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暑假验收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1307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暑假验收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暑假验收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暑假验收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第七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暑假验收试题一、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40 分) 1 ,衡阳雁去无留意。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4. ,千骑卷平冈。5. ,欲语泪先流。6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7.王维的使至塞上却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写出了边塞的壮美。而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_, _”描写边塞的悲凉。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_,_。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 ”直抒胸臆、直叙壮志。10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_ ,_ 。二、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左传相传为 (朝代)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撰。(4分)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又何间焉( ) 小惠未徧( )小大之狱( ) 望其旗靡( )13.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4分)14.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4分)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4分)三、现代文阅读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 。“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他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15.给下面词语的加点字注音譬如 喟然 忌讳 沽名钓誉16.作者认为孔子“洒脱”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17.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目的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读书的?18.举出曾点谈人生志向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19.孔子儒学的核心是仁,那有为什么孔子不把仁看做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呢 ?20“.忠、恕”是道德伦理不容置疑的规范,孔子自己是如何看待忠恕的含义的?21.你怎样理解“言必信,行必果”的含义?在孔子看来这个必又如何大道南呢?22.如何理解文题中的“洒脱”一词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