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24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锦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D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2 . 下列各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江门,丰富了水果市场,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将“吸引”改成“勾起”)B李光耀时代终将会随着李光耀先生的离去而结束,如何在未来新的环境下发展和继承李光耀的治国思想,这是留给新加坡的挑战。(将“发展”和“继承”互换位置)C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D你如果不在中考冲刺阶段更加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就没办法有更大的突破。(把“你”移到“如果”的后面)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骄奢(s)附和(f)触目伤怀(zh)根深谛固(d)B商酌(zhu)窒息(zh)眼花缭乱(lio)不屑置辩(xi)C踉跄(ling)脱臼(ji)袖手旁观(xi)锲而不舍(q)D惭作(zu)祈祷(q)因地制宜(zh)毋庸赘言(w)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ai)泡哮 (po )翘首(qio)B颁奖(bn)潇洒(s)澎湃 (bi )C渍退(ku)默契(q)娴熟(xin)D歼灭(qin)镌刻(jun)凜冽(li)5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抷黄土气吞斗牛强聒不舍恪尽职守B吹毛求疵精血诚聚豁然贯通段章取义C心无旁骛重蹈覆辙涕泗横流廓然无累D润如油膏根深蒂固舐犊之情格物致之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C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D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属湖南省)时写的。“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竹之韵胡竹峰对于竹有一种偏爱。大凡人喜欢一件物什,总有理由,像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之类。然我之爱竹,并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尽管如“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一类的诗句也能背上几首。行在竹林里,微风拂过,听得竹声飒飒,见有绿意盈盈,就欣喜得忘乎所以,大抵我的爱竹是天性吧。老家岳西属山区,山里多松林,也多竹林。那些竹是乱长的,大小高低不同,一一挨着,依山势上下起伏,重重叠叠,密密匝匝,郁郁苍苍,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有的峭拔有的苍劲,各有神采。人生百态,风雪雨电之下,有些树每每抵不住,或折枝或断根。竹子却每每挺立着。旧宅前有片竹林,是我小时候的乐园。那块天地里,有野鸟,有家雀,更有郁郁青青的一片荫。竹皮光滑,油亮亮的,作翡翠绿,摸上去冰凉舒适。风过时,竹叶沙沙响,像琴音,像蚕食。我们喜欢找一丛竹枝做窝,在上面静卧。有时还蹿上一根细竹顶,慢慢吊下来,双脚着地,突然松手,“嗖”一声,竹子如飞箭一般弹回。大人见了总要骂,说吊坏了竹子。每每慌忙中拣根细木棍子在胯下夹着,口中朗朗作马蹄声,逃也似的去了。春天来了。一场雨后,竹林里鲜嫩的竹笋应时而出,从泥土里冒出来,从石缝间钻出来,从沙砾中挤出来,笋渐渐拔高,见风长,粗粗大大的,不管不顾,几个月工夫,即成一片竹林。竹林渐渐苍翠,绿得浓重葳蕤,那是生机也是自然。自然的生机,欣欣向荣,人看了心生欢喜。夏日暑气正烈时,常常和祖母搬张竹床,在竹荫下小睡。仰面躺着,竹叶阻住了阳光,遮阳的大荷叶便扔在一旁。时不时吹来一阵好风,凉飕飕的,偶尔几丝阳光点点滴漏,经竹叶筛过淌下来,青草地上洒满斑驳的碎影。祖母沉沉睡去,我总是睡不着,心事悠远,翻身看竹影,透过竹叶而下的光,明明灭灭。傍晚,放牛的老人回来了。老人老牛走在塘埂上,人与牛的影子倒映在池塘里,西天上了晚霞。土砖瓦房,屋檐下堆着柴火。门槛是一长条青石,门前树影婆娑,树林外的竹林里群蚊乱飞,暮色与竹韵一起。一个小男孩在石槛上坐着,那小男孩是我。到了晚上,家家搬出竹床来,在星露地里乘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平坦的稻场。乘凉的人们睡在竹床上,或仰着,或趴着,或侧着。顽皮的小孩翘起双脚凌空挥动,数不清的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着光亮。雪天的竹林也好看。青白相间,浮漾湿湿的白光,青而苍绿,白而微明。清晨起来,站在屋檐下远望,一眼就看见那发白的山顶,大片的是翠色的竹,被雪压着,兀自迎风而立。雪天的竹林是青绿山水,竹枝雪则是水墨小品。一枝雪,淡淡冷气落在三五片竹叶上,况味如宋人宫廷画,尽显幽清之态。记得有一年落雪,天气大冷,竹林冻住了。雪白压压的,晶莹中但见一抹深绿,又顽强又倔强。苏东坡“无竹令人俗”一句浩荡,后人多以竹喻德中虚劲节、清高独介,堪比君子。竹无金银珠玉气,也和象犀之类迥然有别。文人雅士以此标榜,广做竹刻,笔筒、诗筒、香筒、臂搁、扇骨、笔洗、水丞、储盒、砚屏,甚至印章、簪钗,皆存竹韵。竹色殷红,波磔刀口下有时光之叹。竹器好,竹画更好。李衎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元初画竹三家。一生爱竹画竹写竹,墨竹、双钩竹尤佳,著作竹谱详录一书我翻得熟。李衎可谓竹的知音,他说竹生于石,则躯体坚而瘦硬,枝叶枯焦,像烈士一般挺拔。生于水边的竹子性柔而婉顺,枝叶疏朗,简直是谦恭君子。生于土石之间的竹子,不燥不润,根干劲圆,枝叶畅茂,如卓尔有立的志士仁人。李衎之后,竹画家当数郑板桥。郑板桥以书画名,也工诗,仕途失意,难免感时伤事,心情低沉。幸好以艺养心,以艺遣性,以艺通神,笔下韵文音节始终谐美自喜,沉郁的心情于是坦荡、正大、通透,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书画诗文筋骨,不移不屈,不失本色,深知竹子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周至的颂辞。瘦劲孤高,是竹的精神;豪迈凌云,是竹的生性。一纸墨色,写尽了竹韵。前年,请朋友画了一幅水墨,一竹、两柿,题事事如意四字。人若想如意,得先有竹子的品性啊。8 . 第段作者记叙的几件事充满童真童趣,试分别用四字短语加以概括。9 . 作者笔下的“竹”有着怎样的“神韵”?请简要概括。10 . 本文语言清新隽永,内涵深刻,试举一例加以赏析。11 . 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的理解。12 .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谈读书(节选)弗朗西斯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13 . 选段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14 . 第至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5 . 你在课下,一定搜集了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16 . 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对你性格的影响。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解衣欲睡(_)(2)怀民亦未寝(_)18 . 翻译句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四、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9 .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妾畏臣(wi)B王之蔽甚(b)C不亦乐乎(yu)D思而不学则殆(di)20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官妇左右莫不私王(3)温故而知新(4)必有我师焉21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 . 在(甲)(乙)两段选文中各谈谈你从中读到的道理。五、句子默写23 .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六、诗歌鉴赏24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注释)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的风俗。(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七、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3)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主人公祥子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最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小说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等。八、作文26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题二: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伴我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在所选题号后( )内打“”,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字数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