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7)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3779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7)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7)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 (7)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国际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24B成年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cm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5m/s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2为了检验小超同学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20 cm,分度值0.5 mmB量程2 m,分度值1 dmC量程3 m,分度值1 mmD量程100cm,分度值1mm3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4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凝固5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6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7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仪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小孔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ABCD9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10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凹透镜D近视眼 凸透镜1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12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二、填空题(共30分)13如图1所示,图1中圆筒的直径d为cm;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s14夏天,打开冰箱时,发现冰箱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拿出饮料和雪糕,不一会儿,会发现饮料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雪糕也开始滴水了请指出上述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冰箱内壁的“雪霜”属于;饮料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属于:;“雪糕滴水”属于;上面三个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填写序号)15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16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时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17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行驶速度不允许超过5(填单位)按此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至少需要s;(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像18有经验的渔夫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这是由于光从到发生,而使渔夫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19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选填“大”或“小”)2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美丽的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这个现象,如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实验中,能使玻璃泡位于光屏处(选填“a”或“b”)的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这说明该处附近的光具有明显的效应21小华将焦距f1=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至如图80cm刻线处,在光屏上恰得到烛焰清晰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像,此像是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f2(/)三、解答题(共46分)22晓东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晓东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合 m/s,如图所示小晓东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23按要求作图(1)如图甲,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点并画出经过B点反射光线的完整光路(2)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在丙图中,如图丙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4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小兰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弦的条件控制条件编号弦的材料弦的长度/cm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小兰选用编号A、B的琴弦进行研究,其目的是要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的关系(2)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猜想与假设,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25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大颗粒/小颗粒)的冰块和蜡块(2)某一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采用下面方案(A/B)依次组装A温度计、试管、铁圈石棉网、酒精灯B酒精灯、铁圈石棉网、试管、温度计;(3)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冰的温度/20.0000010.019.929.7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时温度,蜡熔化时温度(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5)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冰不吸收热量,因为它温度不变C蜡不断吸收热量,熔化温度为49.5(6)在图2方格纸中画出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7)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加热条件不变时,蜡的温度越高,它的温度升高得越(快/慢)2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填“物距U”或“像距V”)(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27如图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对吗?答:(2)小华为了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手上的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移近了一些,若观察纸上呈现的光斑(选填“变大”“先变小后变大”“变小”)则自己的推断是正确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5)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渐渐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填“上”或“下”)(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7)蜡烛成完整像时,如果用白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则光屛上(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28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所运动的距离(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选填“A”或“B”)29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国际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24B成年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cm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5m/s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大拇指的宽度在1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2为了检验小超同学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20 cm,分度值0.5 mmB量程2 m,分度值1 dmC量程3 m,分度值1 mmD量程100cm,分度值1m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选择尺子的原则有二:能够满足测量要求,也就是尺子的最大测量值应该大于身高;尺子的精确度要高,因为身体长度差异非常小【解答】解:AD、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2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C、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故选C3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A4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凝固【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判断一种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看清它变化前是什么状态,变化后又是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得出它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飞机拉烟”的“烟”实质上不是烟,而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白色的雾气是液化现象形成的故选B5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湿衣服中的水分在阴凉处照样可以发生蒸发现象,使得衣服里的水汽化,从而衣服变干,该选项说法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的冰茶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6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符合题意;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不符合题意;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是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不符合题意;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照片,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7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仪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小孔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故B正确;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要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D、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所以D错误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C错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A错误B符合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故选B9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故选D10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 凸透镜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凹透镜D近视眼 