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婚礼服风格比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9762478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西方婚礼服风格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西方婚礼服风格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西方婚礼服风格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东西方婚礼服风格比较摘要: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展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婚礼服作为服装的一个支流,也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早在礼仪出现的时候,婚礼服就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婚礼服中营造了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内涵及审美倾向。东西方婚礼服在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受观念、文化传统、习俗、宗教哲学思想等影响展现了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婚礼服;文化;审美;东西方比较引言:随着服装种类的增多,分工趋于专业化等因素使婚礼服从服装大体中分流出来。人们对婚礼服的认识和感知随着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婚礼服在人们的着装观念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婚礼服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先秦时代就有婚礼服的影子。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婚礼服更是千姿百态,独具魅力。西方的婚礼服通常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婚纱,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文献记载,在后期的社会文化及时尚的变迁中,更是经历了各种艺术形态的洗礼,呈现出多元化的婚礼服分类。本文正是通过东西方婚礼服风格中造型、色彩、图案、配件、制作工艺的比较,从东方文化中领略民族婚礼服的独具匠心,从西方文化中领略不同艺术流派和文化冲击的魅力。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发展婚礼服艺术,传达婚礼服饰文化。1东西方婚礼服造型比较1.1 东方婚礼服造型造型是服装中重要的元素,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造型。同时也从不同造型中延伸出服饰风格的差异。图1.1宋朝女服含蓄美向来都是东方文化的特点。宋朝服饰完美的解读了含蓄的意义。(见图1.1)中式服装造型封闭、含蓄、平面等特点。传统中式服装造型从古至今都是要求把人体包裹的严严实实,紧扣的衣领,宽空、飘逸的衣身,长且洒脱的衣袖和裤、裙等。 旗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服装演变的结晶。清朝时期的旗袍具有中国含蓄、封闭的服饰特征。(见图1.2、1.3)20年代的旗袍还是保留着清代的旗袍特色。(见图1.4)发展到现在尽管旗袍有了西方板型结构的融入,但旗袍还是保留着含蓄、内敛美。(见图1.5) 图1.2清朝上装 图1.3清朝女服 图1.4清朝女服 图1.5 现代旗袍 朝鲜族服饰独具风格。由古代传承而来的朝鲜族服饰具有唐朝服饰(见图1.6)的特点,男女穿着宽袍阔袖,装饰华美。从宽大、华美的服饰中我们能领略到唐朝服饰的风采。图1.7为阔衣,是吉林延边州朝鲜族服饰,本是宫廷及贵族的婚礼服,后逐渐流传到民间为新娘礼服.现在在传统的婚礼上依然可见到这类华服。5 杨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22 图1.6唐朝仕女服饰图1.7朝鲜族服饰韩服(见图1.8)融合了直线和柔和曲线的特点,与 我国朝鲜族服饰相差不远。女装由短上衣和宽松裙子组 成,显得十分优雅,男装由上衣和裤子组成,大褂和帽子更加衬托其服装美。日本和服(见图1.9)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服装,在很多礼仪场合和服作为唯一体现日本民族的服饰出现。和服是采用简单流畅的直线,包裹全身的服饰造型,和中国服饰一样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 纱丽(见图1.10)是印度传统服装,是印度服饰文化的代表,妇女们在各大仪式上都穿着纱丽。