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_参考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99633392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_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_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_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信号传输线缆公司竞争战略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行业竞争格局3三、 必要性分析5四、 竞争优势的维持5五、 竞争优势的来源8六、 成本领先战略11七、 差异化战略24八、 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模型36九、 超额利润资源基础模型38十、 经济风险40十一、 政治风险41十二、 技术的变革42十三、 全球经济46十四、 项目简介48十五、 公司基本情况53十六、 法人治理结构54十七、 SWOT分析说明65十八、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75劳动定员一览表76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二、 行业竞争格局1、车辆电缆线束行业竞争格局全球各大车辆制造商通常对供应商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体系较为封闭,因此少数外资及合资车辆电缆线束企业长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主要以德国的莱尼、德科斯米尔、科络普,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以及美国的李尔、安波福等大型企业为代表。在国内市场上,我国车辆电缆线束企业数量较多,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暂不存在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车辆电缆线束企业。但是由于外资车辆电缆线束企业与合资车辆制造商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比例较高,而国内自主车辆电缆线束企业通常只为国产车辆制造商供货。2、柔性扁平电缆线行业竞争格局自1993年国内企业引入第一条柔性扁平电缆线生产线起,柔性扁平电缆线产业即在中国境内迅速发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国内柔性扁平电缆线企业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能不断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且规模较小,高端市场仍主要被日本企业控制。目前,国内柔性扁平电缆线市场格局主要以日本住友电工为龙头,剩余份额被以瀚荃电子和汉门电子为代表的台资企业,以及以良淋科技和莱尔科技为代表的大陆企业瓜分。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电子产业发展,未来中国大陆企业将越来越多地挤占日本和台资企业市场份额。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竞争优势的维持正如美国学者达维尼教授所归纳的那样,当代竞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2)密集、快速的竞争行动,使企业无法长期维持其已有的优势。(3)竞争互动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升,而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竞争优势的维持都是困难的。为此,企业必须对已有的竞争优势加以保护,以保证企业良好的赢利能力。为了避免其他企业通过模板而获得与自身相匹敌的竞争优势,企业一般都会设置一定的模仿壁垒。分析竞争者模仿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辨认、激励、分析、资源的获取。(一)辨认企业在采取模仿行动时,首先必须分辨出哪些企业在产业中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找出与超额利润获取相关的竞争优势,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模仿。然而在当今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利润率、市场情况等信息都被视为商业机密而加以保护。因此,在分析辨认阶段,企业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如上市公司的年报、财务信息的披露等)来获得相关信息,并分析找出那些绩效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因此,如果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将关键的信息加以隐瞒,那么就对竞争对手的辨认设置无法跨越的障碍。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保护自己能拥有长期的利润率,甚至会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即采取限价战略,将价格刚好限定在一个无法吸引新进入者的水平上。(二)激励当竞争者成功地辨认出了企业超额利润来源后,就会分析如果采取模仿战略,是否会招来被模仿者报复行为,并权衡采取模仿策略的成本和收益,再确定是否采取模仿策略。因此,如果能减少对竞争对手的模仿激励,企业也能避免来自竞争者的冲击。当竞争对手意识到,即使采取了模仿战略它们也不可能会获得超额利润,那么竞争对手就会放弃。因此,企业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威慑,告诉它们一旦进行了模仿,企业就会采取报复行为。如此一来,竞争对手就不敢再对企业发起挑战。为了让竞争对手相信企业确实会这样做,企业可以保持过度的生产能力或过多的存货。(三)分析竞争者想要模仿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则必须了解这种竞争优势究竟来源何处,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获得这种竞争优势。而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要找出与竞争优势息息相关的关键要素条件实属不易。例如,海尔强大的创新能力除了与企业内部适合创新的企业文化相关以外,创新人才的获取、培养及激励措施也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甚至还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因素。因此,竞争对手在采取模仿策略时,由于有限资源的限制,必须有所取舍,选取那些与竞争优势的培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加以模仿。正是如此,企业就可以制造因果模糊性,将与竞争优势相关的要素多样化,减少对单项资源和单项能力的依赖程度,从而增加竞争对手要分析成功决定因素的难度。(四)资源的获取一旦竞争者成功地找出了与竞争优势相关的要素,那么企业只能在最后关口资源获取上位竞争者设置障碍。通常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外乎两个:外购或自己发展。对于通过外购来获取资源的竞争者来说,只要企业控制了关键性资源获取的渠道,那么竞争对手就无法获得关键性资源,即使获得了也是以较高的价格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者模仿的成本将增大,当然也就会有效地抑制它们采取模仿行为。如果企业打算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发展所需的资源,那么企业则可以采取延长竞争者获得这种能力的时间,例如利用专利保护,或增加竞争者的模仿难度。五、 竞争优势的来源通过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和超额利润的产业模型两种不同的战略理论派分别道出了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的变化和外部的变化。总结概括,竞争优势主要有这么几种:环境的变化导致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价值链的重构改变了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则、企业的内部变革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1、环境的变化带来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通常被视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有利契机。