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017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大运河南起余杭,北到涿郡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是在唐朝时修建而成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经济交流的大动脉ABCD2 . 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戒奢从简”“轻徭薄赋”,社会经济繁荣。唐太宗的执政理念实质上体现了A儒家的“仁政德治”B道家的“自然无为”C法家的“以法治国”D墨家的“兼爱”“非攻”3 .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错误的叙述是(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4 . “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 )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5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公元589年统全国的朝代是( )A唐朝B北宋C梁国D隋朝6 .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物,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诗圣”、“画圣”分别是( )A李白、吴道子B杜甫、阎立本C杜甫、吴道子D李白、郑板桥7 .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产,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A隋炀商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8 .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意思是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某班四位同学为评价武则天各自撰写了一句碑文,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A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C严刑酷法,暴虐无道D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9 . 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 )?A才能B家世背景C思想进步D勤劳10 . 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这一专题进行探究学习,准备收集的史实中与探究主题不相符的是( )A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B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C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D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11 . 下面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B天灾人祸,战火绵绵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12 . 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最能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 B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C认识到水与舟的关系D认识到统治者应善于纳谏13 .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文成公主入吐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B唐朝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C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D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14 . (题文)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到赵州桥上散步 用纸写诗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ABCD15 . 下面是一组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佳句,其中不正确的一句是A和同为一家B天可汗C唐风洋溢奈良城D点苍山会盟二、综合题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材料三: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际所及,皆置驿站,使驿往来,入行国中。元史地理志(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与印度地区友好交往史实名称(2)唐朝时中国和日本交流频繁,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两例史实。(3)材料二中“专门机构”指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根据材料说明,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什么机构使它的交通四通八达?并说明什么时候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韩愈推崇的是哪两位诗人?这两位诗人分别享有怎样的赞誉?(2)材料二中图一出自哪位唐代书法家的手笔?他的字有何艺术特色?(3)材料三中图二是哪一位画家的哪一部代表作者?他的作品有什么特色?(4)你认为唐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三、辨析题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述胡曾、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