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正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605827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型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型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 . 新型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7 / 27目 录1 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新型煤化工助力31.1 节能减排“能手”31.2 技术可行、经济可行51.2.1 煤制油项目51.2.2 煤制二甲醚项目61.2.3 煤制烯烃71.2.4 煤制二甲醇81.2.5 煤制天然气91.3 中国煤化工政策发展历程112 政策松绑 助力新型煤化工大发展122.1 政策松绑创造新型煤化工盛宴122.3 政策引领煤制天然气成主导132.3 新型煤化工设备空间173 现代煤化工装备主要企业简况173.1 化机煤化工装备 业绩高弹性173.2 杭氧股份工业气体助推空分设备龙头203.2.1 空气分离设备制造业务:引领行业发展203.2.2 煤化工创造空分设备市场新空间213.2.3 工业气体业务:增长潜力巨大223.2.4 乙烯冷箱等石化设备产品的制造业务:垄断国市场223.3 隆华传热布局节能高效 着眼长期发展223.3.1 局节能高效233.3.2 着眼长远发展253.4 陕鼓动力转型助推二次成长261 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新型煤化工助力1.1 节能减排“能手”中国“多煤少油缺气”,需要完善能源供应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同时,新型煤化工可以实现国家能源高效利用、能源节能减排的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2.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16(即平均每年降低约3.4%);3.单位GDP 的CO2 排放降低17%;4.COD 和SO2 排放分别减少8;5.NH3-N 和NOx 排放分别减少10。2011 年万元GDP 能耗仅降低2%,未来节能减排任务愈加沉重。新型煤化工项目是节能减排能手,例如煤制天然气将有益于节能减排要求。1.排放方面,同等热量的天然气排放是煤的一半,是石油的70%,增加天然气消费,可以有效的减少有害与温室气体的排放;2.利用效率方面,天然气的利用效率远高于煤炭,如民用天然气炉灶的热 效 率较燃煤炉灶高2 倍以上,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比燃煤工业锅炉高30 %40。2012 年9 月,“十二五”煤化工示项目技术规(送审稿)正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发布实施。规包含“十二五”煤化工示项目能效和资源目标、“十二五”煤化工示项目技术和装备水平等多项容。规划对煤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煤经甲醇制烯烃、煤制合成氨、煤制乙二醇、低品质煤提质六大领域示项目的能源转化效率、综合能耗、吨产品新鲜水用量加以规定。上述示项目对应的能源转化效率最低应分别达到42%、52%、35%、42%、25%和75%;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不得超过4 吨(标准煤,下同)/吨油品、2.3 吨/千立方米、5.7 吨/吨烯烃、1.5 吨/吨合成氨、2.4 吨/吨乙二醇;单位产品新鲜水耗分别不超过11 吨/吨油品、6.9 吨/千立方米、22 吨/吨烯烃、6 吨/吨合成氨、9.6 吨/吨乙二醇和0.15 吨/吨标准煤。1.2 技术可行、经济可行2005 年之前,中国煤化工主要集中在煤制电石、煤焦化、煤合成氨和煤制甲醇,统称为传统煤化工。“十一五”开始,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共计五类。1.2.1 煤制油项目(1)间接液化示装臵商业化运行。伊泰16 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2010 年基本满负荷运行。2010 年2 月,伊泰成品油销售获得商务部赋予的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间接液化的优点是技术成熟可靠,具备产业化经验,运行稳定,设备维修难度小,对原煤品质要求较低。缺点是物耗能耗明显比直接液化高,平均5-6 吨煤产出1 吨油;投资也较大,每万吨油建设投资需要上亿元。(2)直接液化基本成功。煤直接液化装臵自2008 年第一次投煤试车以来,开工率过70%;产品以柴油为主,大约占70%,另有20%的石脑油,还有液化石油气等其他产品。截至2010 年末,全套装臵的负荷率最大达到设计的80%-85%;煤转化率达到设计的91%,产品收率达到57%。直接液化合成油的优点是收率较高,可达到60%以上;物耗较低,平均3-4 吨煤能产出1 吨油,电力消耗也较间接液化少30%左右;流程相对较短,投资相对较少。缺点是缺乏大规模工业化经验;装臵运行稳定性不够,磨损、结焦、腐蚀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对煤种的要求高。1.2.2 煤制二甲醚项目(1)产能过剩,市场低迷。我国二甲醚生产能力已经超1000 万吨/年左右,受需求增长缓慢和提价困难影响,2010 年二甲醚产量和消费量仅250 万吨左右,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30%。二甲醚产业仍然缺乏微观配套政策技术平台支持、产能过剩、用途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2)城镇燃气二甲醚标准出台。