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轻松高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5771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整心态轻松高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调整心态轻松高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调整心态轻松高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整心态 轻松高考答:高三是考生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到这个阶段都可能有些波动,学习的压力越 来越大,他们成了社会的焦点,心理素质好的孩子还能一如既往地学习,承受不住压力的孩子,就可能影响到复习的心态,进而影响到成绩。对于这一点,首先考生自己要树立信心,要锻炼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问:怎样建立自己的信心?答:建立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和任务,有些考生具有比较长期的自信心意识,就是说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有些考生在受到挫折后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自我鞭策的方式来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这其实也是建立信心的一种。对于优秀生来说,信心在某些方面也是建立在过去良好成绩的基础上的。如果考生的成绩不是太好,一不能盲目自信,二更不能自卑。所以不要横向比较,首先自己跟自己比,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努力了?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假如这些都做到了,本身就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锦囊一 合理抑制情绪烦躁在高三一年的复习备考中,学生往往会情绪烦躁,以致于无法专心做好复习工作。其实,学生情绪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复习,还会对信心、自我暗示、生理功能、外部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保持比较平静和饱满的情绪,并且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学生可以运用八种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一、疏泄法。学生可以通过谈话、书写、运动、找模拟物品出气、哭泣等多种形式发泄心中的压抑。二、深呼吸法。学生要学会深呼吸的方法,要缓慢地、有节奏地吸气,使肺部达到饱和,停一两秒钟后再缓慢地、有节奏地呼气。三、平常心法。要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和同学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四、按摩内关穴法。内关穴在右手无名指与掌心连接部当中的位置。五、音乐调整法。听一些轻音乐,会唤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六、环境熏陶法。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到附近环境优美的地方走走。七、幽默调节法。在心情郁闷时,选择听或看一种最能使自己发笑的幽默作品。八、想象调节法。通过想象过去成功时的情景,或想象美好的自然景色,来唤起积极的情绪。锦囊二 规律生活是关键高三学生一年的生活安排,关键在于要有节律,不要轻易打破惯有的生活规律。在高考考试的时间内,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进行高强度的复习,有益于使自己习惯于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从每天具体的作息时间安排看,早上应该在6点钟左右起床,在早餐之前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体力和精力。中午要在12点左右吃午饭,晚餐最好在晚上6点左右吃,以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在高三的前半学期要保证在10点半左右睡觉,到了后半学期,如果真有开夜车的必要,最晚也不要超过12点睡觉,因为过了12点,兴奋度会逐渐上升,容易打破惯有的生活节律。周六、日的休息时间不要睡懒觉,按照正常的时间安排进行复习,而且要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户外进行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十大高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极盛教授一、学会微笑。学生要将微笑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经常微笑可以给自己增添信心、从容和力量。二、挺胸抬头走路。人的走路姿势与步伐和内心的信心体验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应该养成挺胸抬头,步伐坚强有力,速度稍快的走路习惯。三、运用积极自我暗示。学生在复习遇到困难时,不要心虚、急躁,想想其他同学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这就是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四、不打疲劳战。缺乏睡眠和休息会导致心情烦躁,降低信心。而提高复习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有助于增强信心。五、不要迷信。六、高考期待的目标要适当。七、不要攀比。不要在复习过程中过多地与同学谈论高考目标。八、在每次做题时,要先做几道容易题,为每次练习奠定顺利的开端。九、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交流的内容应该是自己的心事和分析自己存在的不足。十、增强学习实力。许多考生对于目前的学习和心理现状有着不少疑问,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专家张贵良老师,请他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问:有些考生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学习有突然下降的情况,这是为什么?怎样解决?答:高三是考生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到这个阶段都可能有些波动,学习的压力越 来越大,他们成了社会的焦点,心理素质好的孩子还能一如既往地学习,承受不住压力的孩子,就可能影响到复习的心态,进而影响到成绩。对于这一点,首先考生自己要树立信心,要锻炼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毕竟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姑且先不去想它,每天只想那些必须完成的复习任务,先把脚下的路走好。问:怎样建立自己的信心?答:建立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和任务,有些考生具有比较长期的自信心意识,就是说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有些考生在受到挫折后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自我鞭策的方式来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这其实也是建立信心的一种。对于优秀生来说,信心在某些方面也是建立在过去良好成绩的基础上的。如果考生的成绩不是太好,一不能盲目自信,二更不能自卑。所以不要横向比较,首先自己跟自己比,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努力了?