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机会赋予某个企业。只有那些能迅速地识别出变化并做出及时调整的企业,才能抓住机会成为获利者。正如当国务院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时,这种政策性环境的变化也为许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但是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时,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会的出现都是稍纵即逝的。要想成为享有先动优势的行动者,企业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占有市场信息,并时刻警惕着环境的变化。此外,还必须要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利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方面,尽量避免由于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不利方面。为此,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以预测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该尽量增强企业的灵活性,以应变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2、价值链的重构改变了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则现有的产品市场通常都是竞争激烈的,甚至在一些高度统一化的市场中,企业不惜以降低获利空间来换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如果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价值,那么企业就可以绕过现有的激烈竞争,成为新市场的获利者。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新游戏”和“老游戏”战略的区别在于对行业价值链的重构。通过构造新的价值链,企业就可以在新的市场中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能为其他进入者设置竞争壁垒,如此一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可以更长久地保持。3、企业的内部变革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被动地适应,但是,如果企业能在内部进行变革,则能主动地创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正式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在创新方面缺乏活力,组织惯性也使得好多大企业对于目前环境的变化熟视无睹。这也是企业不断丧失现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企业应该主动地进行变革,努力地营造出适合创新的灵活宽松的企业环境。企业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可以提升竞争力,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甚至还能影响行业环境,进而改变竞争规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美、苏宁的出现,以及它们对我国家电行业游戏规则的重新改写。但是企业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具备勇气和信心之外,还必须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以“旁观者清”的姿态来客观、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审视。六、 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采取一整套行动,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为顾客提供可接受的、具有某种特性的产品和服务。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往往是行业内最典型的顾客销售标准化(同时又具有竞争性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优势是一切竞争战略的基础,不论采取何种战略,都离不开成本控制的能力。一个企业的成本优势,是由其价值链的构成及质量决定的。要获得成本优势,公司价值链上的积累成本就必须要低于竞争对手成本的积累。(一)成本优势的获得企业通过低成本战略可以获得很好的利润回报。第一,如果企业和竞争对手处于相同的价格区间或细分市场,则成本领先者可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定出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此来吸引对价格很敏感的购买者,从而提高总利润。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成为成本领先者呢?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达到: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和重构企业价值链。1、成本驱动因素一个企业的成本地位是企业总价值链中各项活动作用的结果,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其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一旦确定就很难变动,因此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和地理位置等。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性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在企业按照所选择的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成功地控制成本应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员工的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联系和自主政策等。成本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1)规模经济价值链上的某项具体活动常常会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其成本往往取决于规模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规模经济愈大,每单位的固定成本愈低。但是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管理监控和协调的费用增加,规模经济将不再发挥效果,该活动的成本反而会上升。大规模的生产能够实现成本优势。如果一个企业能在所处产业形成并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就能在该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竞争优势。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越大越好,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识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两种主要来源。(1)固定成本的分摊。固定成本的分摊是规模经济的首要来源。当企业在生产中的投入不能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发生改变时,就产生了固定成本。这些固定成本通常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投资,包括修整厂房、购置生产设备、研发开发费用、培训费用、广告费用等。当企业的规模较小时,生产的产品在数量和种类上都相对较少,这时分摊到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要高于生产规模大且产品种类多的企业。例如,在零售业中,就存在典型的范围经济,只销售单一商品的零售店几乎是没有的。由于必须承担租赁铺面、雇佣和培训商店员工等固定费用,商店经理们通常会通过销售多种商品来分摊这些费用。同样,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也要承担乘车费等固定费用。如果能在同一家商店购买到所需的商品,从而分摊这些固定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再好不过了。