城镇燃气二甲醚国家标准,2010 年9 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于2011 年7 月1 日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使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在全国围推广应用有了可依循的标准和合法身份。尽管标准的出台说明二甲醚以应用于城市燃气,但该标准只是中间标准,而不是最终产品标准(标准要求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质量分数99.0%即要求纯烧,而且专瓶专用。(3)二甲醚推广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二甲醚实际推广过程中,还受到燃烧稳定性、混配气标准、瓶阀、钢瓶标准以与储运等国家标准缺失、物流运输限制、生产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2008 年3 月,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质检特函(2008)17 号文明确禁止在液化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1.2.3 煤制烯烃(1)甲醇制烯烃技术主要类别。目标产品为乙烯、丙烯的MTO 技术和目标产品为丙烯的MTP 技术。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 的MTO 技术和MTO+OCP 技术、鲁奇MTP 技术;国DMTO 技术、DMTO-、FMTP、SMTO 等。(2)煤制烯烃示项目已商业化试运行。60 万吨DMTO 装臵投产,实现了煤制烯烃的工业化;大唐多伦46 万吨MTP 项目、宁煤52 万吨MTP 项目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进行装臵调试。 项目总投资165 亿元,假设开工率80%,年产50 万吨烯烃、吨煤价格300 元计算,聚烯烃综合成本8074 元/吨。目前聚乙烯、聚丙烯出厂价格均在 1.1 万元左右,仅在 2008 年底和2009 年初时出厂价低于煤制烯烃成本价格,对应当时的原油价格30-40 美元/桶(或4600-4800 元/吨)。当原油价格高于50 美元/桶时,煤制烯烃具有明显竞争优势。(3)国多家煤制烯烃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目前,中煤能源、延长石油、陕煤化集团、华能、国投、集团、中电投&道达尔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均在进行煤制烯烃项目的前期工作,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4)沿海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迅速起步。沿海地区企业依托临港物流条件好、临近消费市场的优势,规划一批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目前,禾元、大化福佳、兴兴新能源科技、盛虹集团、正大能源化工等宣布了类似计划。其中禾元180 万吨甲醇制60 万吨烯烃项目已经得到银行贷款支持,已经开工建设,并2011 年10 月已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1.2.4 煤制二甲醇(1)工业示装臵尚未真正成功。2010 年,金煤针对20 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示工程试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产品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为年产15 万吨乙二醇和10 万吨草酸。经过联动试车,与2010 年5 月试产出合格的草酸产品。(2)多家技术争相涌现。国部分企业看好煤制乙二醇产业的前景,一方面采用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技术,建设大规模商业化煤制乙二醇项目;另一方面,与工程公司、科研机构合作攻关煤制乙二醇技术。如东华工程科技股份、五环科技股份、华谊集团、浦景化工技术、大学。(3)供需缺口大,生产成本合宜。2011 年中国进口乙二醇727 万吨。在生产成本方面,国煤制乙二醇低于中东地区乙烷生产法,高于石脑油法,但中东地区乙烷总量有限。假设吨褐煤价格300 元计算,国煤制乙二醇生产成本4450 元/吨,而石脑油合成乙二醇成本在8400 元/吨。从历史情况来看,乙二醇价格仅在 2008 年底时低于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当时原油价格30-40 美元/桶。只要原油价格高于50 美元/桶,煤制乙二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1.2.5 煤制天然气(1)多套装臵获发改委核准。截至2010 年底,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大唐40 亿立方米/年、大唐40 亿立方米/年和汇能鄂尔多斯16 亿立方米/年,产能合计96 亿立方米/年。目前,国煤制天然气示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其唐克旗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1 年建成。(2)仍有众多企业涉足煤制天然气。2010 年初以来,我国煤制天然气政策有所收紧,但天然气的需求前景和价格改革预期仍然在吸引着各路资金的进入。其中主力为、中海油、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投等大型能源央企,而新汶矿业、同煤、潞安、控股等地方国企也在积极推进。(3)成本合宜,未来五年有望放量以年产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为例进行成本估算。