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假如这些都做到了,本身就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调整心态总结经验迎战高考 王极盛教授是中国高考研究第一人,著名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年来潜心研究高考,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高考成功规律,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王极盛教授多年深入高考第一线,访问了百余名高考状元以及家长,调查了二百余所中学,研究了三百余名高考状元的成功案例后,近期推出了王老师高考心理热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每一位考生都想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能够金榜题名。今天我们请到的是王极盛教授,首先欢迎王极盛教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王极盛说: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讨论高考的问题,希望大家正常发挥,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主持人说:我们都知道考前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要素,怎样让自己充满信心,下面请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王极盛说: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上大学,上名校是亿万中国家长与考生的愿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在发展,家长的愿望和同学的愿望是完成正当的。问题是怎么掌握好高考规律,什么事情都有规律,高考也有规律。掌握好高考规律,你高考一定会成功。违反高考规律,就要遭到挫折。王极盛说:有一位考生成绩非常好,他的校长跟我讲,只要不发生重大意外,我不敢确保他成为该省的理科状元,但是高考该省前十名没有问题。高考那一天,8点半,他就进了考场,感觉心慌,肉跳。8点45分,满身大汗,快到9点,两眼发花。王极盛说:9点看卷子看不清,很快就脑袋一片空白。在坐一会儿晕过去了,两个监考老师,把他送到医务室,救治了45分钟才缓过劲来。王极盛说:再回到考场,怎么优秀的考生,也考不出水平来,这说明考生的心态,对高考影响多么大。每年高考都有家长送孩子上考场,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场门口看到,一个考生9个家长来护送。每个家长对孩子说出一句话,宝贝,高考是大事,一定要考好!王极盛说:宝贝千万马虎不得。一个考生带着九位家长的重托,进入考场,他能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吗?他遇到难题,不就会想到我辜负了父母的重托吗?由此可见家长的心态给孩子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王极盛说:我想说明的是什么呢?说明不良的心理是高考失败的生成原因,而良好的心理又是高考成功的一半。高考规律是什么?我研究了8年,从96年开始研究到现在8年了。王极盛说:对十万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从99年开始,每年对全国31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进行面对面的,一对一的生成访谈,连续五年已经访谈了300多个省级高考状元。接受几千名家长和几千名考生的心理咨询。8年我出版了14本高考成功的书。今年出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老师高考心理热线就是其中的一本。王极盛说:我8年研究的结果,8个字,高考成功规律8个字,高考成功,近似于实力加心态。高考成功是实力和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王极盛说:今天我们回答一些问题,都是以这个为出发点,这就是根,这就是基础,抓住根和基础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么高考的规律是什么呢?是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王极盛说:考生心态调节的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既可以往高发挥,也可以往低,也可以超常发挥,2002年北京市80中学的路程远,他一模考试596分,二模考试604分,结果高考考了704分。比二模靠出100分,成为北京市当年的状元。王极盛说:这就是超常发挥,也有发挥失常的。山西省运城市,他们有个考生,平时670、680,高考的时候太紧张了,考了340分。第二层意思,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整越重要,第三层意思,高考成功的硬件学习实力和高考成功的软件,两者在高考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王极盛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大多数家长,对综合的学习,对实力的掌握非常重视,这也是非常应该的,但是对心态还忽视,很不重视,也不知道怎么调整心态,我的研究60.4的考生不会调整心态。网友:怎样优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充满信心?王极盛说:怎么强化信心呢?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灵魂,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王极盛说:怎么强化信心,第一点就是离高考前还有50天,还要强化实力,怎么强化实力,叫做大目标,小步子。北京学生来讲,7、8、9刚刚考完第一次模拟考试,你要根据一模考试成绩,看看你每门有没有查漏补缺的地方,比如说你考了105分,你不能希望半个月就能考到120分。王极盛说:你把你现在语文的基本情况摸清楚,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争取每个月提高35分。几个月下来就能够提高。那你有实力你就会有信心。王极盛说:第二点不要攀比,离高考前还有50天,大家的实力平时努力的结果差别很大。在自己的基础上努力就行了。王极盛说:第三不要迷信,前年7月3号早晨,有个考生给我打电话说王老师不好了,今天早晨听见乌鸦叫了。他认为这个和高考有关系,这就是迷信。现在就有家长带着孩子去烧香。王极盛说:第四点,就是要积极自我暗示,我有实力,我相信自己,我能考好,起一个暗示作用。第五点,走路挺胸抬头,步伐有力。这样自然就可以焕发信心。没有信心的时候低头哈腰。心理暗示很重要。这是强化信心的一些方法。网友:我总觉得已经来不及了,自己什么都不会,有点急躁,我们现在每个星期都要模拟考试。王极盛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是我讲的怎样进入状态的五种方法之一,一种就是重视体验,高考前的大考、小考。你重视它,还要体验它。有一些同学对老师经常考试,挺烦燥的,不理解,其实我访问几千个高考生都说,高考后才知道那些考试很重要,不经过那些考试的锻炼,突然进入高考,肯定要失败。王极盛说:你不经过这些磨炼,到时候一下子进去就蒙了。所以这些同学你要力求一种体验,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机会,你不要放过它,你就把老师的大考、小考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总结一下,这样你会考好的。你现在的实力还是有的,你之所以感觉不行,就是你的心态问题,只要你把心态调整好,跟着老师走,把老师讲的问题消化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了,就可以了,不要再去买什么教辅教材。王极盛说:你不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只要你自己以平常心态,把老师教的东西掌握好,你高考就成功。今年的高考大纲已经有了,高考大纲和过去不一样,高考大纲是法制性的问题,你必须认真按这个出题,所以你只要把高考大纲吃透了,老师教的东西学会了,你就可以不用担心了。网友:我平时成绩都不错,现在想努力更上一层楼,可是学习就是按部就班的学,想紧也紧不起来,又怕以后有后悔的地方,那么怎么样使自己紧张起来?王极盛说: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你在最后刺激阶段还有50天,首先你的实力已经不错了。