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工艺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371888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电气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电气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5页 共45页电气施工工艺目录动力配电施工工艺1 桥架安装工艺 32 配管穿线施工工艺 33 封闭式母线安装施工工艺 4变电所安装工艺1 变压器安装 62 盘柜安装 63 母线安装 74 二次回路安装 85 接地系统安装 8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艺1 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方法 102 变压器的工作零线 103 设备的工作零线 104 工艺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的安装 105 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艺 1010KV直埋电缆敷设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1 10KV直埋电缆敷设 12自动化仪表安装工艺1 施工前的准备 152 仪表开箱检查 153 仪表盘(箱、操作台)的安装 154 仪表单体校验 155 仪表架制作 156 仪表管路敷设 167 仪表电气线路的敷设 168 仪表安装 169 单回路模拟试验 1710 灯具、开关、插孔安装 1711 滑触线安装 18电气综合施工工艺1 电气工程概况 202 变电所的施工方案 203 各功能区及附属区的配电和照明工程的施工方案 244 厂区照明灯具的安装及质量保证方法 275 FMCS系统的安装及质量保证 276 DPM的选择 287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 29动力配电施工工艺1 桥架安装工艺1.1 检查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1.2 电缆支架应焊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1.3 电缆桥架安装在托臂或支架上,应用压板固定牢靠。1.4 电缆桥架的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朝外,连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1.5 电缆桥架一般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在断开处用10mm2铜导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联接。1.6 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1.7 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1.8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1.9 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1.10 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1.11 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1.12 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1.13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1.14 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1.15 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1.16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1.17 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1.18 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1.19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2 配管穿线施工工艺2.1 配线钢管采用冷弯,使用电动弯管器,小口径的钢管可使用手工操作的弯管器。管子的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管子弯曲处,不得有明显的折皱和扁裂现象。2.2 所配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无铁屑及无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2.3 钢管明配时,管子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2.4 配管时有下列情况应增设接线盒:2.4.1 管长度每超过30米,无弯曲;2.4.2 管长度每超过20米,有一个弯;2.4.3 管长每超过8米,有三个弯。2.5 明配管一般用丝扣连接,应做好跨接线,严禁管口对焊;钢管进入接线盒用锁紧螺母固定;整排配管时,管间的距离应相等,排列应整齐。钢管管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布置应均匀。2.6 暗埋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埋于地下管子不得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保护。2.7 暗埋钢管连接可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2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2.8 钢管的埋地敷设,要考虑到土建地面施工,根据土建地面作业顺序和土建同步进行;为防止杂物进入管口,可在管端套丝上好丝堵或管端丝口上套两个锁紧螺母,保护丝扣,用浸过水的牛皮纸塞堵管口,并包扎牢固。2.9 钢管暗埋预制后,在作地面前,穿入钢丝带线,为穿线做好准备。