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9047701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11(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 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 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词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 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材料二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材料三:(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3925393页(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答案: 本题解析:(1)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比:三年一次的乡试。进士出身:殿试后由皇帝 钦定的二甲进士。传胪:进士中的二甲与三甲第一名。(2)与唐宋比较,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 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3)戊戌变法期间下令改革考试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外国政治制度及技艺等内容;1905年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2. 问答题:古希腊古典时期有哪些史学成就?答案: 本题解析:希罗多德著有历史;修昔底德的代表作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的著作有希腊史、长征记。3. 问答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1)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朿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2)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因对华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4. 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一一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 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一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结合材料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答案: 本题解析:(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 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意愿和意志办事。 5. 问答题: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案: 本题解析:基本特点:(1)封建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存在着,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它的力量很软弱,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推翻了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后,代之而起的先是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独占。(5)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灾难深重。6. 问答题:隆庆和议答案: 本题解析:张居正改革时期,整顿边防,为改善汉蒙关 系,隆庆五年,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又赐予俺答汗手下都 督、指挥等官职;双方协定开放11处互市市场。最终达成 了隆庆和议。7. 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392页。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废止不久,传教士林乐知在万国公报发表评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这种“可惊可骇之奇效”,远不仅是一时之间清皇朝灭亡、现代政治与文化变革开始的。 美林乐知:中国教育之前途,万国公报第三十九册,总24014页,华文书局影印本。 一位在上海目睹废科举过程的日本人曾说:“废止科举是近来非常极端的措施,但未发生激烈的反对反对者也没有出头,读书人都满心欢喜。” 任达著,李伸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1905年10月2日,晋中太原县举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见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如何,有可忧可惧之端。” 刘大鹏著、乔志强注:退想斋El记,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 材料三 最后一场科举考试 时问:1904年7月4日 地点:故宫保和殿 考题:策题四道 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巨,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兼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升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考试的发展万程。 (2)据材料二,说明读书人对废除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反响?为何有此不同?怎样理解文中“这种可惊可骇之奇效,远不仅是一时之间清皇朝灭亡、现代政治与文化变革开始的”这句话?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与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举考试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案: 本题解析:(1)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唐朝前期进一步完善。明朝开始“八股取士”。清末戊戌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2)大部分人赞成,满心欢喜。少数人反对,对废科举深感忧虑和恐惧;赞成者自此可以消除科举考试带来的三大精神负担和对人身的摧残,反对者从此失去了升官晋级的阶梯;废除科举收到的“可惊可骇之奇效”还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了中国教育制度,培养人才,振兴中华,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3)明、清前期的科举考试试卷只能从四书、五经中令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有严格规定,史称八股取士。而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中,已不见八股文的踪影,改试美论,内容有中国史事、清朝政治、理财等。 8. 问答题:简述希腊取得希波战争胜利的原因。答案: 本题解析:希腊人是为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而战。敢于斗争;波斯军大多是被征服、被压迫的民族,作战消极;希腊将领指挥出色;希腊士兵的重武装更适于集团肉搏战;波斯军劳师远征,后勤供应困难。9. 问答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兵)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勇武有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 玉海卷一三八 材料三 (贞观十年)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皆自备,输入库,有征行则给之。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材料四初,诸卫府兵,自成丁(成年)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略尽,百姓苦之。(开元十年)张说建议,请招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免除各种徭役),优为之制;逋逃者争出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 一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材料五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日措置之势使然者,以此也。 新唐书卷五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此兵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对唐朝前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此兵制与当时所实行土地制度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此兵制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唐中后期政局的影响。 答案: 本题解析:(1)特点:兵农合一,府兵自备武器和其他设备;将帅和士兵的管理分离。 影响:府兵制下,将帅不能长期控制士兵,不易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2)均田制是府兵制实行的基础。政府所选的府兵都来自受田农民,士兵可自备武器装备从军。均田制破坏后,受田农民减少,农民无力承担当兵从军征伐的负担,府兵制必然遭受破坏。 (3)唐玄宗时期,府兵制逐渐变成了募兵制。这种职业兵长期受将帅的控制,成为割据的资本,形成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10. 问答题:简述宗教改革的背景。答案: 本题解析: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然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早已受到“异端”分子的挑战。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堡垒,当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时,世俗君主和人民群众同教会的冲突不可避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