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2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69

上传人:住在****他 文档编号:94768990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22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69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传媒大学22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69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传媒大学22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69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22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 阐述电视制作新技术发展概况。阐述电视制作新技术发展概况。参考答案: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对节目的制作方法与理念进行了革新,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压缩技术为根基的制作方法应运而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在节目制作工作中最突出的应用就是非线性编辑技术与虚拟演播室技术。(1)完整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由数字视音频信号的解压缩与压缩卡、快速计算机、数字视音频信号的编辑软件与存储设备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将摄像机、录像机等信号源所需的音频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再进行压缩,最后存储在介质中。介质中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平台,通过编辑软件完成节目的制作,然后进行解压缩、数字信号模拟化,最终输出到显示载体上。与传统的节目编辑方法相比,非线性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介质中储存的素材进行处理,并且进行字幕动画添加、特技效果制作、地址编辑等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克服了传统编辑方法的若干不足之处,方便了节目的修改与编辑;丰富了节目的特技效果;增强了字幕功能;同时提高了节目对二维或更高维动画软件的兼容性。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层字幕、多层画面的实时非线性系统也逐渐面世,为电视节目制作者创造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非线性编辑方法大幅缩短了节目的制作时间,减少人力资源与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节目的质量。(2)虚拟演播室系统通常适用于天气预报、新闻类、专题类、教学类、访谈类以及MTV、体育报道、娱乐新闻等小型综艺类节目的制作。上述节目类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场景范围较小,但场景的更换颇为频繁,尤其是许多栏目要采用同一个演播室,节目数量很多,导致后期制作的时间格外紧迫。除此之外,这类栏目场景要求相对复杂,具有较大的虚拟成分,要求动感强,画面活泼,制作精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研究,虚拟演播室技术这个新理念已在电视节目制作业内受到广泛认可。2. 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如何把握策划的“度”?(大连理工大学2008、2005研)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如何把握策划的“度”?(大连理工大学2008、2005研)正确答案:新闻报道策划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即新闻报道策划应把握好策划的“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rn (1)取信原则rn 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因为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向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使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即使是与社会活动等相关联的非独立型的报道策划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策划活动和策划报道。方案设计要以新闻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因为歪曲事物原貌的报道一旦为受众识破传播者的立场和倾向非但不可能为受众接受而且还会引起强烈的逆反心理。rn (2)创新原则rn 报道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使报道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决策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如果没有创新报道策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rn (3)变通原则rn 任何策划都是对未来行动的谋略和规划新闻报道策划亦然。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变化的某一点上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策划报道时应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报道实施过程中要紧密关注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随时对报道作出修正和调整。rn (4)实效原则rn 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社会效益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传播效果转化而来的。报道策划追求实效客观上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除非有意宣传媒介发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策划手段越隐蔽获得的传播效果往往越好。因为策划得成功的报道是那些能够让事实本身说话、让受众自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效果的报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划者跳出来表现自己甚至强加于人的报道。因此报道策划要注重报道实效而不是注重策划技巧的炫耀。rn (5)可行原则rn 新闻报道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报道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报道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新闻报道策划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即新闻报道策划应把握好策划的“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取信原则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因为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向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使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即使是与社会活动等相关联的非独立型的报道策划,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策划活动和策划报道。