2.10 钢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接地(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2.11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子内,符合规定的情况除外。2.12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管内总面积的40%。2.13 穿线前,每个管口应套上护口,以防划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箱(盒)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堵住。2.14 不同相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以利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颜色的选择要统一。2.15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3 封闭式母线安装施工工艺3.1 设备点件检查3.2 设备开箱点件检查,应有安装单位、建设单位或供货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3.3 根据装箱单检查设备及附件,其规格、数量、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3.4 检查设备及附件,分段标志应清晰齐全、外观无损伤变形,母线绝缘电阻大于0.5。3.5 检查发现设备及附件不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时,必须进行妥善处理,经过设计认可后再进行安装。3.6 支架制作和安装应按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制作和安装,如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按下列要求制作和安装:3.6.1 支架制作3.6.1.1 根据施工现场结构类型,支架应采用角钢或槽钢制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字型、“”型等。3.6.1.2 支架的加工制作按选好的型号,测量好的尺寸下料制作,下料严禁气焊切割,加工尺寸最大误差5mm。3.6.1.3 型钢支架的煨弯使用台虎钳用郎头打制,也可使用油压煨弯器用模具顶制。3.6.1.4 支架上钻孔应用台钻或手电钻钻孔,不得用气焊割孔,孔径不得大于固定螺栓直径2mm。3.6.2 支架安装:3.6.2.1 封闭母线的拐弯处以及与箱(盘)连接处必须加支架。支架安装必须牢固,直段母线支架的距离不应大于2m。3.6.2.2 埋设支架用水泥砂浆,不高出墙面,埋深不少80mm。3.6.2.3 固定支架的膨胀螺栓不应少于两条。一个吊架应用两根吊杆固定牢固,螺扣外露2扣,吊架应用双螺母夹紧。3.6.2.4 支架及支架与予埋件焊接处刷防腐油漆应均匀、无漏,不污染建筑物和附近的设备。3.7 封闭母线安装3.7.1 封闭母线应按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组装,组装前逐段进行绝缘测试,其绝缘电阻值不得少于0.5。3.7.2 母线应按分布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每相外壳的纵向间隙应分配均匀。3.7.3 母线与外壳间距应对称,均匀,其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段与段连接时,相邻母线与外壳应对准,连接后不应使母线及外壳受到机械应力。3.7.4 封闭母线应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螺栓加装平垫和弹簧垫圈固定牢固。3.7.5 吊架安装时,在封闭母线与设备连接处应加固定支架。3.7.6 封闭母线外壳处应用接地线跨接,严禁焊接。封闭母线外壳两端应与保护地线连接。3.8 试运行验收3.8.1 封闭母线安装完毕后,应整理、清扫干净,用摇表检测相间、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并作好记录。3.8.2 检查测试符合设计要求,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验收资料。变电所安装工艺1 变压器安装1.1 变压器出库前应与建设单位代表共同检查其型号、规格与设计图纸是否相同,所有附件是否齐全,有无锈蚀、机械损伤,绝缘套管有无损坏和裂纹现象,还需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随箱图纸、说明书、装箱单是否齐全。检查无误后,方可出库,双方会签出库检查记录。1.2 变压器出库时用吊车装卸、钢丝绳必须挂在整体起吊的吊耳上,并保持水平,防止变压器倾倒,在运输变压器时,道路要事先察看,应平整坚实,过沟应加垫道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撞击或严重振动等情况,应注意保护瓷瓶不受伤害。运输时的倾斜角不得超过15度。1.3 变压器基础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1.5%的升高坡度,变压器母线与封闭母线连接其低压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安装中心线一致。1.4 变压器运到现场后,应先进行器身检查:1.4.1 所有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绝缘螺栓应无损坏,防松绑扎完好;1.4.2 铁芯应无变形,穿心螺杆对铁芯和夹件间的绝缘应良好;1.4.3 线圈的压钉应紧固,螺母应拧紧;1.4.4 引出线牢固,引出线的裸露部分应无毛刺或尖角,引出线与套管的连接应牢靠,接线正确。1.5 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1.6 相色标志正确,油漆完好。接地可靠。1.7 投入运行前必须做耐压试验,并进行冲击合闸检验。2 盘柜安装2.1 各种盘、柜、箱出库前应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检查其型号、规格等与图纸设计是否相符,其器件有无损坏,各种附件是否齐全,各种技术资料是否完整,检查无误后方可出库,并共同会签出库检查记录。2.2 屏、柜等在搬运和安装时应有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2.3 基础型钢安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不直度每米小于1mm,全长小于5mm,水平度每米小于1mm,全长小于5mm,型钢应固定牢固,接地良好。