但是我的意见是,你要成功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就是有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作息时间,严格按照时间来作息,几点到几点干什么,特别到5月24号以后,都是你自己的备考时间了,那个时间更要把握好。王极盛说:你按照自己固定的安排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第二个你要强化强项。每一个人语文,数学,文综理综,都有自己的强化和弱项,你把自己的强项强化一下,再把你的弱项补一下,争取弱项分也上去了,对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点,你要力求四门课的分数不要差别太大,不能说数学考了40分,英语考140那不行。王极盛说:要相对平稳发展。北京市15中有个考生,王月,他是2001高考的,2001年高三下学期开始,只要有难题,5分钟没有思路就不做了,就把简单的题做好,结果那个小孩到高考的时候,考了630多分。他都不是太高,132、128,就在120多分转。什么意思呢?同学们,每一门科,高考的难度早有规定,简单题30,中等题50,难题20,只要你把30的容易题,拿到手,把50的中等题拿到手,理论上你这门科就得120分。王极盛说:120分总的加在一起,就是600分,在北京除了北大,清华任何大学都可以上。所以力求平稳发展,把简单的题抓好。这是策略问题,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工夫,有的同学做难题,做一晚上也做不出来,精神会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你想得750分,不可能,你会做就做,不会做就放弃。这是高考要注意的。主持人说:下面想请王教授讲讲作为学校的老师怎样帮助学生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怎么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从老师和家长这两个方面来讲。王极盛说:学校从5月1号开始,班主任老师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学生的心理调整方面。我建议高考前,做好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5月初开始,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整工作。北京有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他们有一个班45个考生,考上北大,清华,31个,占67。他谈经验主要还是在心理教育方面。王极盛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心理问题,学习成绩好的有心理问题,学生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有心理问题,就是大家问题不一样,他就是跟每一个同学非常平等的交谈,结果孩子们的心态都非常好。第二点需要班主任老师和各个任科老师相互配合,每一个任课老师都了解每个学生在每一门课上的问题,比如说物理,那么物理老师要配合班主任老师把他的心理问题做到位。第三个有的学校不要搞倒计时。我问很多考生,说离高考前10天,再翻一下到第9天,马上一身冷汗。主持人说:那我们把我们的倒计时也撤了。王极盛说:有的孩子他一翻他就紧张。第四点就是高考前,学校里要有两条辅导班子,一套是教学的辅导班子,我英语有问题就找英语老师辅导,另外还有一个心理辅导班子,高三班主任老师,他有心理问题找他们解决。一方面抓学习,一方面抓心理,两手抓他就心态好,考得好。王极盛说:第五点,学校里头要有一个比较宽松,温馨的气氛,不要搞得很紧张,要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那么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高考呢?我想家长主要要走出五个误区,第一个走出过分关心的误区,现在有的家长离高考前请假回家,还有的一面倒水,一面送西瓜。你过分关心就是给他压力,增加他的负担,影响他复习功课。王极盛说:第二个过分干涉的误区,不要说今天吃什么,来个电话也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这样搞得心理上对立,有隔阂。第三个误区就是过分期待。就是期望太高,我们耽误了上不了大学,你一定考上北大,你一定考上大学,圆我多少年的大学梦,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实力,你过分期待,本来我是考北京工业大学的水平,你让我考北京大学,那么期待太高,那不是有压力吗?王极盛说:本来我是500分的水平,你让我考一个580分的水平。第四个误区不要只重视言教,也要重视身教。有的家长讲努力努力,但是回家就看电视,有的又在打麻将。第五个误区就是不要只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要既重视心理健康,又重视身体健康。再具体就是高考前,要做到,要创作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家里不要吵架,现在家长吵架都是因为报考志愿不一样才吵架。王极盛说:要有温馨的气氛,第二家长情绪要稳定,不要听小道消息。第三个只要尽力就行。不要要求孩子,孩子只要尽力就行。孩子会努力的。第四考前做好卫生工作,别让孩子胃肠不好。第五个不要送孩子上考场,越送孩子上考场,对孩子的压力越大。这是我非常重要的经验,几千个考生我访谈过,很多孩子送他进考场,他都有压力。王极盛说:有个孩子平常120分左右,他的爸爸送他上考场,他一道数学题做不上来,觉得对不起父母,然后全做不上来了。只考了58分。所以爱孩子一定要爱到点上。你掌握高考的规律,你就会帮正忙,帮到点上去。主持人说:我们都知道好的学习经验是高考成功的基础,请王老师,因为您对很多优秀的学生,都进行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调研,从他们身上你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怎么去,把这种好的学习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王极盛说:很多考生都问我,王老师,你访问300多高考状元,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他们的成功经验也是两句话,第一句实力强,第二句话是心态好。有的高考状元平时在学校里也是第一第二,他到了考场发挥好,心态好。山西省一个学校的考生,文科非常好,没高考之前,大家都认为他是我们省内的文科状元,同学老师不叫他的名字,叫他状元,结果高考的时候压力太大了,不但重点大学没有考上,结果大学都没考上。王极盛说:所以第一实力强,第二心态好。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很多考生说,我晚上睡得比较好,高考考前心理辅导(高考)主持人 说: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你们登陆精华听课网来参加今天由尹宗禹老师指导的名师辅导栏目。今天是精华听课网高考专场系列辅导之考前心理辅导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考前复习指导 2.考试技术与心理辅导 3.怎样填报志愿。欢迎大家围绕主题,踊跃发言,积极提问。 主持人 说:请大家注意,尹老师针对高考考前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希望大家先仔细阅读,领会其中的精义。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尹宗禹老师 说: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看到的这篇文章“高考复习面面观”是2000年我主编的一本书高考复习方法应试策略最后一部,这部分是由我来主笔的,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希望你能围绕高考复习和两天的考试多提一些问题,希望我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尹宗禹老师 说: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科学、要规范、要周密,要按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去安排复习。 高考复习不是重复一遍已经学过的知识,也不是一天到晚的解题、做题,更不是炒冷饭,更不能炒夹生饭。