方案设计要以新闻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因为歪曲事物原貌的报道一旦为受众识破,传播者的立场和倾向非但不可能为受众接受,而且还会引起强烈的逆反心理。(2)创新原则报道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使报道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决策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如果没有创新,报道策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3)变通原则任何策划都是对未来行动的谋略和规划,新闻报道策划亦然。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变化的某一点上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策划报道时应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报道实施过程中,要紧密关注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随时对报道作出修正和调整。(4)实效原则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社会效益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传播效果转化而来的。报道策划追求实效,客观上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除非有意宣传媒介发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策划手段越隐蔽,获得的传播效果往往越好。因为策划得成功的报道是那些能够让事实本身说话、让受众自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效果的报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划者跳出来表现自己,甚至强加于人的报道。因此,报道策划要注重报道实效,而不是注重策划技巧的炫耀。(5)可行原则新闻报道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报道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报道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3. 周六晚,市防汛指挥部急报:市郊水库因地震出现裂口。此时。负责该项报道任务的农村部全体采编人员出周六晚,市防汛指挥部急报:市郊水库因地震出现裂口。此时。负责该项报道任务的农村部全体采编人员出外旅游。作为新闻热线的值班记者该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华科2007研)正确答案:(1)立即通知编辑部主任告诉这一情况请其作出决策。rn (2)了解报社还有多少记者能调用告诉他们这条新闻热线请其先自行组织报道。rn (3)通知外出旅游的农村部采编人员尽快赶回来参与报道。rn (4)通知报社的其他部门在设备、用车等方面予以配合。(1)立即通知编辑部主任,告诉这一情况,请其作出决策。(2)了解报社还有多少记者能调用,告诉他们这条新闻热线,请其先自行组织报道。(3)通知外出旅游的农村部采编人员尽快赶回来参与报道。(4)通知报社的其他部门在设备、用车等方面予以配合。4. 在对话剪辑中,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画面与声音都留有一定的时空,下个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也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这样的对话剪辑适用于表现( )。A.双方争吵B.双方进行辩论C.情侣之间的对话D.人物之间正常情况下的交流参考答案:C5.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以( )等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学派,将蒙太奇的技巧探索上升到了建立美学理论体系的高度。A.爱森斯坦B.库里肖夫C.维尔托夫D.巴赞参考答案:ABC6. 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正确答案:新闻系于发现在于发现。发现新闻事实从新闻传播理论层面上说就是从大量一般事实中识别具有新闻性或新闻价值的事实或从一件事实中识别出具有新闻性或新闻价值的片断、部分或侧面。rn 能否发现新闻、能否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产品关键要看传播者的智力资源如何以及新闻媒体对自己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得如何。智力资源是最为根本的资源对于新闻传播主体来说这种智力资源的核心体现就是“新闻发现力”。对新闻传播实践来说传播者的发现力在发现环节上应该是首位重要的提高传播者的业务素养、职业敏感“发现力”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新闻系于发现,在于发现。发现新闻事实,从新闻传播理论层面上说,就是从大量一般事实中识别具有新闻性或新闻价值的事实,或从一件事实中识别出具有新闻性或新闻价值的片断、部分或侧面。能否发现新闻、能否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产品,关键要看传播者的智力资源如何,以及新闻媒体对自己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得如何。智力资源是最为根本的资源,对于新闻传播主体来说,这种智力资源的核心体现,就是“新闻发现力”。对新闻传播实践来说,传播者的发现力在发现环节上应该是首位重要的,提高传播者的业务素养、职业敏感,“发现力”应该处于中心地位。7. 轴线又被称为( )。A.180度线B.运动线C.主观线D.对应线参考答案:A8. 当视频剪辑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200%的话,那么长度会变为( )。A.20秒B.15秒C.10秒D.5秒参考答案:D9. 如果以内容为依据,新闻评论主要有哪些品种?如果以内容为依据,新闻评论主要有哪些品种?以内容为依据,新闻评论可以分为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以及社会问题评论等。10. 辨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是以受众为中心进行运作的。辨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是以受众为中心进行运作的。正确答案: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中心运作的。rn 传者为中心和受者:勾中心代表了两种经济体制下的媒介运作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以传者为中心进行运作;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则以受者为中心进行运作。随着体制的转轨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化实属必然。rn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的媒体是以传者为中心而设立的就是“我写你看我播你听(看)”这样一种模式。中国传媒业情况更是如此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处于短缺经济年代传媒业也“按计划、有比例”来设计一个省一家日报、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即“一报两台”。