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春《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7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9759535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春《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7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南开大学21春《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7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南开大学21春《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67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春中国传播法规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1. 新闻播音语言的特点是什么?新闻播音语言的特点是什么?所谓新闻播音语言,是指新闻信息传播机构中承担向受众口头传播语言信息(即“播音”)工作的人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其功能定位是对记者、编辑、编辑部等提供的文字稿的口头再现。新闻播音语言的基本定位是“转述”,即代别人发声,因此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下列特点: (1)与信息发出者的关系:非模仿性语言再现。也就是说,新闻播音者所转述的对象是信息提供者提供的语言信息,而非信息,这就形成了播音者与信息发出者的以文字稿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也构成了播音者的相对客观性角色定位。 (2)与语境的关系:非现场单向传播。新闻播音语言是讲给非现场受众的,无即时受众反馈,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形式。这种以传播为目的的独自性语言,受单向传播方式的制约,必然具有完整、连续、合乎语法和逻辑等规范性特征。 (3)信息形式:规范性语言。规范性是单向传播方式对新闻广播语言在语法、语句及语句关系、段落乃至篇章层次提出的要求。 2. 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进行任何分组划类、排序等先行工作,直接地抽取渊查样本。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个总体中的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概率,且各自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的介入。主要方法有抽签法和乱数表法。 (2)等距随机抽样:又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排列顺序所依据的标志,一般选用与项目目的无关的中立标志,如人名或地名的笔画、地理位置、时间顺序等。等距抽样所得的样本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具有较之简单随机抽样更高的代表性,使用方便,适用于没有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人员。 (3)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分层的标准一般选择与调查有关的标志,原则是把性质相近的单位分在一层内。分层抽样的主要特点是,同一类型中每个单位的差异较小,而且各种类型的情况都能包括在所抽取的样本之中,所以其代表性较高,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抽样和等距抽样都要小。 (4)整群随机抽样:又称为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其抽样步骤为:先将调查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小的集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义将第一级单位义分成若干小的集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以此类推,还可以抽出第三、四级单位样本。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能将各种随机抽样法的优点融于一体,特别适用于调查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 3. 简析新闻与宣传的关系。简析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正确答案: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新闻、宣传两词常常并用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新闻和宣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rn(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rn宣传和新闻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rn宣传活动和新闻活动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因为人类一开始就聚众而居必须宣传一种理念来凝聚内部协调行动教育下一代。rn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的联系尤为密切。必须强调的是: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新闻做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rn(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rn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宣传者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rn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rn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常需要重复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信息总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rn传播的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新闻、宣传两词常常并用,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新闻和宣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宣传和新闻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宣传活动和新闻活动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因为人类一开始就聚众而居,必须宣传一种理念来凝聚内部,协调行动,教育下一代。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的联系尤为密切。必须强调的是: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新闻做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宣传者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常需要重复,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信息总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传播的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4. 