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句末添加“的豪情”)B同学们要关注生活,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不要”去掉)C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推荐学生阅读的几部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把“人物”改为“形象”)D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香港多家商场透露,内地客到港购物人数逐年增多,其中一次消费上百万已司空见惯。B他旁若无人的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C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班代表队每人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D明明很严重的一件事,经他轻描淡写地一说,就显得不算什么了。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海边,他想到自己终于夺得了亚运会射击金牌,不禁望洋兴叹。B分别三十年后,这几个娄底人在陌生的沈阳萍水相逢了,他们百感交集。C214班篮球队输给我们班后,他们盛气凌人来指责我们在赛场上犯规太多。D今年的省运会上,含辛茹苦训练了一年多的冷水江市六中男排取得了好成绩。二、现代文阅读阅读“长江之灾”完成下面小题长江之灾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加剧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4 . 按文意在第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1)调节洪峰(2)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3)容纳百川A(1)(2)(3)B(2)(3)(1)C(3)(1)(2)D(1)(3)(2)5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许多。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6 .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下列哪个不是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A控制人口,从而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索取。B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C退田还湖,增强湖泊的泄洪能力。D减少长江流域的下雨量,避免出现洪涝灾害。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7 . 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8 . 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说一说它为什么精彩。9 . 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10 . 找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的语句。作者是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1 . 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12 . 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描写“春”的古诗句。请挑选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排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地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水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和末尾都提到“好好活儿”,是为了强调“我”和妹妹对母亲的深深思念。B第段的加点词“绝”“竟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突然离世充满意外、愧疚和悲痛。C第段,“跑着,一脚踩扁一个”中的省略号表明母亲病痛难忍,说不出话来。D“我”发脾气时,母亲总是悄悄地躲出去,可见母亲不敢面对儿子双腿瘫痪的事实。14 . 文中的哪些景象可以看出故事是发生在秋天的?15 . 文中有多处的插叙,请你概括出其中的两处。16 . 文章结尾,“我”和妹妹为什么“又是秋天”的时候去北海看菊花?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乙)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数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注:良家子:平民子弟。用:因为,由于。首虏:敌人的首级。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骑常侍:郎官的加衔。数:屡次。令:假使。世:时代。17 . 解释加点词语。军霸上(_)将军约(_)数从射猎(_) 岂足道哉(_)18 . 翻译下列句子。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19 . 阅读甲文,请谈谈周亚夫是怎样一个人?20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内容。21 . 阅读(甲)(乙)两文后,说说两文在写法上有何异同。四、句子默写22 . 默写诗句:(任选四题作答)(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 ,。蓬山此去无多路,亲鸟殷勤为探看。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3 . 解释诗中加点词语。(1)乾坤:在诗中指_(2)涕泗:在诗中指_24 .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B颔联“日夜浮”既写出洞庭湖的浩瀚,也暗示作者的漂泊无依。C颈联一“无”一“有”写出了作者孤独多病的凄惨生活状况。D尾联“戎马”是指诗人曾骑过的马,写出诗人对战争的关注。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A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火光烘烘腾起,再一遍,更着百倍;又一遍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_。文段中的A指的是_(人物),请再写一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_。七、综合性学习26 .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青葱四月,九年级六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1)刘兰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中国梦”最早出现在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第一首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你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2)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占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下联:。(3)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梦想,所有的梦想反映的都是追求,体现的都是抱负。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那天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黄风怪救我师父。那黄风岭至此直南上有三千余里,今在西路转来,乃东南方隅,不知有几万里。等我下去问灵吉菩萨一个消息,好问旧路。”27 . 读上面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A加点字“沉”“坠”“滚”是动词,“一声”“一块”“一个”是数量词。B文中“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C“右坠不得存身”中“坠”的读音是“du”。D“好厉害妇人”一句中的“厉害”一词的语境义是罗刹女武功高强,一扇阴风将行者扇得无影无踪。28 .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人名)创作的(作品)。文中所说的妇人指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9 . 同学们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以下反方的辩词,你该怎么说?反方:我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路上,意志很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正方:八、作文30 .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_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空白处可填“给予”“挫折”“唠叨”“坚持”等词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