纱丽柔和的直线条衬托出H造型,在围裹中显得恰如其分,可称为人体包裹艺术。印度的妇女大多体态丰腴,她们穿着纱丽,半遮半露,显得绰约美丽,一如神秘的印度。 图1.8韩服 图1.9日本和服 图1.10纱丽 图1.11西式婚纱1.2 西方婚礼服造型 西式服装的造型开放、显露,其服装称作为立体服装。西方社会的穿着观念与东方截然不同,它崇尚显露人体之美,注重自我表现,是为炫耀自身之美和为自己而穿的服装。以巴洛克、洛克克时期的服装为例,各类袒露、开放的造型以及性艺术中胸、腰、臀的表现成为西式服装的造型主流。(见图1.11) 西方也有希腊、罗马封闭裹身式的服装,但是他们的裹身与中式的裹身性质不同。西式服装的裹身是服装紧贴人体,立体紧窄式,突显人体曲线,充分显露人体的体型美。所以西式服装的造型不论 是袒露还是裹身遮掩,都是开放、立体的服装造型。(见图1.12) 图1.12包裹式礼服2.东西方婚礼服色彩比较2.1 东方婚礼服色彩图1.13皇后谒庙服东方服装色彩偏重伦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表现因素。我国古代对服装色彩的选用具有社会内涵,我国古代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黄色、玄色是皇家贵族色彩,普通百姓家是被禁止使用的。图1.13是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皇后谒庙服袿襡大衣,谓之袆衣。周礼中袆衣为玄色,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衣边、下摆、袖口处都用黄色镶嵌,绣有龙纹等图案。这说明了我国古代对服饰色彩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为维系社会存在的服装色彩阶级性表现。 漫漫三千多年,玄黑色的婚礼服一直是主打,尤其是官宦之家始终严格恪守周制的舆服和定制,六朝时一度出现过白色的婚礼服,到了唐代,由于婚礼可以在舆服上越级的原因,允许庶民穿着绛纱袍迎亲,这是红色婚服的起源,但红衣新婿牵巾的另一端,他的新娘则一袭青碧,“青质花钗连裳”。(见图1.14)到了明朝,男子结婚若穿深衣,女子则对应地穿着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男子也可假穿九品官服,女子则着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或圆领女蟒服(同夫级别)、大红褶裙。6 (见图1.15)可见中国的“大红婚礼”受我国汉族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大事,是喜庆的日子。 图1.14唐朝士婚服 图1.15明朝士婚服“红礼”的流传有明确定制的时候已是在明代。而后作为一种最具传统风味和中国特色的婚礼服颜色流传至今。(见图1.16、1.17、1.18) 图1.16中国挂裙 图 1.17中国民间传统图案服装 图1.18红色礼服 日本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白色丝绸和服,这原本是18世纪和19世纪日本武士结婚时新娘所穿的礼服。白色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也意味着原有生活的结束。在婚礼上,新娘子要换很多套服装。起先新娘穿象征神圣、纯洁的“白无垢”(白無垢),而后脱掉白色礼服,换上金,银,红三色的华丽礼服,最后再换上未婚少女穿的深色和服,象征她少女时代的结束。新郎则穿黑色丝绸和服,和服下穿着斑纹摺裙(hakama),手持白色折扇,脚穿白色便鞋。(见图1.19、1.20) 图1.19日本婚礼服-白无垢 图1.20日本华丽婚礼服 韩国新娘的嫁衣则是七彩的丝织服,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上面再加披肩,披肩是由五种颜色组成华丽的服装,配以长袖子和黑丝顶冠,新郎则穿上大礼服。 西方婚礼服色彩在西方,服装色彩偏重感情的表达,重视色彩对人心理的调节。色彩有不同的情感和内涵,所以西方人重视服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西方人认为色彩具有丰富的感情,白色更是神圣、纯洁的象征,是一种魅力的表现,同时也受西方宗教的影响,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白色作为新娘的婚纱礼服。英国人崇尚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的白色,所以结婚时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同样白色也是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新娘的服饰还是鲜花,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暇的。在西方,宗教对服装的影响是很大的,犹太人受强烈的宗教影响,婚礼服也有稳定的色彩倾向。(见图1.21)图1.21 1986年犹太人新娘的锦缎礼服摩尔人是毛里塔尼亚的一个主要民族,他们的婚礼更是独具一别。