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15899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卷(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滑稽(j)憎(zng)恶苔(ti)藓聊以慰藉(ji)B. 咯(k)血病殁(m)蝙(bin)蝠忸怩(n)不安C. 寒噤(jn)啮(ni)咬编纂(cun)一撮(cu)泥土D. 信札(z)脊(j)髓庇(p)护嫉(j)恶如仇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宣泄 罪蘖 直截了当 尉然成风B. 雾蔼 奚落 走头无路 冠冕堂皇C. 攀援 憔瘁 刻骨名心 适得其反D. 晦涩 敷衍 刻不容缓 置之度外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歌和散文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学_,但在表达作者的情感上却有着同样的效果。 以前他在学习上不求甚解,然而上了高三,他变得格外认真、努力,让很多老师对他_。 无论是选择一种职业,还是选择一个伴侣,好_都在影响和指导着人类的行为。A. 体裁 侧目而视 品味 B. 题材 刮目相看 品位C. 体裁 刮目相看 品位 D. 题材 侧目而视 品味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认为真假、善恶、美丑这些价值观都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B. 少年才子王勃写文章时才情横溢,思接千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C. 张信哲的嗓音细腻高亢,情歌演绎得婉转醉心,港台歌手无出其右。D. 临近期末考试,很多同学由于做事缺少计划性,以致每天朝不虑夕。5.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年初的雪灾以及之后一系列的天灾人患,使我们民族空前团结了。B. 回国后,他就职于北师大体育学院教授,继续从事他喜爱的乒乓球事业。C. 只要我们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确保“奥运”是否顺利举办。D. 由北京援建的被称为“什邡生命线”的广青公路工程计划在十月底完工。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儒家所讲的“仁”有两个要求,一是真诚,二是主动。_,_。_,_。走上人生正路,人格的尊严和价值会被不断地展现出来人的生命也具有了自我完善的可能当这种真诚而主动的力量出现之后人们会“立志行仁”,也就走上了人生的正路A. B. C. D.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4分)7. 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B.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C.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幸福 D.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趣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愿陛下矜悯愚诚C. 此地有崇山峻岭 D. 戍卒叫,函谷举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刺史臣荣举臣秀才9. 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控蛮荆而引瓯越A. 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C. 相同,不同 D. 不同,相同10. 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襟三江而带五湖A. 一死生为虚诞B.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C.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D.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11.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 俨骖駢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D.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12. 下列各句的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一致的一项是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D.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3.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A.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 俨骖駢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三、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4.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每空1分,共4分)do ch l jun _乱 奢_屠_ _属15. 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1)“初唐四杰”分别为_、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_(朝代)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3)享有“小李杜”之称的晚唐诗人是李商隐和_。(4)朦胧派诗人_的致橡树一诗通过“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伟大的爱情。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的原文。(每空1分,共10分)(1) 是日也,_,_。(兰亭集序)(2) _,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3)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兰亭集序)(4) 雄州雾列,_ 。(滕王阁序)(5)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_,_。(滕王阁序)(6) 潦水尽而寒潭清,_。 (滕王阁序)(7) 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8) 横眉冷对千夫指,_。 (自嘲)四、课内阅读(6分)17.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自我气吞宇宙、狂放张扬的气势。B.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康河河畔的柳树在夕阳映照下的婀娜多姿、光彩照人,也渗透着“我”的无限眷念。C.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D. “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六百万人民写下了壮丽的诗篇:纵横的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上海人民激昂澎湃的建设热情和建设业绩。18.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每题2分,共4分)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_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_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_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_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自序)(1)依次填入上文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所以 虽然 而 但是 B. 因为 即使 也 所以C. 所以 即使 而 因为D. 因为 虽然 也 但是(2)根据文段概括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卷(50分)五、课外文言文(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每题3分,共15分)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史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选材于唐才子传,有删节【注】恕:杜恕,三国时魏人,曾任幽州刺史。 预:杜预,西晋将领兼学者,曾任镇南大将军。审言:杜审言,杜甫的祖父,诗人。 羸服:破旧的衣服。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1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甫奏赋三篇,帝奇之奏:献上B. 帝解,不复问解:解释C. 武中衔之衔:怨恨D. 甫放旷不自检检:约束2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陛下其忍弃之几世几年,剽掠其人B.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C.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 因客耒阳,游岳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1. 下列各项括号中的补出部分,有误的一项是A. 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B. 帝奇之,使(杜甫)待诏集贤院C. 一日,(严武)欲杀甫,集吏于门D. 大历中,(严武)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2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杜甫年轻时贫穷且自己不振作,只能在吴越齐赵等国漂泊流浪B. 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扬雄、枚皋,可企及也虽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没问题C.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 杜甫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且性格急躁、气量小、傲慢放肆D. 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杜甫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23.