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9716902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先:现在的考试很少分着考“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提“句子的作用?”都是包含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两者很难分开来答。比如: “为下文做铺垫”是一种“结构”上的作用,但实际答题时需要答“为下文写什么(具体内容)做铺垫”才给满分。而那个“什么”就是在内容上的作用。句子在开头的作用: 引起下文(引出正文)引领下方(注意和引起下文不同)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 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中心(又叫主旨)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句子在文章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强调中心升华中心(升华主题)注意以上三种不能同时出现 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就是首尾响应) 特别注意:如果你问的是语文阅读中的“句子的作用?”通常按这样的格式 回答:划线句子 运用了( )方法,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中心。那个“中心”又包括:作者的思想 情感 人物的性格品质 及为下文做铺垫等。还有不同的文体作用又有区别从句子的修饰作用进行理解,分析时要从修饰作用入手,追本溯源,理解句子的实在意义.这其实是考察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烘托、借代、象征等形式,结合上下文,将修辞手法的作用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要表现出来。文学概念和表现手法在文章的中作用才是考核的本质。起始句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总起的作用。主旨句它的位置不一,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衔接句这种句子有承上启下作用。 深化句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警示句它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矛盾句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情感句它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引用句名言名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也常作设题点。 比喻句用比喻的方法说理抒情。 总结句或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笔墨抒情。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 这类题有这么几类,如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表达内容生动形象;排比,反问增强表达力量等。再如句子对文章技法上产生的效果,如有的设悬生疑,有的对比映衬,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扬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见大,有的升华深化,有的象征寓意等。总结。1.为下文写作铺垫(打基础、作伏笔)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4、衬托(正衬、反衬)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6、(照应开头),深化或提示主题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8、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10、开门见山,点题11、总领上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针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小结: (1)比喻。答题:把比作,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人和物的相似性)的特点。 (3)夸张: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一奇景的惊叹之情。(4)反复,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表现为呼吁型的,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5)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6)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 (7)设问:有问有答,一问引起读者思考,一答更能引发共鸣。 (8)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加强语势,层层递进。(9)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对应的褒义词来答)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五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总结全文;为后文作铺垫;照应。主题上作用应是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描写手法分为:(1)衬托: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也就是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1)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6)用典(7)设问、反问和反语(8)对比衬托烘托2怎样解释某句话的含义?(1)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要根据比喻的本体和相似点作答;(2)有指代词的,要明确指代的具体内容;(3)阐述某种普遍道理的议论性语句首先要联系上下文中的具体人和事来印证该道理;(4)有些句子,要从分析问题的原因的角度作答,特别是否定句,要分析出否定的原因。(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怎样解释某句话的含义?(1)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要根据比喻的本体和相似点作答;(2)有指代词的,要明确指代的具体内容;(3)阐述某种普遍道理的议论性语句首先要联系上下文中的具体人和事来印证该道理;(4)有些句子,要从分析问题的原因的角度作答,特别是否定句,要分析出否定的原因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一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题目 写作对象;文章体裁;其它重要内容。2.开头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烘托渲染3.主体部分 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4.结尾 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二文学作品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概览 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语言辞格: a.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b.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c.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中的衬托(尤其是反衬)手法。三文学作品常用表达技巧例析1象征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特定的人物或某种抽象的事理、概念、思想或感情等,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或内容等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2烘托 借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或其它描写对象)的特定情绪。3铺垫与伏笔“铺垫”:在主要对象或事件发生之前,先对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件或环境、气氛进行描写,为主要人、事、物的出现做好准备。“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作暗示。4正面描写直接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做具体生动而形象的描摹和刻画,也可理解为“实写”。 5. 侧面描写 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也可理解为“虚写”。 6.联想 由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由想起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事物,就叫联想。7.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8.白描与细描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叫“简笔”。 “细描”是指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渲染,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也叫“工笔”。 9.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10.照应: 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11.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12.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13.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效果及其他方式 掌握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比喻: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借代: 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夸张: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对偶: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 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其他主要方式:对比: 固有的修辞意义:显现两种不同事物或情形彼此间的差异,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的明确的思想倾向。反复: 固有的修辞意义: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 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 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引用: 固有修辞意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的说明问题; 引用谚语、歇后语、熟语等能使文章通俗,引用格言、名句、历史掌故等,能使文章典雅,有文化底蕴; 引用的内容能同上下文构成对比、映衬,铺垫、照应等关系。反语: 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就是反语。肯定性反语,即贬词褒用、反话正说,其修辞意义是:高度赞扬,感情真挚、深厚。否定性反语,即褒词贬用、正话反说,其修辞意义是:表达强烈不满、嘲弄、讽刺或调侃之情。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四人称运用及作用: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弛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五、叙述方式及作用: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六、描写及作用: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助于表现主题。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七、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 第一个方面:内容上: 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 2、以句为单位,分别进行概括与归纳;采用移用改造法或者分层归纳法进行概括内容,注意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 3、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语言的技巧修辞的角度,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选材剪材; 行文的结构; 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夸张 比喻 拟人 悬念 抑扬结合 点面结合 咏物抒情 开门见山 承上启下 伏笔照应 关于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法的分类解释; 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法; 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法。 综合起来,“表达方法”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