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案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3652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案设计教学分析:变色花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旨在通过探究变色花的奥秘来认识两类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制作好的“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酸碱性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指示剂”这个神奇物质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3.知道指示剂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的示范了解自作指示剂的过程。2.能用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的过程中,能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发现,体现探究的乐趣。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难点:用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方法:情趣导入法、实验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紫色甘蓝指示剂、 肥皂水、洗衣液、橙汁、白醋、橘子数个、白色纸花、试管若干、试管架若干、水槽若干、胶头滴管若干、等。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问题-猜想1.同学们,刘谦听说过吗?老师也跟这魔术大师学了一手,想看吗?接下来就是我们一起见证奇迹的时刻!2.表演魔术: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纸花,并在上面喷水,学生认真观察。3.设疑:你们认为使花变色的奥妙在哪里呢?4. 我非常欣赏同学们科学的思维方式 ,任何看似奇异的现象只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一些我们暂时不明白科学道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要通过什么来验证?(设计意图:利用魔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任务一:尝试探究,揭示概念任务呈现:学生尝试实验让学生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水,观察现象。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展示交流:生发现:紫甘蓝水遇白醋变红,遇肥碱水变绿。教师讲解:1.什么是酸、碱性物质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2.说明指示剂的用途和应用范围。(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纸花变色的原因,了解常见的物质中有的是酸性物质、有的是碱性物质。同时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物质的酸碱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任务二:自制指示剂任务呈现: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制的,想做吗?教师介绍紫甘蓝水的制作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自主学习:学生小组自制紫甘蓝指示剂。展示交流:各小组的组长代表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任务三:检测物质的酸碱性任务呈现:指示剂做好了,想试着做些检测吗?那就用自制的紫甘蓝指示剂检测自带的物质的酸碱性吧。(教师讲解注意事项:教师让各组把带来的各种物质装入洗净的培养皿里,然后用胶头滴管取适量的指示剂逐一进行检测,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并填写实验记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进行检测,教师相机指导。展示交流:学生代表展示实验结果,教师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的酸性碱性物质(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以致用,发现科学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检测导结:目标检测:学生自变魔术,感受学习的乐趣 谈话:现在谁能把这朵花变成绿花红叶呀? 以组为单位讨论方法,并请学生代表表演魔术。(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假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反馈:展示成果五、总结归纳总结反思:同学们这节课都表现的非常好,最主要的是同学们会手脑并用去进行探究,并且发现了很多问题,课件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能把这种好方法发扬下去。1.谈话: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变色花 酸性物质 变红 紫甘蓝水(酸碱指示剂)+碱性物质 变绿附送: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说课教案我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单元的第三课变色花,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依据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2、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3、乐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教学难点是: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选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具准备:试纸、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浸过,叶子用碱水浸过)、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厚塑料袋。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 板书:变色花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碱性物质变绿,中性物质不变色。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刚才的疑问:白花是如何变色的。 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二、观察实验、研讨探究1、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会说:紫甘蓝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教师告诉学生: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板书:红酸性物质绿碱性物质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然后用紫甘蓝汁检测家里面做汤用的盐,在盐水中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会发现盐水不变色。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板书:不变色中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板书:酸碱指示剂2、自制指示剂。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成功做成指示剂,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打击,会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上面所学的知识也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巩固拓展、延伸交流建议教师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烧杯中,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或检测纸检测自己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农村的学生可以检测井水、河水的酸碱性;并建议学生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板书设计: 3、 变色花红酸性物质酸碱指示剂绿碱性物质不变色中性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