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781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共36分多项选择题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零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上表栏中)1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1000=5100mC30min=3060h=0.5hD30min=30h=0.5h3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道上实现自动对接,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接时,“神 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的速度很小B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天官一号”是静止的C对接后,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接时的图片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A1:1B3:2C2:3D1:35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6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B屋檐下形成的“冰柱”C阳光下花草上的露珠逐渐“消失”D冰雪遇暖消融9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10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球B太阳C月亮D“神舟”飞船11人们往往利用物态变化中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为人们服务,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甲图熔化放热B乙图汽化放热C丙图液化放热D丁图升华吸热1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3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二、填空题14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s15(2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对接成功后,以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静止的16(2分)“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cm/s17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18(2分)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的标志19“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20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性三、作图、实验题(8分+8分+4分+6分=26分)21(8分)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22(8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探究与的关系(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23(4分)小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吉他探究音调高低跟哪些因素有关他所使用的吉他的琴弦都是钢丝琴弦,从1号琴弦到6号琴弦顺次变粗,A、B、C是弦枕,把弦按压在不同的弦枕上可以改变弦的长度 实验次数使用弦枕按压琴弦音调高低1A1号较低2B1号较高3C1号高4A3号低5A5号最低(1)比较三次实验可知,音调高低跟琴弦的粗细有关(2)比较三次实验可知,音调高低跟琴弦的长度有关(3)利用吉他还可以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操作方法是:选用的琴弦,用力度弹拨,比较响度的大小(均填“相同”或“不同”)24(6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5152.5(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3)海波是(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四、计算题(6分+8分+6分=20分)25(6分)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6(8分)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27(6分)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共36分多项选择题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零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上表栏中)1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cm和各种物体实际长度的了解【解答】解:把cm分别放在数值的后面,分析是否符合实际: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A不符合题意;B、茶杯的高度是11.2cm,符合实际长度,所以B符合题意要求;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cm为单位,将各个物体的长度换算,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长度情况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1000=5100mC30min=3060h=0.5hD30min=30h=0.5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m和km之间的进率,1km=1000m,1h=60min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解答】解:因为1km=1000m,所以5.1Km=5.11000m=5100m,故A、B选项错误;因为1h=60min,所以30min=30h=0.5h,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km和m之间的进率h和min之间的进率,同时本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3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道上实现自动对接,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接时,“神 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的速度很小B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天官一号”是静止的C对接后,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接时的图片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电磁波的传播【分析】(1)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在对接时,必须保持相对速度很小,对接后一起运动,其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2)圆周运动是一个运动方向不断改变的运动,因此,需要有力的作用,才能实现方向的改变航空天器与地面进行通讯是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A、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较小的运动速度,这样才能便于操作,故A正确;B、对接后,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不变,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飞行,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C、对接后,两航天器做圆周运动,故C错误;D、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通讯联络,故D正确故选C【点评】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考查了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静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以及电磁波在航天通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A1:1B3:2C2:3D1: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分别求出10s经过的路程,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由v=得:甲车经过的路程为s甲=v甲t=15m/s10s=150m;乙车经过的路程为s乙=v乙t=10m/s10s=100m=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速度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3)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说法正确,闹铃的声音听不到,因为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B、说法错误,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说法错误,图片C所示的实验即可研究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也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选项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6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是音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A错误;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C、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本知识,是一道综合题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景区喷雾,是因为水雾变为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故A符合题意;B、人造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C不符合题意;D、人工降雨,是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利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问题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B屋檐下形成的“冰柱”C阳光下花草上的露珠逐渐“消失”D冰雪遇暖消融【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正确;B、屋檐下形成的“冰柱”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过程形成的,故B错误;C、露珠逐渐“消失”是液态水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冰雪遇暖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认清物质原来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9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汽化和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放热【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B、矿泉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C、涂在皮肤上的酒精迅速蒸发,是汽化现象的一种,此过程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D、“白气”是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0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球B太阳C月亮D“神舟”飞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了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选择地球为参照物,翟志刚和飞船绕地球转动,位置不停的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翟志刚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地球不停的绕太阳转动,飞船绕地球转动,以太阳为参照物,翟志刚的位置不停的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翟志刚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C、月亮不停的绕地球转动,飞船不停的绕地球转动,以月亮为参照物,翟志刚和月亮之间不停的发生位置的变化以月亮为参照物,翟志刚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翟志刚和飞船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绕地球转动,以飞船为参照物,翟志刚和飞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飞船为参照物翟志刚是静止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掌握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如果作为参照物,这个物体就认为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11人们往往利用物态变化中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为人们服务,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甲图熔化放热B乙图汽化放热C丙图液化放热D丁图升华吸热【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2)六种物体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将冰袋放在病人的体表,主要利用冰熔化成水,从病人身体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故A错误;B、用喷剂给运动员疗伤,主要利用喷剂汽化时吸热,从而缓解运动员的疼痛,故B错误;C、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放热凝固成的小冰,故C错误;D、菜品下面放干冰,主要利用干冰升华时从食品上吸收热量起到保鲜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敲击时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1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3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本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B、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C、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故C正确D、在8:208:30时间段内最低速度为40千米/时,则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通过图象的结论,关键是考查我们分析图象的能力,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二、填空题14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1.85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277.5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11.00cm对齐,右侧与12.