一名普通群众能看到报纸、能听到广播、能看到电视已是相当奢侈了没有任何选择也不可能有什么挑选。在西方受众调查也会做但也仅仅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在西方各国在商界包括传媒业的经销盛行的是“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等)促使消费增长。这种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rn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创办的媒体不断出现。新办媒体为避开老牌媒体的锋芒开始寻找特定受众即媒体不是面向社会全体而面向其中特定一部分这就是分众。分众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年龄、职业、性别、收入、区域等)而这恰恰迎合了某些商品销售商的需要这种分众广告更有针对性而且价格便宜。随着新办媒体大量涌现媒体竞争越发激烈。分众化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传播开始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移。rn 1990年美国的另一位营销专家劳特鹏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消费者需求企业应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非自己能制造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企业家要研究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和同类产品的市场价而非品牌策略;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电话订货、电视购物等新的销售行为;与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的受众本身也是新的传播者必须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谋求与消费者建立长久不散的关系。rn 通过4c理论可以看到企业整个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营销策略当然也决定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理论就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主张依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确立统一的传播目标并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作用以达到整体传播效果。rn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媒体高度重视自身品牌建立高度重视媒体自身的定位高度重视受众调查以及与受众的互动追随受众的变化而不断创新。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中心运作的。传者为中心和受者:勾中心,代表了两种经济体制下的媒介运作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以传者为中心进行运作;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则以受者为中心进行运作。随着体制的转轨,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化实属必然。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的媒体是以传者为中心而设立的,就是“我写你看,我播你听(看)”这样一种模式。中国传媒业情况更是如此,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处于短缺经济年代,传媒业也“按计划、有比例”来设计,一个省一家日报、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即“一报两台”。一名普通群众能看到报纸、能听到广播、能看到电视已是相当奢侈了,没有任何选择,也不可能有什么挑选。在西方,受众调查也会做,但也仅仅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在西方各国,在商界包括传媒业的经销,盛行的是“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等)促使消费增长。这种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创办的媒体不断出现。新办媒体为避开老牌媒体的锋芒,开始寻找特定受众,即媒体不是面向社会全体,而面向其中特定一部分,这就是分众。分众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年龄、职业、性别、收入、区域等),而这恰恰迎合了某些商品销售商的需要,这种分众广告更有针对性,而且价格便宜。随着新办媒体大量涌现,媒体竞争越发激烈。分众化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传播开始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移。1990年,美国的另一位营销专家劳特鹏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需求(consumerwantsandneed)、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消费者需求企业应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非自己能制造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企业家要研究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和同类产品的市场价,而非品牌策略;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电话订货、电视购物等新的销售行为;与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的受众,本身也是新的传播者,必须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谋求与消费者建立长久不散的关系。通过4c理论可以看到,企业整个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营销策略,当然也决定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理论就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主张依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确立统一的传播目标,并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作用,以达到整体传播效果。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媒体高度重视自身品牌建立,高度重视媒体自身的定位,高度重视受众调查以及与受众的互动,追随受众的变化而不断创新。11. 宣传价值宣传价值正确答案: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rn 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rn 一般来说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1)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2)针对性;(3)普遍性;(4)典型性;(5)时宜性。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来说,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1)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2)针对性;(3)普遍性;(4)典型性;(5)时宜性。