2.4 盘柜本体及内部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盘柜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宜采用M12镀锌螺栓固定在基础槽钢上。2.5 所有盘、柜之间的缝隙小于2mm。2.6 所有屏、盘、柜、箱、控制台水平允许偏差相邻两盘顶部小于2mm,成列盘顶部小于5mm。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小于1mm,成列盘面小于5mm。2.7 动力配电箱安装,外壳用开孔器开孔,进入配电箱的管必须套丝且用锁母固定在箱子上。3 母线安装3.1 安装母线前,首先检查母线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母线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3.2 母线的调直与切断3.2.1 母线的调直必须用木锤,不得用铁锤作业3.2.2 母线切断可使用手锯或砂轮作业,切断面应平整。3.3 母线的弯曲3.3.1 母线的弯曲采用专用工具冷煨,不得进行热弯。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皱折。3.3.2 母线扭转90度时,其扭转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3.3.3 铜母线平弯及立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厚度的2倍和宽度的1.5倍。3.3.4 母线的弯曲点至搭接边缘距离不得小于50mm。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L为母线两支点的距离)。3.4 母线的螺栓连接。3.4.1 铜母线钻孔尺寸及螺栓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3.4.2 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配齐弹簧垫、平垫,并且必须都是镀锌件,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扣。3.4.3 母线接触面加工应平整,无氧化膜,并涂以电力复合脂。3.4.4 母线的接触面连接应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3.5 母线的安装:3.5.1 母线安装应平整美观,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3.5.2 母线在支持点的固定:对水平安装的母线应采用开口元宝卡子,对垂直安装的母线应采用母线夹板,母线允许在垂直部分的中部夹紧在一对夹板上,同一垂直部分的其余夹板和母线之间应留有1.5-2mm的间隙。3.5.3 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3.5.4 母线刷漆应均匀、整齐一致。母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母线的螺栓与支持件连接处及所有距连接处10毫米的地方,均不得刷漆。3.6 母线的排列顺序及颜色 排列顺序相序 涂色 垂直布置 水平布置(由盘后向盘面排列) 引下线A 黄 上 内 左B 绿 中 中 中C 红 下 外 右D 黑 最下 最外 最右4 二次回路安装4.1 二次回路配线使用的导线规格应遵照施工图的规定。图纸无明确规定时,可参照下列几点:4.1.1 可采用500V铜芯控制电缆或500V铜芯绝缘导线,不得采用铝芯电缆或导线,且不得有中间接头。4.1.2 接到活动门、板上的设备二次接线,必须采用多股绝缘线并在转动轴附近的两侧留出余量后卡固。多股线芯的接线端应压线鼻子,不得直接接到端子或设备。4.1.3 线芯的截面积:电压、控制、保护、信号线不得小于1.5mm2,电流回路不得小于2.5mm2。4.2 布线方法:盘柜之间的连接线必须经过端子板。按照接线图将导线理顺,绑扎整齐,套好线号后接到端子板上。当采用塑料或金属线槽布线时,导线放入槽中,不须绑扎,否则可采用下列两种之一方法绑扎:4.2.1 尼龙线绑扎:绑扎点距离,水平布线不大于150mm,垂直布线时不大于200mm。4.2.2 铝带绑扎:用铝皮卡子绑扎时,需在卡子和导线之间垫二层塑料带,绑扎间距同上。4.2.3 标注线号:每根芯线的两端必须套塑料线号管,线号必须按施工图标注来写。线号采用打号机打印,以求整齐划一,不得用元珠笔写线号。4.3 二次回路布线的绝缘4.3.1 二次回路布线不得和金属构件、金属盘面直接接触,必要时可垫一层2mm厚的绝缘层。4.3.2 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必须套绝缘护套。4.4 二次回路的检查4.4.1 对照接线图,逐台检查仪表、开关、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熔断器等元件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有无损坏、受潮现象,并注意电器元件的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的电压必须一致,交直流也必须一致。4.4.2 用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量二次回路绝缘电阻。对二次回路接线,不得小于1,二次回路若有弱电元件,不得使用摇表,以免损坏弱电元件。4.5 二次回路动作模拟试验4.5.1 二次回路接线完毕,测量绝缘合格后,接通控制电源,切断主回路电源,进行模拟试验,检查二次回路的控制、连锁、保护和信号等动作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不正常,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5 接地系统安装5.1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规格尺寸和敷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图纸无标注时5.1.1 接地体用L50505镀锌角钢,单根长度为2.5米,间距不小于5米,距建筑物不小于1.5米,接地体顶端埋深不小于0.6米。5.1.2 地下接地干线用404镀锌扁钢。5.1.3 明敷接地干线用254镀锌扁钢。5.2 接地体和接地干线的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扁钢与角钢焊接、扁钢与扁钢搭接(宽度的2倍)均要三面焊接牢固。5.3 接地体和接地干线施工,施工班组要会同质检员及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会签验收单,否则不得回填土方。