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7 (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181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7 (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7 (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7 (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BkgCPaDJ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B量筒C钟表D刻度尺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B小明C游艇D岸边的树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BCD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但由于,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后(选填“上升”或“下降”)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为度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23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和60g,体积分别为16cm3和12cm3 实心球是 球,(选填A或B),它的密度是 g/cm3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4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上海2160km的某地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上海有城际直达动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城际直达动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1)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25我省长白山地区矿泉水资源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装满后,水的质量是500g,已知酱油的密度是1.1g/cm3,求:(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酱油的质量四、综合题(共38分)26请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在图丙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27冬天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小明想到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多少有关?于是他在家做实验进行研究(1)在三个烧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盐(2)将三个烧杯置于箱门透明的冰箱里(3)观察温度计,记录的温度(4)如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含盐量5%10%15%凝固点136(5)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28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29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倍30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先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cm3,石块的密度是g/cm3(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塑料绳较粗,导致测量出的石块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3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1)光屏应选用(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如图乙所示,他通过该凸透镜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3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始终不能与A完全重合,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4)为了让坐在右侧C点的小亮(如图乙)也能看到A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时,以A蜡烛为参照物,A蜡烛的像是(选填“静止”或“运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5)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A蜡烛的像的光路图(C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城子街镇六台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NBkgCPaDJ【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分析】首先对每个选项中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进行明确,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N是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B、kg是质量的单位符合题意;C、Pa是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D、J是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B量筒C钟表D刻度尺【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错误;B、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故B错误;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C错误;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故D正确故选D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考点】质量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0g=0.05kg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D、一只羊的质量在40kg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B5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具体措施,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6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漫反射D光的镜面反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7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妈妈B小明C游艇D岸边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妈妈、小明以及游艇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B、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正确;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错误;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正确故选B10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A0.5m3B0.05m3C0.005m3D0.0005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人的密度,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体积【解答】解:人体的密度人=水=1.0103kg/m3,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由=得,中学生的体积:V=50103m3=0.05m3故选B11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及矫正的图是()ABC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在以上四个图中,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故选B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图判断两液体的体积关系,再根据=判断两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由示意图知,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小故选A1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20cm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14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A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故选D15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75103kg/m3D1.2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根据空瓶的质量和盛满水时称得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再由水的密度求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即某液体的体积;由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和空瓶的质量,求出某液体的质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解答】解:m水=1.5kg0.25kg=1.25kg,V水=1.25103m3=V瓶=V液m液=1.75kg0.25kg=1.5kg, 液=1.2103kg/m3故选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密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1)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房间里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方(选填“上方”或“下方”)(3)种子在配置盐水中下沉,说明该种子的密度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盐水的密度【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1)根据对航空器材的物理性质的了解进行分析答题;(2)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3)物体的沉浮条件是液物时,物体上浮;液=物时,物体悬浮;液物时,物体下沉,饱满种子密度大、不饱满种子密度小【解答】解:(1)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强度高,要减小航空器材的质量,在体积一定时,需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2)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3)在质量一定时,饱满种子的体积要比不饱满的种子的体积小,由密度公式=知:饱满种子的密度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大于盐水的密度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小于盐水的密度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故答案为:(1)低;(2)下方;(3)大于17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上方(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情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是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正前方,但由于货车离地面较高,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大型货车前方玻璃不太倾斜,车内物体的像在司机的正前方,但是大型货车离地面比较高,司机座椅离地面高,司机看前方道路时要俯视,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故答案为:上方;正前方;货车离地面较高18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蒸发及其现象【分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质量不随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温度计里液体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小明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示数降低,蒸发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升高到室温,所以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不变;下降;上升19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1360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回答;(2)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因光速传播快,故看到闪电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雷声传播的距离即为雷声发生的地方,根据s=vt求出其大小【解答】解:(1)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2)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雷声速度v声=340m/s,传播时间t=4s,由v=得:雷电发生处的距离s=v声t=340m/s4s=1360m故答案为:信息;136020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度,折射角为30度【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再利用几何中的角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因入射光线与介面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反射角=入射角=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因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角为:1806090=30故答案为:120,3021晚上停电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则像的大小将变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分析即可比较容易解答此题【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平面镜前1m处,则它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m,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变短,根据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可知,像将变小故答案为:1;变小22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液化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烫伤会更严重(2)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解答】解: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100的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水蒸气烫伤更厉害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液化放热23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和60g,体积分别为16cm3和12cm3 