通过这样的范围经济,使商家和顾客达到了双赢的局面。(2)专业化。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够大,就能够实现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工人的灵活性和熟练程度,避免工人在不同工种之间转换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并有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推广。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工人被分配到专业化业务中去。在多样化的制造环境中,工人不断地重复单一的任务,要比进行一系列的任务更富有效率,公司的单位上人成本因而也随着公司的产出增加而下降。(2)学习曲线学习曲线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如图511所示。通过组织成员的学习、不断地重复,可以减少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从而降低浪费和错误,提高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性,最终削减成本。在技术型产业中,学习效应最为显著。技术越是复杂,其中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员工通过反复工作学习,掌握了完成任务的最有效的方式,从而使单位成本随之降低。像丰田汽车公司这样的日本企业就是以将学习作为运营哲学的核心而著称。学习曲线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提高企业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可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结构。在同行业中的A、B两家公司,由于B公司的单位成本低于A公司,则B公司相对于A公司拥有成本优势,这样B公司将实现更大的赢利。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中。由于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价格成为顾客购买产品时最主要的选择标准,因此,企业要想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只有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这时如果能有效率地沿着学习曲线下行,就会实现比对手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在竞争中获胜。(3)投入成本投入是一个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特别的要素来源渠道,就会在生产类似产品的同行企业中形成成本优势。较低的投入成本通常有以下两种来源。(1)地区差异。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投入成本可能有所变化。地,区差异在劳动力、管理、科研人员、原材料、能源和其他因素的主要成本中各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不同的国家,企业所付给工人的工资是不同的。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比如服装、鞋、玩具等行业,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往往成为这类企业的生产地首选,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2)议价能力。很多大公司,通常利用它们大量采购为谈判的筹码尽可能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低价格的资源。当购进产品是企业主要的投入资源时,企业出色的议价能力就成为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零售巨头沃尔玛强大的购买议价能力,使其竞争对手惊恐万分,因为他们可能使用从供应商那里得到的额外折扣进行侵略性的价格竞争。(4)生产能力利用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可以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尤其是在固定成本占相当大的比重的价值链活动中。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可以使分摊折旧和其他固定费用的生产量扩大,从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其生产能力利用率。(1)为那些能够使生产能力处于最高产量的客户群组合提供服务。(2)为其产品寻找在淡季时候的用途。(3)寻找那种间歇性利用企业剩余生产能力,同时使用自有品牌的客户。(4)选择那些需求稳定的购买者或者那些需求能够同正常的需求高潮/低谷周期相反的顾客。(5)同企业内有着不同季节性生产模式的兄弟单元分享生产能力。(5)价值链联系整个价值链中各种价值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成本受到企业价值链的影响。企业内部各价值活动的关系包括协调性、及时性、合理性等。有效地协调相联系的活动具有降低成本的作用。如果一项活动的成本受到另一项活动的影响,那么,在一种协调合作的方式下展开相关活动,就可以降低成本。如采购和销售这两个环节,如果能合理地协调起来,就可以降低库存成本。(6)垂直一体化一项价值活动的垂直一体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进行适当的一体化可以使企业避开有较强议价能力的供应商,也可以带来联合作业的经济性。如果合并或协调产业价值链中紧密相关的活动能够带来重大的成本节约,那么,进行一体化就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垂直一体化也可能因为丧失灵活性,将供应商能以更低成本进行的活动带入企业的内部来做,也可能导致与供应商的关系成为一种束缚从而仅是追求效率的动力,或提高了退出壁垒从而提高了成本。(7)时机选择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择。如在产业前期进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研发费用,承担一定的营运风险。若采取追随战略,可以通过模仿学习来获得技术,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有时候,先行者可以获得某些优势。市场上的第一个品牌往往能够比后来者以更低的成本得以建立和维持。先行者和最大的公司通常会形成强大的品牌认知。因此,根据价值活动,时机选择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时机选择可以带来持久性成本优势或短期成本优势,这就需要战略管理者有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有利的时机,为企业赢得优势地位。(8)相互联系这里所指的相互联系是企业内部同其他组织单元或业务单元实现机会共享。共享一项价值活动,有助于获得规模经济,有助于加快学习曲线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能力更充分的利用,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总成本的降低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个部门或一个地理单元获得的诀窍可以用来帮助减少另一个部门或地理单元的成本。这样,如果各项活动的诀窍很容易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转移,那么,在企业内部分享诀窍就具有很大的节约成本的潜力。(9)组织政策企业的政策选择往往会影响到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自主政策的选择反映了企业的战略,常常会涉及在低成本和差异化之间进行权衡。一些对成本影响较大的政策选择如下。(1)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特色。(2)所提供的产品组合和种类。(3)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及其水平。(4)交货时间。(5)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费用比率。(6)所使用原材料或购入材料的规格。(7)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为雇员支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8)其他人力资源政策。(10)社会因素一个企业的成本优势还与一些特殊的社会因素有关,如政府法规、税收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劳动保障政策、进出口政策等。