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简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75165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8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简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简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简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变态心理学简论,柯茂林,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种正常与异常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心理正常群体-无精神障碍者;心理异常群体-有精神障碍者;理解:1.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ICD-10(国际疾病分类)放弃精神病一词,只保留精神病性描述,而且精神病性只用于描述下列症状:1、幻觉,妄想;2、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3、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4、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5、紧张症性行为。,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第二节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希波克里特(公元前400年)“体液学说”理论:体液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有害体液流入大脑“疯狂”。该观点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中世纪(公元517世纪):宗教思想和极端的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看作是魔鬼附身,患者遭受鞭打、火烧、禁闭、捆绑等残酷的手段对待;希波克里特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遭受镇压;,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出现,使人们再一次把心理现象与大脑功能联系在一起;17世纪前,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的重任,其远比变态心理学活跃,而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中才能获得发展;,17世纪中叶后:神经科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及其功能有了新的认识;Broca(布罗卡)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语言运动功能丧失;医学科学得到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Pasteur(帕斯德)提出“细菌理论”;,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1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2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1精神分析的理论说明,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性”: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的操作活动(如吸吮、抚摸)。,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口腔欲阶段:出生1岁左右,婴儿的生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自爱”阶段;肛门欲阶段:23岁,心理发展上,最主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机能,来适应现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幼儿反抗期”;生殖器欲阶段:45岁,完成“自我界线”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此期的儿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性力(兴趣)转向外界;青春期阶段:12-18岁,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开始成熟。其特征是异性爱的倾向占优势。,(2)人的心理结构: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自由联想”,才会出现于意识中;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3)人的人格结构:本我: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各种欲望与本能;精神活动通常在潜意识状态下表现。-“享乐原则”自我:能为自已所意识到的“我”的部分,主要机能为感受现实,处理“本我”之欲望,使个体的自己能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现实原则”超我:人格中比较“超然”的部分,主要机能是依据个体所属之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观点判断是非。-“道德原则”,(4)人的防御机制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多为无意识过程;恰当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过度、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发展“固著”;性心理的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2、“自我”需要理性地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会体验到焦虑。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需要压抑非理性冲动。,2行为主义的解释,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3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人的根本意义是“存在”,是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同时又有义务维护自已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因此必须承担“责任”。这种“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对立所造成的焦虑,就是“存在焦虑”;,第三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异常心理活动: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1.标准化区分;2.心理学的区分原则。,1、标准化区分(李心天1991):,(1)、医学标准:心理障碍被视作疾病,异常的心理现象是疾病的症状,脑部存在有病理过程;这种标准划分为研究心理现象及异常心理活动的本质作出贡献;探索心理活动的脑功能基础,是当今生物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对症状进行标准化,有利于诊断的一致性。,(2)、统计学标准:判定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心理正常与否,以其偏离平均值而定;心理现象为连续变量,“异常”是相对的;偏离程度越大,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心理正常或异常;,缺点:常态分布的两端不一定都是异常;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呈常态分布;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制约,其结果受受试者的态度影响。优点: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简便;,(3)、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观察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一致性训练问题。,(4)、社会适应标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会能力。将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2、心理学区分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自知力: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自知力丧失”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鉴定标准:自知力,幻觉,妄想,(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鉴定标准:情感倒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需怀疑其心理活动出现异常。鉴定标准:个性改变,精神病,模拟题解析,1、变态心理学起源于()A.体液学说B物质学说C.胆汁学说D.多血质说2、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大约始于()A.公元前420年B公元前400年C.公元前450年D.公元前500年3、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A潜意识理论B人格结构理论C防御机制理论D性力发展理论,4、Freud认为,心理健康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A.“自我”能很好适应环境B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C.合理地使用“防御机制”D.潜意识的欲望得随时满足5、行为主义建立于()A.临床经验法B.动物实验法C.演绎推理法D.归纳推理法6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是()提出的。A.巴甫洛夫B.斯金纳C马斯洛D.弗罗伊德,7、“定向反射作为适应环境和累积经验的认知本能,是心理发展的活动之一”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精神分析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认知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8、个人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潜能的观点是()A.行为主义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9、当一个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时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诉说内心的体验,我们称这一现象是()A.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B人格相对稳定性C.主客观世界统一性D心理活动不协调性,10、当一个人思维活动完全脱离现实,出现妄想,我们称这一现象是()A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B主客观世界统一性破坏C.人格稳定性破坏D.精神活动协调性破坏11、某人待人接物一向很热情,突然无原故地对人很冷淡,这是()A.主观世界于客观世界统一性破坏B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C.人格相对稳定性破坏D.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12、某人已有严重精神行为障碍,但他本人认为自己很正常,不承认自己有病,这是()A.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B主客观世界统一性破坏C.人格稳定性破坏D.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13、希波克里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在于()A想将心理学从神学唯心论束缚下解脱B指出从物质第一性观点研究心理学C心理是脑的功能的提出者之一D人的心理差异和性格差异与体液组成不同相关,14、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含有的基本概念有()A.潜能B需要层次论C.自我实现D.存在焦虑15、李心天标准化区分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有(A.人类文化标准B医学标准C统计学标准D.内省经验标准16、以下观点属于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有A.发展观点B结构观点C.情欲观点D.适应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