结合实例试述“融合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新闻传播的把关功能。(四川大学,2009年)结合实例试述“融合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新闻传播的把关功能。(四川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就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即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在新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爆炸和网络舆论呈现出愈来愈猛烈的势头对于海量信息的把关大众媒介中的把关角色已经远远不能顾及和胜任人民在新的媒介中能轻松获得信息然而如何影响大众的抉择和判断决定了新媒介时代把关人向引导员的角色转变。rn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有能力上网的人都学会了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并通过这个平台直接与人进行互动。rn 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大家在交流中形成了丰富的信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世界里网民全体的松散以及立场的不一致认识能力参差不齐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非理性的言论往往导致错误的舆论形成舆论主体和客体的“真实”遭遇挑战舆论危机就此出现。有时借助网络传播的超强动员能力极端倾向会发展成为网络暴力事件。在把关人缺失的网络世界里真正需要的是客观的评价者和积极的引导者。一系列事实显示了现在新媒介形式下要避免网络的不利影响不光要靠对把关内容的选择还应该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整合凸显“引路”功能。在我国媒介管理者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控制权利用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测和内容分析消化信息、整合素材更好地做好舆论的引导作用。在这点上人民网今年创办的舆情监测频道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仅关注最新的媒体聚焦的热点而且还关注最新的论坛热帖对于舆论广泛关注事件进行内容分析从客观的角度引导媒介在舆论导向上的纠偏从“把关人”转向“引导员”直接与公众进行个性化的有效信息传播并达到我们的目的回归原始角色重新掌握话语的主导权。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就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即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在新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爆炸和网络舆论呈现出愈来愈猛烈的势头,对于海量信息的把关,大众媒介中的把关角色已经远远不能顾及和胜任,人民在新的媒介中能轻松获得信息,然而如何影响大众的抉择和判断决定了新媒介时代把关人向引导员的角色转变。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有能力上网的人,都学会了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并通过这个平台直接与人进行互动。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大家在交流中形成了丰富的信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世界里,网民全体的松散以及立场的不一致,认识能力参差不齐,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非理性的言论往往导致错误的舆论形成,舆论主体和客体的“真实”遭遇挑战,舆论危机就此出现。有时借助网络传播的超强动员能力,极端倾向会发展成为网络暴力事件。在把关人缺失的网络世界里,真正需要的是客观的评价者和积极的引导者。一系列事实显示了现在新媒介形式下要避免网络的不利影响,不光要靠对把关内容的选择,还应该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整合,凸显“引路”功能。在我国,媒介管理者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控制权,利用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测和内容分析,消化信息、整合素材,更好地做好舆论的引导作用。在这点上,人民网今年创办的舆情监测频道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仅关注最新的媒体聚焦的热点,而且还关注最新的论坛热帖,对于舆论广泛关注事件进行内容分析,从客观的角度引导媒介在舆论导向上的纠偏,从“把关人”转向“引导员”,直接与公众进行个性化的有效信息传播,并达到我们的目的,回归原始角色,重新掌握话语的主导权。5. 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的情形包括( )。A.保证治愈B.利用患者名义做证明C.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D.贬低他人的参考答案:ABCD6. 侮辱可能是无意中做出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 电影在剪辑时要尽量做加法,内容越多越好。( )电影在剪辑时要尽量做加法,内容越多越好。( )参考答案:8. 商品细分的广告代理制以( )为代表。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商品细分的广告代理制以()为代表。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C9. “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朝拜”、“朝廷”、“朝代”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属于( )。A发散式“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朝拜”、“朝廷”、“朝代”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属于( )。A发散式B线条式C混合式D其它正确答案:B10. 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1)贴近经济生活。写经济漫谈要善于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和弊端,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力求使选题和立论贴近经济生活,加强针对性,强化导向效应。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变革时代,人们不仅想知道眼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还希望知道经济生活将要发生或必定要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变化。这就要求经济评论尤其是漫谈式的专栏言论的选题立论有点新意,有点前瞻性的独到之见。也正因此,要求作者的视野更宽一些,视角更新一些,评析更深一些。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写作经济评论,时常涉及经济理论和业务问题、经济术语和名词概念问题、专业门类的种种专业问题,因此,只是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往往会导致“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不良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我们做到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11. 