有时,政府会对某些行业或一个行业的某些企业提供某些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做法会使受惠企业的成本低于竞争对手。2、价值链的重构价值链重构是从价值的最大化出发,重新开始设计活动。寻找革新性的途径来改造业务中的各个过程和任务,消减附加的“无用之物”,更经济地为顾客提供基本的东西,这样可以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企业通过价值链重构来获得成本优势的主要方式如下。(1)简化产品设计。(2)消减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只提供基本的无附加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削减多用途的特色和选择。(3)转向更简便、更灵活的技术过程。(4)寻找各种途径来避免使用高成本的原材料。(5)直接销售而不是间接销售。(6)将各种设施重新布置在更靠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地方,以减少运输成本。(7)适当地进行整合,减少多余的管理费用。通过构建全新的价值链体系,剔除那些创造极少价值而成本高昂的价值活动,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二)成本优势的选择低成本战略是一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竞争战略,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知道它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当具备以下条件时,采用成本领先战略会更具有作用和效力。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产品在质量方面几乎没有差异,消费者购买决策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价格的高低。2、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也就是说,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化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从而使得消费者对价格的差异非常敏感。3、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由于消费者的要求相同,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低销售价格取代了特色或质量,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除了具备以上条件之外,企业本身应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3)认真的劳动监督。(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三)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一旦企业在行业范围内获得成本领先地位,它将拥有以下优势。(1)即使行业内存在很多竞争对手,具有低成本地位的企业仍可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这将进一步强化其资源基础,使其在战略选择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2)能有效地防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抗争,因为其较低的成本意味着当其他的竞争对手由于把自己的利润消耗殆尽以后,它仍能获得适当的收益。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竞争对手增多,尤其是发生价格大战时,成本领先地位可以起到保护企业的作用。(3)企业的低成本地位能对抗强有力的买方,因为买方的讨价还价只能是价格下降到一个价格上最低的对手的水平。也就是说,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前提是行业内仍有其他的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向其提供产品或服务,一旦价格降到下一个最有竞争力的对手的水平,购买者也就失去了与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4)无论是在规模经济还是在其他成本优势方面,那些导致成本领先的因素往往也是潜在进入者需要克服的进入障碍。例如,在某些行业,大规模生产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障碍。(5)具有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可以有效地应付来自替代品的竞争。这是因为替代品生产厂家进入市场时或者强调替代品的低价位,或者强调替代产品具有哪些现有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性和用途。在后一种情况下,具备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仍可占领一部分对价格更敏,感的细分市场;而在第一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价来抵御替代品对市场的侵蚀。(6)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取得了行业范围内的成本领先地位,一般情况下就会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赢得较高的利润。而较高的收益又可加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工艺变革,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成本领先地位,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四)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采用低成本战略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着很多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过度引起利润率降低只有以下情况下,企业才可能获得成本优势。(1)降低幅度低于成本优势的规模。(2)单位销量的增加足以在降低单位销售产品利润率的情况下增加利润。一个企业的成本优势是5%,就不能降价20%,结果虽然提高了销售额19%,但总利润却可能没有提高。(3)产品包含有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其他属性。2、新加入者可能后来居上行业中新加入者通过模仿、总结前人经验或购买先进生产设备,使得他们的成本更低,以更低的起点参与竞争,后来居上。这时,企业就会丧失成本领先地位。3、丧失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由于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把其主要力量集中于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虽然企业的产品价格很低,但也不为顾客所欣赏和需要。4、技术变化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生产技术的变化或新技术的出现有可能使得过去的设备投资或产品学习经验变得无效,变成无效用的资源,5、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就势必提高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一价格优势,从而不能与采用其他竞争战略的企业相竞争。成本领先战略带来风险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世纪20年代的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曾经通过限制车型及种类、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积极实行后向一体化,以及通过严格推行低成本化措施等取得了所向无敌的成本领先地位。然而,当许多收入高、已购置了一辆车的买主考虑再买第二辆车时,市场开始更偏爱具有风格的、车型有变化的、舒适的和封闭的汽车而非敞篷的T型车。通用汽车公司看到了这种趋势,因而对开发一套完整的车型进行投资。福特公司由于为把被淘汰车型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而付出了巨额投资,这些投资成了一种顽固障碍,使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调整面临极大代价。因此,经营单位在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时,必须正确地估计市场需求状况及特征,努力使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降至最低。