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015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4502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0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2015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新编2015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新编2015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责任公司*L CO. LTD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依据管理于册编制)发放编号:受控标识:2017-06-30 发布2017-07-01 实施3*公司程序文件审批页现行版本:A修改状态:0编审制:* 核:*2017 年 06 月 30 日批准:*2017 年 06 月 30 日目录1文件控制程序42记录控制程序7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9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145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206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237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278管理评审控制程序319人力资源控制程序3410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3711 环境、安全、能源管理运行控制程序4012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4313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4514 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4815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116 危险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5417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5618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5819 消防管理控制程序6220 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642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722 过程和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7023 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7224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7525 不合格不符合项控制程序7626 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7927 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8228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8529 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控制程序88文件控制程序QG/HN40001-20171 目的对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的分类、编号、编制、审核、批准、 发放、保管和更改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体系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 文件为有效版本,防止失效文件的非预期使用。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的控制和管理。3 职责3.1 经理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批准、发布。3.2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审核,批准、发布程序文件,组织 有关人员对现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定期评审。3.3 安全生产部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的发放、更 改、回收、销毁。3.4 党政办公室负责所有管理文件的发放、销毁以及原稿的保存和控制。3.5 各部门负责与其相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收集、保管、整 理及归档,并负责建立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4 工作程序4.1 文件的分类及编号4.1.1 文件的分类a) 管理手册b) 程序文件c) 其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文件、岗位责任制、技术文件、外来文件等)4.1.2 文件编号由安全生产部、党政办公室按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一般规定执行。4.2 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布4.2.1 管理手册由安全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发布。4.2.2 程序文件由安全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主管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4.2.3 技术文件由安全生产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主管领导审核,生产经理批准发 布,必要时由生产经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评审其适用性并做好记录。4.2.4 其他管理文件由部门领导组织编制,分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核,经理(或其授权 人)批准发布。4.2.5 文件审核过程中,需要会审的必须填写“文件审批表”,参加审核人员签字认可。94.3 文件的发放和管理4.3.1 文件经审批后,原版文件应归档,并填写“文件归档移交登记表”。4.3.2 管理体系文件由档案室存档。4.3.3 发放的文件必须是签字生效后的文件,文件在发放前加盖“受控”或“非受控”印章 注明不同的分发号,由文件管理员填写“文件资料发放明细表”,按管理者代表批准的范围 发放。4.3.4 作废文件由文件管理员按原“文件资料发放明细表”收回并记录,并加盖“作废”印 章,填写“文件销毁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销毁。对有保留价值的作废文件的保 留,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加盖“保留”印章标识,存档留用。4.3.5 为确保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版本,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并做好记录。4.3.6 受控文件使用者不得随意借给他人使用或复制、涂改。4.3.7 当文件使用者的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管理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 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的分发号。文件管理员将破损文件销 毁。4.3.8 当文件使用者将文件丢失,应按 4.3.3 条办理申请领用手续,但必须在领用申请中说 明具体情况。文件管理员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 并立即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相关部门,防止误用。4.4 文件和资料的更改4.4.1 提出文件更改的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注明要求更改原因及内容。对重要内容(如 技术参数)的更改应附有充分的证据,由安全生产部统一下发更改通知单。4.4.2 文件的更改审核、批准由原审核部门、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由接替 其岗位的人员审批,文件管理员提供原文件的背景资料。4.4.3 文件更改申请经批准后,由安全生产部按文件资料发放明细表的名单发更改通 知单,文件管理员实施更改,并注明更改标识、更改人及更改生效日期。4.4.4 文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组织结构、产品、运作流程、法律、法规等发生改变时,需要 时对原文件进行修改或更新,更新后的文件须经再次批准。4.5 外来文件的控制 直接引用的各类外部管理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文件应填写外来文件接收登记单存档,与本公司的文件和资料同样控制、管理。4.6 文件的换版文件资料内容影响使用或依据标准换版时,应及时换版,按照 4.2 执行。4.7 文件的借阅 文件借阅必须填写文件借阅申请表,经副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方可借阅,并在规定期限归还。4.8 所有记录按 QG/HN40002-2017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 相关支持性文件记录控制程序制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一般规定5.2 相关记录有效文件清单文件审批表文件借阅申请表文件资料发放明细表文件补发申请单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销毁清单文件归档、移交登记表外来文件接收登记单记录控制程序QG/HN40002-20171 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记录记录进行控制,以提供对产品(服务)、 活 动、过程、场所、设施和体系符合要求及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范围适用于为证明产品(服务)、活动、过程、场所、设施、体系符合要求和质量环境职 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3 职责3.1 安全生产部为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及评价情况的记录控制主管部 门。公司各部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自行保存。3.2 企业管理部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记录情况的控制、监督主管部门。