新闻工作的弱点是容易浮光掠影。( )新闻工作的弱点是容易浮光掠影。( )正确答案:12.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思想rn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对社会的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rn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他们的报刊思想包括:rn 力荐西式报纸盛赞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影响巨大;rn 认为报纸可帮助统治者“博采舆情”了解下情、通达帝命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庞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rn 谴责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抑中扬外、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指出应自办报纸加强宣传;郑观应提出报纸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作用多办报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团结等。rn (2)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报刊思想 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等一系列政论报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rn 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概括为“通”: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地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第四开言路注重报纸在建设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rn 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rn 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rn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他们的办报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刊活动的轨迹与改良派的相反他们是从外到内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rn 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 “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旧金山指导少年中国晨报的工作时还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rn 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像民呼日报就一再强调“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和“义师先声”。rn 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比喻为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秋瑾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郑贯公则说:“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讨以儆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和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作为其主要内容。rn 记者应该先知先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记者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尽自己的天职民报的发刊词中说:“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这就是说记者对三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它来教育人民群众、鞭策人民群众向前进。rn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 “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思想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对社会的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他们的报刊思想包括:力荐西式报纸,盛赞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影响巨大;认为报纸可帮助统治者“博采舆情”,了解下情、通达帝命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庞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谴责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抑中扬外、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指出应自办报纸加强宣传;郑观应提出报纸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作用,多办报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团结等。(2)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报刊思想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等一系列政论报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概括为“通”: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地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第四,开言路,注重报纸在建设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他们的办报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刊活动的轨迹与改良派的相反,他们是从外到内,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旧金山指导少年中国晨报的工作时还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像民呼日报就一再强调“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和“义师先声”。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比喻为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秋瑾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郑贯公则说:“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讨,以儆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和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作为其主要内容。