七、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又称为别具一格战略,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更具有特色,从而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它是以顾客认为重要的差异化方式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可接受的成本)的一系列整合行动。应当强调的是,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并不是讲企业可忽视成本因素,只不过这时主要战略目标不是低成本而已。公司应当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来生产差异化产品,以减少价格的不断上升给顾客带来的压力。如果公司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的成本不具备竞争力,那么产品的价格将超出目标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只有公司完全了解目标顾客群的价值是什么,各种不同需求的重要性如何,以及目标顾客群为什么愿意额外支付,差异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通过差异化战略,公司为那些更重视产品差异化特征的顾客生产非标准化的产品。例如,超强的产品可靠性和耐用性、高性能的音响系统,都是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雷克萨斯汽车的差异化特征。同时,雷克萨斯的价格却比其他高档汽车更具有竞争力。对于雷克萨斯来说,并非产品价格,而是产品的一些独特属性为顾客创造了价值。要使差异化战略能够持续保持成功,公司必须不断升级顾客认可的差异化特征,并且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特征,这种做法需要公司不断改变产品线。另外,这些公司也许还会提供一系列互补的产品组合,从而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差异化,或许还可以满足顾客的一系列需求。由于差异化的产品能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因此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公司通常能够收取额外的费用。如果能以远高于差异化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那么公司就可以超越竞争对手,获得超额利润。公司使用差异化战略的重点不在于成本,而是不断地投资和开发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差异化特征。总之,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公司要尽可能在更多方面显示出与对手的不同之处。与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的相似性越小,公司受竞争对手的行动的影响就越小。产品和服务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差异化。与众不同的特征,及时的顾客服务、快速的产品创新和领先的技术、良好的声誉和地位、不同的口味、出色的设计和功能等,都可以成为差异化的来源。也就是说,公司拥有的任何一种能够为顾客创造真实价值或感知价值的方法,都可以作为差异化的基础。以产品设计为例,由于能为顾客带来积极的体验,它逐渐成为差异化的重要来源,而公司对设计的不断强调还有可能进一步创造竞争优势。苹果经常被认为是有能力在产品设计上设置标准的公司,iPod、iPad和iPhone就很好地证明了它的设计能力。(一)差异化优势的获取差异化的核心是塑造产品的独特性,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建立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要创造有效的差异化优势,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1)我们的顾客是谁?(2)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3)在产品或服务的哪些构成面上进行差异化?(4)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差异性?下面我们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差异化优势是怎样获取的。1、目标顾客的确定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和不断发展的,不同的顾客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占有市场,它们只能选择自身最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一定的顾客的需求。试图满足所有顾客,势必会模糊企业的形象、弱化产品的特色。所以,在建立差异化优势以前,确定目标顾客群是至关重要的。差异化总是与明确的定位联系在一起的。清晰的定位,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企业有鲜明的形象,从而有利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2、顾客价值分析确定了目标顾客群,就应该进一步分析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优势的最终标准是顾客价值。如果独特性对顾客来说没有价值,就不可能形成差异化。企业的差异化必须与顾客的价值一致,才能实现其市场价值,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准确地分析顾客价值是企业构筑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一般来讲,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为顾客创造他们需要的价值。(1)降低顾客成本。(2)提供能够提高顾客从产品中得到的性能。(3)提高顾客的效益。(4)在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企业可以有效地做到上述四个方面,那么,顾客就会心甘情愿地支付额外的价格。1)降低顾客成本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财务成本,还包括时间或便利性的成本以及使用成本。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反映在其他地方使用时间的机会成本。降低其中任何一个成本都可以为顾客带来价值。如果耗电量低的冰箱由于为消费者带来了用电量的节省而降低了使用成本,从而获得了更高的价格,快速复印机通过提高用户的效率来降低顾客的成本。2)提供能够提高顾客从产品中得到的性能如果同一产品能够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而所付出的成本要比分别购买单一功能产品所付出的价格要低,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这一产品得到一定的溢价。企业可以提供这样一些特色和属性来提高顾客从产品中得到的性能。3)提高可靠性、耐久性、方便性和舒适性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更加清洁、更加安全以及需要更少的维修;同竞争对手相比,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4)提高顾客的效益为顾客提高效益涉及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或者没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顾客的满意度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快速的配送速度、购买的便利性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在飞机维修领域,高效率、快速的交货速度是航空公司最为看重的。哪家公司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显然可以得到高于竞争对手的溢价,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和顾客的满意度。5)在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能力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就是通过竞争对手没有或者不能克服的竞争能力来为顾客提供价值。获得成功的能力推动型的差别化首先必须要深刻地理解顾客需求,使组织能力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3、差异化的创造层面差异化来源于企业所进行的各种具体活动和这些活动影响顾客的方式。实际上任何一种价值活动都是独特性的一个潜在来源。