12. 我国驻外记者历史的回顾。怎样培养驻外记者?怎样做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我国驻外记者历史的回顾。怎样培养驻外记者?怎样做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1)我国驻外记者历史回顾 驻外记者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我国报纸驻外记者的历史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清末,在国外延聘记者(访事、访员)。 1897严复创办的国闻报,1904年创刊的时报和1905年的申报改革都表达了在国外延聘“访事”、“访员”的意向,意识到国外报道的重要。 民国时期,从国内派驻外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报纸不再满足于外国通讯社发的消息,亟需自己记者发的报道。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和天津的大公报都十分注重派驻外记者。 新中国时期,驻外记者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渐壮大,上世纪90年代在建立世界性通讯社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陆续在一些国家派有常驻记者。有的驻外记者不仅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了世界,而且通过自己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帮助我国政府发展了外交关系。 (2)培养驻外记者 当好驻外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政治和业务素质。驻外记者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又生活在一个并不风平浪静的国际环境中,随时都有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培养驻外记者,不仅要使之具有一般记者的素质,还要十分熟悉我国的外交政策,要有丰富的国际知识,要有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面前应付自如的能力,要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等。 (3)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要的是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打破由经济实力决定的话语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具体而言,在西方几大通讯社、大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不惜巨资在世界各地派驻大批记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加强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方面的报道,更好地参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驻外记者,不断增强本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报道中的效率和权威,这是我国新时期新闻战线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13. 俞颂华(18931947)俞颂华(18931947)著名新闻活动家。先后曾在十多家报刊任主编等职,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被黄炎培先生喻为中国“新闻界的释迦牟尼”。1919年,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这是五四时期四大著名副刊之一。1920年10月,与瞿秋白、李仲武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成为我国最早报道苏维埃俄国的记者,所写通讯报道对当时国内读者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及马克思列宁主义起了重要作用,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担任申报月刊主编。1937年赴延安采访,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其所写通讯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是国内新闻界对中共抗日主张和陕北根据地情况的较早报道,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1941年9月,在香港主编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14. 通过案例阐述电视特技的作用。通过案例阐述电视特技的作用。参考答案:(1)突出强调:字幕和时间标志。【新闻三十分】;(2)改变画面节奏:快放、慢放【奥运会】;(3)意境创新:运动形式、光与色彩的变化等【敦煌再发现】;(4)创造性和修补性【百事大象】。15.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最大的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成立于1927年,原为16家广播电台联合组建的联播网。1928年,该网出现财政危机,佩利接管,改名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31年,CBS开始试播电视,1939年正式播出。1965年,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CBS的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自70年代以来压倒NBC,位居全国首位,这一成就得益于一批出色的电视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如默罗、克朗凯特、拉瑟等,他们主持的一些固定节目如现在请看、60分钟等都办得很有特色。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CBS的晚间新闻节目收视率一直排名全美第一。1938年,CBS播出广播剧星球大战,因为极其逼真曾引起恐慌。70年代中后期,内部的争权夺利极大影响了对外竞争力。1995年,CBS被西屋电气公司收购,在广播电视方面重新恢复了领先地位,是美国最大的电视集团和广播集团。16. 电视编辑的构思准备阶段一般包含( )几个方面的内容。A.修改脚本B.确定风格基调C.撰写编辑提纲D.完成分镜头稿本参考答案:ABCD17. 电视编辑一般包括准备阶段、编辑阶段、检查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作内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广播和后期制作机构可以使用存储区域网SAN在多个编辑系统中共享一组媒体文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平台策划的本体是承载电视节目内容的媒体平台,其本质也就是对电视媒体( )进行策划。A.内容B.形式C.形态D.本身参考答案:D20. 劳动音劳动音正确答案:劳动音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由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1920年12月5日出至第5期停刊每期销数达2000份。主要编辑人有邓中夏(笔名“心美”)、罗章龙等。它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详细报道唐山煤矿瓦斯爆炸五六百工人死难的惨案、南京万余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的斗争发表评论给以支持并指导工人正确斗争的方法和途径。