记者应该先知先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记者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尽自己的天职,民报的发刊词中说:“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这就是说记者对三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它来教育人民群众、鞭策人民群众向前进。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13. 对广告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广告管理机对广告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广告管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参考答案:15 日14. 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由( )组成。 A中国广告协会 B工商行政管理局 C中国广告学会 D中国对外经济贸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由()组成。A中国广告协会B工商行政管理局C中国广告学会D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AD15.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社会责任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社会责任论正确答案:(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rn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a.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b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c“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d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rn存在的问题rn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其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于一片混乱。进入20世纪西方报刊的混乱情况虽然稍有改善但基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基本问题就是: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设计者们理想中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利润至上的原则支配着西方新闻媒介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包括黄色新闻泛滥多元意见难以表达公民的权利被践踏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不满。rn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个危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则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 rn(2)社会责任论 rn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倡导社会责任论的是由一批学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a“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b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c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d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e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rn存在的问题 rn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rn以宣扬暴力的电视片为例几十年来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受众对电视中的暴力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暴力片却愈演愈烈。1996年3月作为日本最大的民间电视台之一的东京电视台(TBS)在日本奥姆真理教事件上的丑闻被揭露震撼日本新闻界。1989年10月日本的一名律师坂本揭露奥姆真理教的欺骗性东京电视台以奥姆真理教受害者之会为题拟播出坂本律师的谈话。但此事被奥姆真理教的头目麻原彰晃获知指派手下人与东京电视台作了一笔交易:让东京电视台独家采访麻原去德国的访问活动。东京电视台立刻取消坂本谈话的播放计划。而坂本律师却遭麻原手下人暗杀。此事直到1996年3月才被揭露日本电视界将3月26日定为整个电视界的耻辱日。 rn日本许多学者指出这个事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各家电视台将收视率视为首要课题靠事件和桃色新闻吸引观众有时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发生后各电视台为了竞争收视率在奥姆教问题上大做文章频频让奥姆教人员在电视上露面不加批判地播放麻原主张。甚至不惜采用花里胡哨的标题和猎奇的图像音响以致整个电视界不得不呼吁重建电视伦理。这些事件都说明社会责任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新闻媒介不负责任的状况。(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a.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b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c“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d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存在的问题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其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于一片混乱。进入20世纪,西方报刊的混乱情况虽然稍有改善,但基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基本问题就是: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设计者们理想中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利润至上的原则支配着西方新闻媒介,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包括黄色新闻泛滥,多元意见难以表达,公民的权利被践踏,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不满。