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776199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基础背景11.自然条件12.现状现状13.街区现状1第二章街区保护规划11.街区整体改造规划12.道路交通规划23.公共配套规划3第三章建筑保护与改造31.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3第四章用地规划41.规划原则4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41.法规保障42.行政管理制度43.资金筹措54.公众参与55.宣传及教育57第一章 基础背景 一、 区域自然条件平江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处汨水、罗水上游,汨罗江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东与江西省修水县、铜鼓县交界,北与湖北省通城县和湖南省岳阳县相连,南与浏阳市接壤,西与长沙县、汨罗市毗邻。平江县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亚热带向北亚带过渡气候带。主要气候特征为:春温多雨、寒流频繁,降水集中;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风小、雾多、温度大。年平均气温16.8,常年积温6185.3。1月平均气温4.9,极端最低气温为-12(1972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0.3(1971年7月26日)。年平均气温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295天。年平均降水量1450.8毫米,雨雪160天。常年雨季从四月初开始,持续80天。雨季降水最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日照1731小时,太阳辐射平均为每平方厘米108.5千卡。二、 历史故事溁湾镇,古称溁湾市,实际上是一条老街。据岳麓志:“溁湾水出麓山左自之字港来,曲折数十里为溁湾港,可通舟。滨江三里穿孔,道绕溁湾市北以出,将入大江。” 溁,旧志中作“瀠”,溁湾即“瀠回的港湾”之意。清末以后,溁湾镇为长沙河西的商业中心。民国时长沙汽车西站位于此,先后有谦善药局、白沙酒厂等著名商家。 溁湾桥为明嘉靖元年(1522) 吉简王所建,横跨溁湾港水。桥为二孔石拱桥,桥下即溁湾港水,港的对岸即是溁湾镇老街,照片上可见一线房屋。桥之一端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三门三楼,飞檐翘角,两侧有八字短墙,乃是历史记载中的关圣庙门首。关圣庙始建于明代,位于溁湾桥西头。明长沙籍陕甘总督黄宝撰重修溁湾桥关壮缪侯庙碑云:“余高大父侍郎公自豫章致政归,建侯庙于湘江之西溁湾市。”民国时出版的岳麓小志载“关圣庙在溁湾镇”,说明民国时庙尚在。 三、 周边环境分析1. 商业环境分析五一商业圈有:黄兴路步行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太平街、火宫殿、坡子街、化龙池、九龙仓以及都正街等。2. 生态脉络:天心阁公园以及湘江风光带。3. 文化脉络:杜甫江阁、天心阁、简牍博物馆。4.四、五、六、 目标n 构筑一条连接自然美景(西湖)与时尚人居(溁湾商圈)的艺术纽带n 打造一条交融民俗乡愁(历史)与创意休闲(功能)的时光年华n 塑造一条彰显湖湘特色(地域)与长沙魅力(人文)的快乐街坊n 提供商业多样繁荣的场所n 创造视觉丰富的街巷空间n 创造视觉丰富的街巷空间n 营造安详舒适的社区生活n 延续独具韵味的长沙历史文化七、 思路a、整体协调风貌:主要街巷地面铺砌可采用麻石、青灰砖等材料两厢建筑“穿衣戴帽”,外形、风格、风貌整体协调,可有微差b、水电气等管网入地:“水电气”等综合市政管网可进行落地“消失”计划,提升街道空间视觉效果,消除火灾隐患。c、拆除违章、危房建筑 两厢建筑进行摸底排查,统一规划拆除临时建筑、违章建筑、危房等,腾出空地做公共空间。 d、疏浚、拓宽巷道:主要、次要街巷空间统一清理、疏通,加强街巷之间的流通性。e、为名树 、名筑挂牌:重点保护街巷两厢的古树、大树、重要建筑,保存历史故事与记忆。f.重塑公共广场空间:内部街巷进行清理,拆除或重构闲置的场所,构筑公共广场、休息平台等公共空间,满足未来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功能与视觉需求。g、“定制”专属符号: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为街巷的路灯、休闲座椅、标识标牌、垃圾桶等 “定制”专属的视觉语言符号,整体提升街区品质与韵味。h、为“私房”寻找商机:将“公房”收入囊中 开发过程中严守原住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对现状沿街商铺进行 “商业”升级与提质,激活与提高原住民收益。对“公房”回收使用权,整体进行建筑的修葺、维护和包装,进行产业提质与升级。 i、为车辆寻求安身之处:合理规划区域的车行系统和消防系统,为机动车“腾出”足够的停车配套空间。j、打造阳光休闲产业:提升现状街巷两厢商业形式,引入创意休闲、度假产业,树立独具特色的休闲品牌、度假产品和旅游形象。八、 街区范围北街长300米,街宽6-8米,两厢建筑多为23层,局部新建房屋4-6层。本次提质改造地段面积60亩。项目位于长沙河西商业中心溁湾镇商业圈内,紧邻绿地湖湘中心和通程商业广场,周边半小时商业圈包括西站商圈、大学城商圈、市政府商圈、五一商圈和火车站商圈等,商业氛围浓厚。九、 街区现状 区域内大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物,以居住用房为主,建筑风格冗杂,色调混乱,建筑质量良莠不齐,有少量棚户建筑与危房,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缺乏统一的保护与管理。街巷普遍较窄,交通组织混乱,停车问题亟待解决,道路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新时期交通需要。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的问题。早期的管道基本采用铸铁和镀锌的管材,由于使用时间长,设施老化,管道锈蚀情况严重,水垢厚重。电线架空布置、纵横交错、杂乱牵拉,一些居民还将衣服等物晾晒于电线之上,不仅破坏街区的环境风貌,也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原有的供电线路老化,缺少漏电保护装置,且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既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又有火险隐患。垃圾桶、公厕等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卫生条件恶劣,生活垃圾遍布。不但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直接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景观。