假设煤炭价格200 元/吨,煤制天然气的综合成本在1.55 元/立方米。西气东输直供工业的出厂基准价为1.19 元/立方米,到沿海消费区的管输平均价约1 元/立方米。国东中部地区的民用天然气价格平均在2.0-2.5 元/立方米之间,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在3 元/立方米以上。1.3 中国煤化工政策发展历程中国煤化工产业经历了“引导鼓励严格管控逐步松绑”三个大的阶段。煤化工产业正式起航:2004 年6 月,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并鼓励发展煤制油、煤制气、多联产等。煤化工进入3 年休眠期:2009 年5 月,国家提出重点抓好五类示工程,原则上停批新试点项目;9 月,正式提出三年不批现代煤化工新试点项目。政策松绑:2012 年中煤炭深加工示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以与2012 年4 月宁煤 400 万吨煤制油(已对超限设备招标)、潞安54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批准,标志着煤化工产业三年的停审期正式结束。“十二五 ”时期将形成若干集煤炭开发、加工、转化、电力 、化工于一体的大型能源综合性基地和能源企业。目前,各地上报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达到104 个,经初步测算,总投资超过2 万亿元。但是“十二五”时期仍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客观条件,迫切需要技术创新,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示,来整体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围绕煤炭深加工示项目规划15 个煤化工示项目开展行业发展。2 政策松绑 助力新型煤化工大发展2.1 政策松绑创造新型煤化工盛宴“十一五”期间,我国煤化工项目成效日益显现,技术逐步成熟。“十一五”期间,煤化工项目共计14 个,计划投资总额达2349 亿元。14 个项目中有9 个达产或一期项目已投产,即实际落实投资总金额1052 亿元。“十二五”期间,煤化工计划投资额预计将达到4000 亿元,考虑到实际投产建设进度和国家职能部门对项目审批进度的把控,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额在2000-3000 亿元左右,这一数额是“十一五”期间的二到三倍。2.3 政策引领煤制天然气成主导“十二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项目规划共有15 个示项目,其中涉与煤制天然气的项目达到7 个,接近全部项目的50%。可见,未来五年煤制天然气将是煤化工的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11 年12 月,我国煤制天然气在建和规划项目共计39 个,计划总产能达1619.84亿立方米,超过中国2011 年1025.3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总产量。这其中,分布在境的项目就占据了一多半,随着各个项目陆续投产,未来或将取代成为中国煤制气乃至煤化工产业的第一基地。煤制天然气工艺共划分三类:第一,蒸汽纯氧气化工艺。蒸汽纯氧气化工艺,是传统的煤气化工艺,煤伴随着蒸汽和氧气发生气化。粗煤气中含有CO,,H2, CO2,CH4 和少量的高碳氢化合物。目前最经济和最成熟的也是蒸汽纯氧气化工艺,世界唯一的工业化煤制天然气项目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项目就是采用此工艺。第二,催化蒸汽气化工艺。此工艺最早由Exxon 在1970 年代发明,使用K2CO3 为催化剂,但是工业上仍没有商业化装臵。在此工艺中,气化与甲烷化在催化剂存在下在同一反应器中发生(图2)。气化需要热量由甲烷化反应所放热量提供。CH4 由CO2 和合成气(CO和H2)中分离出来,合成气又返回到气化器。催化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650750)下进行。第三,加氢气化工艺。加氢气化工艺使用H2 来气化煤。H2 与煤在气化炉中反应生成CH4。H2 可以由外来氢源或甲烷蒸汽重整后提供。在甲烷蒸汽重整反应中,一部分从气化炉出来的CH4 转化为CO 和H2。流程如图3 所示。加氢气化反应工艺还在研究阶段。关于煤气化技术,我国目前可供选择的技术主要有:Lurgi 碎煤加压气化炉、BGL 熔渣气化炉和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等。其中Lurgi 碎煤加压气化炉可气化低质褐煤,粗煤气中含有810的CH4 馏分,可减轻甲烷合成工序的负荷,同时气化过程的氧耗较低,被认为是煤制SNG 经济实用的气化炉型;在原料煤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炉; BGL 熔渣气化技术尚未有长期工业化运行业绩,对煤质也有特定的要求。以一座规模40 亿Nm3/a 的煤基SNG 工厂为例:(1)主要工程量有: 48 台3800Mark-IV 型碎煤加压气化炉; 46 套中温耐油耐硫变换装臵; 46 套低温甲醇洗净化装臵; 46 套甲烷化与加压干燥装臵; 配套的煤气水分离与酚氨回收装臵; 配套的冷冻与硫回收装臵; 46 套45000Nm3/h 以上的大型空分装臵; 46 台500t/h 以上的锅炉与发电装臵; 配套的全厂供水与循环水装臵; 配套的污水生化处理与中水回用装臵; 配套的全厂总变与供配电装臵;(2)原料消耗:工厂消耗原料煤10001200 万t/a,燃料煤300400 万t/a,新鲜水20002400 万t/a,发电装机150200MW。(3)占地面积:250300 公顷。