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7264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柔软,时光打磨着记忆,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便是七彩云南。”而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们祖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居民。他们就是( )A . 元谋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 (2分)下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为( )郡县制 分封制 世袭制 “禅让”制A . B . C . D . 3. (2分)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4. (2分)清明公祭黄帝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此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的缅怀之情。人们缅怀黄帝是因为他( ) A . “钻燧取火”,挑战自然B . 尝遍百草,发明医药C . 治水成功,声名远播D . 华夏之源,人文始祖5. (2分)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居民己经掌握的农作物种植技术是( )A . 水稻种植技术B . 小麦种植技术C . 玉米种植技术D . 棉花种植技术6. (2分)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的是(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7. (2分)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 .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和粟B . 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C . 唐朝时,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D . 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表明宋代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8. (2分)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家中,他们热情地端出香喷喷的食物招待你,你认为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 ) A . 小麦B . 水稻C . 燕麦D . 粟9. (2分)华阳国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谁的贡献( )A . 大禹B . 隋炀帝C . 李春D . 李冰10. (2分)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大战指的是( )A . 商汤灭夏的战争B . 武王伐纣的战争C . 国人暴动D . 西周的一次奴隶起义11. (2分)最近穿越剧盛行,假如你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秦国,你会( )A . 因为参加文化考试而被授爵B . 因为从事商业贸易而暴富C . 因为邻居犯法而被连累D . 由国君任命为乡长12. (2分)如图出土文物编钟,反映了哪一时期的文化成果( )A . 春秋时期B . 史前时期C . 战国时期D . 远古时期13. (2分)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 天子依附于诸侯C . 鲁国与齐晋结好D . 周王室地位衰落14. (2分)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奴隶制15. (2分)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首次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 )A . 河南安阳B . 陕西西安C . 湖南宁乡D . 四川广汉16. (2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 . B . C . D . 17. (2分)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 )A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B .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C .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夏朝D .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18. (2分)夏桀统治残暴,商汤灭之;商纣残忍,武王灭之。周幽王昏庸荒诞,犬戎灭掉西周。以上历史事实说明维护统治的重要因素是( ) A . 军事势力B . 人缘C . 人心D . 能力19. (2分)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B . 自然条件的差别C .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D . 生活时代不同20. (2分)战国时期,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并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的重要事件是( )A . 尊王攘夷B . 马陵之战C . 李悝变法D . 商鞅变法二、 辨析题 (共3题;共15分)21. (5分)在探究“原始农耕时代居民”时,同学们看到了下图图片。小思说:“这是半地穴式房屋。”小考说:“这是河姆渡人居住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22. (5分)后母戊鼎是青铜器中著名的大方鼎,因鼎腹内壁有甲骨文“后母戊”,故称“后母戊鼎”,也曾被称为“司母戊鼎”。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3. (5分)春秋时期,齐国书生张忠前往鲁国拜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师。三、 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60分)24. (30分)“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5)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25. (3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属于制度上的创新。古今中外,任何王朝、国家的强大都与改革有离不开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秦孝公卒,太子立,发吏捕商君车裂商君以徇。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材料五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材料六 1868年,一支近百人的日本政府使节团,前往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制度后,下决心向西方学习。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其变法措施加以说明。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3)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4)根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影响。(5)材料五中,日本政府向西方学习,又进行了什么改革?它使日本转变为什么性质国家?三十年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日本这场改革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6)30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改革开放的主要表现。四、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 (20分)仔细观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7. (15分)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中需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辨析题 (共3题;共15分)21-1、22-1、23-1、三、 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60分)24-1、24-2、24-3、24-4、24-5、24-6、25-1、25-2、25-3、25-4、25-5、25-6、四、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