高考复习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知识、技能、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转化升化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高考既是难度的考试也是速度的考试,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每个考生向自己的极限一次冲击。只有按照复习规律简洁完成这段上过程,才能站在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至高点上迎接高考的挑战。一、高考复习四原则 高三会考结束之后,按文理分科的总复习全面正式启动,高考进入倒计时。为了保证复习质量、效率、效益,每个考生都应当有一个符合自己的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保证高复习有条不紊。制定高考复习计划要注意几个原则。1. 同步性原则 考生的个人复习计划,特别是学科复习安排要与学校老师的安排保持一至、保持同步。每年五月工资上旬、六月上旬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本地区的模拟考试,学校还要组织同学们体检,填报志愿等,学校对高三复习指导工作有个统筹安排,老师的指导复习工作也有一个严密计算,考生的复习计划和老师的指导复习计划一定要同步,这不仅仅是个节省时间问题,只有同步才能提高效益与效率。 2. 针对性原则 对症下约是高考复习必须遵循的原则。复习工作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实力出发,哪个学科薄弱?哪部分知识薄弱?对自己的实际、实力要有一个客观的、较准确的分析和估计,要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在薄弱学科上,在薄弱学科上,在薄弱环节上,多下些功夫,多安排一些时间。3. 突出重点原则 高考都考什么?重点考什么?这里预料之中的事,只是试题的设问方式、情境的设置,立意的角度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有65%以上在试题中出现,而学科重点内容,每年的复现率极高,只是层次、角度、情境、立意的变化。因此制定复习计划要在保证覆盖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用重点带一般,形成复习计划的梯度。4. 弹性原则 制定复习计划一定要留有余地,无论是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内容安排上,都不能过满。在总复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留有余地了,主可随时调整复习计划。要把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列入复习计划。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向考生自己极限的冲击。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能是不行的。起居饮食,体育锻炼十分重要,每天睡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一定要有时间和计划的保证。复习计划要微调,但不能总是变,总是调,一旦复习计划制定完毕,就坚持执行计划,让计划对复习有一定的约束力。没有复习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是不会取得良好的复习结果的。二、如何研讨考试说明 每年高考前,各级各类书店里陈列出大时的学科复习指导用书,学生的案头也有不少此类书籍,好心的家长将孩子领进了无边无际的题海。但是有一本书被一部分老师、家长、考生忽视了,这就是考试说明。有的老师和考生读了考试说明,但不深、不透、不细。 考试说明是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颁布的属于政府行为的惟一的一本说明考试的书。考试说明是由编制高考试题的专家们亲自编写的。编写考试说明依据教育部颁布发的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它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并附有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说明大大增加了高考的透明度,大大减少了盲目击者性,它是主持命题专家们和成千上万的考生共同遵守的一种契约,因而它既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又是指导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的总复习一定要严格依据考试说明进行,明确复习内容、明确复习内容、明确复习复点,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益。认真研讨考试说明可以把握住命题脉搏,使复习工作多、快、好、省。研讨考试说明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通读 从“序”开始,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示例”都要认真研读。千万不要一头扎进“题型示例”不顾其它。比如序中给考生们指明了复习方向和复习方法。它要求考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等学科要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般不要单纯记忆。其他课程则尤其如此。要把重点放在系统的掌握课程内容和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二要从宏观上把握每一个学科的考试要求,做到整体清晰明 。比如考试内容,作者用最简洁、最明确的语言表述了每一个学科的考试范围、内容,有的学科还明确了考试要求,甚至包括答题所需时间参考。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中则把题型的分数百分比,学科内容各部分的分数百分比及高考试题的难中易三档试题的比例都明明白白地表述出来,这些内容对考生整体把握各学科的复习,在突出重点,合理安排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要边读边思考 考试说明中各学科都把前一年高考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重新登出,目的是是考生对高考试题获得感性认识,有的学科把试题的难、中易三个档次一一表明;有的学科还把每一道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也一一标明;这对考生的总复习起着重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考生身在题海中,考试说明是灯塔,它能引导你到达光明的彼岸。三、近几年高考试题特点 最近几年普通高校考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一)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继续体现了能力考查意图,并能够处理好加强能力考试与保持难度稳定的关系。(二)强化了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和区分。试题从素质要求和角度去重新筑建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使题目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得到了较理想的显示。(三)试题注重理集结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注意学以致用。1993年全国高考实行32科目组以来,高考试题朝着考查能力、考试潜能、强化对考生素质要求的方向,不断深化,对高中教学,对中学的教学改革,对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者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把握近几年高考各学科试题的共同特点,对高考复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强调基础 考查学科能力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这是高考各学科试题的共同特点,从高校新生必备的文化素质结构需要出发,重视对各科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查。