凸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1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分析点S在不同位置时,像点的位置及与凸透镜两倍焦距处的距离分析【解答】解:将点光源S运动的轨迹看成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找出四个点:上、下、左、右各一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出像点,可以发现,四个点正好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像点运动图象是选项B的形状故选B12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向D点的那一侧移动【解答】解:P桌面上放重物M后,镜子受到弹力作用而向下凹,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根据镜面反射的特点知反射的光线偏向右方,即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故选:C二、填空题(共30分)13如图1所示,图1中圆筒的直径d为0.95cm;图2中秒表的读数为228.7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筒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2.9cm和3.0cm之间,估读为2.95cm,所以圆筒的直径为d=2.95cm2.00cm=0.9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48.7s=228.7s故答案为:0.95;228.714夏天,打开冰箱时,发现冰箱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拿出饮料和雪糕,不一会儿,会发现饮料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雪糕也开始滴水了请指出上述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冰箱内壁的“雪霜”属于凝华;饮料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属于:液化;“雪糕滴水”属于熔化;上面三个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填写序号)【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夏天,打开冰箱,发现冰箱内壁上有“雪霜”,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凝华过程放热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壁后,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液化过程放热“雪糕滴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上面三个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故答案为:凝华;液化;熔化;15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发声体,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1)鸟抓住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乐音,这乐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2)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16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106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1)1微米=106米;(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3)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解答】解:1微米=106米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故答案为:106;蒸发;吸收17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行驶速度不允许超过5km/h(填单位)按此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至少需要36s;(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图B所示目前指示的车速5km/h,根据公式t=进行计算以这样的速度行驶50m,需要的时间(3)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1)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其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由v=可得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时间:t=0.01h=36s,(3)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声源;(2)km/h;36;(3)缩小;实18有经验的渔夫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这是由于光从水到空气发生折射,而使渔夫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鱼身上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渔夫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答案为:水;空气;折射;浅19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小华(图1)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变量)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选填“大”或“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解答】解:图1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符合要求;B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在图1中,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即此时的像距变大,故像会变大,故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故答案为:小华(图1);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变量);大2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美丽的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这个现象,如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三棱镜,实验中,能使玻璃泡位于光屏a处(选填“a”或“b”)的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这说明该处附近的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考点】光的色散【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2)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解答】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三棱镜,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故实验中,a处为红光,位于光屏a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故答案为:色散;三棱镜;a;热21小华将焦距f1=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至如图80cm刻线处,在光屏上恰得到烛焰清晰的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像,此像是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幻灯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f2(/)【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首先根据成缩小的实像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焦距之间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时,物距u=50cm35cm=15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因为成的像减小,说明像距减小,光屏应靠近透镜故答案为:(1)放大;幻灯机;(2)三、解答题(共46分)22晓东的外婆在外地,端午节晓东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6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合20 m/s,如图所示小晓东测得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火车的运行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隧道长等于全部在此隧道内运行的加上火车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火车长之和,根据速度公式就会求出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v=72km/h=m/s=20m/s由v=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s=vt=20m/s72s=1440m,则s隧道=s+s车=1440m+360m=18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s隧道+s车=1800m+360m=2160m,由v=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108s;答:(1)这条隧道有长度为18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108s23按要求作图(1)如图甲,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点并画出经过B点反射光线的完整光路(2)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在丙图中,如图丙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像点的对称点,即发光点A,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B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些关系作出物体AB的像;(3)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作出像点的对称点,即发光点A,连接A、B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B画出反射光线,连接A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3)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所示:24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小兰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弦的条件控制条件编号弦的材料弦的长度/cm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小兰选用编号A、B的琴弦进行研究,其目的是要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2)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猜想与假设,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分析】(1)(2)弦乐音调可能跟弦的松紧、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本实验的松紧是一定的,探究弦的音调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实验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研究、得出结论【解答】解:实验中弦的松紧保持不变(1)选用编号为A和B的琴弦,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2)弦的音调可能跟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选择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D、E;(3)经分析: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所以合理顺序为故答案为:(1)弦的横截面积;(2)D、E;(3)25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小颗粒(大颗粒/小颗粒)的冰块和蜡块(2)某一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采用下面方案B(A/B)依次组装A温度计、试管、铁圈石棉网、酒精灯B酒精灯、铁圈石棉网、试管、温度计;(3)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将物质放在试管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导致试管中的物质受热不均匀(4)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冰的温度/20.0000010.019.929.7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时温度不变,蜡熔化时温度上升(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5)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冰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冰不吸收热量,因为它温度不变C蜡不断吸收热量,熔化温度为49.5(6)在图2方格纸中画出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7)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加热条件不变时,蜡的温度越高,它的温度升高得越慢(快/慢)【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实验时物体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好;(2)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3)在研究物质熔化的实验中,使物质均匀受热是关键的步骤,这样才能保证所观察的温度变化更准确,可从这一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的不足之处;(4)观察表中两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冰在一定温度下熔化,而蜡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据此可得出其关键的不同点;(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6)用描点法画出蜡熔化时的图象;(7)据图2中所示的现象解答即可【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颗粒比较小的颗粒,固体受热比较均匀,减小误差;(1)实验装置中缺少了可使用的搅拌器,会导致试管内冰块或蜡块受热不均匀,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依次组装酒精灯、铁圈石棉网、试管、温度计,故B正确;(3)将物质放在试管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导致试管中的物质受热不均匀;(4)观察表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冰在达到0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直至全部熔化成水,而蜡则是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因此可得出其最大的不同点:冰有一定的熔点,蜡没有一定的熔点;(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蜡是非晶体,在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冰和蜡不断吸收热量,不断熔化,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蜡的温度不断升高,故A正确;(6)利用数学的描点法描出时间和温度的对应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下图:(7)从图象2中可以看出,加热条件不变时,蜡的温度越高,它的温度升高得越慢故答案为:(1)小颗粒;(2)B;(3)将物质放在试管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导致试管中的物质受热不均匀; (4)不变;上升;(5)A;(6)见上图;(7)慢2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P(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像距V(填“物距U”或“像距V”)(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薄(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替代(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转向自己(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A点是两个玻璃板面成的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3)知道A是玻璃板的P面成的像,物距应该是蜡烛A到P面的距离,像距应该是像A到P面的距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定义判断实验中的错误;(4)实验中为了防止玻璃的两个面都能成像,影响实验效果,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5)利用透明的玻璃板即可以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