3.3 党群工作部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记录情况的控制、监督主管部门。3.4 公司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记录。3.5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本部门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记录。4 工作程序4.1 记录的编制4.1.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自行编制记录,并编制记录清单。4.1.2 新编制的记录,经本部门负责人签字,报安全生产部备案。4.1.3 各部门根据体系运行情况,经安全生产部批准后,可增减记录。4.1.4 记录可以以文字、磁盘、照片、微机数据等形式保存。4.2 记录的标识与编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与编号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一般定执行。4.3 记录填写4.3.1 按规范化格式填写,一般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做到内容真实,字迹清晰, 数 据准确,签字完整。4.3.2 记录填写人对记录的真实性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记录顺序号。4.3.3 记录人应保证填写完整,传递及时。4.4 记录更改4.4.1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4.4.2 记录确需更改时,应采用单杠划掉原来填写的内容,将更改内容写在原内容上方空白处,由更改人签名或盖章。4.4.3 更改后必须清楚表明记录内容。4.5 记录保管4.5.1 各部门应定期进行记录的收集、整理、装订、归档,并按编号顺序装订成册,检查填 写内容,保证归档记录的完整发性和真实性。4.5.2 记录在规定保存期内,应妥善保管,便于索取与查阅。4.5.3 各部门记录保存应专人专柜,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鼠环境条件。4.6 记录的保存期4.6.1 体系运行记录、管理评审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三年。4.6.2 其它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一年。4.7 记录的借阅与复制4.7.1 按照合同要求或商定期内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查阅,但要经部门领导批准,履 行借阅手续。4.7.2 已归档的记录原件原则上不外借,因特殊情况需要借阅时,需经保管部门和公司分管 领导同意后,可在保管部门查阅。归还时记录管理人员应认真检查,查对有无涂改、丢失或 损坏。4.7.3 对借阅时出现丢失、涂改、损坏的记录,管理人员应及时要求借阅者写出原因,能及 时更正、修复的应及时更正、修复,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7.4 需要复制记录时,经管理部门领导批准,履行借阅手续后,在管理人员的监视下进行 复制,原件及时归档。4.8 记录的销毁 超过规定保存期限需销毁的记录,由管理人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公司各部经部门领导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生产分厂由分厂厂长批准,隔离存放两个月,确认无利用价值 后由保管负责人监督销毁处理。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 相关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6 记录记录清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程序QG/HN40003-2017 1 目的对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相关的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 别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必要的控制和更新。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 品和服务中相关的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3.1.1 负责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控制策划的领导工作。3.1.2 负责组织企业管理部和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小组实施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负责公司所评价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批准。3.2 企业管理部 企业管理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a)本程序的制定、实施和修改; b)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小组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更新; c)负责公司所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汇总评价,并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 d)负责收集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标准及法律法规清单,负责督促、检查、验证各部门对环境因 素所采取措施的实施完成情况。3.3 安全生产部 协助企业管理部完成环境因素的评价和更新工作。3.5 各部门负责人 负责组织本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工作,批准本部门“环境因素排查、识别、评价策划表”;将所识别出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企业管理部;并负责本部门重要 环境因素所采取措施的实施。4 工作程序采用“过程方法”的思路确定:活动产品服务识别环境因素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因素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4.1 环境因素的识别4.1.1 识别环境因素的要求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对环境的影响。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相关方的关注和要求。d)不同状态、不同时态和不同类型时的情况。-不同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不同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不同类型的七个方面:大气、水体、土地、噪声、固体废弃物、原料和资源等相关 方七个方面。4.1.2 识别环境因素可采用的方法a) 过程分析判断法;b) 排查法;c)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d) 现场观察法;e) 专家咨询等方法;f) 物料平衡法;g) 生产流程图法。 上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4.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a)识别环境因素时,各部门首先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将各方面的环境因 素全面识别出来。 b)各部门根据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评价策划表”相关内容。 c)根据“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评价策划表”对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并建立“环 境因素台账”,作为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d)对公司新建、改建、扩建重大技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或试运行阶段,由公司负责外请有 关环保评价单位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作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2 环境因素的评价4.2.1 评价原则4.2.1.1 直接判断法 有下列情况存在的,可直接定为重要环境因素,不必进行定量计算:a) 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低于标准允许限值 5%以内)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定的;10b) 相关方严重投诉、上级主管环保部门提出警告或必须整改的;c)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和污染事故的;d) 排放的污染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且具有一定数量的。4.2.1.2 其它情况应考虑下列因素:a) 发生频次; b) 影响程度; c) 影响范围; d) 超标倍数;e) 资源能源消耗。4.2.2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打分和多因子综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4.2.2.1 确定环境影响因子:a) 发生频次因子; b) 影响程度因子; c) 影响范围因子; d) 超标倍数因子;e) 资源能源消耗因子。4.2.2.2 环境因素重要性评价标准a) 发生频次(a)每周一次a=1每周二次a=2连续发生a=3 b) 影响程度(b)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小的 b=1 对环境或健康影响一般的 b=2 对环境健康影响较大的 b=3c) 影响范围 (c)影响本车间、本部门c=1影响本公司c=2影响公司周边区域c=3 d) 超标倍数(d)11超标倍数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5160一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470一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20一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4.5.3 风险评价的一般过程a) 分析、调查发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b) 评价并确定这种可能性和后果所带来的风险程度;c) 确认重大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4.5.4 风险评价公司识别评价组根据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危险等级和重大危险源,填写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清单”。 