后来它曾改名仁声又继续出版了几个月。劳动音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由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1920年12月5日出至第5期停刊,每期销数达2000份。主要编辑人有邓中夏(笔名“心美”)、罗章龙等。它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详细报道唐山煤矿瓦斯爆炸五六百工人死难的惨案、南京万余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的斗争,发表评论,给以支持,并指导工人正确斗争的方法和途径。后来它曾改名仁声,又继续出版了几个月。21. 被世界公认为是电影诞生日的日期是( )。A.1895年12月28日B.1905年12月28日C.1900年10月30日D.1895年10月30日参考答案:A22. 电视策划的对象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A.内容策划B.平台策划C.推广策划D.营销策划参考答案:ABCD23. 电视策划者必定是( )。A.一个人B.两个人C.一个团队D.一个电视台参考答案:C24. 城乡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受众对传媒产品的需求不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 在数字广播节目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音频素材格式包括( )。A.WavB.aviC.mp3D.rmvb参考答案:AC26. 在我国新闻评论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新闻评论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甚至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请你在我国新闻评论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新闻评论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甚至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请你对报纸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进行阐述。20世纪90年代后,新闻评论在基本特征方面开始发生变化,随之也拓宽了评论的舆论功能。 (1)主动引导舆论,实施舆论监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社会生活和读者观念的这一深刻转变,报刊不仅增加了言论在媒体中的分量,打造名牌专栏评论和评论名家,还日益拓宽评论题材,丰富评论表现形式。 新闻评论在报纸中的分量加重,主要表现评论专栏的增加上 a人民日报 1995年元旦,一向以权威言论著称的人民日报扩版,新闻评论在新版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扩版后,除了原有的“今日谈”、“人民论坛”老牌言论专栏外,“短评”、“编者小语”、“编后”等评论文章不断出现在版面上,其他“经济漫笔”、“新语丝”、“大干絮语”等言论也各领风骚。 b其他报纸 其他报纸除了保持传统评论专栏外,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评论栏目脱颖而出,如新民晚报的“未晚谈”、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还有许多经济、文娱、法制、体育等领域的评论专栏,不少个人署名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专栏评论已从单一的引导舆论转向引导与反映舆论相统一 专栏评论的不断涌现,顺应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势,适应了读者口味和市场需求。它们把评论选题范围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社会等各领域,论及的问题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社会意义,出现了不少既能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充分反映群众要求的评论。 由于这些评论专栏贴近生活,而且开始吸收群众直接参与撰写评论,并以个人署名发表,因此特别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想百姓所想,说百姓所说。 (2)“时评”专版成为广开言路的舆论平台 “时评”是根据新闻事实所作的评论,时效性强,贴近生活,短小精悍。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各种事情及其背后的原因,这就需要媒体帮助解释缘由、透视趋势。1998年,我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又一次“时评热”兴起。 各大报纸纷纷开设评论专版 a深圳特区报 1998年9月4日,中国内地最早开办的报纸言论版群言在深圳特区报诞生。这个开放式的言论版设置了多个评论栏目,该言论版以呈现观点为主,是我国新闻评论专版的最初探索,是搭建舆论交流平台的重要一步。 b中国青年报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言论专版开始与读者见面,不但把名牌专栏冰点时评置于该版面中,还不断组织专题策划,经常同时发表对同一话题或同一事件持不同观点的评论,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锋。 c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 2000年后,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也先后推出言论版,但当时的整体发展并未成熟。直至2002年,由都市报带动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而掀起新一轮言论版热潮的当数南方都市报。该报在2002年3月4日扩版为88个版,设在A2版的时评版也在当天面世;4月2日,该报又在A3版推出来论版,以“时事评论社论”和“时事评论来论”区分社内和社外观点。 d新京报 新京报在创刊之日,即开设“社论来信”版和“评论”版。社论批评专栏“鼓励欢迎读者在此栏目对本报发表的社论文章提出批评、质疑、补充、反对等意见”,为公众与媒体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争论的平台,并将其作为一种机制固定下来;而来信栏则“刊发关于本报报道的新闻以及对本报做法的评论稿件”。 “时评热”充实和丰富了新闻评论的舆论功能。 由都市报带动的新一轮“时评热”,不仅是编辑形式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结果,其蕴涵的深层意义是,为更多的公民和专家搭建了意见交流的平台。这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媒体开始广开言路,而新闻观念也由“为百姓说话”向“让百姓说话”转变,新闻评论的作者也逐步扩大到社外专家及其他社会阶层。 中国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替代关系,而是各种舆论功能的先后发展成熟、共同存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时至今日,报刊新闻评论已经实现了引导舆论、反映舆论、舆论监督和搭建舆论交流平台的有机统一。随着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对新闻评论发挥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舆论功能怀有期待。 27. 从默片时代的字幕处理开始,字幕的角色和功能一直是固定不变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8. 在对话剪辑中,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画面与声音都留有一定的时空,下个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也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这样的对话剪辑适用于表现( )。