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2.85cm11.00cm=1.8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5min=27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270s+7.5s=277.5s故答案为:0.1cm;1.85;277.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5“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对接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神舟九号”是静止的“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地球;天宫一号【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6“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3.84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9.2c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2)而每两点间的时间为0.1s,则可知从A至B的总时间,则由速度公式v=可求得小球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从A到C,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C间的距离为s=7.34cm3.50cm=3.84cm;(2)小球运动的时间t=20.1s=0.2s;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19.2cm/s故答案为:3.84;19.2【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速度公式的应用能力,在用速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7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能量(“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音调”、“响度”或“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分析】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抓住以上知识,并深入体味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解题【解答】解: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因此听歌时,很容易分辨出是哪个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太大;为此减小声音的音量,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音色;能量;响度【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8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反射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2)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如图乙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故答案为:定位;鸣笛【点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尤其是与交通相关的标志更为普遍,我们应该多注意观察和积累,尽可能多的认识这些常见标志,并能按标志中的要求去遵守19“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20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2)(3)(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液化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导热性【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2)估计材料的物理性质来选择冰棒棍【解答】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了固态小冰晶,看起来像“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后,由于热传递,所以茶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对它放热液化形成了液态小水滴,看起来像“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冰棒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2)(3),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液化(5)冰棒棍用木材制成的,这是因为木材具有较差的导热性故答案为:(2)(3);液化;导热【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三、作图、实验题(8分+8分+4分+6分=26分)21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v=;(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0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车放在斜面上就可以自主的由静止变为运动,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坡度小一些,小车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4)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5)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小车运动距离sAB=80.00cm40.00cm=40.00c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cm/s;(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5)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v=;(2)小;(3)40.00;25;(4)小;(5)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点评】考查学生对“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22“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还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当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因此这个实验还可以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答案为:(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放大音叉微小的振动;响度;振幅;(2)快;高;振动频率;控制变量法【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是一种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要学会应用23小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吉他探究音调高低跟哪些因素有关他所使用的吉他的琴弦都是钢丝琴弦,从1号琴弦到6号琴弦顺次变粗,A、B、C是弦枕,把弦按压在不同的弦枕上可以改变弦的长度 实验次数使用弦枕按压琴弦音调高低1A1号较低2B1号较高3C1号高4A3号低5A5号最低(1)比较1、4、5三次实验可知,音调高低跟琴弦的粗细有关(2)比较1、2、3三次实验可知,音调高低跟琴弦的长度有关(3)利用吉他还可以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操作方法是:选用粗细和长度相同的琴弦,用不同力度弹拨,比较响度的大小(均填“相同”或“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1)(2)琴弦的音调跟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在探究音调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实验中琴弦的材料一定,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长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长度的关系,保持粗细相同(3)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要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是否有关,需要保持琴弦长度相同,改变粗细,所以选择1、4、5号进行实验;(2)要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是否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粗细相同,改变长度,所以选择1、2、3号进行实验;(3)要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需要保持琴弦的长度和粗细相同,用不同的力度弹拨,比较响度的大小故答案为:(1)1、4、5;(2)1、2、3;(3)粗细和长度相同;不同【点评】掌握弦乐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音调跟琴弦长度、粗细、材料、松紧的关系24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5152.5(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海波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48【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通过描点画出物质的温度变化曲线图;(2)分析表格中数据结合曲线图温度变化,得出实验结论;(3)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为晶体物质;(4)晶体熔化时,固定不变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解答】解:(1)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用线段分别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2)由表中数据和曲线图可知海波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结束,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海波为晶体;(4)海波的容点为48故答案为:(1)图象如上图所示;(2)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晶体;(4)48【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晶体熔化过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程度,熟知晶体的特点是解题关键四、计算题(6分+8分+6分=20分)2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计算【分析】先求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再根据公式V=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4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解答】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700m+700m40m=1360m,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答: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隐含的条件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26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2)已知海浪的推进速度和传播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海浪到达陆地所用的时间;由两次时间可求出时间的差值【解答】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声=1500m/s,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s=300km=3105m,海浪的推进速度是v浪=200m/s求:(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t=?解:(1)v=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t声=200s;(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t浪=1500s,逃生的时间:t=t浪t声=1500s200s=1300s答:(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点评】本题为速度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意公式的变形应用27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速度计上显示的数据读出行驶速度;(2)根据标志牌读出从标志牌到南国桃园的路程,根据v=求出时间【解答】解:(1)从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v车=60km/h;(2)“南国桃园9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程为s=9km,v=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时间:t=0.15h答:(1)该车的速度是60km/h;(2)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0.15小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速度计和交通标志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