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1416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组稿:陈美霞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印度洋非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地中海( 非洲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建隧道。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季风环流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夏季: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类型 冷锋 暖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锋面图示(自己画啊) 锋面符号 过境时天气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 时间短,强度大 时间长,强度小 降水位置 主要在锋后 锋前 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北球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3、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下图为北半球所示锋面气旋图。2.4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和蒸发、 意义: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寒、暖流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渔场的形成(四大渔场);(3)对航海业的影响省时、省燃料。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