4.6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或风险的原则,其次考虑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 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的潜在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设备为最后手段。一般危险源分 别由各相关部门制定措施并予以控制;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应根据实际评价情况单独制 定应急预案或管理方案,并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备案,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安全生产部负责 验证。4.6.1 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应按表 5 给出的原则进行。表 5风险控制原则危险等级风险程度控制原则是否监控稍有危险可忽略的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否一般危险可容许的不需另外措施,需要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得以维持否显著危险中度风险必须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是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方案和(或)应急预案,并按其要求进行控制是极其危险不可承受风险禁止工作,只有当风险降低时才能开始工作是4.7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更新4.7.1 当发生下列情况,对危险源应进行及时更新,确保发生变化后的危险源得以及时控制。a) 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发生变化;b) 本公司职业活动发生变化; c) 管理评审、内外审的要求; d) 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 e) 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f) 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g) 其他情况需要时。4.7.2 符合更新条件的单位应按本程序对发生变化的活动、过程和设施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 评价,严格按照 4.4、4.5、4.6 条款确定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将识别结果报送安全生产部 并将“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清单”补充完整。4.8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执行过程和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4.9 运行控制应保持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5 相关支持性文件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GB50089-2007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程过程和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工业卫生标准劳动保护法6 记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清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QG/HN40005-2017 1 目的建立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渠道,确定公司管理体系运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应 遵守的要求,通过识别、实践、更新,确保履行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和义务。2 范围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确认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至相关 部门。3 职责3.1 党政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a) 负责本程序的制定和修订,并对本程序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b) 负责获取、识别、确认和传递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至 相关部门及期望对他施加影响的相关方;c) 负责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用与管理的监督和检查。d) 负责识别、确认与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实施与管理进行 监督、检查。3.2 安全生产部 负责识别、确认与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实施与管理进行监督、检查。3.3 企业管理部 负责识别、确认与公司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实施与管理进行监督、检查。3.4 安全生产部 负责获取、识别、确认与生产分厂生产技术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标准化管理有关的规范;负责生产分厂技术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使用与管理的监督、指导和检 查。3.5 其他部门公司工会及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向全体员工和相关方宣传、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 其他要求。4 工作程序4.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4.1.1 党政办公室负责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a) 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 采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场所;c) 需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部门或人员;d) 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信息的途径。4.1.2 党政办公室确认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途径。a) 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b) 法律法规颁布、标准出版社;c) 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d)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专业机构;e) 媒体。4.1.3 凡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均列入法律法规和要求清单,由党政办公室 保存。4.1.4 党政办公室及时将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经公司主管领导签批后传至相关部门。4.1.5 公司各部门应及时将获取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上 报党政办公室,由分管领导签批后,传至相关部门。4.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与宣传执行4.2.1 党政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保证获取和执行 的版本是最新的、有效的版本,法律法规及各类标准至少一年更新一次。4.2.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宣传与执行a) 工会及相关部门通过文件、会议、培训、闭路电视、广播、板报等方式,将法律法规 和其他要求的信息,传达给全体员工和相关方;b) 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 党政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3 控制与管理4.3.1 公司员工均应严格遵守已确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2 党政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传至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各部门要妥善保存。4.3.3 党政办公室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国家保密制度规定和公司领导签批的受控 等级严格控制。4.3.4 需部门间协同执行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由责任部门主管领导牵头与相关部门协 商、团结协作、共同落实。5 相关支持性文件3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6 记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登记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QG/HN40006-2017 1 目的制定并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为产品质量的提高、 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以及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作出贡献。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和实施。3 职责3.1 经理负责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批准。3.2 管理者代表 负责审核质量目标、管理方案。3.3 生产副经理 负责审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3.4 党政办公室 负责组织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监督和检验管理方针、目标的实施。3.5 各部门负责分解制定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4 工作程序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 经理以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为目的,针对公司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至员工。