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个危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则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2)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倡导社会责任论的是由一批学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a“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b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c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d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e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存在的问题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以宣扬暴力的电视片为例,几十年来,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受众对电视中的暴力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暴力片却愈演愈烈。1996年3月,作为日本最大的民间电视台之一的东京电视台(TBS)在日本奥姆真理教事件上的丑闻被揭露,震撼日本新闻界。1989年10月,日本的一名律师坂本揭露奥姆真理教的欺骗性,东京电视台以奥姆真理教受害者之会为题拟播出坂本律师的谈话。但此事被奥姆真理教的头目麻原彰晃获知,指派手下人与东京电视台作了一笔交易:让东京电视台独家采访麻原去德国的访问活动。东京电视台立刻取消坂本谈话的播放计划。而坂本律师却遭麻原手下人暗杀。此事直到1996年3月才被揭露,日本电视界将3月26日定为整个电视界的耻辱日。日本许多学者指出,这个事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各家电视台将收视率视为首要课题,靠事件和桃色新闻吸引观众,有时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发生后,各电视台为了竞争收视率在奥姆教问题上大做文章,频频让奥姆教人员在电视上露面,不加批判地播放麻原主张。甚至不惜采用花里胡哨的标题和猎奇的图像音响,以致整个电视界不得不呼吁重建电视伦理。这些事件都说明,社会责任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新闻媒介不负责任的状况。16.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正确答案:17. “悬壶”就是用( )作为药铺的标志,高高地悬挂在市场街头(肆头)或药铺的上空。 A灯笼 B旗帜 C葫芦 D招“悬壶”就是用()作为药铺的标志,高高地悬挂在市场街头(肆头)或药铺的上空。A灯笼B旗帜C葫芦D招牌C18. 简述埃及报业发展的历史梗概。简述埃及报业发展的历史梗概。埃及早在公元三千多年就已有了古文字和书写的纸莎草纸。而今的埃及新闻传播事业仍旧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1)埃及的报业开始于18世纪末。1798年,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用携带的印刷机出版了法文埃及信使报和埃及旬报。 (2)1827年,埃及总督阿里创办了一家月报柯里夫新闻,1828年他又创办了埃及事件报,主要发布官方新闻和政府法令、公告,同时刊载一些各地要闻和有关文学和社会问题的文章。 (3)1875年黎巴嫩人塔克拉在亚历山大创办了金字塔报。该报模仿英美报纸,采用新闻文体,大量刊登广告,实行商业经营,自称以“积极发表政见,及时报道商情,摆脱宗教束缚,传播现代科学文化”为宗旨。1881年由周报改为日报,并迁至开罗出版。是埃及最早采用商业化经营的报纸。 (4)1879年埃及成立以阿拉比将军为首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祖国党。同年出版了祖国报,积极宣传民族主义,喊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5)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穆罕默德阿布笃于1884年初在巴黎建立了团结会,创办了团结报,为反对英国占领而大声疾呼。 (6)1889年被誉为埃及新闻事业奠基人的阿里优素福创办了坚强报。1895年又出版了大型民族主义报纸埃及人报,在埃及新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1892年建立的新月出版社,是埃及最古老的出版社。 (7)1900年,在埃及民族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报纸旗帜报诞生,用英、法、阿三种文字出版,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创办人是穆斯塔法卡米尔,同时办有旗帜月刊。 (8)1922年埃及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时期的埃及新闻事业有所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报刊。1924年创办于开罗的图画周刊,是一份政治性画报,刊登图片的同时发表新闻述评;1925年创办的鲁兹优素福周:刚,是一家艺术政治性刊物,也刊登一些社会新闻和漫画。 (9)1934年大众性周刊最后一点钟出版。1943年出现的消息报最为重要,由阿明兄弟创办,以大众化的形式,吸引了相当多的市民读者。 (10)1952年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开始了埃及新闻事业的新历程。一方面陆续接管了外商报纸,一方面创办新报刊,如1953年12月埃及革命指导委员会创办了机关报共和国报,后来的总统萨达特任第一任总编。1956年6月4日埃及另一家新报人民报创办,同年10月,创办了开罗第一家晚报。 (11)1960年5月,根据纳赛尔的社会主义纲领,埃及政府颁布报刊国有化法令,所有规模较大的报刊都收归国有,还将四个比较大的私人出版社金字塔出版社、今日消息出版社、新月出版社和鲁兹优素福出版社的所有权移交给已经拥有解放出版社的民族联盟。 (12)1981年穆巴拉克继任总统,继续推行新闻改革,减少对报业的行政干预。 目前埃及的报业机构是以公营为主、允许各种所有制并存的报业体系。在公营报刊中政府一般占有51%的股份。还有若干家反对党报刊存在,如进步联合党的国民周刊和新华夫脱党的华夫脱周报。 19. 简述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的历史与现状。简述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的历史与现状。美国报纸的新闻,除一部分是由本报记者采写外,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通讯社和特稿社提供。美国目前约有400家通讯社和特稿社向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其中最大、最有名的即美联社及合众国际社。 (1)美联社 历史沿革 a港口新闻联合社(18481856) 1848年,时值墨西哥战争,为了及时、经济地进行战地报道,太阳报、先驱报等纽约六家大报组成了一个联合采访部。战争结束后,六家报纸在联合采访部的基础上合股组建了“港口新闻联合社”。1851年,刚成立的纽约时报加入。 b纽约新闻联合社(18561882) 1856年,港口新闻联合社改组为纽约新闻联合社,发展迅速,业务扩展到国内其他地方报社,参加成员不断增多。对外则同哈瓦斯、路透、沃尔夫三大通讯社建立联系,交换新闻。1882年,有些成员退出该社组建合众社,总部机构四分五裂,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c美国联合通讯社(1892至今) 1892年,位于芝加哥的西部联合新闻社宣布成立独立的公司,取名为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推举梅尔维尔斯通为总经理。至1895年,成员和订户已达700家,东部地区和纽约的报纸陆续加入。1900年,美联社再行改组,将总部迁到纽约,并与欧洲各大通讯社订立合同,交换电讯,自此基础日益巩固。1902年,美联社开始在欧洲设立若干分社。1920年,若干中南美洲报纸加入美联社。但是,由于与欧洲通讯社有合同规定,美联社的海外发展受到限制。1934年,美联社宣布将一切合同限制废除,开始向其他国家报纸提供服务。 现状 a现在的美联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企业,社务由董事会主持,任命社长兼总经理领导日常工作,经费由社员以股款形式分担。该社编辑部门分设: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和电视部(APTV)。 