差异化要理解顾客看重的是什么,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差异化,创造差异化需要企业具备怎样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创造价值的各种差异化途径以及能够推动独特行为的各种活动,从而制订有效的差异化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一般来说,影响产品价值的要素可以来自于产品特性、服务与支持、产品销售、产品识别与认知、组织管理等要素。从这些方面入手,我们就可以找出企业独特的地方,从而实现差异化战略。1)产品特性产品特性是顾客购买产品时最直接也是最直观的选择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凸显或改变产品的特性来吸引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首先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就是产品的外观。因此,那些能吸引人眼球的独特外观,总是能第一时间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次就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比较看重的方面。尤其是消费者在购买一些耐用、贵重的商品时,总是会将这两个要素置于考虑的首位。除了外观、质量、性能要素外,企业还可以从产品的使用方面着手构筑产品的特性。观察电视机的发展,可以发现不仅它的质量、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耐用性、操作的简易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因此,当企业的产品的安装使用越方便,可靠性与耐用性也有所提高时,就越能说服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毕竟,没有人愿意为了使用一项新产品而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2)服务与支持当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时,企业就可以在服务与支持上面下功夫。企业通过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与支持,同样可以树立起企业的独特形象。尤其是当产品处于成熟期,企业在产品性能、技术等方面的改进空间有限而难度又较大时,这也成了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有效武器。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在售前、售中、售后阶段体现企业服务的独特性。在这方面值得学习的当属海尔。一提起海尔,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完善的服务:及时送货上门、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热线、谦虚平和的服务态度,所有这些,不仅帮助海尔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消费者的口碑营销,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3)产品销售考虑到渠道建设成本与管理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采用的是“生产厂商一代理商一终端销售商”模式。在此过程中,产品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消费者手中,不过最让人头疼的还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问题。这就为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设置了较大的障碍,同时,企业响应消费者的速度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因此,如果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对于改善消费者心中的企业形象大有神益,还能创造出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这方面,企业可以学习戴尔的直销及网络销售模式。4)产品识别与认知当一类产品的价格、质量等方面都很相似时,消费者往往会选择那些知名度高、品牌形象好的产品。分析消费者行为可以发现,当消费者在面对大量的产品选择时,他们已习得的关于产品品牌形象的知识会帮助他们做出购买决定。当然,那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就会成为购买的对象。可见,即使产品间的差别不大,企业也可以通过强大的营销攻势,帮助产品在市场中建立起良好的声誉。5)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的改善同样可以实现差异化战略,虽然它对产品价值的提升没有前面一些要素那么明显,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例如通过流程的改造,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企业的相应速度也会得到提升,自然也就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6)其他除了以上几个获取差异化优势的来源外,我们还可以有其他更多的获取渠道。比如,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事件来创造出差异化优势。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传播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从而建立起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条件企业要奉行差异化战略,有时可能要放弃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因为其他性与高市场占有率是不融合的。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2)企业具有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3)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4)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5)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有很强的协调性。(6)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三)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和风险1、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成本领先战略不同的是,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相对更容易保持。因为,一个企业的差异化往往都是基于企业较强的创新能力、极好的企业文化,竞争对手要模仿这些“软要素”的难度相对也就更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寻找一个独特的定位并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原因。具体来说,差异化战略可以为企业创造以下一些优势。1)可以降低环境与竞争对手威胁差异化战略为企业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从而绕开了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同质化竞争。当然,此时环境的威胁及竞争对手的威胁也就大大地降低了。2)可以提升品牌忠诚度实践表明,当差异化战略是基于顾客的特定需求时,往往能留住顾客,并创造较高的顾客转换成本。这样一来,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强有力的进入障碍,进入该行业则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克服这种已有的忠诚性。3)可以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差异化一般能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从价格转移到特定需求上来。当这种需求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时,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为此支付一定的溢价。那么,企业就可以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赢利空间。4)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如果我们的产品是独特的,那么消费者就无法找出类似的产品来比较价格,此时,企业也就掌握了产品定价的主动权。