婚礼时,新郎新娘的服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新郎身着崭新白色或蓝色的肥大长袍,新娘则穿着色泽鲜艳的花裙子,头上缠着同裙子一样颜色的布围巾。阿拉伯婚礼上的新娘会穿着装饰华丽的土耳其长袖袍子,手脚则会画上红褐色的格子花纹作为装饰。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婚礼服色彩丰富多彩,也孕育了不同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4.东西方婚礼服图案比较4.1 东方婚礼服图案中国图案丰富多变,在装饰纹样中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集合纹样运用较多。中国民族图案经历了原始的抽象、唐宋的规范、明清的写实的千年洗礼,凝聚了中国民族的灵魂。东方的图案强调均衡、对称、统一,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红双喜(见图1.24)是古今婚礼上最常用也是最多见的喜庆图案,意为双喜临门,大吉大利。新郎新娘举行婚礼,新人房舍要贴满吉祥祝福的“喜花花”,并且还要在婚礼器具上张贴,以示吉利。摆的花瓶上有“双喜平(瓶)安”(见图1.25);家具上糊着“喜上梅(眉)梢”(见图1.26); 吃的喜馍馍有“馍馍花”,甚至新娘的礼服上也绣着“鸳鸯戏水”“蝶恋花”(见图1.27)等吉祥图案,丰富的艺术语言在审美情趣中传达着爱的信息。 图1.24红双喜 图1.25双喜平(瓶)安 图1.26喜上梅(眉)梢 图1.27蝶恋花“龙凤呈祥”图案在民间主要用于婚庆大典,龙表示男性、凤表示女性,龙凤呈祥表示阴阳和谐,婚姻美好。“龙凤呈祥”又衍化成“龙飞凤舞”,带有浓烈的喜庆色彩。(见图1.28)“同心结方胜”,亦称“同心永结”,以“双喜”、“方胜”构成吉祥图案。“方胜”为两个菱形互相联结,寓意“同心”。 取“良缘喜结”、“琴瑟和谐”之吉祥蕴意。(见图1.29)“因和得偶”,以“荷花”、“莲蓬”及“白藕”构成吉祥图案。“荷”与“和”、 图1.28“龙凤呈祥”图案 图1.29“同心永结”图案“藕”与“偶”均为谐音,寓意为天配良缘、夫妻和睦。(见图1.30)和合如意 ,由盒、荷、灵芝组成。盒、荷喻意“合二圣”,灵芝喻如意。意指人事和睦,事业兴旺,繁荣昌盛。荷、盒与“和合” 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见图1.31)白头偕老,白头翁,鸟名。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牡丹花谓富贵花,“白头富贵”指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两厢厮守到老。(见图1.32) 图1.30“因和得偶”图案 图1.31“合二圣”图案 图1.32“白头偕老”图案 图1.33皇帝大婚洞房(故宫坤宁宫东暖阁) 图1.34传统挂裙图1.33为复原坤宁宫皇帝大婚洞房。图中的铺盖等都是采用龙凤双喜图案,而且故宫现在的藏品中还能找到与大婚洞房尺度一致的大红缎绣花、龙凤双喜门帘、帐幔。宋庆龄家传婚礼服选用了苏绣的硬缎丝绸,采用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日月星辰”中的“日”,绣有仙鹤、金穗等图案,其盘扣、一字扣均由手工完成。(见图1.34)中国少数民族的婚礼服图案受宗教的影响,由于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等各种信仰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文化可谓五花八门。土家、白族等有白虎图腾;彝、拉祜、阿昌等族有黑虎图腾,五彩缤纷。日本婚礼服中华丽礼服的图案要绣上仙鹤,花朵等吉祥图案,日本人忌用荷花作商标图形,原因是日本人把荷花作为葬礼专用的花。但日本人从古到今都喜爱龟,因为日本人始终视龟为长寿的象征,所以在婚礼中的装饰和摆设中也有体现。印度婚礼中没有“mehendi”的婚礼不能算是完美的婚礼。无论新娘出身何处,她的手上都一定要描绘有漂亮的红色“mehendi”。它的图案主要使用印度的国鸟:孔雀,以及莲花图案,还有象征幸运的鼻子翘起来的大象等传统样式代表家庭繁荣和好运。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意大利古典艺术有很长的历史,卷轴装饰和莨苕叶形的旋涡形设计正是出自这个国度。意大利古典图案有百合花、太阳、带翅膀的天使、旋涡形装饰等,这些装饰在西方国家象征吉祥如意、家庭和睦。在美洲土著人的观念中,鹿角象征着生命之树和太阳的光芒,鹿角的脱落和新生代表着长寿和再生。他们认为母鹿带有豪放热情的含义。在匈牙利的民族起源神话中鹿是神圣的母性象征。吉祥之鹿的艺术符号,一直伴随着他们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路程。7 乔晓光.中国国家地理.J.2007,6(1):23-24 欧洲人崇拜太阳,所以在婚礼中能看见太阳图案的存在,认为它象太阳神一样,给人以温暖,庇护着人类的幸福和平安,同时也象征着美德与永恒,真理与信念。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5.