A.双方争吵B.双方进行辩论C.情侣之间的对话D.人物之间正常情况下的交流参考答案:C29. 评论工作者为何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评论工作者为何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评论评论者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原因如下: (1)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优秀评论工作者必备的重要条件。评论文章本身就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构件。评论的严密论证需要有逻辑知识;评论的巧妙构思需要有文学知识;评论语言的准确生动需要有语法修辞知识;评论的精辟论述、典故运用、背景穿插更离不开历史知识,等等。 (2)具有丰富知识的评论员比只有浅陋知识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会有更多的生发、激情和文采,写出的评论文章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新闻评论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问题,要求评论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教、科专门知识都懂一点,要成为一个杂家,知识储备多多益善。 30. 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第( )种声音。A.一B.二C.三D.四参考答案:C31. 隐匿权隐匿权正确答案:隐匿权是指媒体及其工作人员为消息来源保密的权利即未经消息来源同意有责任替消息来源保密不能把消息来源透露给第三人。新闻界主张拥有隐匿权的理由是:世界公民享有表现自由的权利;媒体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源才能生存和发展。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新闻业界都将隐匿权列为新闻职业道德内容有的国家将其列为新闻法的内容。隐匿权是指媒体及其工作人员为消息来源保密的权利,即未经消息来源同意,有责任替消息来源保密,不能把消息来源透露给第三人。新闻界主张拥有隐匿权的理由是:世界公民享有表现自由的权利;媒体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源才能生存和发展。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新闻业界都将隐匿权列为新闻职业道德内容,有的国家将其列为新闻法的内容。32. 剪辑中,我们把远景、全景称为全景系列。全景系列重在刻画动作,以人物为主环境为辅,强调画面的质感,有较强的叙述和纪实功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是怎样重视报刊言论工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是怎样重视报刊言论工作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都有过自己参加办报和写作言论的历史。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自己所主办的新莱茵报、火星报、明星报等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评论,都及时地对当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革命运动中提出的新问题作了卓有远见、深刻透辟的解答。、 (1)1842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这可以算作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 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马克思任新莱茵报总编辑,使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公开发表评论的阵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了大量述评、社论,表明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态度。 新莱茵报被迫停刊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纸上继续战斗。据统计,从1851年8 Jq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为美国纽约论坛报写评论,共写了500余篇,几乎占他们一生撰稿1600余篇的三分之一。 (2)列宁的办报活动是与他的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1900年12月,他就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火星报。后来,又陆续在日内瓦创办了前进报、无产者报,在彼得堡创办了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新生活报,发表了大量政论。 1912年5月5日,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真理报创刊,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从1912年至1923年,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论文852篇,其中绝大部分是评论和署名评论。 (3)斯大林仅仅在准备和实现十月革命的几个月里,就为真理报写了70多篇评论。 革命导师的这些光辉评论撰述,高瞻远瞩、生动泼辣,富有炽烈的战斗激情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投身斗争的号角和旗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4. 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正确答案:(1)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不虚构、不想象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rn(2)直接陈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典型事实、细节场景。rn(3)运用“再现场景”说话即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亲眼所见增加可信性和说服力。rn(4)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进行对比或衬托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倾向性使读者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rn(5)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就是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充分运用这些直接引语可以使报道有现场感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人情味还可以借助被采访者的嘴来表达记者所认可的看法和观点。(1)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不虚构、不想象,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2)直接陈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典型事实、细节场景。(3)运用“再现场景”说话,即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亲眼所见,增加可信性和说服力。