5.4 接地干线的明敷,应用扁钢制作固定卡子,卡子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镀锌扁钢调直后点焊于固定卡子上。接地线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穿钢管保护。5.5 明敷接地干线和地下接地干线之间应备有测接地电阻用的断接点。接地干线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处,必须做补偿弯。5.6 变压器的工作零线,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不得任意改变材质、截面及走向。5.7 变压器的工作零线和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5.8 每台设备必须用单独的接零支线接到干线,但母线支架、穿墙隔板、电缆支架、电缆保护管,可以多个共用一根接零支线。5.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通过避雷器来实现,避雷器应以最短的接地线与变电所主接地网连接。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艺1 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方法(本项目的防雷保护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防)1.1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规格尺寸和敷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和规范的要求。1.1.1 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并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与人工敷设水平接地网,组成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若接地电阻无法达到该要求时,采用增加接地体的方法,用L50505镀锌角钢,单根长度为2.5米,间距不小于5米,距建筑物不小于1.5米,接地体顶端埋深不小于0.6米。1.1.2 地下接地干线用406镀锌扁钢,明敷接地干线用404镀锌扁钢。1.1.3 防雷系统采用254的镀锌扁钢进行连接。1.2 有铜线的轴线交叉处的承台引出线为120mm2的铜线,铜线与承台内的电气筋采用火泥熔焊连接。1.3 接地体和接地干线的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扁钢与角钢焊接、扁钢与扁钢搭接(宽度的2倍)均要三面焊接牢固。1.4 接地体和接地干线施工,施工班组要会同质检员及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会签验收单,否则不得回填土方。1.5 接地干线的明敷,应用扁钢制作固定卡子,卡子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镀锌扁钢调直后点焊于固定卡子上。接地线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穿钢管保护。1.6 明敷接地干线和地下接地干线之间应备有测接地电阻用的断接点。接地干线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处,必须做补偿弯。2 变压器的工作零线2.1 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不得任意改变材质、截面及走向。2.2 变压器的工作零线和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3 设备的工作零线3.1 每台设备必须用单独的接零支线接到干线,但母线支架、穿墙隔板、电缆支架、电缆保护管,可以多个共用一根接零支线。4 工艺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的安装4.1 本项工程所有工艺管道都必须进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包括厂区的金属立柱等。并与主接地网形成一个整体,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5 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工艺5.1 在设计图纸要求的部位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网)。5.2 避雷针、避雷网(带)均为镀锌制品。避雷针可做成下粗上细逐渐缩小的形式。5.3 防雷引下线采用焊接且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30米,冲击接地电阻由设计规定,无规定时,一般不得大于10欧。5.4 突出屋面的物体,如风管、烟囱等金属物体一般不装接闪器,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属非金属物体则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连接。5.5 当低压线采用电缆埋地引入时,应在入户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接;5.6 当低压线采用架空线换成电缆埋地引入时,应在换线杆上装阀型避雷器并与瓷瓶脚以及电缆金属外皮共同接地;5.7 当采用架空线直接引入时,应在入户处装阀型避雷器,并和瓷瓶铁脚一起接于接地装置。5.8 架空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应在入户处与接地装置相连接。10kv直埋电缆敷设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1 10kv直埋电缆敷设1.1 直埋电缆敷设的路径上在有可能受到损伤的地方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与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口应作成喇叭口形。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米;伸出排水沟0.5米。1.2 直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0.7米。1.3 直埋电缆敷设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规格等是否与设计相符,然后按规范要求试验合格后方可敷设。