东西方婚礼服配件比较所谓饰品,是指除服装以外附加在人体上的装饰品,如头饰、发饰、耳饰、项饰、胸饰、腕饰、扣饰、腰饰、脚饰及巾、帕、扇、包、佩刀等佩饰。所有服装中都不能缺少配件的搭配。5.1 东方婚礼服配件中国婚礼服饰配件在少数民族中保留的最为明显。所佩戴的饰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着民族原始崇拜的意义。苗族是蚩尤的后代,因蚩尤爱牛敬牛,故苗家最典型的头饰是牛头从草间花丛中冒出。苗女银角头饰中高高扬起的两弯水牛角,是苗族美丽至尊的象征。(见图1.35)它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崇拜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图1.35水牛龙角苗族新娘陪嫁时一定要带伞和斗笠,伞象征神树枫木,枫木就是 “家”的保护神。大斗笠是对伞的进一步抽象化,内涵与伞相同。大斗笠必须是女方陪嫁品,保留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制遗风,能庇佑新娘一生平安。8 徐海荣.中国服饰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苗族姑娘最特别的要属银饰了,新娘出嫁时全身的银饰常常达三十多斤,全身闪亮的银饰一方面使新娘美丽出众,另一方面则是显示家里的富裕情况。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还有美丽的耳环、手镯等首饰。(见图1.36、1.37、1.38、1.39) 图1.36苗族头饰 图1.37苗族服饰 图1.38苗族服饰配件 图1.39苗族手饰彝族平金绣花披肩展开呈菱形状,披在肩上闪闪发光,绚丽华美。富有人家结婚时,新娘围于颈上,拜堂时穿用。这披肩不仅寓意丰富,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意愿。如意纹表示万事如意,银泡则吉光护身等,视之如珍,代代相传。(见图1.40)绣鞋,汉族服饰,明清时期流行,姑娘出嫁前都要精心绣制结婚时穿的绣花鞋。一般都用大红底色,上绣人物和花鸟等图案,内容寓意吉祥。(见图1.41) 图1.40平金绣花披肩 图1.41清朝厚底绣花鞋 韩国传统婚礼上新郎穿裤子、短衣背心,带结的上穿外套,戴纱帽冠带,穿木靴。新娘则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上面再加披肩,披肩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华丽的服装首饰。戴的发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教穿绣花鞋。(见图1.42) 图1.42韩国礼服 图1.43印度服饰 图1.44印度服饰印度的首饰、面纱在婚礼服中也不可缺少。代表着传统的印度服饰文化,表达新娘美艳、圣洁的形象。(见图1.43、1.44)5.2 西方婚礼服配件在英国新娘婚礼上要戴头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莎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法国新人用杯子也有特定的寓意,名为“Coupdemarriage”意思为“婚礼之杯”。马里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这里的新娘非常注重发型。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活泼有朝气,新娘常常会把卷曲的头发拉直,并用假发将头发加长,再编成无数根小辫子,然后将这些发辫扎成各种图样的发型。除此之外还要佩戴上项链、耳环、手镯、脚镯、甚至又大又重的鼻环,十分引人注目。最后,新娘要进行沐浴,撒上香水,穿上漂亮的婚礼服装,戴上艳丽的头巾,等待新郎来迎娶。9 婚礼上新娘要戴手套。据说在中古世纪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著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新娘在结婚时也有带着白手帕,其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着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再伤心落泪。6东西方婚礼服制作工艺比较中式服装是一种平面型的服装,结构简洁,直线勾勒出服装的结构,造型的变化较少,所以在制作中特别注重工艺的装饰。中式服装最常用的工艺装饰手法有:镶(色)、滚(边)、嵌(线)、盘(花)、刺(绣)等五类,主要被应用于服装的领、袖、襟、摆等边沿部位,在服装中有一滚二嵌或双滚三嵌的形式。晚清时期,在衣裙边沿点缀最多的竟有十八滚嵌(道)。中国的刺绣是闻名远洋的,有苏绣、湘绣等不同刺绣风格。此外,还有手绘、蜡染和钉珠片等多种手法。旗袍的领边、袖边、下摆等处包含了很多中国独具特色的制作手法,滚边把领子与正身完美结合,唯美的线条穿过胸前直到腋下,再把裙子前后两片衣片融为一体。如此完美的滚边把旗袍的内涵勾勒出来,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的服装精华积于一体的表现。