(4)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进行对比或衬托,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倾向性,使读者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5)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就是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充分运用这些直接引语,可以使报道有现场感,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人情味,还可以借助被采访者的嘴来表达记者所认可的看法和观点。35. 新闻角度新闻角度正确答案: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报道要选择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角度选准了或者说从最有新闻价值的角度切入人手就能抓住事实的特征而且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报道效果角度如果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通过打时间差获得独家新闻越来越困难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未走过的路径发掘新的新闻价值已成为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最佳报道角度应该是新闻事实与记者所在传媒的新闻理念、报道方针和主要受众群需要这三者“聚焦”的结果。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报道要选择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角度选准了或者说从最有新闻价值的角度切入,人手就能抓住事实的特征,而且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报道效果,角度如果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通过打时间差获得独家新闻越来越困难,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未走过的路径发掘新的新闻价值,已成为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最佳报道角度应该是新闻事实与记者所在传媒的新闻理念、报道方针和主要受众群需要这三者“聚焦”的结果。36. 于右任(18791964)于右任(18791964)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著名的报刊活动家。笔名骚心、大风、神州州主、剥果等,陕西三原人。1907年4月,与人在上海创办革命派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神州日报,在主持报纸期间,为报纸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6月离开神州日报。于右任办报不屈不挠,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创办三份报纸,号称“竖三民”。1909年5月创办民呼日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只出版92天就被迫停刊。10月又创办民吁日报,猛烈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只出版48天即被判“永远停止出版”。1910年10月,创办民立报,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37. 长镜头又叫做镜头内部蒙太奇。(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电视节目具有集艺术产品、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于一身的特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9. 声音剪辑中音乐、音响和人声的排列方式是首尾相接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于广州是第一份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近代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式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三方面组成着重介绍西方实用科技和人文史地鼓吹中外友好设新闻言论专栏;1835年2月转由广州外国人联合组织的“对华实用知识传播会”接办同年7月随该机构迁往新加坡。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于广州,是第一份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近代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式,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三方面组成,着重介绍西方实用科技和人文史地,鼓吹中外友好,设新闻言论专栏;1835年2月转由广州外国人联合组织的“对华实用知识传播会”接办,同年7月随该机构迁往新加坡。41. 两幅画面的主体处于相同的画面位置,在画面转换时,主体呈重合状态,视觉注意力从前一镜头自然过渡到下一镜头,通过视觉注意力的固定位置造成视觉的连贯感觉。这体现出画面剪辑匹配原则中的( )。A.动作匹配B.位置匹配C.景别匹配D.影调匹配参考答案:B42. 以下对于SWOT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是( )。A.S代表优势B.W代表劣势C.O代表对象D.T代表威胁参考答案:C43. 在受众心理细分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划分依据是( )。A.社会阶层B.性格特征C.生活方式D.其它参考答案:C44. PDCA循环原理是一种能使任何一项大型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写出要点:新闻记者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写出要点:新闻记者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正确答案: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肩负着报道事实、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使命。在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当坚守下列责任和伦理准则:rn (1)禁止在采访范围内从事对己有利的活动他们的报道必须与其切身利益无关。rn (2)记者必须诚实、忠于广大公众。新闻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rn (3)要敢于坚持真理、为维持人民利益敢于揭露事实真相。报道事件要持公正态度不偏袒错误一方。rn (4)不接受采访对象的馈赠。rn (5)不隐瞒和封锁消息捍卫公众的知情权。rn (6)记者要敢于并善于同社会丑恶势力作斗争。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肩负着报道事实、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使命。在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当坚守下列责任和伦理准则:(1)禁止在采访范围内从事对己有利的活动,他们的报道必须与其切身利益无关。(2)记者必须诚实、忠于广大公众。新闻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3)要敢于坚持真理、为维持人民利益敢于揭露事实真相。报道事件要持公正态度,不偏袒错误一方。(4)不接受采访对象的馈赠。