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确保: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适合于组织环境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 风险的性质和规模;c) 对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降低风险作出承诺;对遵 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d) 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 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4.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更改a) 每次管理评审均需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评价,确保其适宜性;b) 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需要更改时,报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向全体员 工传达。4.1.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管理a) 方针的制定、修改、评审均需听取员工的意见;b) 通过文件分发、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c) 党群工作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充分理解;d) 以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公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保证相关方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4.2.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制定4.2.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制定的时机a) 党政办公室每年最后一次管理评审后组织各部门根据质量方针,本年度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状况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经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后生效;b) 管理体系建立之初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由党政办公室根据 企业现状、初始状态评审结果,组织各部门制定,经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后予以传达 和实施;c) 各部门依据公司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分解制定部门的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4.2.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制定时应考虑的事项a) 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b) 产品要求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c)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d) 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e) 相关方要求,商业机会;f) 技术、财务及实施的可行性;g) 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精神;h) 应尽可能量化,并设置可测量参数;i) 将目标和指标细化到有关的职能部门及层次上;j) 为目标和指标珠实现设置完成时间。4.2.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更改a) 在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 及其他内外部因素(包括市场、产品、活动、服务发生变化)等发生变更时,目标和指标应 重新评审和修订;b)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由党政办公室组织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 经理批准后生效。4.2.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管理a) 党群工作部组织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目标和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公司及 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付诸实施;b) 经经理批准后,可向相关方或公众公开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c) 按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进行 检查。要适时针对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达成的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d) 每次管理评审时,均需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宜 性。4.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编制4.3.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的要求 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时,应考虑与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有关的作业场所、过程、设备、作业组织,包括人力资源。4.3.1.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内容a) 依据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b) 方法措施和技术手段;c) 责任部门;d) 预算经费、资源要求;e) 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等。4.3.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b) 安全生产部负责对质量管理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详见过程和产 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c) 企业管理部负责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详见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d) 党群工作部负责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详见绩 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3.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更改 当由于措施发生变更、目标和指标变化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等情况需要更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时,由更改申请者以“信息联络单”的形 式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报经理批准后,由安全生产部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更改。 4.3.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评审每次管理评审时,均需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宜性。5 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6 记录信息联络单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QG/HN40007-20171 目的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归档按照规定的方 法和程序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以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商。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 负责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进行监控,同时负责向经理进行信息交流和汇报。3.2 安全生产部 负责质量方面有关信息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包括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协商与处理。3.3 企业管理部 负责日常的环境(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协商与处理。3.4 党群工作部 负责日常的职业健康安全(内、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协商与处理。3.5 公司各部门 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沟通和交流,重要信息报管理者代表处理。3.5 工会负责收集员工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建议和要求,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4 工作程序4.1 信息内容4.1.1 内部信息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策划的信息: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调查、识别、评价;b) 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执行情况;c)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和效果;d) 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信息;e) 监测、测量、检验结果;f) 事件、事故、不符合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的情况;g) 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h) 日常监督检查;i) 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的信息;j) 其他内部信息。