譬如历史学科考查基础知识点细、面宽、层面多样,而数学学科则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考查能力 高考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这是高考的一贯指导思想。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因此能否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而且要尽量减少非能力考查题目。所谓“层层设卡”、“题题把关”“水银落地,无孔不入”都是指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试。(三)注重现实 高考试题注重与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试题突出反映了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保证试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思想性突出,贴近学生生活。 (四)重视应用 高考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科技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各学科都十分重视学科自身的社会价值,重视应用就是在命题中努力实现学科的价值,比如英语学科就强调“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数学、物理、化学试题更突出运用学科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测试目标。 (五)加强综合 学科综合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既是近一、二年试题的特点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3X科目组的主体是3综合,加强综合性考查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比数学学科的代新、解析、立体几何的综合性试题;物理学科的力、热、光、电的综合性试题;化学学科的有机、无机;政治学科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时事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试题测试是今后高考测试的方向,考生应具备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突出创新 高考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就是发展,新,就是创新。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出发,加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也是高考命题一贯的指导思想。最近几年高考命题充分体现了源于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以教试说明为依据,试题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思维活动。比如1999年语文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考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天地。抓住试题特点,高考总复习就有了明确方向。四、高考总复习“三步曲” 高考总复习要得法,复习得法既出效率又出效益。要得法就要抓纲,做到钢举目张,建议考生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 夯实基础 高考是能力型选拔考试,在考查能力时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比如历史学科,在高中教学中80以上的教学时间被用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在高考试题中80以上的测试要点是直接测试对知识要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学科的各项能力要求也是以知识要点为基础的,没有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只是空中楼阁。数学学科更是如此,要充分体会基础教学的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做到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常抓不懈。2. 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是学习数学的主体,在没有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之前就去攻难题,搞综合提高,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即使在总复习的最后阶段,进行较难题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事实上高考试卷中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的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做变形而得来的,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师和考生在复习中重视基础,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物理学科的基本环节是理解。对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理思想要首先理解,理解了,明白了,才能分析综合,才能正确推理。从对学生答题得分与失误的统计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失分多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没有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3.构建学科知识网络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有它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知识网络,学科知识有它的自身规律和内部联系,在总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指导考生自我编织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科知识网络就是把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一个知识点,按照学科规律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就好像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构成神经系统网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复习决不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习构建学科知识的体系、网络,从本质上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联系,进而分类、整理、综合、重组、构建、形成学科知识结构系统。反映在同学们大脑中的是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一个“学科知识结构”,就好像我们每个人为每个学科都编织一个渔网一样,那么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纳举目张了。