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6小题。A.x=﹣3 B.x1=3。x2=﹣3 C.x1=x2=3 D.x=3。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A.3(x+1)2=2(x+1) B. C.ax2+bx+c=0 D.x2+2x=x2﹣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
1、期中试卷(2)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在20人的青年歌手比赛中,规定前10 名晋级,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能否晋级,应该选取()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2(3分)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甲=82分,乙=82分,S甲2=245,S乙2=190,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A甲班B乙班C两班一样整齐D无法确定3(3分)用扇形统计图反应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时,陆地面积所对应的圆心角是108,当宇宙中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则落在陆地上的概率是()A0.2B0.3C0.4D0.54。
2、期末试卷(3)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答题栏中相应的题号栏内,不填、填错或填的序号超过一个的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方程x29=0的根是()Ax=3Bx1=3,x2=3Cx1=x2=3Dx=33(3分)把抛物线y=(x1)2+2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是()Ay=x2By=(x2)2Cy=(x2)2+4Dy=x2+44(3分)下列说法:三点确定一个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三角形的内心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其中正确。
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1)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3(x+1)2=2(x+1)BCax2+bx+c=0Dx2+2x=x212(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AB2CD33(3分)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依次连接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A垂直B相等C垂直且相等D不再需要条件4(3分)已知点A(2,y1)、B(1,y2)、C(3,y3)。
4、期中试卷(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下列函数中不是二次函数的有()Ay=x(x1)By=1Cy=x2Dy=(x+4)2x2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x22x2=0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是()A(x2)2=2B(x1)2=2C(x1)2=3D(x2)2=33(3分)如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3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B1C1或1D5(3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3,BC=5,将腰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连接AE,则ADE的面积是()A1B2C3D46(3分)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
5、期末试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3分)计算a7()2的结果是()AaBa5Ca6Da82(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3(3分)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4(3分)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2,BC=4,AC=7BAB=5,BC=3,A=30CA=60,B=45,AC=4DC=90,AB=65(3分)下列各式:,(xy)中,是分式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6(3分)若(x+3)(x4)=x2+px+q,那么p、q的值是()Ap=1,q=12Bp=1,q=12Cp=7,q=12Dp=7,q=127(3分)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6、期中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面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A1,3,10B1,7,10C1,5,12D1,3,23(3分)将抛物线y=x24x4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Ay=(x+1)213By=(x5)23Cy=(x5)213Dy=(x+1)234(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1=0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不相。
7、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2 . 某学习小组准备对秀洲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卵的孵化率”,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1.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冷战”后世界形势的是( )ABCD2 . “博物馆的外墙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满目疮痍,墙面脱落,还留有弹孔。
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2.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做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
1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张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二战开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对波兰的进攻D莫斯科保卫战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
1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2.3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说,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
1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1.2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成功地实现了两次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后发动了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2 . 一位国民党老兵通过厦金航线从台。
1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1.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看看下侧的图片,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交通:____。
14、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4.1两种命运的决战 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 1949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军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信中所说的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
1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3.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 二战中迫使德国最后战败投降的战役是( ) A柏林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莫斯科保卫战 D中途岛战役 2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B苏联红军在苏德战场的顽强作。
16、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 .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
17、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 中共十八大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改革的基调,那么,在中共的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2 .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8、1 .化 学 的 定 义 2 .物 理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 定 义 : 3 .化 学 变 化 的 伴 随 现 象 : 4 .物 理 变 化 与 化 学 变 化 的 本 质 区 别 与 联系 : 5 .化 学 性 质 和 物 理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