此外,公共绿地的缺乏,也导致街区的绿化指标不符合要求,居民生活环境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 现状街巷仅有少量建筑底层设有商业门面,餐饮摊位存在乱建乱搭的现象,商业气氛惨淡,人气活力不足。 规划区域内传统老街巷正逐渐破败、没落,居民文化意识的缺失,使得老街无可挽回地遭遇冷落,北街历史故事依旧,传统文化却已快丧失殆尽。第二章 街区保护规划1. 街区整体改造规划 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即为城市紫线范围,有关建设及管理应按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要求确保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巷及空间环境和古树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各种修建行为需在县建设部门及文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建筑的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其建设内容应服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通过方可执行。具体保护要求如下:(1)古街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保护原有传统街巷铺地,其他街巷的地面铺装应逐渐恢复传统特色;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或移位;街道小品(如果皮箱、公厕、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应有地方传统特色,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2)对本区内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应加强维修,高度控制为两层。沿街建筑提倡采用退台处理。建筑色彩应取黑、灰、白或原木色等其它传统民居的色彩加以统一控制。建筑装饰、建筑形式应采用民居形式的坡顶,建筑门、窗、墙体、屋顶、墙体线角及其它细部必须严格按歙县当地的传统特色细部做法。建筑功能主要为居住建筑、小型商业建筑或文化娱乐建筑。(3)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应予以改造或拆除。近期拆除有困难的都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新建筑要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4)保持原有空间形式及建筑格局,古井、古树及反映居民生活之特色庭院、应予以保留并清理恢复。区内的宅基地、庭院内严禁增加新建筑。2. 用地规划1、尊重用地权属在用地划分上,规划尊重现有的用地权属,现有用地界线作为规划用地划分的重要依据。2、增加开放空间针对街区开放空间不足的现实,规划通过用地梳理,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满足公共活动和社区生活的需要。3、完善基础设施根据街区的发展定位,文化产业、旅游业、居住是主要的功能,就目前状况而言,都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规划对街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进行补充和完善,更好地满足发展需要。3. 道路交通规划本规划的交通组织以疏解交通为主,将穿越交通和转化交通布局在街区外围。1、公共交通本规划鼓励采用公共交通,以满足自行车和行人出行为主。根据规划,换乘公共交通可以方便地组织居民活动。为方便使用,车辆也采取定站点和中途上下车结合的模式。 2、机动车限制街区内道路相对尺度狭小,但是街巷以及建筑的尺度形成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属于本规划中需要明确保护的内容。本规划通过部分道路机动车单向组织的方式来应对机动车通行和街巷尺度狭窄之间的矛盾。对有条件通车的道路,如果居民生活需要,尽可能设置为机动车通行道路,并控制道路红线达到通车要求。在短期内,保证车辆、包括消防车辆可以驶入;如果地段进行改造,新的建设应满足道路规划的要求,使道路的通行能力达到两辆车宽度,使临时停车和车辆故障发生时,整个交通系统运作可靠。除了组织单向交通,部分路段按时间或凭通行证对机动车交通进行限制。在规划中,由于商业运输、生活运输以及消防的需求,需要机动车接入服务,但是由于街道狭小,人流较多,如果机动车大量进入,对于其它交通方式影响较大。规划建议在夜间特定时段允许机动车通行,或者仅允许沿路单位居民凭通行证在特定时段驶入,从而大大减少机动车交通量,保证步行方式的通畅和安全。3、步行交通本规划为了提高游览质量、以及适应游线组织和商业功能需要而设置了非常完善的街区步行系统。实际上由于街区地形条件和历史条件,街区内部主要交通方式从而也以步行为主。整个步行系统包括街区游线、商业步行街区和巷道。街区现存众多巷道,路网密度很高,宽度仅1-2米左右,不可通行机动车,但是形成了完整的步行系统。这些巷道对居民作用非常大,是大部分院落的出入口,形成了传统民居的出行和交流空间。规划确定街区内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的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应通过街巷宽度、两侧建筑高度及行道树、地面铺装等的控制,保持现在或恢复历史的风貌特色及空间尺度。(2)根据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空间尺度、街巷景观特征以及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需要,一条街巷的路幅宽度允许不同、街巷线型应当保持自然历史状态。(3)对本规划确定的风貌保护街巷,严禁拓宽。4. 公共配套规划(1) 市政小品设计市政设施小品如路灯、果皮箱、垃圾收集箱、消火栓、公厕、公用电话、邮筒、指示标牌等的形式、色彩、风格应与街区风貌相统一,符合街区传统的建筑风格、色彩和尺度。各种市政小品设计和布置应有利于功能的发挥,做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2) 综合管沟规划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线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逐步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通常比较狭窄,地下敷设建议采用综合管沟的管线布置方式。第三章 建筑立面改造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是本着保护北街街区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建筑的等级分类及其质量、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 1. 