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到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经济一体化程度不同划分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而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优惠贸易安排典型的例子:东南亚国家联盟(1992以前),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典型的例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规定成员国之间实行共同的对外关税,强调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关税同盟已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关税同盟典型的例子:欧盟(1968年实现关税同盟)安第斯共同体(1992年实现关税同盟)南美共同市场(2006年实现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方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共同市场的典型例子:欧盟(1992年实现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在建)安第斯共同体(在建),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是指在实施商品、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统一各成员国的货币和汇率,并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和统一,从而将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经济联盟要求货币统一和经济政策一体化,使得一些超国家的机构(如议会和中央银行)开始出现并行使职能。目前只有欧盟实现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指成员方在实现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的统一,完全消除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建立起拥有更多权力的超国家机构,在各经济领域推行完全一致的经济政策,实现经济上的高度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是形成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目前全世界没有建立起这样的组织,欧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及特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部门一体化全盘一体化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世界上主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1、亚太地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2、欧洲地区:欧盟、经济互助委员会3、美洲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4、非洲地区: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开发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是战后苏联为了与西欧国家进行经济对抗,加强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于1949年1月由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六国组织成立的。以后,蒙古、东古巴、越南、阿尔巴尼亚相继加入,经互会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经互会强调努力实现各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行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是要求加速过渡到“生产、科技、外贸、财政、金融和信贷关系的一体化”,最终实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一体化”,建立社会主义大家庭。经互会就其所规定的目标及成员国让渡给一体化组织的权力来看,无疑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苏联解体后,经互会于1991年解散。,南美共同市场也叫南锥体共同市场,它是根据1991年3月在巴拉圭签订的亚松森协定,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原始成员为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后又增加了智利和玻利维亚两个联系国。它是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关税同盟,也是目前惟一的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关税同盟。根据亚松森协定,1994年6月30日,区内关税降为零,1995年1月1日起,对85%的进口商品实行统一对外关税,另外15%中的大部分在2001年纳入共同对外关税,2006年完全实现关税同盟。,安第斯共同体1969年5月,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六国签署安第斯条约,正式成立了安第斯集团。该集团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削减区内关税,计划在10年内实现零关税,由于受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国际收支赤字影响,计划未能如期实现。1991年底集团再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安第斯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并于次年5月就共同对外关税达成一致。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成立于1973年,其宗旨是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目前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海地(临时成员国)、牙买加、蒙特塞拉特、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5国组成,多米尼加为观察员。,非洲联盟非洲联盟是继欧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重要的国家间联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政治实体,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和促进非洲大陆的和平、稳定,推行改革与减贫战略,实现发展与复兴。非盟的前身是1963年5月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9月,非统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苏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2年7月,非盟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并宣布非盟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非盟积极落实2001年发起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推动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争取外资及援助,以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在维护地区安全、调解地区战乱冲突方面,非盟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南部非洲开发共同体1992年,安哥拉、博茨瓦纳、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签署了关于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条约,之后南非、毛里求斯、塞舌尔和刚果(金)加入,目前共有14个成员国,几乎囊括了赤道以南非洲的全部。其宗旨是:在互利、均衡和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型经济,打破关税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实行人员、货物和劳务的自由往来,逐步统一关税和货币,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2000年9月1日,南共体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计划,分3个步骤削减关税:约60%的产品在2000年实现免税;纺织品、服装、汽车和皮革制品等非敏感产品2008年前关税削减为零;食糖、牛肉和鱼类等敏感产品在2012年前关税削减为零。,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二)共同市场理论(三)协议分工理论(四)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范纳、李普西)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完全取消参加国之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关税同盟的建立对成员国及非成员国的影响: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3、关税同盟的其他效应,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指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现在被同盟内成员国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从而使同盟内部贸易规模扩大并增进成员国福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贸易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指关税同盟建立后,一国的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的产品转向成员国高成本的产品,带来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和福利减少的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指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一国国内的产品价格降低带来该国需求扩大,从而增加进口的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建立关税同盟前:A国自己生产X产品A国和B国建立关税同盟后:A国从B国进口X产品贸易创造效应:,A国:消费者福利提高B国:生产增加C国:出口可能增加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贸易转移效应,建立关税同盟前:A国从C国进口X产品A国和B国建立关税同盟后:A国从B国进口X产品贸易转移效应:,A国:消费者福利增加,国家福利减少B国:生产增加C国:生产减少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贸易扩大效应建立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购买X产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关税同盟成立前要低,假设A国对X产品的需求有弹性,价格降低,进口就会增加,产生贸易扩大效果。关税同盟无论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条件下,一般都能产生贸易扩大效应,增加贸易国的经济福利。,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规模。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加速经济增长。3、关税同盟的其他效应减少海关行政开支抑制走私提高谈判实力,(二)共同市场理论(西托夫斯基、德纽),共同市场理论首先批判了贸易保护主义,认为保护贸易把市场分得过于细小又缺乏弹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共同市场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二)共同市场理论(西托夫斯基、德纽),共同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市场的扩大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市场的优胜劣汰必将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化,一些经营不善的小企业被淘汰,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则最终在竞争中获胜并且扩大了经营的规模,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降低商品生产的成本和销售价格,而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市场购买力的扩大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购买力的扩大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投资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最终会使经济开始滚雪球式的扩张。结论:共同市场的形成会促进和刺激经济的良性循环,带动经济蓬勃发展。,(二)共同市场理论(西托夫斯基、德纽),共同市场理论的缺陷共同市场理论所强调的扩大市场后出现的累积的动态过程,不一定要通过共同市场的形态才能完成。只要企业家的经营方式,从保守的消极状态转变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同样可以实现。即使不组成共同市场,只要有世界性的自由贸易,也可取得规模经济的利益。而且就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言,世界性的自由贸易,远远大于区域性的共同市场。,(三)协议分工理论(小岛清),协议分工理论认为,按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垄断和集中,影响共同体内部分工的协调与贸易的发展。如果要完全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必须进行成员国之间的协议分工。协议分工理论认为,在规模成本递减的现实经济条件下,成员国可以通过协议分工,各自分工生产一部分产品,而将另外一些产品的市场让给其他成员国,这样各国的生产规模会成倍地扩大,商品的成本与价格会大幅下降,市场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分工会使成员国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利益。,成本,数量,数量,成本,国,国,成本,成本,数量,数量,国,国,(三)协议分工理论(小岛清),协议性分工应具备以下条件:两个(或多数)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哪个国家都能生产。协议分工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或生产Y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协议性分工理论说明经济一体化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更容易建立,协议性分工也更容易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之间产生,而且越是这样的地区实现一体化后经济的发展越均衡,利益的协调也越容易。,(四)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理论,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打破中心外围的国际经济结构工业化是拉美国家摆脱不发达状况的唯一手段建立拉丁美洲共同市场,促进拉美地区经济繁荣拉美经委会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原则主张从拉美地区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原则(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普遍和广泛的参与地区市场原则有限度的“自由贸易”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坚持平等互惠和差别待遇原则共同市场利益制衡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