103kg/m3答:(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50立方厘米;(2)石块的质量是10克;(3)石块的密度是2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