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学案附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226000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学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琵琶行学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琵琶行学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导学案 编写人: 2013.4.3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 了解作者、解题2. 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概括每段内容3. 积累基础知识【知识导学】1.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2白居易,中唐著名_诗人,字_,晚年号_。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_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3.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_。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富于变化。【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中粗体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 )A湓浦口(pn)憔悴(jio)六玄(yo) B铮铮然(zhng)贾人(ji)荻花(d)C虾蟆陵(h)嘈杂(co)钿头(din) D江浸月(jn)呕哑(y) 嘲哳(zh)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罢悯然 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杜鹃啼血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D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预习思考】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小序有什么作用?3.读诗,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 ) 段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 ) 段“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 ) 段4.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节诗的内容。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 分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问题导学】1.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用诗中句子回答)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提示:(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提示:找出描写音乐的诗句,分析音乐的特征及描写音乐的手法【知识导学】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2.现实主义 乐天 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3.体裁;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预习检测】1.C(A.“憔”应读为“qio”。B.“贾”应读为“g”。D.“浸”应读为“jn”。)2.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3.D(A.畅快。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4. 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预习思考】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概述琵琶女的身世;点明写作动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3. a.“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第一段b.“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第二、三段c.“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第四段4. 江头送客思管弦;江上聆听琵琶曲;倾听歌女苦身世;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湿青衫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 商妇 怨2)读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京官 谪官 恨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琵琶声)。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ch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u ,勾)留江上别离情。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音乐 特征 情感 手法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低眉信手 声声思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1、如急雨 粗重急骤2、如私语 轻微委婉 叠音拟声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4、间关莺语 婉转流畅 比喻摹声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感受烘托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高潮)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比喻摹声8、如裂帛 短促急迫 (曲终) 余韵悠悠9、东船西舫 环境烘托手法:(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课外拓展】(一)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1.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2.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3.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4.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5.稽康悲奏广陵散。 6.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7.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8.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 9.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10.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邯郸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本诗写诗人冬至时节客居邯郸驿,孤寂思家,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的三、四两句加以赏析。参考答案:诗的三、四两句,诗人不是正面写自己怎样思家,而是通过想象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来表现思念之情。诗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一片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诗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