b美联社总部在纽约,国内有6个总分社、143个分社和记者站,拥有国内90%以上的报纸订户,国外有3个总分社(伦敦、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90多个分社。 c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新闻分社和广告传输网。还同道琼斯公司合作,创办美联一道琼斯新闻社,向国外新闻单位和订户提供财经消息。1998年,美联社购买了世界电视新闻社,与美联电视新闻社合并成立美联社电视新闻社。 (2)合众国际社 合众国际社的由来 a合众社 1907年,美国的合众社成立,创办人是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的业主爱德华斯克里普斯。由于该社不是三社四边协定的成员,故而在对外活动方面不受任何束缚。1925年,合众社先于美联社两年播发新闻照片,十年后又成为向电台提供新闻的第一大通讯社。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合众社已在52个国家各地区拥有报纸、电台订户达1750家。 b国际新闻社 1909年,赫斯特建立了国际新闻社。其创办的最初目的是向赫斯特报团麾下的报纸提供国内和国际新闻,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联礼和合众社的制约。国际社亦非三社四边协定的成员,其新闻稿既可在国内,也可在国外出售给那些得不到或不愿定购美联社电讯的人。至1940年,国际社的国内外订户已达900家。 c1958年,国际新闻社与合众社合并为合众国际社。 现状 a合众国际社是一家商业性公司,总部设在纽约。该社编辑部门的设置以及各部职能和美联社基本相同。图片新闻部的创设早于其他通讯社,图书资料窒收藏有一千多万张底片为用户服务。1987年又率先建成全数字彩色新闻图片网。口语新闻部从任何事件发生地向全球一千多家电台、电视台提供实况和口语报道。 b合众国际社还经营多种业务。它通过美国遥控计算公司兴办数据库,向机关、企业、图书馆等提供新闻性数据;同商品新闻社联合组成合众一商品新闻社,向世界各地提供经济新闻;在伦敦建立国际体育新闻社;在加拿大建立分支的加拿大合众社。 20. 体制性失实体制性失实正确答案: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价值观同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定的价值观不仅关注着新闻传播活动而且要在对新闻传播实施领导和导向的过程中使其为自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其真实性的实现不可能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价值观同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定的价值观不仅关注着新闻传播活动,而且要在对新闻传播实施领导和导向的过程中使其为自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其真实性的实现不可能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21. 知新报(名词解释)知新报(名词解释)本题答案: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康有为亲自策划创办的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该报与上海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历史意义:自政变发生后,全国维新派报刊纷纷停刊,知新报还能继续出版,成为同封建顽固派作斗争的唯一报刊。22. 以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内的有( )。 A上海电视台播出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 B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广告以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内的有()。A上海电视台播出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B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广告业务C上海电视台播出商业广告参桂补酒D中国广告协会成立E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ABCE23. 舆论监督及其形式舆论监督及其形式本题答案: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通常它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形式:如游行,集会、示威、组织社团、印刷出版、新闻传播等等都可以成为舆论监督的方式。而批评建议、检举、揭发、控告。申诉等等。24. 恽代英(名词解释)恽代英(名词解释)本题答案: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无产阶级政治家宣传家。1923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或参与报刊10于种,先后编辑过新建设红旗等刊物。他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丰富报刊工作经验,注意理论探索和总结,对早期党报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25. 下面哪些表达是广告中不允许出现的?( )A.*洗衣粉,去污最有效!B.要喝就喝最好的!C.本产品是过敏性鼻炎的唯一救星!D.一年保证收益12%!参考答案:ABCD26. 节目、稿件修改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节目、稿件修改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既要进行绝对性修改,也要进行相对性修改。具体而言,就是修改差错和辞章。 (1)修改差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订正事实,一个是矫正思想政治差错。订正事实要达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的标准。订正事实的方法有: 分析判断,即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发现节目、稿件内部的矛盾和疑点,并加以删除或改正。如果发现重大事实的可疑之处,则应果断地停发整个节目或稿件,而不能只是技术性地将疑点消除,以表达上的事理的无错误掩盖报道上的失实。 调查核对,即通过对事实的调查了解或查证权威资料、咨询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发现和纠正差错。 矫正思想政治差错则要求纠正节目、稿件中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检查有无违反政策、法规和社会规范的地方,以及校正在字里行间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出的错误观念和倾向。 (2)修改辞章一般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符号系统传播流程的调整与推敲,包括活动影像、图像、图表、音响、语言、文字、符号、标点等一切表意达情手段,我们称之为修辞;其二是对节目、稿件从整体上加以调整与增删组合,包括压缩、补充和重组,我们称之为谋篇。 由于新闻来源的全方位性,广播电视修辞的首要任务是转换符号系统。对报纸杂志和通讯社书面语言传播的报道文字稿,要转换成口头语言;广播还要将电视的图像与画面等转换成口语叙述。其次是对语言的推敲、锤炼,按照广播电视语言上口入耳、通俗易懂、合乎规范、简洁生动的要求,炼字、遣词、造句,注意防止词语在口语中的歧义和某些标点符号在口语中的失效,并注意口头语言与音响、影像的配合,以达到准确高效的传播。 具体而言,谋篇的主要方式有压缩、补充、改编三种。压缩就是删芜而显粹。