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专题一 图表专题 二 地球公转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3738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专题一 图表专题 二 地球公转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专题一 图表专题 二 地球公转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9届中考地理 专题一 图表专题 二 地球公转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图表专题,二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太阳直射点并非始终位于赤道上,而是在南北纬235之间来回移动,其移动轨迹如图1所示。,图1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235N,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点,之后太阳直射点返回,向南移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235S,达到一年中的最南点,之后太阳直射点返回,向北移动。,2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的判读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以北半球为例)。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图2地球公转轨道图,图3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规律总结: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所在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夜长短相差越大。,3正午太阳高度及影长的判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又叫太阳高度角。正午(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1)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不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但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图4太阳直射示意图,(2)物影的判读物影朝向的判读:太阳光线和物影朝向的方向相反,根据时间判断出太阳的方位,其相对应的方向即为物影的朝向。物影长度的判读: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如图5所示。,图5,4四季的判读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进而导致各地在不同时间的热量不同,由此便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的6、7、8月白昼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为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份当我们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7月份当我们放暑假时,澳大利亚放寒假。,5五带的判断(1)五带划分的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使得同一时间里,地球上不同纬度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进而出现冷热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图6五带的划分,(2)分界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五带的特征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的现象,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热量较多。南北寒带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它们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附近,一年中获得的热量较少,是全球气温最低的地方。南北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但其四季变化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