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5节 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641383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5节 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5节 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5节 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节乘法分配律教材第5658页的内容。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1投影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面墙上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列式,再汇报,边说边板演。310510(35)103050 81080(块) 80(块)4868 (46)83248 10880(块) 80(块)310510(35)104868(46)8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生2:我发现第一组中的第一个算式里的10出现了两次,而第二个算式里的10只出现了一次。生3:我发现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没有小括号,第二个算式有小括号,运算顺序改变了。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2导入新课:是呀,今天遇到的这两组算式,和以往学的好像不太一样,既有加法又有乘法,但它们之间似乎也有联系,得数都相同。这里面又有怎样的运算定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分配律。1探索与猜想。(1)根据你们的发现,能结合题意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吗?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说出算式:310510是先求白色瓷砖和蓝色瓷砖分别有多少块,再相加就求出一共需要的瓷砖数量。算式:(35)10,因为白色和蓝色瓷砖每行都有10块,所以可以先求白色瓷砖和蓝色瓷砖一共有几行,再乘每行10块,就求出一共的瓷砖数量了。(2)引发思考:第二组算式,又该怎样解释呢?指名试说第二组每步计算求的是什么。生1:左边墙上,每层4块,共8层,所以左边一共有48(32)块瓷砖,右边墙上,每层6块,共8层,所以右边一共有68(48)块瓷砖,左边加右边一共80块瓷砖。生2:左边墙上,每层4块,右边墙上,每层6块,加在一起每层10块,一共8层,共贴瓷砖81080(块)瓷砖。师: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4868(46)8。(3)概括特点。我们明白了以上两组算式的具体意义,那请说一说为什么数学家们会把这种运算定律起名叫“分配律”呢?你能通过观察和前面的分析过程,说一说为什么吗?生1:像例题中因为每行都有10块瓷砖,就把10分配出去,分配给括号里每个数。生2:我们看第一个算式,因为都有10,就可以把10提出来,再把另外两个数相加。设计意图:此部分是难点,它不像前面学过的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那样易概括,易总结。所以,在本课中,从分析例题,列多种算式入手,通过学生观察发现,互相补充,在算式中找寻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分析题意中,找寻其存在规律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乘法分配律的含义。2举例验证。(1)通过观察上面两组算式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特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适用呢?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举出不同的算式来验证这一发现。设计意图:学生举例验证的过程,是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对于学生识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己举例验证利于学生将新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数据来举例,可以举大数或小数,帮助学生在理性上,再次明确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内涵。(2)学生独立思考并记录下自己验证的算式,轻声交流验证的思路。(3)学生汇报个人的验证过程。3归纳概括。提问:刚才我们利用很多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一发现,那么,你能用一段话概括地说说这一发现吗?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设计意图: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最后,要求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提问:在乘法分配律中,你觉得特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要关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关注其运算符号必须是两种,关注括号打开后,外面的数要分别去乘两个加数。要特别强调乘法分配律中小括号的含义,以免和乘法结合律相混淆。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ab)cacbc4尝试应用。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明确乘法分配律的书写形式后,还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内涵。所以,在此还要让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此题说说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就是乘法分配律形成的再现过程,要让多个学生表达,在相互表达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5动手计算,验证规律。(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804)25的特点并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依据,说说哪种方法简便。(2)出示34723428,学生先观察特点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想法)(3)出示3251133251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并交流想法)启发:它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吗?学生验证交流。(4)生小结。(师引导)师:真聪明!谁来说说,什么样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1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2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3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在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乘法分配律310510(35)103050 81080(块) 80(块)4868 (46)83248 10880(块) 80(块)310510(35)104868(46)8(ab)cacbc跳出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我在教学时没有按照统一的要求去指挥学生,而是以一个比较广阔的问题空间为背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规律意义的个性化感悟。本节课,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营造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地探索乘法分配律,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