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各种保护与整治方式具体如下:1、修缮:指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的保护措施,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 对修缮建筑,应对建筑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对建筑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拆除建筑院落中的搭建或违章新建部分,恢复其历史格局。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故”,修缮具体办法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进行。2、改善:指对历史建筑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建设活动。对改善建筑,应不改变建筑立面、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的修理维护,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改善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徽派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地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宜沿用其历史上的使用性质。3、保留:针对部分质量较好,与古城风貌没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留现状建筑的基础上,保持对其进行日常修护。4、整修:指对历史建筑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因素进行的改建活动。对整修建筑,当建筑体量不过于突兀,对街区的风貌影响不大,可以通过降低层数、立面整饬等措施使其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时,对该建筑采用整饬的措施。建筑整饬时应当保持其高度、体量、色彩、建筑风格、材质等与传统建筑相协调;在装饰上不得过于繁复,应当谦和自然,反映衬托历史建筑。5、拆除:针对街区内风貌极差或质量极差的一般建构筑物。当建筑体量过于突兀,对街区的风貌影响极大,无法通过降低层数、立面整饬等措施使其与街区风貌相协调时,拆除该建筑。除此以外,当其他建筑原址曾经有重要的古迹遗址,需要复建或作为遗址纪念时,根据规划需要可将其拆除;在特殊地段将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开辟绿化及开敞空间时,根据特定地段整体规划可拆除其他建筑。第四章 规划实施建议1. 法规保障制定平江县历史街区保护条例,作为法律依据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规范建设和管理行为。2. 行政管理制度1、加强街区保护的领导,建议成立县街区保护委员会,由规划、建设、文物等部门人员组成,以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街区的保护工作。 2、建立健全建设规划管理体制,街区的建设规划管理必须纳入县一级规划管理范围。街区的一切建设活动须经县街区保护委员会审核后,由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等部门审批,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应报市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建立古建筑保护档案,对经文物部门鉴定的古建筑实行分等级保护,并由县人民政府授牌,设立保护标志,实行挂牌保护。4、对进入街区进行古建筑设计、施工的单位严格把关,对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古建筑知识培训和修缮技术指导。5、理顺街区旅游的管理体制,处理好政府、旅游经营者、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3. 资金筹措1、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筹措保护资金,提高保护经费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建立街区保护专项基金。2、对保护建筑的产权所有者因经济困难而应该采取赠款、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给予产权所有者古建筑保护方面的支持。3、建立灵活的合作机制,鼓励私人部门做出资金贡献。如宾馆和景点管理处可进行合作,组织特色景点游线,游客同时入住宾馆和参观特色景点,双方互益。4、设立保护基金,对保护工作有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保护的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5、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应单独列出保护资金。4. 公众参与1、建立居民的保护知情权制度。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区内的住宅产权人对于该认定有参与权。2、保护管理委员会颁布保护管理等涉及居民利益的规章或政策的时候,应该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3、居民可以推荐具有一定价值的建筑为保护建筑或者文物保护单位。4、居民可以对城市中破坏历史文化的行为进行检举。 5. 宣传及教育1、举行针对社会大众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有关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讲座及展览,培养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2、印刷各种有关遗产保护的小册子,并免费向社会发放,部分可收费。3、在中小学校中开设遗产保护讲座,由地方文人讲解歙县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保护意义。4、由专业人士向遗产管理各个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的讲解遗产价值、管理方法。5、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并要求他们尊重当地的习俗。要求他们在游览及停留过程中有意识的对遗产地进行保护。6、有计划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本地或外地的考察及培训,以保障遗产保护及管理的质量。并且与其他地方的遗产保护部门进行交流。7按有关保护法规制定村规民约,应制定一项文物保护的普及教育计划,积极扶持民间保护组织,鼓励全体居民参与保护;8对开展街区旅游的导游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