实心球是 A球,(选填A或B),它的密度是 8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解答】解:;所以,A球是实心的,故答案为:A,8g/cm3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4小明准备利用假期从距上海2160km的某地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参观游览他在火车站咨询得到的信息:本地前往上海有城际直达动车和特快列车两种乘车方式可供选择城际直达动车的平均速度是216km/h,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求:(1)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路程和速度计算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2)根据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和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知,乘坐特快列车的时间,再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平均速度【解答】解:(1)根据v=得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t=10h;(2)因为乘坐城际直达动车要比乘坐特快列车少用6小时,所以乘坐特快列车的时间为:t=10h+6h=16h,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v=135km/h答:(1)乘坐城际直达动车到上海所需的时间为10h;(2)乘坐特快列车的平均速度为135km/h25我省长白山地区矿泉水资源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装满后,水的质量是500g,已知酱油的密度是1.1g/cm3,求:(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酱油的质量【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与密度,根据=求出水的体积即为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2)该矿泉水瓶装满酱油时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相等,又知道酱油的密度,根据m=V求出酱油的质量【解答】解:(1)由=可得,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V=V水=500cm3;(2)该矿泉水瓶装满酱油时的体积:V酱油=V=500cm3,则装满后酱油的质量:m酱油=酱油V酱油=1.1g/cm3500cm3=550g答:(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为500cm3;(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酱油,装满后酱油的质量为550g四、综合题(共38分)26请按要求作图:(1)在图甲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在图丙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图(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3)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3)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7冬天水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的小明想到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多少有关?于是他在家做实验进行研究(1)在三个烧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盐(2)将三个烧杯置于箱门透明的冰箱里(3)观察温度计,记录盐水凝固时的温度(4)如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含盐量5%10%15%凝固点136(5)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水中含盐量越多,盐水的凝固点越低【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3)用相同质量的水,放入不同质量的盐,制成不同浓度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凝固,测量凝固点,比较凝固点和盐水浓度的关系(5)分析表格数据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3)由题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多少是否有关,因此,实验中应该控制杯子中的水量相同,而盐的质量不同,故应在在三个烧杯中装相同多的水,分别加质量不同的盐然后将三个烧杯置于箱门透明的冰箱里,再观察温度计,记录盐水凝固时的温度(5)分析表格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水中含盐量越多,盐水的凝固点越低故答案为:(1)不同;(3)盐水凝固时;(5)水中含盐量越多,盐水的凝固点越低28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靠近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NOB(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3)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了保证结论的普遍性,需要多次实验【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NOB和入射角AON之间的关系,如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具有偶然性,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故答案为:(1)靠近;(2)在;不能;同一平面内;(3)NOB;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29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3倍【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分析】(1)由于这两种物质的mV图象都是线性关系,容易知道质量和体积是正比关系;(2)根据图象读出VA=VB=20cm3时两物体的质量,根据=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mV图象可知,A、B都是线性关系,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由图象可知,VA=VB=20cm3时,mA=30g,mB=10g,由=可得:=3,即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3倍故答案为:正比;330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24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10cm3,石块的密度是2.4g/cm3(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塑料绳较粗,导致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根据指针能判断横梁哪端下沉,调节平衡螺母来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2)根据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计算物体的质量,读出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到达刻度,求出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3)实验操作过程,塑料绳较粗,导致测量出的体积偏大,据公式=测得的密度情况【解答】解:(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应先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4g=24g物体的体积=VV=60ml50ml=10ml=10cm3=2.4g/cm3(3)拴石块的绳子太粗,测量的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大,求得石块的体积偏大,质量不变,根据=,石块的密度偏小故答案为:(1)游码;右;(2)24;10;2.4;(3)偏小3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1)光屏应选用粗糙(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如图乙所示,他通过该凸透镜观察到窗外远处景物清晰的实(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右(选填“左”或“右”)侧;然后他又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长(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反射面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人的眼睛,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物体;(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距减小,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距增大,使像呈在视网膜上;(5)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异侧掌握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1)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粗糙的(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整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烛焰、光屏和光屏的中心在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在图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不移动光屏,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眼(5)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房屋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像异侧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右侧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即物距不变,但是当凸透镜的焦距变长时,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故答案为:(1)粗糙;(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4)近视;(5)实;右;长3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寻找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始终不能与A完全重合,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为了让坐在右侧C点的小亮(如图乙)也能看到A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时,以A蜡烛为参照物,A蜡烛的像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5)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A蜡烛的像的光路图(C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2)实验过程中,眼睛要在蜡烛A侧观察,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如果在蜡烛B侧观察,只能看到蜡烛B和透过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A,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3)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4)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象等大分析解答(5)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做出A蜡烛的像;再根据反射光线好像从虚像上发出的,确定入射点,进而得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3)实验时玻璃板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时,A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A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不变,则A蜡烛的像与A蜡烛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以A蜡烛为参照物,A蜡烛的像是静止的;因为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蜡烛的大小不变,所以,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5)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做出A蜡烛的像A;再根据反射光线好像从虚像上发出的,连接像A和眼睛,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A和入射点O得到入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眼睛得到反射光线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A;(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静止;不变;(5)见解答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