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数学学科中应具备的学科能力其中一项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实这项能力无论在哪个学科都要进行考查,这是在学科能力中属较高层次的能力,通过考查这项能力也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考试题是题型是相对稳定的,但试题的材料是新鲜的、灵活的、多变的、是和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是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的,是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的。试题的情境创设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此编制试题的目的就是要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精神,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要考查这种能力,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要实现自己学科的社会价值也要考查这种能力。有些试题起点很高,比如化学试题中涉及到诺贝尔奖项目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的落点很低,就在高中化学中,这叫做“起点高,落点低”。有些试题的材料考生从来没有见过,比如语文、英语的阅读材料,但解决这些材料的问题的钥匙在语文、外语课本中,这就叫做“材料在外,答案在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试题是命题者考查同学们这种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思路。一些开放性试题更是体现了命题者在较高层面上对考生这种能力的考查。比如1999年历史学科有一道题是评价李鸿章的洋务运动的,说洋务运动利大于弊也行,答案不惟一,考生要运用所学过的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1999年的语文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则更体现了这种考查的力度。知识点是基础,知识的连接点是网络,在诸多的知识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考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高考总复习的这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一个完整、系统过程。把握住了这三个环节,知识之间纵向联系,学科之间横向贯通就游刃有余了。五、高考总复习是越难越好吗? 常听到一些家长或考生议论哪一份模拟试题多难!多好“希望试题难一点,认为总复习越难越好,这实际上是对高考缺乏全面的了解。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从全国考生中选拔出有学习潜力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因此高考成绩一定要有一个十分好的区分度。从理论上讲各科试卷的难度系数定在0.5比较合适,说通俗一点,就是高考结束后,全国抽样统计结果卷面分数为150分,各科试卷平均得分为75分比较合适,但考虑到中学的教学实际与教学改革的需要,所以现在的高考难度系数定在0.55左右,还有一种提法是0.5 0.6之间,就是说现在每年高考后全国抽样统计结果每科的平均分是82.5左右,有的考生说这个平均分是在及格线以下呀!(90分为及格)对“高考之前这个难度系数就确定下来了,依据中国目前的国情,只有这样,高考成绩才能达到一定的区分度,才能为高校选拔出的学习潜能的新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难!高考试题也难! 高考试题的难度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说命题者觉得难的题,我们从来也没有感觉到容易过;而命题者觉得是比较容易的题,有时我们还会感觉到很难。其实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高考结果不但决定谁上线,谁不上线,还决定着谁上重点,谁上大本,谁上大专,因此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个考生对每一个学科的每道题都能上手,都会做,都能得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试题也是难的。但高考总复习决不是越难越好,考生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高考总复习对有实力的考生,对于报点重点大学的考生,复习要有一定难度,因为有些试题就是给你们预备的,即令是这样也不是越难越好。对于大多数考生就不是这样了。高考试题分为难、中、易三档,三档试题的比例为2 : 5 : 3,也就是说难题占两成,中档题占五成,容易题占三成,还有一种提法是2 : 6 : 2,不管哪种提法,中低档题都占全卷的八成,也就是卷面150分中的120分,而难题只占30分。五科的中低档题就占600分。帐这么一算考生心里就应当清楚了,高考总复习应当抓中低档题的复习,即使是实力很强的考生也应当从中低档题入手抓起,然后再逐步提高难度。 (二)每年我们都要对本区考生的试卷做分析,统计得分率,失分率。在试卷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种现象值得考生注意,一是在试题得失统计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难题得分少,容易题丢分多。难题得分少是正常现象,而容易题丢分多就不正常了。另一种现象是从分数统计看真正拉开考生之间档次的主要是中低档试题,这就是说相当一部分考生在难题得分都很少的情况下,中低档试题拉开了考生的距离。这两种现象都提醒考生:总复习不是越难越好,而是首先要抓住中低档试题。 (三)许多考生在总复习过程中,忽视基础,忽视中低档试题,一味求难,忽视单项训练,一味做综合训练,好高骛远,结果是难题得不到分,中低档题也丢了不少分。即令是解难题也需要以中低档题为基础,所以实力很强的考生也要从中低档抓起,一步一步上台阶。至于大多数考生还有一个实力定位的问题,实力一般和实力较弱的考生无疑应当从基础上下功夫,在中低档题上下功夫。越难越好的复习指导思想只会使考生丧失信心,迷失复习方向。六、如何对待第一次模拟考试。五月初,各区县都将对本区考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六月份还将进行第二次模拟考试。这两次模拟考试,特别是五月份这次考试,从考试时间到考试顺序、从题型到题量、从考试范围到试题难度,各区县都将努力向高考靠拢。所以五月份这次模拟考试既是高考前的一次重要演练,也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既然是模拟考试那么就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努力摸索高考应试的规律和方法。 (一)考前时间安排要科学 第一次模拟考试前,考生都有几天自己支配的时间,要有计划,要科学安排,学科复习安排可以是多种多样,但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比如可以集中时间、精力抓自己的弱科、弱项,也可以在巩固知识点上下功夫,也可以做些单项或综合练习。时间安排一般是先考的科目后复习,后考的科目先复习,这样正好是考试前一天复习第二天考试科目,每天考完后再复习第二天考试的内容。 (二)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因为是模拟考试,心情不必过于紧张,但决不能因此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心情可以放松,但态度一定要十分严肃认真,仔细审题,认真做答。从知识的落实到能力的提高,从审题、答题到时间的安排,从一卷的填涂到二卷的书写要一一认真模拟,从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应试的规律与方法,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三)考后总结十分重要 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静下心来,在教师指导下对复习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薄弱环节一定要找准找全。这次模拟考试是对前一阶段总复习的全面检查,就像体检一样要找到病,并查出病因,然后才能正确确定治疗方案。这一环节工作往往被考生忽略,反而花费了许多宝贵时间把各区的一模试题拿来从头到尾做一遍,会做的题再重复一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做,这实质上是在一种低水平上做无用功,使考生的智力水平降到了最低点。 