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694810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作者:冯友兰译者:涂又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年 9 月第二版1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一、作者及著作信息1、作者信息用辛勤铸就多彩人生的著名学者。知识分子中的典范,读书人中的榜样,学习者中的楷模,研究者中的丰碑。冯友兰(1895.12.04 1990.11.26),字芝生,河南 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 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 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 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 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 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 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 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 中国 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 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2、著作信息一中国皙学简史此本中国哲学简史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1997年12月第二次印刷,冯友兰著,涂又光译,是 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 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过整理 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 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中国哲学简 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 的话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譬犹 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 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虽说是简史,但是冯 友兰先生却也把论文联盟整理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 书中铺开,如一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 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中留下一笔。一幅小小的 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全书, 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 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铺开, 依次 论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和代表人物、新道家、佛学、新儒家及现代 的中国哲学。其中有详有略,但都论及了其思想的核心,不仅是 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历史。自 1948 年英文本在美国出版后,先后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 字在全球发行, 成为国外学习中国哲学、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读书。 在国内, 1985 年以来,经涂又光、赵复三翻译为中文,先后由 七家出版社争相出版、连年重印。其中,由涂又光在冯友兰指导 下翻译的版本影响最大。 但凡能写出哲学史著作的人, 多少都是 哲学史家,但未必都是哲学家。要写出优秀的哲学史著作,不仅 得是哲学史家, 而且得是哲学家。 哲学史是以史学家的态度对以 往的哲学思想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公允的评价。 二、中国哲学简史与同类著作相比较的特色和成 就金岳霖先生说,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要成见。可问题 在于,一个对哲学没有所见的人, 就不可能对以往哲学没有成见。 没有成见不等于没有所见。 要想真的做到没有成见, 不仅需要有 所见,而且需要有远见和洞见。历史上,那些出色的哲学史著作 都是出自优秀的哲学家之手,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黑格尔 的哲学史演讲录 和文德尔班的 哲学史教程 等,都是如此。 冯友兰首先是哲学史家, 是由研究哲学史而进入学界的。 自发蒙 入学,他就接受中国哲学的浸润濡染;后负笈美国,又经过西方 哲学的洗礼熏陶。 从 1921 年发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 到 1947 年撰写中国哲学简史 ,整整 26 年间,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这 一领域含英咀华,辛勤耕耘,对中国哲学发展了如指掌。不唯如 此,冯友兰还是哲学家。他不仅能“照着讲” ,陈述以往的哲学, 而且还能“接着讲” ,创作自己的哲学。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 变,他熔铸古今、衡论中西,博览明辨、精思慎取,撰写贞元 六书,创建“新理学”体系,成为中国 20 世纪杰出的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承接程朱,扬弃陆王,吞吐玄禅,借鉴新实在论, 吸取唯物史观,截断众流,容纳百川。经过这种艰辛的创作,哲 学在冯友兰那里不是口耳之学和资生之具, 而是心灵的契合与生 命的体悟。 他在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反复优游涵咏。 在完成自己哲 学体系后,再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冯友兰不仅能左右逢源,而且 能感同身受,体悟古代哲人“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 熏染之学说”,把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自己对哲学的领悟融会贯 通。当代大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学术史上, 还没有哪部著作能像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久传不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 久而深远的影响。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 1948 年由美 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 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 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 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 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 间里,此书没有中文本。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本书才由在中国 现代思想史和学术史上, 还没有哪部著作能像冯友兰的 中国哲 学简史这样久传不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 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 学术史上,还没有哪部著作能像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 久传不衰,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出版社于 1985 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 书。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 质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说, 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 也是影响大众一 生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 以一 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 其中充 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 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 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中国哲学简史以 20 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 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 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是史与 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因为它最初是讲义, 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 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 所以它的 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 一直是 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 它 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 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 典。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学术史上, 还没有哪部著作能像冯友兰 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久传不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久而深 远的影响。三、中国哲学简史结构及主要内容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 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 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 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 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 自己的思想。 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 分简略地提到。 两相比较, 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 派性。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 以引以自豪的。 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 另一点是 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 此二点均发前 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外,中国哲学史 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 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入中国哲学 史。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 献。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 一个创举。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 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 亦能对这位中国现 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人世和出世是对立的, 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 样。中国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 这是否要取消这种对立?但它们依然在那里, 只是两极被综合起 来了。