2、差异化战略的风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差异化战略也并不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创造出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还存在一系列的风险。1)差异化特征超出目标顾客的需求顾客可能会认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产品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提供的差异化特征会超出目标顾客群的需求。此时,公司会变得不堪一击,因为竞争对手提供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能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期,奢侈品的销售遭到严重的打击,很多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公司都存在上述的风险。2)公司的差异化方式不再能创造出顾客愿意买单的价值如果竞争对手通过模仿而为顾客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但价格更低,那么差异化产品的价值会进一步减少。3)不断重复的体验可能会减少顾客对差异化特征的价值的认同感例如,若顾客对一般纸巾的感觉都不错,他们就会认为不值得为舒洁纸巾支付高价。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必须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对产品继续进行有意义的差异化。4)差异化一般都与高成本相联系企业为了实现差异化,就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以及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品牌宣传等。一旦企业差异化失败,那么这些投入都是无法挽回的。5)差异化战略有可能会诱使企业过分关注不断细分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当大部分企业都在实施差异化时,如果企业为了实施差异化而差异化,就可能走进死胡同了。这不仅不能创造优势,相反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八、 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模型20世纪6080年代,外部环境一直被视为公司获得成功的战略决定因素。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I/O)模型解释了外部环境对公司战略行为的决定性影响。该模型指出,与管理者做出的组织内部的决定相比,公司选择进入的行业或细分行业对业绩产生的影响更,大。公司的业绩被认为主要取决于行业的一系列特征,包括经济规模、市场进入壁垒、多元化、产品差异化以及行业中公司的集中程度。基于经济学基础,I/O模型有四个基本假设。(1)外部环境被认为能够对获得超额利润的战略产生压力和约束。(2)在行业或细分行业中进行竞争的公司被认为控制相似的资源,同时,基于这些资源采取相似的战略。(3)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被认为可以在公司间自由流动,因此,公司间所产生的任何资源差异都是暂时的。(4)公司的决策制订者被认为是完全理性的,并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I/O模型要求公司必须选择进入最具吸引力的行业。由于公司被认为拥有相似的、可自由流动的资源,因此,只有在具有最高潜在利润的行业中经营,学会如何利用资源来执行由行业结构特征决定的战略,才能使公司的业绩得到提升。五力竞争模型可以用来帮助公司寻找最具吸引力的行业。这一模型包含了几个变量,并试图抓住竞争的复杂性本质。该模型表明,行业的获利能力(如资本投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比)是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五种力量分别为:供应商、顾客、行业内现有竞争者、替代品和潜在竞争者。在已知行业特征的条件下,五力竞争模型可以用来识别行业的吸引力,以及公司在行业中最有利的位置。该模型表明,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低于竞争者成本的产品或服务获得超额利润(成本领先战略),或者通过生产消费者愿意高价购买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来获取超额利润(差异化战略)。不同公司对同一顾客群的竞争,使得快餐行业成为“零和行业”,这一事实说明,快餐行业巨头麦当劳处于一个完全没有吸引力的行业。然而,由于聚焦于产品创新、新建店面、增加购买产品的便利性、加大价格优惠幅度,麦当劳得以在快餐业中获得了超额利润。I/O模型指出,只要公司能够有效地研究外部环境,以此为基础来识别有吸引力的行业,并执行适当的战略,公司是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例如,在一些行业中,公司可以通过组建合资企业来减少竞争者,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因此,合资企业可以,增加行业的获利能力。公司掌握外部环境所需的战略执行技巧,就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反之,则更容易导致失败。因此,该模型认为,决定公司能否赢利的首要因素是外部环境特征,而非公司内部所特有的资源或能力。九、 超额利润资源基础模型资源基础模型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体,这些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是公司战略和超额利润的基础。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要素,如资本设备、员工技能、专利技术、资金以及有才能的管理者。一般而言,公司的资源分为三类: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的本质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单个资源或许无法创造竞争优势,事实上,当资源组合成能力后才更有可能成为能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是指将众多资源以整合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或活动的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在不断发展,因此,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以获取超额利润。核心竞争力是指可以作为战胜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来源的一系列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通常体现为组织职能,例如,苹果公司的研发职能就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根据资源基础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公司间所表现出来的业绩差异主要源于它们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而不是行业结构的特征。这一模型还假设,公司首先获取各种资源,然后以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基础来发展其独特的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不能在公司间很自由地流动,其差异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通过持续不断地运用,能力变得更强,也更难被竞争对手掌握和复制。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能力既不能简单得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也不能复杂得难以在公司内部进行把握和控制。