正确的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题筛选,把那些有价值、材料新颖、设问角度灵活多样,和高考试题靠拢的试题,按照难易水平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注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这样不但争取了许多宝贵时间,而且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四)调整心态,以利再战 模拟考试可能发挥正常,也可能不尽人意,这都是正确正常现象,特别是把问题暴露出来不一定是坏事。第一次模拟考试后离正式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个黄金时间段,正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重要阶段,万万不可骄傲,更不可泄气,调整好心态,安排好复习时间,相信高考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七、如何安排一模之后的总复习 稳定情绪,总结经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后的总复习指导思想。 一模之后总复习如何安排是每个考生要认真思考并作出具体计划的。从五月中到七月初的高考,对考生来说是黄金时段,从理论上讲是复习工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是种学科知识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训练、提高阶段。就好像蚕开始停食桑叶到正式吐丝之前的转化阶段一样。但这一阶段考生心理变化复杂,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这一阶段除了要继续复习外,还要参加咨询,填报志愿,科学的安排十分重要。 (一)稳定情绪 一模之后考生的情绪容易起伏,有的考生没考好,有的考生觉得答题时间不够,有的考生觉得试题难,因人而异,因成绩而异,急躁情绪时有发生,这是正常现象,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心理,自我调整情绪,到了高考时自然进入最佳状态。一模就像看病诊断找出毛病,发现不足,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大可不必丧失信心,从另一个角度讲高考已经开始,这个阶段考查的是学生们的心理品质,谁调整的快且好,谁就能抓住黄金时段,谁就能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家长应当给考生调整心理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二)总结经验 无论考得好的考生,还是成绩不尽其所有人意的考生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一模的得失。总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知识点掌握和学科知识结构、网络的形成状况;二是学科能力是否具备,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水平;三是考试方法,考试心理的得与失。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要总结,得与失一定要找准,为后期复习确定明确目标。 (三)对症下药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下段复习计划时要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前面几篇文章我都谈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最宝贵的黄金时段里反复做各区县的一模试题。假设我们把一模当做是看病,是诊断,那么跑一两所医院就够了,宝贵的时间应当用来治病。药铺里的药都是好东西,但必须是一人一方,对症下药,没有一张药方能治百人百病的。会做的题再重复,使智力水平降到最低点;不会做的题仍然不会,使情绪,心理一次次受打击、受刺激。正确的方法是考生或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题筛选,选择那些有特点,有良好导向的试题,针对考生薄弱环节进行有节奏,有节制的训练,训练以单项训练为主,综合训练为辅。 (四)统筹兼顾 一模之后的事情比较多,要高考咨询,要填报志愿,这些事都十分重要,一定要认真对等,认真做好。但时间、精力不能过于分散,不能拖拖拉拉,应当把复习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合理安排。八、克服模拟考试的心理障碍。 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总要安排同学做一做往年的高考试题或参加全区的模拟测试,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反映试卷量大,做不完、试题太难不会做、觉得会做的又做不全、做不对。因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急躁情绪。其实“做不完、不会做、做不对”是复习过程中乃至考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和处理这个现实。高考是国家一级的选拔性考试,面对全国几百万考生,考试结果又要有很好的区分度,拉开考生间距离,命题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试题量大,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做不完,这是正常的,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这正是试卷设计者的初衷。“题目难,不会做”对一部分考生更是正常现象,不是每一道题都是为所有的考生预备的,这是由考生的水平差异和每一道题的难度系数决定的。“觉得会做的又做不对”这个问题要认真分析,题目、特别是客观性试题在命题时添加了许多干扰因素,如果考生的双基不扎实就会产生“觉得会做而又做不对”的现象。“做不完、不会做、做不对”的现象对于优秀考生是例外的,对相当一部分考生而言是正常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和制定正确的应试策略。 “做不完、不会做、做不对”对相当一部分考生是个严峻的客观事实,切不可因此丧失信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自己实力的估计。学习的信心来自于对自己实力恰当的估计。恰当的定位,面对高考就会心态平和,进而缩小了自己和试卷的距离。既然“做不完”对部分考生是正常现象,那么就有一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问题。高考试题排列一般是先易后难,当然中间有时也会有起伏。试题难中易的比例为2 : 5 : 3,或者是2 : 6 : 2,中低档题的比例都占八成,也就是占卷面150分中的120分,优秀考生可以在难题上得到分,而真正拉开档次的题是中低档题。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对高考试卷的结构,做题答卷就有了信心。有些难题不会做,无从下手,是因为不是所有的题都是给所有的考生预备的,一部分难题是给优秀考生和比较优秀的考生预备的,这样,考试结果才有一个很好的区分度,所以复习时不是越难越好,应当走容易的题、中档题少丢分的复习应试之路。当然高考试题不可能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考查能力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因此每一道题都要认真思考。“会做,但做不对”的原因或是双基不扎实,或是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或是担心时间不够,马虎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这是最不应当犯的错误,复习时要养成记录错题,分析错题,改正错题的自我反馈习惯,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夯实。答题时要做到“慢做会的求全对”。 九、应试心理与答题策略(上) 前几年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有些考生或考生家长询问我几个问题,都是有关应试心理及答题策略的,我听了以后觉得问题带有普遍性、典型性,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下面就把我的一些想法说给大家,供考生参考。 (一)正式高考时,试卷发下来后要不要从头至尾先看一遍?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些考生,考生的回答截然不同,但都有各自的道理。有的考生说一定要看一遍,不一定都看懂,看个大概齐,知道都是什么题,问的都是什么,这样心里就踏实了许多,等正式答题时再认真思索,一一作答;也有的考生说不看,一看心就慌了,反而不踏实了,干脆做一道看一道,省得总是惦记后边的题。看来心理承受力有差异,方法上也就不同了。我的意见是因人而异、因习惯心理而异。看完了踏实的就看,看完了不踏实的就不用看,不强求一律。但是语文的作文题还是要看一看,作文题是语文学科考试中最令人关注的题目,看了以后心里就会放松一些,避免了忐忑不安,至于怎么写,写什么可以等写作文时再说。 (二)一模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老师要求答完后要检查一篇,根本没时间,怎么认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是相当一部分考生遇到的共同问题,正式高考时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不会缓解。那么怎么对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时间不足,这完全是个正常现象,文科类试卷在规定的时间里答不完现象少一些,但是考生之间的差距表现在答案的正确与错误上,表现在分数上。理科类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城答不完外在表现明显,分数上差距的表现也很明显。坦率地说有些考生不会答,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规定时间里答不完,这正体现了命题者的初衷。不是每一道题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不是每一道题、每一个考生都能上手,都会做,都能得分。这样高考结果才能有很好的区分度,才能把那些具有潜在能力的考生选拔出来。高考不仅是难度的考试,也是速度的考试,命题者在命题之前就确定了试卷长度标准,有些题不会做、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全卷,这正体现了命题专家的意图,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都是正常现象。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不是2 : 5 : 3或2 : 6 : 2吗,那么一般考生应当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中低档题上,千万不要在自己不会做的难题上花去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考试最后20分钟时,如果你对前边做过的题没有十分把握,如果对有些难题你根本无从下手,那么你不如把时间花在检查上,把那些你会做,已经做完了的题再检查一遍,这样也许能进一步提高你的成绩。十、应试心理与答题策略(下) 关于应试心理和答题策略还有几个问题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三)一模之后有的考生问我:试卷不是从易到难吗?怎么有些学科的试题一开始就挺难的?个别考生说开卷就是难题,一下子就紧张了,以为后面的试题会更难,汗也出来了,思绪也乱了。高考是难度和速度的考试,也是对考生心理品质的一次测试。在试卷梯度上、在试题的安排上也有文章的。试卷的试题坡度,原则上是多易到难的,但在具体安排上有一卷二卷之分,每卷都有难中易三档,准确地说试卷结构决定了试题的梯度是波浪式的,是有起伏的,不是也不可能绝对的从易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难中易的波浪式起伏对考生的心理素制裁也是一个很好的考查,所以考生对试卷结构要有一个基本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有的考生问:高考试题中有的材料没见过,有的题能上手做几步,但得不到满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高考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考查能力是“层层设卡、题题把关”,是“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也是命题专家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创设的新情景,这些都是命题者的初衷。他们不以陌生感为难考生,同时又给考生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至于有些试题能上手但得不到满分也是正常现象,“大开口,小出口”也是高考试题的特点,高考赋分是分步赋分,所以要坚持往下做,能做到哪一步就坚持做下去,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在考试中要珍惜第一判断,要认真审题,避免思维定势,字迹要工整,也是十分得要的。高考是知识的考试,是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素质的考试,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考生向自己的极限的冲击,因此考生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做答,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周杰伦 说:老师:如何在非典期间搞好复习,尤其在此时心情浮躁,应怎样调整? 尹宗禹老师 说:这一届高三毕业生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非典”非常时期,对考生的复习,对考生的心理,都会产生一些影响,“非典”这样一个事实,是不可回避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正视“非典”非常时期,安排好中高考的考前总复习,调整好心态。应该说这是对应届初高三毕业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的考验,人们难得几次重大考验,既然我们遇上了“非典”,那么我们就应该正视并积极地应对它。首先,我想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一痊考生都要直面“非典”,既要进行积极的生理防治,也要积极做好心理调试。一定意义上说,中高考的心理测试已经开始,谁调整得好、谁调整得快,谁就赢得了时间。不是去抱怨,不是去消极对待,而是主动去迎接这个挑战。北京市会对中高考作出一些调整和安排,这些调整和安排对考生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并接受市政府、市教委做出的安排。中、高考本来就担负着对考生的心理测试,“非典”时期的心理调试就显得更为重要。其次,调整好复习方案。在非常时期,要把原来的复习方案进行调整。同学们自学的时间、在家学习的时间增多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事,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查漏补缺,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一定意义上说,今年的中高考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看哪些同学更踏实、更实际,更具备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家学习,可以进一步突出学习的个性化,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周杰伦 说:老师:海淀一摸考490,适合报哪类学校,高考还有可能提多少分? 尹宗禹老师 说:我不知道你是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但是总的来说,成绩还是不错的。今年的一模海淀区的试题可信度很高,你还可以做一做西城区和东城区的试题。争取达到互补,每年海淀区都有一个成绩统计,你会从班主任那儿得到这个分数统计。依据这个统计,老师应该给你一个明确答付,你可以提高多少分。根据这个预估分数和去年高考高等学校录取的分数做比较,这就是你填报志愿的依据。最近北京晚报,要登我的两篇文章,希望你留意阅读,会对你有帮助。 周杰伦 说:老师: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