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杜甫奏赋三篇,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为国效力,继承祖业,光大门庭。B. 杜甫非常忠诚,即使在危难时刻还想着要追随国君,但不幸被叛军俘虏。C. 房琯、严武都均与杜甫相交甚厚,他们互相扶助,保持着融洽的关系。 D. 文章既赞扬了杜甫坚守节操等优点,也没有讳饰他性格上的一些缺点。24. 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故 敢 献 之 子 罕 曰 我 以 不 贪 为 宝 尔 以 玉 为 宝 若 以 与 我 皆 丧 宝 也 不 若 人 有 其 宝。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六、诗歌鉴赏(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526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25.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 “平冈细草鸣黄犊”中的“鸣”字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B. “斜日寒林点暮鸦”中的“点”字完全抹去了“斜日”、“寒林”、“暮鸦”的衰飒氛围。C. “山远近,路横斜”一句,将视线拉开,并引出富有特色的青旗酒家,平添一丝欣喜D. 最后两句用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愁风雨不够之态,写出了城内外满溢的盎然春意。E. 本词选用的,多半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如桑芽、幼蚕、黄犊、荠菜花等。26. “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2分)消逝的钟声史铁生(1)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2)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3)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我止住了哭声。(4)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我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然后光线就暗下去了,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5)这时候,晚祷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6)“它在哪儿呀,奶奶?”(7)“什么,你说什么?”(8)“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9)“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10)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11)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12)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四十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27. 下列对原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A. 文章的开头虽简洁但意蕴丰富,“张望”一词富有神韵,流露出一个幼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B. 第(2)段写出初次展现在作者面前的物质世界的喧闹,也与下文中出现的不同的景象形成了对照。C. 第(4)段中的“有形与无形”既与前文的“光线与声音”对应,也暗暗对应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D. 第(4)段中“羡慕”、“呆呆”、“徒然”等词写出幼小的“我”初次接触音乐时的懵懂和一无所知。E. 这篇文章充满了怀旧、感伤的味道,冲淡悠远的往事回忆之中,表达出作者对童年一去不返的感慨。28. 请赏析第(4)段中划横线的语句。(4分) 29. 文章标题为“消逝的钟声”,钟声消逝了吗?为什么? (4分) 30. 文章最后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1)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你是否同意作者对于“故乡”的认识?结合你自身的经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50字)(6分) 第卷(50分)八、作文(50分)31. 进入四中已近半年,语文课带给你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也一定带给你许多改变。请以“语文课带来的改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试题答案:1. A (B中的“蝙蝠”是“bin”、“忸怩不安”是“n”;C中的“编纂”是“zun”、“一撮”是“cu”;D中的“信札”是“zh”、“庇护”是“b”)2. D (A是“罪孽”、“蔚然成风”;B是“雾霭”、“奚落”;C是“憔悴”、“刻骨铭心”)3. C (“体裁”指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题材”是指作品内容主题所用的材料;“侧目而视”是指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品味”是品尝、仔细体会和格调趣味的意思;“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4. D (“朝不虑夕”是指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5. D (A是缺少主语,去掉“使”;B是句式杂糅,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要就”;C是逻辑混乱)6. C7. C 幸:得到皇帝的宠爱。 8. B 矜:怜惜。(A胜:尽盛大的;C 有:动词,表存在通“又”;D举:被攻占推举)9. B (以:介词,在。介词,用。 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10. A 都是意动用法。 (B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 屈:使动,“使屈居”;D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11. D(A零丁伶仃;B销消;C俨严)12. D(A告诉:申诉向人陈述、解说; B气候:天气、气象经多年观察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C精英:此指金玉珠宝出类拔萃的人)13. C 无特殊句式。(例句及其他选项都是“状后”)14. 捣、侈、戮、眷15. (1)王勃;(2)东晋;(3)杜牧:(4)舒婷16.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4)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5)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6)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7. D 比喻的修辞手法。18. (1) B (2)医学只能改变体格,(但救国的当务之急在于改变精神,)文学能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所以弃医从文。课外阅读19. B 解:怒气平息。20. C 以:都作“因为”解。 (A其:语气副词“难道”。代词“他们的”C 焉:代词“他”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因:于是依、随着)21. D 应为“杜甫”。22. A 不自振:“不振自”的倒装。不能维持生活、养活自己。振,通“赈”。根据下文“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也能判断,如是“不振作”之人,也无所谓“材”,更不会“先往见之”了。另外,“吴越齐赵等国”中“国”错误,应改为“地”。23. C “保持着融洽的关系”说法有误,严武想过杀杜甫;“互相扶助”也不正确。【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別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绾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绾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杜甫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多次钩住,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流传到了今天。 24.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每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1-2处扣1分,断错34处扣2分,依此类推,扣完为止。)【参考译文】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25. B D (B“完全抹去”说法不准确。 D最后两句用桃李和荠菜花对比,贬桃李而赞溪头荠菜花) (4分)26. “破”字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的过程。(2分)“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2分) (意思对即可。)27. D E (D“羡慕”、“呆呆”、“徒然”等词写出琴声和歌声对我的巨大影响和精神洗礼。 E怀旧但不感伤,也非表达对童年一去不返的感慨)28. “桌椅”、“墙壁”、“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将听觉幻化为视觉感受,“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将听觉化为触觉感受,多角度、多侧面描写出琴声、歌声的宁静与欢欣的感受和我沉浸在其中的状态。29. (1) 童年故乡教堂的钟声已经停止,长久地消逝。(2) 钟声带给我的触动和感受存留心中,并在四十年后被再度唤起,将永不消逝。30. 四十年后,异国他乡的钟声带给我悠扬、宁静、透彻、纯粹的感受,一如我童年在故乡听到的教堂钟声时的心情,这是我精神和灵魂的归依和故乡,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年级高一学科语文版本期数内容标题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语文试卷分类索引号G.622.475分类索引描述统考试题与题解主题词北京四中2010年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语文试卷栏目名称名校题库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一校二校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