(见图1.45)旗袍上的盘扣也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点缀旗袍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图1.46)另外旗袍上的刺绣更为精湛。所以旗袍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髓所在,也是几千年人们艺术智慧的结晶。 图1.45旗袍的包边 图1.46 旗袍盘扣 图1.47蜡染 图1.48苗族百鸟衣 苗族人的服装工艺也是让人惊叹的。雍容华贵的婚礼服装上饰有刺绣、蜡染(见图1.47)或织花等烦琐的装饰手法。其男女服饰各有特色,女服最为瑰丽多姿。这些裙子从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较特殊的女装有榕江苗女的百鸟衣(见图1.48),百褶裙蜡染(见图1.49)等等。在制作方面中式服装以静态为主。中式服装的裁制都是在一个 图1.49百褶裙整布上裁减,平放在案板上进行的,没有任何省道或分割组合,衣片的衣缝均以直线为主,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采用盖贴的形式贴缝上去的。衣片缝合后几乎不需要有试样或修正的过程,所以说这是一种静态式的制作过程。成衣后造型方正、整齐,在宽松流畅的线条下穿出含蓄、优雅、简练之美。这种静态制作服装的形成,完全是和中式服装平面结构有关,也和我国的民族性格喜静不喜动有密切关联。6.2 西方婚礼服制作工艺而西式服装裁制时讲究立体塑型。它是一种立体型的服装,非常讲究衣片组合后的立体塑型。立体塑型工艺就是指传统服装缝制工艺中的归、拔、推。在西式服装中这些工艺最多应用在上衣胸的推门、背部上端的归拢以及裤子臀部的拔裆和裤脚部位的拔脚等处。而西式服装的裁制非常讲究动态效果。早在13世纪初就确定了服装的立体裁剪法,衣片的衣缝以曲线、弧线为主,并有收省、折皱做波浪等各类工艺。服装试缝后,要来回的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试样、观察、留意动态效果,直至符合穿着者的体型要求和动态要求为止。西式服装被称为软雕塑艺术,服装造型追求有体积感、动律感,所以成衣外轮廓要符合人体,充分展现人体曲线,衣缝线条流畅、自然,造型圆顺、饱满,给人的印象是精神振奋、舒展、潇洒、飘逸,充满青春活力以及动态美。7.结论通过对东西方婚礼服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基于文化背景和审美理念的差异,在图案和色彩等表现形式上,东西方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婚礼服饰也大相径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沟通加强,婚礼服饰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通过本文中的比较,我们能清晰看到东西方婚礼服在造型、色彩、图案、工艺裁减等方面的区别。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婚礼服呈现了中西元素融合的局面。在传统的中式婚礼服中融入了西式立体裁减的运用,使婚礼服更加贴合人体曲线。造型上打破了中式封闭、含蓄与西式开放、立体的界限。中国婚礼中也出现了象征纯洁爱情的白色,与中国传统喜庆韵味的红色共同成为中国婚礼上常用色彩。中国传统图案也走向世界舞台,国外设计师也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等图案运用到服装中。乃至东方其他国家的民族元素都流传在外,与西式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境界。时尚迅速蔓延,服装更新的脚步越来越快,婚礼服已经成为流行风尚,同时也从婚礼服中折射出时尚的文化内涵。从历史中我们能看见婚礼服的璀璨文化,对于探讨婚礼服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婚礼服在历史中的文化传承。更好为我们发展婚礼服艺术,传达婚礼服饰文化。参考文献1 王丽华.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3.1412 吴卫刚.服装美学.M.上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6.120-127 3 徐海荣.中国服饰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75、156、1804 陶红、白洁、任薇娜.回族服饰文化.M.银川:5 鸿宇.中国民俗文化服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5.33-37 6 曾慧洁.中国历代服饰图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83 9 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8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