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正是中国哲学力图解决的问题。 按 中国哲学的看法, 能够不仅在理论上, 而且在行动中实现这种综 合的,就是圣人。他既入世,又出世;中国圣人的这个成就相当 于佛教中的佛和西方宗教里的圣徒。 但是, 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食 人间烟火、漫游山林、独善其身;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 四个字来刻画: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 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 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 “内圣外王”是 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 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 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按照中国传统,圣人应具有内圣 外王的品格,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 因 此,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里的“道”是指 道路,或基本原理。听起来,这有点像柏拉图所主张的“哲学家 一国王”理论。柏拉图认为,在一个理想国里,哲学家应当成为 国王,或国王应当成为哲学家。 一个人怎样能成为哲学家呢?柏 拉图认为, 这个人必须先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 使他在瞬息万变 的世界事物中长成的头脑得以转到永恒理念的世界中去。 由此看 来,柏拉图和中国哲学家持有同样的主张, 认为哲学的使命是使 人树立起内圣外王的品格。 但是按照柏拉图的说法, 哲学家成为 国王是违反了自己的意志, 担任国王是强加给他的职务, 对他是 一种自我牺牲。 中国古代的道家也持这样的观点。 按照儒家思想, 圣人并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 相反地, 正是在这些世俗事务之 中陶冶性情, 使人培养自己以求得圣人的品格。 他把处世为人看 作不仅是国民的职责,而且如孟子所说,把它看为是“天民”的 职责。人而为“天民”,必须是自觉的,否则,他的所作所为, 就不可能具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如果他因缘际会,成为国君,他 会诚意正心去做,因为这不仅是事人,也是事天。既然哲学所探 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自然难以脱离政治。在中国哲学里,无 论哪派哲学,其哲学思想必然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这不是说, 中国各派哲学里没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或逻辑,而是说,它们都 以不同形式与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 代表了柏拉图的全部哲学, 又同时就是他的政治思想。 举例来说, 名家所辩论的“白马非马”,似乎与政治毫不相干,但名家代表 人物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 公孙龙子 ? 迹府 ) 。在今日世界,政治家们个个都标榜他的国家一心追求 和平,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到,有的一面侈谈和平,一面就在准 备战争。这就是名实不符。按公孙龙的意见,这种名实不符应当 纠正。的确,要改变世界,这就是需要加以改变的第一步。既然 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 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 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 是生命的体验。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 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 “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 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 一起了。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 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 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 按照 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 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 哲学家终身 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 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 超越了自私和自我 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 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 因此,从认识角度说, 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 从实践角度说, 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 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 在哲学家身上 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他像苏 格拉底一样, 不是按上下班时间来考虑哲学问题的; 他也不是尘 封的、陈腐的哲学家,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坐在椅中,而置身于 人生的边缘。 对他来说, 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 式,而是哲学家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甚至可以说,一个哲 学家的生平,只要看他的哲学思想便可以了然了。”中国哲学家 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一个开始学习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 首先遇 到的困难是语言的障碍,其次是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 式。这里,先从后一个问题说起。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 著作时, 第一个印象也许是, 这些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 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 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只 相当于一般杂志上一篇文章的篇幅, 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 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地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 会感到摸不着头脑, 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 由此不免会 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若果真是这样,中国 哲学就不存在了。 不相连贯的思想, 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可以 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 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 按照中国传统, 学习哲学不是一个 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 应当去教堂。 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 而不是为了成为某 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 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历史上, 没有专门哲学著 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 为数多得多。 如果要想读这 些人的著作, 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 录,这些书信的写作时间不一, 记录作者言论的人也不是同一个 人,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 足为怪的。以上所述可以说明,何以有些中国哲学家的著述中, 内容不相连贯, 但还没有说明, 何以有些中国哲学家的著述十分 简短。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苟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如果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较,它们仍然显得篇 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 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 16 章,主要讲先秦 诸子。冯友兰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 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 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 皆有根本的改变。 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 的哲学发达时代。 到汉武帝时期, 推行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 到此, 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 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 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 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 这种划分 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那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 展史观点, 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会, 但他通过广泛 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 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 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 子学时代奴隶 制解体, 封建制尚在形成中, 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 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 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 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 学时代的特点。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 的。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 整理。他认为, 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 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 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 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 但这并不是说, 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 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 而他 所做的工作, 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 找出其实质的 系统。