1.4 直埋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与交叉时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1.5 敷设电缆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1.6 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1.7 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配套。1.8 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1.9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1.10 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1.11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10倍。1.12 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1.13 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1.14 直埋电缆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盖板可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1.15 直埋电缆在直线放每隔5010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1.16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1.17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1.18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与装箱单符合,外观是否符合要求。1.19 剥除电缆护层1.19.1 调直电缆:将电缆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干净、重叠200mm,在中部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1.19.2 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1.19.3 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1.19.4 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彻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电层。1.20 固定应力管:在中心两侧的各相上套入应力管,搭盖铜屏蔽层20mm,加热收缩固定。套入管材,在电缆护层被剥除较长一边套入密封筒;护层被剥除较短一边套入密封套;每相芯线上套入内、外绝缘管、半导电管、铜网。1.21 加热收缩固定热缩材料时,应注意:1.21.1 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因此,应调节电热风档位,或者调节喷灯火焰呈黄色柔和火焰,谨防高温蓝色火焰,以避免烧伤热收缩材料。1.22 开始加热材料时,热风(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热风(火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1.22.1 热风(火焰)应螺旋状前进,保证绝缘管沿周围方向均匀收缩。1.23 压接连接管:在芯线端部量取二分之一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线芯绝缘体,由线芯绝缘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压接连接管。1.24 包绕半导电带及填充胶:在连接管上用细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净。然后,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电层搭接。在两端的锥体之间包绕填充前厚度不小于3mm。1.25 固定绝缘管1.25.1 固定内绝缘管:将三根内绝缘管从电缆端拉出分别套在两端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加热火焰向收缩方向。1.25.2 固定外绝缘管: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1.25.3 固定半导电管:依次将两根半导电管套在绝缘管上,两端搭盖铜屏蔽层各50mm,再由两端向中间加热收缩固定。1.26 安装屏蔽网及地线。从电缆一端芯线分别拉出屏蔽网,连接两端铜屏蔽层,端部用铜丝绑扎,用锡焊焊牢。用地线旋绕扎紧芯线,两端在铠装上用铜丝绑扎焊牢,并在两侧屏蔽层上焊牢。1.27 固定护套。将两瓣的铁皮护套对扣联接,用铅丝在两端扎紧,用锉刀锉去铁皮毛刺。套上护套筒,电缆两端将密封套套在护套头上,两端各搭盖护套筒和电缆外护套各100mm,加热收缩固定。1.28 送电运行验收电缆中间头制作完毕后,按规范要求做各项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验收:试验合格后,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通知单、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自动化仪表安装工艺1 施工前的准备1.1 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必要的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已齐全;1.2 施工图纸已经会审;1.3 已经过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工作;1.4 施工现场已具备仪表工程的施工条件。2 仪表开箱检查2.1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2.1.1 箱内所装产品是否和装箱单上的型号、规格、数量相符,随机技术资料、附件备件是否齐全,外观是否有破损;2.1.2 作好开箱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供货单位联系;2.1.3 对于出厂时做好设计信号标志的仪表要和设计图纸仔细核对型号、规格、量程。开箱后,应将同一工艺系统的仪表存放在一起。