把握传播要点是压缩的诀窍,要从宏观着眼,高屋建瓴,或摘局部,或取概要,总之不要陷在字句的推敲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补充是编辑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而采取的编辑手段,新闻传播对这一手段的运用,必须有明确的限制,不可滥用,补充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并交代其来源,不能随意在报道者或评论者的名义下加进编辑的观点;改编必须在严格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是对新闻素材的任意组合,改编节目或新闻稿的主要方式有:拆分节目、稿件,改变结构,改变体裁,改变选题、选材或表现上的角度,综合不同稿件。 27. 什么是新闻传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传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本题答案: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手段反映现实的社会行为,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信息并传向受众的操作过程。它包括人们间面对面的新闻信息交流,团体内和团体间的新闻信息传受,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是:(1)传播内容限于新闻信息;(2)传播及时迅速,面向整个社会;(3)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28. 分析性新闻分析性新闻正确答案:是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学者等“他人”或记者对事件的分析帮助读者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度报道。它不是孤立地、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现象而是将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反映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它之所以出现的必然性、它的发展趋势、它的潜在意义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性新闻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分析性新闻的多少、水平高低往往直接反映一家新闻媒体的水平从而关系到它的信誉因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事实的报道愈发趋同而观察、分析问题的深度却大有差异。成为反映媒体整体素质和报道力度的标尺之一。是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学者等“他人”或记者对事件的分析,帮助读者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度报道。它不是孤立地、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现象,而是将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反映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它之所以出现的必然性、它的发展趋势、它的潜在意义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性新闻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分析性新闻的多少、水平高低,往往直接反映一家新闻媒体的水平,从而关系到它的信誉,因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事实的报道愈发趋同,而观察、分析问题的深度却大有差异。成为反映媒体整体素质和报道力度的标尺之一。29. 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从报道的指导思想来说,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而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记者重视。 (1)关于急报、缓报、不公开报的问题。对重大突发事件,应从政治、大局着眼,分别情况,采取急报、缓报、不公开报的方针。 急报:大多数突发事件,包括重大突发事件,都是可以公开报道的,而且要急报,尽快把信息传递出去,让人民知道,让党知道,让政府知道,以便采取对策。急报往往成为新闻竞争的焦点。 缓报:有些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一时不明,从政治上考虑,缓一点报,也是需要的。缓报不等于不报,而是弄清楚情况后再报。 不公开报:在当今科学发达的信息时代,不公开报的突发事件只是极少数。凡是不宜公开报的,应写成内参,向党或政府反映。 (2)关于如实报道的问题。无论是公开报道,还是写成内参,都要采取如实报道的方针。特别是面对一些灾害新闻的时候,要警惕两种人,一种人“报喜不报忧”,有意缩小灾情,实际是想掩盖或减轻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种人夸大灾情,企图多捞救济。 (3)关于从积极着眼报道的问题。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大洪水等,破坏性是很大的。报道这些自然灾害,一方面要报道人民生命财产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遭受损失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要报道党和政府怎样领导人民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的情况。 (4)关于连续报道的问题。不少重大突发事件并非今天发生,明天就宣告结束,而是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对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连续报道,善始善终,防止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5)关于“后来居上”的问题。对重大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快速报道。争取不到第一,那就要有“后来居上”的思想,加强报道的深度。 30. 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新闻采访因为具有特殊性,因此,其活动实施方式也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1)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具体有以下十种: 个别访问 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该形式的好处是: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 开座谈会 也称开调查会,是指记者就某个调查专题,邀请有关人员座谈。这种采访方式一般用于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 现场观察 俗称“用眼睛采访”,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 参加会议 会议都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效、经验、教训及问题等。所有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会议新闻采访主要通过参加会议这种形式采写的。 蹲点 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这种方式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 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这些资料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 改写 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由于新闻报道的需要,改写工作不仅能辅助采访的不足,甚至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