四、中国哲学简史精彩内容摘抄及心得评述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可以好不隐瞒的说,前面几个 部分大多是通过搜索、 借鉴的观点, 但这个部分确实我真正欣赏 的,也是我在阅读中感受很深的,或者感觉有疑惑的部分,还是 老师说的那句,多少不重要,体会很重要,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 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 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 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 现将一部分精彩语录附上心得摘录于报 告中。1、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 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 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中国哲学简史自序 关于这句话,我看到有一种欣喜之感,这是中国哲学史的福音, 也是冯老在著这本书是那种大家的气度和才智的隐约显现, 这样 的谦卑是大家风范的体现, 才华本来就横溢的冯老用这样一种端正的态度和深厚的功力表现出对哲学, 对历史的尊重, 让我深感 佩服。2、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每一个人, 只要他没死, 他都在人生中。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 思想的人并不多, 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 哲学家必须 进行哲学化; 这就是说, 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 然后有系 统的表达他的思想。中国哲学简史 1-2 页 读到这段,我感觉好愧疚,仿佛戳中了我的要害,我是一个没有 反思思想系统的人, 所以应该多读一些哲学书, 自己为自己建立 一个反思思想系统,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觉悟,在反思中 得到提高和成长。3、每种大的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 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 包括迷信、 教义、礼仪和组织。 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中国哲学简史 2-3 页 在这样的论述面前,我突然感觉人类的社会是不能没有宗教的, 更不能没有哲学的, 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 但一定要有哲学信 仰,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共产党一样,每一个个体,都 在用其自己的哲学指导着自己的言行,所以,学一点哲学吧,人 生才不会在迷茫时找不到方向, 孤独时没有心灵依靠, 即使我们 是一个平凡人,也要像一个哲学家一样爱智慧,爱生活。4、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中国哲学简史4页古代中国更多时候是一个用道德和伦理来塑造自己行为的国度,比起西方的契约社会,我们的自觉性貌似更高,百姓的自我约束 力更强,但实质未必,无论是伦理还是宗教,都是统治者为社会 人划定的一个圈,我们只能在圈内生活,没有了所谓的真正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更早出现隐士,回归田园的诗人,而西方直到华兹华斯等文人才真正意识到回归本真的重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里伦理的约束比西方的宗教更强的体现。6、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不浓了。-P9这句话让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为什么我们关切哲学,然而哲 学意识不浓了?哲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哲学 意识和宗教意识又是怎样的?这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关系梳理清楚,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对这些知识补充学习,这次是大学教育该提供的模式,这才是大师授课的点睛之笔。7、公元前七世纪到前三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政 治大转变的时期。中国早期的政治封建制度,究竟几时开始瓦解, 现在还难以断定,但可以说,公元前七世纪时,已经有贵族由于 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另一方面,也 有庶民,由于具有专长或其他原因,获得诸侯的宠幸,成了高官。这是周朝礼崩乐坏的真正意义, 不仅周室的政治权力瓦解了, 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制度瓦解了。-p59政治变革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进程之一, 权力的更迭让我们能够找 到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政治制度, 一个权力集团的瓦解包含的是它 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瓦解, 而不仅仅是权力瓦解,身份发生变化 是社会制度瓦解的一个标志,庶民与贵族之间的彻底颠覆才是真 正的政治制度的更迭。8、“道”既是万物之所由来,它就不是万物之一;如果它是万物之一,它就不是万物之所由来。 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 道 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P155何为道?万物之源!道,衍生万物,却不是万物之一。这不是动植物的繁衍可以理解的,道不是客观的,他的存在在万物之外, 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从它不是一个事物,它没有名字开始,所以到存于无形,显于万物。9、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它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少”就是要抓主要害;也就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肆意放荡。-P163之前以为马克思主义很牛皮,直到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才让我为古 人之思想大为震惊,这不就是马克思主义里的实事求是,抓住主要矛盾的哲学观点啊,早在很久之前道家就已经做了阐释,果然是国学之经典。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P167道家的无为而治,统治者不用使用太多的统治术, 而百姓可以安 居乐业,自给自足,民风朴实,这是道家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回 头来思考一下,这不正是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 要求,足以见到古人的思想可以穿越历史,为现在的社会服务, 这样的思想对社会的贡献之大,影响之大。11、顺乎天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而服从于人 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P171一切的痛苦有心而生,顺其自然就是合乎规律的, 快乐和善良自 然相随而来,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的幸福指数没有在物 质并不发达的古代的人们生活的幸福,是因为我们的规则太多, 所谓的制度束缚了人性的自然发展, 这也告诫我们尽可能放下内 心的规则,顺其自然的与社会生活,少一点欲望,多一点欢乐。12、我们可以把生命活动范围归结为四等。一本天然的“自然 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 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P291 人生的四个境界,将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包括了,这四个境界是交叉进行的,最后又循环的,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天地境界,自 然境界方可做到不为人为所累。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 界,忽视了其他的三个境界的提高, 这也是现代生活的工业化带 17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开这些影响。五、阅读体验及宏观评述中国哲学简史 是一本真正的通俗哲学史著作,它是熔铸了智慧与思想的哲学史专著, 以有限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中 国哲学的各大流派、发展历程,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充 满着睿智与哲人洞见,而其中彰显出来的作者对于现实问题的关 怀。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 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 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 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 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 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 峰。这不作品在其中 将中国哲学史化繁为简,脉络分明,辨明 宗教和哲学之间的区别 ,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指出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指出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分析了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探讨了诸子百家的起源,列出了中国哲学史上主要思想家的年谱及简介,是初学哲学者的经典教材,读完之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后悔与这本书相 遇太晚,没有较早的用这本书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是一本可以让你找到哲学世界真谛的一本读物,真正的哲学著作,我也能体会这本书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之所在。这本著作经整个中国哲学史的框架明确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阅读者在阅读中找到了清晰的线索来了解、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不仅从纵向上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体现,还从横向将中国哲学的框架填充满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哲学理念的发展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就连在阅读是才恍然想起中国哲学的发展 在其历史中有如此的丰富,足以见得作者的博学,研究功力之深。21世纪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 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 观。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 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 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 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 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 的。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 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人们从实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 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 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 与人的自身来说, 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 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 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 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 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和谐世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