(4)建设投资:220240 亿元(不含厂外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对天然气产品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到2020 年国天然气缺口将达到1000 亿Nm3 以上,即需要建设25 个40 亿Nm3/a 的SNG 工厂,每个工厂投资约为220240 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估算,“十二五”期间,煤制天然气项目所需主要大型设备分别为:240 台碎煤加压气化炉,其他各类压力容器60-90 套,20-30 套大型空分装臵,20-30 台锅炉与发电装臵等。2.3 新型煤化工设备空间通常,煤化工项目投资额中设备采购占比达到40%。煤化工设备包括压力容器(煤气化炉、反应器、塔器),热交换器,空分装臵与压缩机,各类泵、阀门等。若按照我们预测的 “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完成在2000-3000 亿元,那么未来五年煤化工项目设备采购将达到1000 亿元,其中压力容器为400 亿元,热交换器200 亿元,空分装臵与压缩机100 亿元。压力容器制造上市公司有化机、海陆重工和重工,热交换器制造上市公司有蓝科高新和传热,空分装臵与压缩机制造上市公司有杭氧股份和陕鼓动力。2013 年,我们重点推荐化机、杭氧股份和传热。3 现代煤化工装备主要企业简况3.1 化机煤化工装备 业绩高弹性公司致力于化工装备制造,主营蒸发器设备、煤化工设备、石化设备等压力容器、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2012 年上半年收入7.74 亿元,其中石化设备占比48.26%、煤化工设备占比33.46%,两者合计占比达81.72%。公司产能远超过3 万吨,与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同处国非标压力容器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后期将受益于国家煤化工示项目建设。(1)公司募投前产能3万吨,可实现最大产值10 亿元;募投项目临江基地已投产,7连跨厂房产能6 万吨,可实现石化设备最大产值年20 亿元;公司自筹资金建设的生产特殊材质(钛材、镍材、锆材等)压力容器和航天气化炉的5 连跨厂房产能3-5 万吨,有望于2012年末完工投产;公司针对煤化工项目的伊犁基地正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中,完工后产能将达到6 万吨,年最高产值15 亿元。公司已建和正在筹建的产能产值达到50 亿元,而2011 年公司营业收入14.73 亿元,未来业绩具有较高弹性。(2)2012 年7 月公司中标总投资550 亿元的宁煤400 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3个超限设备中的B 包合同,价值5.3 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煤化工项目3 年停止审批的解禁, 2013-2015 年、蒙、等地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将逐步获得国家批准并开始设备招标。10 月,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项目超限设备招标(反应器类6 台、塔器类16 台、储罐类5 台),公司成为第二中标候选人。未来公司产能释放业绩有望获得较快增长。我们预测“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完成额在2000-3000 亿元,煤化工项目设备采购将达到1000 亿元,其中压力容器为400 亿元,热交换器200 亿元,空分装臵与压缩机100 亿元。煤化工项目中,设备占总投资40%,压力容器通常占设备40%以上,其中超限设备占20%(反应器、塔器、储罐、分离器),普通压力容器占80%。“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项目中超限设备需求在80 亿元,2011 年公司煤化工产品收入仅有4.32 亿元。公司同海陆重工和金重为煤化工非标设备龙头制造企业,未来市场空间和业务弹性较大。2012 年10 月15 日,公司与永钢集团、金茂创投、丰立集团、智慧创投共同投资设立沃王海工装备制造股份。沃王海工注册资本7.77 亿元,主要经营: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其他工程设施的建造、销售(以工商登记为准)。公司出资合计出资3.77 亿元,占48.52%股份,首期出资1.885 亿元,后期以公司新建但尚未运营的海工资产出资;剩余51.48%股份由永钢集团、金茂创投、丰立集团、智慧创投共同持有,全出注资为现金。开拓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是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一个战略性布局,有利于公司盘活资产、优化产品结构,标志着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2 杭氧股份工业气体助推空分设备龙头公司主要从事空气分离设备、工业气体产品和石化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空气分离设备产品主要包括大中型成套空气分离设备、小型空气分离设备;气体产品主要包括氧、氮、氩等;石化设备产品主要包括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天然气液化分离设备、液化石油气储配装臵等设备。3.2.1 空气分离设备制造业务:引领行业发展公司作为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空气分离设备制造企业,始终引领着中国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发展。