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17568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月一日那天,我们欢天喜地地莅临了六中校园,从此成为了一名中学生。B每个人都要学会修练自己的脾性,用暴怒来处理问题终会让事态变得更坏。C今年十一长假,各地旅游景点人员暴满,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趁乱各得其所。D校园“战马杯”蓝球赛开赛了,为了表示对此次活动的重视,所有参赛运动员都穿上了新队服,打扮地花枝招展的上场了。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背影一文运用了白描手法,作者在写父子之情,但全文却无“关心”“爱护”“感激”之类的字眼,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B刘湛秋笔下的雨是美丽的,昆明的雨在汪曾棋的笔下是有趣的。C毛宁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再现宋朝的经济繁荣,民生和乐的景象,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D中国石拱桥一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3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没有运用下列哪一项修辞手法( )A对偶B互文C夸张D借代4 .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落弟标致油光可鉴盛气凌人B睥睨虐侍常吁短叹颔首低眉C犀利翡翠郁郁寡欢肃然起敬D轩昂敦实鹤立鸡群诚慌诚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6分)光之香林清玄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的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像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竞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1)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11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12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13他笑得更得意了:“(2)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14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5 . 简要概括第段的内容,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4分)6 .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全文又是怎样紧扣线索展开内容的?(4分)7 . 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2)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说说该句的含义)8 . 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9 .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句中的“凄凉”一词应如何理解?10 . 说说你对“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这句话的理解。11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12 .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如何理解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13 . 联系选文内容来看,冰山上纵横的裂纹记录的是什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宋史范仲淹传(节选)【注释】制中:居丧期间。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器:才干,指治理国家的才干。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居庙堂之高_(2)吾谁与归_(3)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_(4)岂让古人哉_1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先天下之忧而忧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面山而居(愚公移山)16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2)遗宰相书, 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_17 . 结合【甲】【乙】两段内容,写出范仲淹被称作“名世之臣”的原因。四、句子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3)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5) 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7)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8)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9)生,亦我所欲也;_。(孟子)(10)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五、名著阅读18 . 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A红星照耀中国B长征C飞向太空港六、作文19 . 当你蹒跚学步迈过第一道门槛起,人生便翻开了坎坷曲折的一页,在你成长过程中,跨过无数的门槛,有一步跨越,有摔倒,有时望而却步。面对人生的门槛,你曾怎么做,怎么想,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也许你已跨越过这道门槛,又站在下一新的起点了。请以“跨越门槛”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600字以上。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名著阅读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