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774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中,A、B、甲、乙、丙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甲、乙、丙物质的类别相同。甲、丙和足量的A反应能生成相同的生成物。A、B均含两种元素,其混合物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丙中含氧45.3%,广泛应用于玻璃、纺织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甲、乙、丙均属于盐类B丙和A溶液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甲乙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也可实现D甲和丙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 . 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3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加碘盐,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C红磷,二氧化碳D空气,矿泉水4 . 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如图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其中的每次转化都能一步完成且通过同一基本反应类型实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Fe,则丙可以是ZnB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O2C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Na2CO3D若甲是NaOH,则丙可以是Na2CO35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16631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5:21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6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地壳中元素C碳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7 . 二甲醚(C2H6O)以其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征,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有关二甲醚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甲醚由 9 个原子构成B2.3 g 二甲醚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1.2 gC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D二甲醚和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相同8 . 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下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FeZn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9 . 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BBCCDD10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碳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进入 ( )A甲瓶B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11 . 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2 .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学使用红磷的量太少,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甲同学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甲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3 . 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的电极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C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二、多选题14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D在一定量CuCl2和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三、填空题15 . 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用所选择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填空:A硝酸铵 B生石灰 C熟石灰 D硝酸钾(1) 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_;(2)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16 . 在Cu(NO3)2、A1(NO3)3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时_。写出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工业上用CO还原氧化铁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 .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3)40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四、实验题18 . 请结合下面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3) A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_;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_。(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满。19 . 第二组同学利用横口管(如图a)等仪器设计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1)如图b,将注射器内液体甲注入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利用此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横口管底部盛有的固体乙的作用是_。(2)完成(1)实验后,在固体乙上方放一块红热的木炭,再套上一个横口管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图c),为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液体丙应为_(填名称),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_五、简答题20 . 、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丙实验回答: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_(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21 . 古代诗词、成语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釜底抽薪”其中的化学原理:_。(2)“风吹柳花满店香”说明粒子具有_的性质(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泪”的说法正确的是_;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22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咸蛋黄、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_;从营养素的角度看原料中缺少了_(填蛋白质、维生素、油脂中的一种);(2)端午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主要含二硫化二砷(As2S2),该物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受热易氧化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毒性很强。写出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六、推断题23 .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氧化物,D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_。七、综合题24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选填序号)。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选填序号)。A观察颜色 B加稀盐酸 C在空气中灼烧(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填“1”或“2”)更合理。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_。(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12.0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1)装置A的作用是_。(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前/g实验后/gC198.0199.8D221.0223.2图中F点对应的m_。根据提供的数据, xCuCO3yCu(OH)2zH2O中x y z = _。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_(选填“x”、“y”、“z”)的值会偏大。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3、四、实验题1、2、五、简答题1、2、3、六、推断题1、七、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