并非公司拥有的所有资源都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当资源和能力有价值、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这种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资源的价值性是指公司可以靠它来获取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应对各种风险;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它只有被少数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拥有;资源的难以模仿性是指与已经拥有该资源的公司相比,其他公司难以获得这种资源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获得该资源;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是指不存在结构类似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资源都可以模仿或可以替代,因此,单纯依靠资源很难获得或长期维持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能力,单个资源经常互相整合在一起,而整合后的能力更有可能具备上述的四个特征,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前所述,随着时间的变化,行业环境和公司内部的资源与能力都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表现。因此,公司为了形成愿景和使命,在决定一个或多个战略以及如何实施战略时,必须同时运用产业组织模型和资源基础模型。事实上,这两个模型是相互补充的,前者关注的是公司外部环境,而后者则聚焦于公司内部条件。十、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存在给公司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造成不利影响的根本性缺陷。正如上述俄罗斯的案例中所描述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它就不太可能对国外市场进行重大的直接投资。因此,国家只有创建、维护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才能更好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另一个经济风险是外国公司收购掌握关键自然资源的公司,或者是一些在知识产权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从而造成的能感知到的安全风险。例如,许多中国公司一直在购买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自然资源公司以及美国的制造业资产,这使得那些关键资源公司所在国的政府,越来越担心它们的战略性资产会被中国国有公司掌控。恐怖主义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风险。与印度尼西亚相比,中国和印度的安全风险较低,因而很多公司更愿意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投资,而不是印度尼西亚。如前所述,国际化战略的主要经济风险是不同货币汇率的差异和波动,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多种货币交易的地域多元化公司。对美国公司而言,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决定了它们的国际化资产和收入的价值。比如,如果美元升值,美国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的资产和收入的价值就会降低。另外,由于不同货币的币值会影响在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因而也会对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产品的价格不同,美元的升值会影响美国公司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因此,政府对该国经济和金融资本的监管和控制,不仅会影响本地经济活动,还会影响外国公司在本地的投资。当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东欧国家在政治和政策上的重大改革,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外国直接投资。十一、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东道国、本国的政治势力和政治事件,或者国际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国际化公司运营瓦解的可能性。如果公司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遇到大量的问题,包括政府法规修改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存在众多冲突的法律机构或腐败以及私有资产国有化的潜在可能性等,那么,公司就有可能面临运营的瓦解。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的公司会比较关注这些国家的政府的稳定性,以及动荡和不稳定可能对其投资或资产造成的影响。为了减少这些顾虑,公司应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公司可以评估导致国外投资和运营非商业性瓦解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俄罗斯在实行转型之后的数年间,经历了一段制度高度不稳定的时期,分权化的政治控制以及政策的不断变化造成了许多混乱,尤其是商业界。为了重新获得更多的中央控制权、减少混乱,俄罗斯的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起诉大型私有企业的执行官,获取公司资产的国家控制权,否决外资对本国公司的收购等。政府制度的不稳定,以及随后中央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使一些公司延迟或取消了在俄罗斯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尽管俄罗斯的领导人试图保证潜在投资者的产权和掀起行动,但法律的不完善以及普遍存在的政府腐败问题,仍使这些公司对俄罗斯的投资心存顾虑。十二、 技术的变革目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类:技术扩散和突破性技术、信息时代,以及不断增加的知识密度。通过这一分类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正在改变竞争的本质,并影响多变的竞争环境。1、技术扩散和突破性技术技术扩散的速度是指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能够实现和利用的时间,在过去的1520年间,速度得到了飞速提高。在美国,电话用了35年进入25%的美国家庭,电视用了26年,收音机用了22年,电脑用了16年,而互联网只用了7年的时间。“持续创新”一词就是用来描述信息密集型的新技术是如何快速和持续替代旧技术的。新技术的快速扩散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把竞争的优势赋予那些能够快速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公司。事实上,当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使得产品同质化时,或许只有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新不断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以创新为中心不断运转。新技术的另一个标志是公司可能只需要1218个月就可以收集到竞争对手的研发和产品决策的信息。在全球化经济下,竞争对手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可以模仿企业的成功竞争行为。这就意味着,技术扩散速度降低了专利的竞争优势。如今,只有少数几个行业中的专利能够成为技术保护的有效手段。突破性技术是指能够摧毁原有技术并创造新市场的技术。在当今的竞争市场上经常会出现突破性技术,例如,iPod、iPad等产品的技术被认为代表了全新的、突破性的技术。虽然一项突破性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但同时它也会损害原有产业中的公司,例如电子阅读器与电子书等对传统图书业的冲击。原有产业中公司可以在优势资源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借助多元化手段来获取新技术。2、信息时代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个人电脑、手机、电话、人工智能、虚拟世界、大型数据库、社交网站等,这些仅仅是其中几个由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使用多样化的例子。这些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正确、高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只要能有效利用技术,中小企业就可以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信息技术的变化和扩散的速度还在继续加快。截至2015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