(5)不隐瞒和封锁消息,捍卫公众的知情权。(6)记者要敢于并善于同社会丑恶势力作斗争。46. 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A.特写B.近景C.全景D.中景参考答案:C47. 随着大众传媒与社会界面产生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关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随着大众传媒与社会界面产生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关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举例说明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并谈谈你自己的见解。正确答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规范是由媒体根据行业协会的规范蓝本经媒体内部反复讨论由机构内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共同制定的用以指导记者和编辑行为的成文规则。它包括大的新闻原则如尽量报道真实、减小伤害、独立、负责。具体到每条准则中以提供原则、尽量具体、可操作执行为标准。新闻工作要和不同的领域打交道编辑、记者每天都要面对一些从未发生过、没有现成经验可参照的新问题仅一部伦理规范确实无法囊括所有的可能性。但是社会的发展、新闻与其他行业的交往毕竟具有某种规律性规范就是要把已经知道的这些规律描摹出来给媒体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权衡尺度甚至解决方案。但现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多种思潮的不断涌动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发行量、收视率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许多传媒从业人员不顾一切地“抢”新闻曝猛料甚至不顾事实真相人为地捏造事实来吸引受众眼球严重违背了职业伦理道德其中突出的现象有以下几种:rn (1)在采访中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已成为中国新闻界近年来失范行为之一种经常现象。这一问题上世纪80年代已提出并得到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刚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来说利益的驱动和单纯“职业主义”的追求使得新的侵权案例仍然不断地产生。当前传媒越来越呈现出商品化的特征为迎合某些读者的rn口味报刊上刺激性煽情性报道越来越多。读者喜欢看荧屏上的催泪剧报纸也在深挖生活中的悲情故事。为追求强烈效果一些报道甚至弄虚作假严重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种违规和背离职业道德的行为显然会立刻导致批评和谴责。同时由于过去“典型报道”的传统不少被报道的典型人物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某些隐私权被侵犯。中国的老百姓对记者和传媒心存畏惧。在大多数情况下传媒只考虑是否违法而往往漠视道德伦理要求。记者应当通过新闻报道体现社会良知和人性但是在传媒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记者变成了单纯猎取异常事实的猎手而缺失了人性和良知。rn (2)当前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传播革命迅猛发展新闻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大潮对新闻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媒体都把“制造新闻”、“制造卖点”作为巩固其发展的首要条件新闻业逐渐兴起一股“新闻炒作”的不良风气。它们本着“先下海后从良”的指导思想以获得自身利益为目的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策划出具有虚假性、猎奇性的新闻一味追求轰动效果严重偏离了新闻传播的初衷和规律从长远来看给受众、社会和媒体自身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新闻炒作是违背新闻规律和专业精神的违规操作它还具有强烈的污染性。它不仅对正常的新闻报道具有污染性其报道内容还严重污染着社会风气和受众思想。如对“马加爵杀人案”的报道有些媒体采取娱乐戏谑的方式将严肃社会题材“娱乐化”极大地削弱了事件本身的社会警示意义和对该事件正常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炒作“除了寻觅各种轰动效应的卖点以外什么正确的舆论导向什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都抛到九霄云外了”缺少了一份对受众和社会的责任。新闻炒作常常报道虚假信息、庸俗媚俗新闻等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受众思想水平的提高。rn (3)有偿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rn 2006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通报的中国食品质量报等4家媒体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纪活动或许可以看作是近年来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演变的一个集中反映。从性质上看已经由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向违法行为转变这超出了道德自律的限度;从方式上看由被动收取好处向主动设套明码标价转变;从身份上看由普通记者向记者站负责人转变;从主体上看则由个人行为向集体行为演变。“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留下了地盘。在“有偿新闻”实施过程中受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人员往往会夸大事实或仅仅揭露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隐瞒那些关键的实质性问题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所以人们不时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大量收到人民群众对某人或某组织的违法犯罪或违纪行为的举报信另一方面媒体却在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个人或组织的先进事迹甚至还有为那些已经被查处的、证据确凿的人或组织鸣冤叫屈的报道。这些虚假新闻的出现背后无不存在着肮脏的利益交易。如果新闻媒体这种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机构为了私利放弃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那么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就会丧失殆尽其结果则会加重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使整个社会成为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rn 记者被视为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这实际上是对传媒和新闻文化提出的道德伦理要求。“道德伦理”是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需要遵守的准则、原则和规定。传媒的喧嚣抑或冷静归根结底关乎人伦人性无非是人的行为和思想的表露。一个冷漠的记者无法体现人文关怀因为写稿子不仅靠眼睛还要靠心灵。同情、正义、避免伤害、尊重等等原则应该是一个记者的良心底线它和新闻的真实性一样是传媒人格力量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