3 仪表盘(箱、操作台)的安装3.1 安装前对仪表盘(箱、操作台)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及有关质量标准。3.2 搬运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伤及盘面和仪表。3.3 盘间及各构件间连接应紧密、牢固,安装的紧固件应有防锈层。3.4 仪表盘(操作台)的基础型钢尺寸应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与水平倾斜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型钢底座应在二次抹面前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3.5 仪表盘(箱、操作台)安装应垂直、平正、牢固、美观,各项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规定。4 仪表单体校验4.1 现场安装的仪表和盘柜上的仪表,在安装之前都必需进行单体调校,仪表的单体调校在环境条件满足调校要求的试验室内进行。4.2 调校之前技术人员要确定项目(以设计技术条件和出厂使用说明书出厂调试资料为依据)、试验方法、所用的管路、线路连接原理图、试验用气源,电源。所选用的标准表的精确度,量程要满足要求。4.3 调校试验记录要用正式试验记录,要全面反映调校试验的真实情况。4.4 调校试验合格的仪表,应按照工艺系统安装图,将仪表的设计位号标志清楚,封装完好,分类存放,以便安装。5 仪表架制作5.1 现场检测压力,流量的变送器应安装在仪表架上。连接导压管、管件必须按照相应清洁度要求清洗合格。架上的压力表,各类变送器要经实体校验合格并标记上和图纸相一致的设计位号。5.2 变送器、压力表阀件和导压管的连接不受强制机械力,仪表架和地(墙)面应安装固定牢靠,并做好电气保护接地。6 仪表管路敷设6.1 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实际情况规划布置仪表管路走向和排列顺序,其规划原则应以路径短,弯曲少,排列交叉少为佳。6.2 管路敷设前,管内应清扫干净,需要清洗脱脂的管路,应清洗脱脂合格后再进行敷设。6.3 管路在穿墙、过楼板、穿过道路及进出地面处应穿保护管。6.4 测量管路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测量要求,留有一定的坡度,其坡度满足规范要求,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6.5 对弯曲管段先行预制组装。现场组焊口要少,焊点要选在焊接方便的地方,以便保证组焊质量。6.6 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支架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7 仪表电气线路的敷设7.1 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支架安装在金属结构上或予埋件上应焊接固定。在混凝土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电缆支架水平敷设时,间距为0.8米,垂直敷设时为1米。水平安装的汇线槽支架间距一般为2米。7.2 汇线槽一般采用螺栓连接,螺母应在汇线槽的外侧,汇线槽固定应牢固。汇线槽拐直角弯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当电缆直接由汇线槽内引出时,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7.3 电缆保护管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埋设的保护管应选最短路径敷设。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毫米。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时,宜高出盘内地面50毫米。7.4 电缆敷设前,应编制电缆敷设表,安排好先后顺序,以免交叉。7.5 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铠装的为其外径的10倍;无铠装的为其外径的6倍。7.6 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平行敷设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线),应分类布置,采用隔板予以隔离。7.7 电缆敷设时应核对电缆型号规格,芯线至少要有1-2根的富裕,两端要留足够长度,终端要做电缆头,线头搪锡或压接线鼻子,芯线绝缘应符合要求。7.8 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补偿导线也不应与其他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7.9 补偿导线不论进行中间接线,还是终端接线,都不得将极性接错。8 仪表安装8.1 仪表安装之前应先检查现场环境,环境条件应和仪表投入运行条件基本相似,才能将检测仪表安装到现场。8.2 仪表的安装位置应和设计图纸相符,信号标志清楚,安装方式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式相符。8.3 仪表信号线的编号应与接线端子编号相一致,线头要作搪锡处理,接线牢固。8.4 仪表在现场安装完成后应注意保护,可调整部位可靠加封,以防他人乱动。9 单回路模拟试验9.1 照系统图、接线端子图校对信号线接线是否正确、牢靠,端子标号是否齐全,是不是与图纸相符。9.2 针对不同的检测回路准备好信号源(电阻箱、毫安毫伏直流电源、液(气)压标准源)。9.3 确定一次检测仪表的输入输出信号或模拟替代方式,中间测试点选在何处,回路电源供给,试验中通信联络等问题在试验前必须做出妥善安排。9.4 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后,回路送上电源,给一次检测仪表加上和实际检测参数相当的信号或模拟替代信号,在仪表控制盘上观察相应的显示,记录仪表指示数字,它应能正确指示出与输入信号相应一致的参数值。带有限幅报警的调节控制装置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调节报警限幅,保护联锁信号输入正确。9.5 对每个检测回路都要进行模拟试验,保证每个回路输出信号畅通,显示记录正确,精度满足要求,报警保护联锁灵敏可靠。9.6 单回路模拟试验要做好试验记录,填写试验报告,其中要反映试验回路的构成框图、试验信号类型、显示仪表的指示精确度,报警保护联锁,执行机构的动作情况,为综合试车供给依据。9.7 系统试车9.7.1 系统综合试车和负荷试车一般以业主为主,安装单位配合进行。10 灯具、开关、插孔安装10.1 所有灯具、开关、插座出库前均应按图核对其型号、规格,数量。