4.1.2 外部信息a) 顾客和相关方的意见、投诉; b)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c) 市场及顾客的信息;d) 来自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e) 供方的信息;f) 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信息;g) 其他外部信息。4.2 交流和沟通的方式4.2.1 内部交流和沟通的方式a) 安全办公会,质量、环境分析会,生产调度会议及有关专题会议;b) 书面文件或检查表等,口头传达或汇报、通报;c) 电视、广播、板报等。4.2.2 外部交流和沟通的方式a) 网络、电话、电子邮件、信函;b) 走访、邀请;c) 投招标文件、对外宣传资料;d) 调查表等。4.3传递途径(见下页网络图)主材料供应商经理生产分厂辅材料供应商工会其他相关方公司职能部门重要信息一般信息领导组织召开分析会研究处理有关部门处理定期与经理交流归档办公室收集、分类、传 递、处理、反馈、 贮存用户外部 信 息 源内部 信 息 源销售公司门调查原因和责任者制定处理方案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分析原因协商处理交流与沟通管理者代表:监督检查主管部门: 信息处理结果汇总4.4 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实施4.4.1 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公司信息交流图公司各部门对收集到的信息按工作途径进行传递并相互沟通。4.4.2 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 各部门在经营活动中将公司的管理方针,有关要求及成果传递给顾客及相关方。认真收取积极处理顾客及相关方面的信息并传递给有关部门。当信息传递发生间断或阻碍时由相 关部门及时进行纠正、改进。4.4.3 协商机制4.4.3.1 公司各部门在组织进行以下活动时,应有员工或其代表以及相关方参与,同时应充分考虑员工及相关方的关注。a) 制定、修订、评审管理方针、目标时;b) 制定、修订、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时;c) 识别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或重要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d)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过程;e) 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发生变化时。4.4.3.2 员工或其代表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意见和建议、参加会议讨论等方式参与。4.4.3.3 其他相关方可以采用座谈、走访、信访或参加会议讨论等方式参与。4.5 信息的利用4.5.1 安全生产部应将产品质量重要信息作为公司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4.5.2 企业管理部应将环境重要信息作为公司管理评审输入资料。4.5.3 党群工作部应将职业健康安全重要信息作为公司管理评审输入资料。4.5.4 销售公司应将顾客及相关方质量投诉、满意度、售后服务等相关重要信息作为公司管 理评审输入资料。4.5.4 公司各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作为实施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的依据。5 相关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顾客与相关方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6 记录信息联络单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G/HN4000820171 目的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满足 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 求、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公司经理组织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包括对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效果的评审。3 职责3.1 经理公司经理负责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3.2 管理者代表 负责向经理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组织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包括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对管理评审报告在所提出的纠正和预防 措施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确认。3.3 安全生产部 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收集提供相关管理评审资料和信息,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将验证结果报 管理者代表。3.4 企业管理部 负责管理评审所需环境资料的准备和输入。3.5 党群工作部 负责管理评审所需职业健康安全资料的准备和输入。3.6 销售公司负责提供顾客满意度信息相关资料的输入。3.7 供应部负责提供采购相关资料的输入。4 工作程序4.1 评审频次管理评审一般 12 个月进行一次,当发生较大的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事故和内外部环境、 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组织机构或职能发生重大变化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可追加管理评审。4.2 评审人员4.2.1 评审组由以下人员组成:a) 组成评审组人员包括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以上领导,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公 司内部审核组组长;b) 必要时可由经理提议增加评审人员。4.2.2 每次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应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做出具体规定。4.3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的目的,在管理评审前三周内组织安全生产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其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范围、评审时间、评审方法、参加人员、会议地点、 会议议程、输入资料的准备等,报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4.4 管理评审输入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在收到管理评审计划后,依据评审的目的和内容,根据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和调查分析,在二周内提交输入资料。通常情况下,按公司职能分工 情况,职能部门需提交资料如下: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安全生产部、企业管理部、党群工作部 提供);b) 对顾客满意度分析结果、顾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顾客反馈信息的揄结果。(销售公司 提供);c) 所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实施情况(环境方面所需采取措施及实施情况资料由企业管 理部汇总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所需采取措施及实施情况资料由党群工作部汇总提供,质 量方面所需采取措施及实施情况资料由安全生产部汇总提供);d)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的开发等(安全生产部提供);e) 方针、目标实现情况报告(党政办公室提供);f) 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各部门提供);g)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评价报告(企业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提供);h) 售后服务工作报告(销售公司提供);i) 供方业绩评价报告(供应部提供);j) 资源配置与使用符合性、充分性状况报告(机电科提供);k)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管理评审议题(管理者代表提供)。4.5 评审准备34各职能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及评审输入要求提交所需的管理体系评审资料,并将评审 资料报管理者代表确认。4.6 召开管理评审会议4.6.1 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召开,由公司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议的准备和协 调工作,内审组长做好会议签到和会议记录并予以保存。4.6.2 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人员应按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对所提交的资料逐一进行评审, 对确定的改进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落实责任部门。4.7 管理评审输出(评审结论) 经理在以上评审的基础上作出评审结论,包括对管理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对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价。4.8 管理评审报告 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安全生产部根据管理评审内容和提出的要求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报经理批准。4.9 改进与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各部门依据纠正、预防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由安全生产部、党群工作部、企业管理部负责监督实施和验证,具体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10 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所形成的记录,由安全生产部保存,具体执行记录控制程序,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 相关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