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考试题库套卷23(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98153771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考试题库套卷23(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考试题库套卷23(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考试题库套卷23(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试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答案: 本题解析:(1)计划。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必须要 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要允许不断地修正计 划,把始料不及的在行动中又显示出来的各种情况 和因素容纳进计划。 (2)行动。 行动是第二个环节,即实施计划或者说按照目 的和计划行动。实施行动应该是: 行动者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信 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有目的、负责 任、按计划采取的步骤。 行动又是灵活的、能动的,包含行动者的认识和决策在内的;行动是视实际情况变化的,是不 断调整的。 观察。 观察是第三个环节。 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 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現 察。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 动的过程。 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 动者特点的考虑。教育教学实践受到实际环境中 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可能事 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盘控制,因此,观察在行 动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了。 (4)反思。 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它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 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与制 订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 描述出本循环过程和结果。 评价和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 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 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 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 的判断和构想。2. 问答题:联系其哲学、政治观点,比较要素主义教育与存在主义教育的异同点。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要素主义教育与存在主义教育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它们在政治上都反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社会观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在教育上都夸大了教育的社会作用。 要素主义教育与存在主义教育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系统知识、教师作用、严格要求,侧重知识灌输,脱离社会实际;存在主义教育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主观作用,以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为教育目标,强调学习者对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观选择和个别施教,强调绝对平等的师生关系。 3. 问答题:一些教师想在学校里做一个有关班级大小对化学成绩的影响的实验。班级大小是自变量,有4种水平,分别为1014,823,2631,3438个学生。参与研究的有4所中学,每所有8个化学班,每种水平各2个班。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什么?列举出尽可能多的无关变量。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学生的化学成绩。无关变量有:(1)学生自身的差异,如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出身、家长的期望、学习习惯、化学学习动机。(2)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3)教师的因素,如知识、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关系。(4)结果的统计计算方法,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等。4. 问答题: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 (1)概念的转变:随着实践的要求,科学水平的提高,新物质的发现,以及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变化,使概念的内涵得到充实,外延不断扩大。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 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充实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存在冲突,因而要对彼此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 (2)概念转变的过程:概念转变是学习过程中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新、旧经验及其有关的事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直至对新、旧知识经验作出某种调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 (3)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分类: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念的冲突;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 (4)认知冲突的解决与概念转变。主要有这几种: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第一,机械记忆;第二,概念更换:以新概念代替旧概念,并与其他概念相协调;第三,概念获取。总体来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比较精确;从较多的概念形式发展到更多的概念同化;从未意识到这些概念的心理过程发展到自觉的受意识控制。 5. 问答题: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与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异曲同工。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第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第二,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结构教学观。第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第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结构原则:为所有学生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程序原则:教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发现学习。步骤:第一,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二,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第一,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第二,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些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 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策略。认知同化理论观点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先行组织策略: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通过呈现“组织者”,为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不同于发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他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所学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教科书或教师的讲述,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 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概念;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 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大量采用,它近乎传统教学,在教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它给学生提供好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布鲁纳与奥苏伯尔学习理论是有区别的。 6. 问答题:.某乡镇中学有100名初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小学均未开设英语。现拟对其进行一项题为“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的真实验。请问: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答案: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 问答题:简述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并说明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 (1)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基本要求是: 一致性,即评价指标体系须与总体目标一致。 独立性。指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相对独立性,外延不交叉。 可测性。指标应当具体,用可操作化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测量或观察。 可行性,即可用、有效性高。 (2)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 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 要了解编制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程序。 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构成结构进行检验。在综合分析时,既要考虑指标系统的因素构成,又要考虑指标系统各因素的关系程度。 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 8. 问答题: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每个时期,由于处在一个国际大环境下,各个国家在教育上都会出现一些大体上相似的举措或政策,因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国教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势。二战后,世界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并且各国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始一轮新的竞争,欧洲各国竞相开始教育改革,经总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积极普及义务教育。经过长期的较量,各国都意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国竞相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案,并且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地延长。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法国的教育改革法,德国的汉堡协定等等,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法案。 (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国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颁布有关的法令,把职业教育作为战后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906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法国也通过了哈比法案,把职业教育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他国家也先后实施这样的决策,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 (3)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师范教育的建设也开始受到各国重视,好几个国家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规定,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加强师范教育建设;美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地强调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等等。 (4)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也是这一时期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英国1988年制定的课程改革,法国中学的课程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各国对学生在基础学科、科学、实用知识方面的期望。 (5)高等教育渐渐成为发展的重心。随着各国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渐渐由低往高上升,高等教育中的课程领域逐渐拓宽,专业设置日益完善,其教育对象也越来越普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创办的“开放大学”,以成人教育为对象,反映了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战后欧洲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6)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有各自的特色。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永远是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国不断地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总结了许多经验,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管理体制。例如,英国原本是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巴特勒教育法则开始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法国则体现出教育权下放的趋向。可见,各国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取长补短。 以上这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改革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趋向,其中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最明显的两个方面,体现出二战后的整个国际环境是对知识、科技的需求非常急切,教育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9. 问答题:“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惟师说。答案: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 问答题:简述元认知策略。答案: 本题解析:【答案要点】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给学习作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不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为了应付测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一般的“对策”。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做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 (2)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领会监控。熟练的读者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持续着这一过程。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的目标,诸如发现某个细节、找出要点等,于是,为了该目标而浏览课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就会采取补救措施,比如重新浏览材料,或者更仔细地阅读课文。 集中注意。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通过这个例子看元认知策略是如何起作用的: 假设有一个学生正在进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的学习,他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以简答或论述的形式进行考试,于是他决定做一个计划来理解要点、记住重要的事实、自己口述科举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计划策略)。他监控自己的学习,理解科举的每一次改革(监控策略),但发现对一些细节的改变记不清楚,于是他画出一些认为是考试的要点,前后对比,通过这种方式防止知识的混淆(调节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