10.2 所有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前应检查其外观是否有破损、锈蚀、裂纹。10.3 所有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应检查其绝缘好坏,动作是否灵活,灯具应试亮。10.4 成排安装的灯具、开关、插座应成直线,其允许偏差不超过5毫米。10.5 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应牢固、平正、整齐、美观,其水平、垂直误差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10.6 灯具、开关外壳应良好接地。10.7 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措施。10.8 室外安装的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米;当在墙上安装时,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米。10.9 部分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应和装修工程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10.10 螺口灯头相线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10.11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应有明显的标志。10.12 当吊灯灯具重量大于3公斤时,应采用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当软线吊灯灯具大于1公斤时,应增设吊链。10.13 投光灯的底座及支架应固定牢固,枢轴应沿需要的光轴方向拧紧固定。10.14 金属卤化物灯灯具安装高度应大于5米,导线应经接线柱与灯具连接,且不得靠近灯具表面。11 滑触线安装11.1 滑接线的测量定位11.1.1 测量滑接线最底点,离地平面距离不得少于3.5米,在汽车通道处不少于6米,滑接线距离其它设备、管道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11.1.2 测量每个支架位置、标高、并用色笔准确标注。11.1.3 靠近伸缩缝的两侧,应加装滑触线支架,从间隙中心线至支架中心线的距离不应超过300毫米。11.2 灌瓷瓶11.2.1 将螺栓上的油污及瓷瓶清洗干净,有裂纹的瓷瓶不得使用。11.2.2 用425号及其以上水泥、石膏、石棉、细砂、水配制填料,使螺栓处于中心位置,且与瓷瓶保持垂直。11.2.2.1 水泥、细砂按1:1(重量比)搅拌均匀后,加入0.5石膏边加水边搅拌,用手能结团为宜。填实、填平,常温养护三日后安装。11.2.2.2 将石棉捣碎用石棉一份(重量比),水泥三份搅拌均匀后,边喷水边搅拌均匀,水份不能过多,用手捻能结团,但不粘手为宜,填实、填平、洒水干固后进行安装。11.3 支架的加工和安装11.3.1 型钢支架断料应用锯、切割机。钻孔应用电钻、冲床,不能用汽焊割断。11.3.2 焊接时应在平板胎具上,焊接平整,牢固,焊后无扭曲。11.3.3 支架加工好后,应除锈、刷防腐漆、色漆,并应均匀、光滑、无漏。11.3.4 支架按图安装,应平整牢固,各支架应在同一水平和铅垂面上,支架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11.4 滑接线的加工及安装11.4.1 型钢滑接线在断料前应用调直器调直,不得有扭曲。11.5 断料应用锯、切割机,断头应整齐,端头应光滑。11.5.1 型钢滑接线连接应加同截面托板衬里,电焊焊三个边,焊缝饱满、平整、无咬肉、汽孔及夹渣。焊后无变型。11.5.2 安全滑线下开口程度调节适中,以滑接器通过时能光滑、接触可靠、无卡阻为宜。11.5.3 安全滑线连接处应平直,接头处光滑,滑接器通过时无抖动。11.5.4 滑线安装应平直,牢固,全长与主中心线的误差,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均不得超过10mm;滑触线相互间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10mm。安全滑线悬吊驰度相互偏差值20mm。11.5.5 滑线过建筑物伸缩缝处,或长度超过50m时应加补偿装置。11.5.6 导线与型钢连接处,型钢应搪锡,连接应紧密、牢固。11.5.7 型钢滑接线除接触面外,应刷防腐漆及相色漆,(红漆),且正确无漏。11.5.8 型钢滑线指示灯安装应正确,牢固。11.5.9 滑接器安装位置准确、牢固,以确保与滑线接触可靠、光滑、无卡阻。11.6 试运行交工验收11.6.1 滑接线安装完毕后,检查、清扫干净,用摇表测量绝缘,绝缘值应0.5,并作记录。11.6.2 检测合格后,送电空载运行,若无异常现象后,再带负载运行,观察运行情况,应无明显火花和抖动卡阻现象,可交付建设单位使用。电气综合施工工艺1 电气工程概况变电所工程、各功能区及附属区的动力配电与照明工程、FMCS系统(DDC系统、广播系统、CCTV系统、门禁系统、模拟与数字接口系统)工程、消防系统工程、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的安装与调试。2 变电所的施工方案2.1 设备的装载、运输及卸载设备的装载必须在符合国家有关包装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进口设备必须符合国际或生产国的有关包装标准),落地盘柜需加装专用固定底座。根据运输距离的不同采用公路、铁路及海运的运输方式,对于体积小、技术含量及价值高的元器件亦可采用航用的方式。设备运抵施工现场的中间保管仓库后,使用插车、吊车进行卸栽(对于体积小、重量轻的设备需进行人工搬运)至专用存放地。2.2 变电所设备的中间保护变电所设备的现场中间保管仓库具备防水、防潮、防腐蚀性污染及防冲击功能,并由现场保安人员负责防盗工作。2.3 变电所设备就位方法及质量保证2.3.1 在前期工序完成之后,我方专业人员将会同业主有关人员对将要开箱的变电所设备进行品牌、质量、及数量的外观检查,确认无误之后,进行设备就位(就位之前需对基础底座上的固定机构与设备进行核实并无误),变电所设备使用插车进行二次运输。2.3.2 就位的方法根据现场条件及设备重量的不同,使用吊车吊装就位、专用底座的插车就位、手动液压车就位的方法。2.4 变电所的施工工艺2.4.1 各种高、低压盘、柜就位前应会同业主代表共同检查其品牌、型号、规格等与图纸设计是否相符,其器件有无损坏,各种附件是否齐全,各种技术资料是否完整,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并共同会签检查记录。2.4.2 各种高、低压屏、柜等在开箱之后应有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措施。2.4.3 基础型钢安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不直度每米小于1mm,全长小于5mm,水平度每米小于1mm,全长小于5mm,型钢应固定牢固,接地及防腐处理良好。2.4.4 盘柜本体及内部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盘柜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宜采用M12镀锌螺栓固定在基础槽钢上。2.4.5 所有高、低压盘、柜之间的缝隙小于2mm。2.4.6 所有高、低压屏、盘、柜及控制台水平允许偏差相邻两盘顶部小于2mm,成列盘顶部小于5mm。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小于1mm,成列盘面小于5mm。2.4.7 母线安装母线前,首先检查母线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母线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2.4.8 母线的调直与切断母线的调直必须用木锤,不得用铁锤作业。2.4.9 母线切断可使用手锯或砂轮作业,切断面应平整。2.4.10 母线的弯曲方法及质量保证2.4.10.1 母线的弯曲采用专用工具冷煨,不得进行热弯。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皱折。2.4.10.2 母线扭转90度时,其扭转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2.4.10.3 铜母线平弯及立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厚度的2倍和宽度的1.5倍。2.4.10.4 母线的弯曲点至搭接边缘距离不得小于50mm。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L为母线两支点的距离)。2.4.11 母线的螺栓连接及质量保证:2.4.11.1 铜母线钻孔尺寸及螺栓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2.4.11.2 母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配齐弹簧垫、平垫,并且必须都是镀锌件,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扣。2.4.11.3 母线接触面加工应平整,无氧化膜,并涂以电力复合脂。2.4.11.4 母线的接触面连接应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2.4.12 母线的安装2.4.12.1 母线安装应平整美观,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2.4.12.2 母线在支持点的固定:对水平安装的母线应采用开口元宝卡子,对垂直安装的母线应采用母线夹板,母线允许在垂直部分的中部夹紧在一对夹板上,同一垂直部分的其余夹板和母线之间应留有1.5-2mm的间隙。2.4.12.3 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2.4.12.4 母线刷漆应均匀、整齐一致。母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母线的螺栓与支持件连接处及所有距连接处10毫米的地方,均不得刷漆。母线的排列顺序及颜色排列顺序相序 涂色 垂直布置 水平布置(由盘后向盘面排列) 引下线A 黄 上 内 左B 绿 中 中 中C 红 下 外 右D 黑 最下 最外 最右2.4.13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通过避雷器来实现,避雷器应以最短的接地线与变电所主接地网连接。2.5 10kv及低压电缆直埋的敷设及质量保证2.5.1 直埋电缆敷设的路径上在有可能受到损伤的地方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与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口应作成喇叭口形。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米;伸出排水沟0.5米2.5.2 直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0.7米。2.5.3 直埋电缆敷设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规格等是否与设计相符,然后按规范要求试验合格后方可敷设。2.5.4 直埋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与交叉时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2.5.5 敷设电缆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2.5.6 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2.5.7 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配套。2.5.8 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2.5.9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2.5.10 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2.5.11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10倍。2.5.12 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2.5.13 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2.5.14 直埋电缆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盖板可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2.5.15 直埋电缆在直线放每隔5010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2.5.16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2.5.17 变电所的接地系统由专用接地体实现。2.6 电缆热缩中间头制作工艺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