公司设立后,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规整填料塔和全精馏制氩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生产了第六代空气分离设备,以与标志我国空气分离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七代全精馏制氩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3.2.2 煤化工创造空分设备市场新空间煤气化是以氧气作为氧化剂,与固体煤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等的合成气,合成气可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合成天然气等多种化工产品,是目前煤化工的主要技术。利用煤气化技术合成油,每一百万吨合成油的年生产能力需配臵的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能力约为300,000m3/h;利用煤气化生产甲醇,每一百万吨的年生产能力需配臵的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能力约为120,000m3/h;利用煤气化生产合成天然气,每1,000 万立方米/天的生产能力需配臵的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能力约为240,000m3/h;利用煤直接液化技术合成油,每一百万吨合成油的年生产能力需配臵的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能力约为100,000m3/h。前国际上投入使用的最大等级的成套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量达到110,000m3/h,本公司目前生产的最大等级的成套空气分离设备的制氧量已达到80,000m3/h。随着本公司大型成套空气分离设备设计与制造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本公司大型成套空气分离设备出口量快速上升。3.2.3 工业气体业务:增长潜力巨大根据对美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分析,气体工业的增长率一般是国生产总值增长的1.25 倍至1.5 倍。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在2000 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 年我国工业气体年增长率为12%,2005 年我国工业气体年增长率为15%,预计到2016年,中国工业气体年产值可达到1,000 亿元,发展速度每年在10%左右。目前国共有气体生产企业2,000 余家,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自产自用仍是国气体产品的主要供应模式,占国全部气体产品的 50%以上。国外公司已经在国投资设立了近百家合资或独资的气体公司,占市场化销售气体产品市场份额的1/3 以上。3.2.4 乙烯冷箱等石化设备产品的制造业务:垄断国市场在乙烯冷箱产品方面,目前,国投入运营的国产大型乙烯冷箱全部由本公司设计和制造;目前,国投入运营的国产液氮洗冷箱产品均为本公司制造。3.3 隆华传热布局节能高效 着眼长期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为冷却(凝)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压力容器和机械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冷却(凝)设备,包括(1)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和空冷器,前者为公司核心产品,2011 年冷却(凝)设备收入占比为68.8%,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64.2%。冷却(凝)设备是流程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设备,也是工业领域耗能、耗水大户。据统计,冷却(凝)设备耗能量占工业用能的13%-15%(我国工业冷却用水量(指:包括取水量与重复利用水量之和)占工业用水总量的80%左右,取水量(指: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通过工程或人工措施获得的水量)占工业取水总量的30%40%;发展高效冷却节水技术是工业节约用水的重点。3.3.1 局节能高效2009 年3 月,公司研发的产品之一“新型复合式蒸发冷却(凝)器”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鉴定(中石化协鉴字2009第 15 号)。根据鉴定材料,对于产品的推广应用前景和鉴定意见为:在一样的换热负荷下,与传统水冷系统相比,采用此种技术可节水30%-70%,节电30%-60%,年节省运行费用50%以上;与普通蒸发冷却(凝)器相比,采用该技术可节水30%-50%,节电10%-20%左右,年节省运行费用40%以上;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 年3 月,公司“LH 型等蒸发式冷却(冷凝)器技术”被工信部关于印发聚氯乙烯等17 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04 号)中列为氮肥、甲醇等生产企业热交换系统中替代传统冷却塔的推广技术,应用前景为“替代传统的水冷式冷却器+冷却塔热交换系统组合,减少冷却水循环量50%以上,节电50%以上,在氮肥行业已有100 余家企业应用,推广意义重大”。从冷却(凝)设备优缺点比较即综合性能比较中,可以看出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在各个方面均优于空冷器、水冷却和普通蒸发式冷却设备。只是受到发展时间较短的原因而未普与,我们认为未来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将是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火电、新型煤化工等领域。3.3.2 着眼长远发展目前蒸发式冷却(凝)设备应用规模约为 30 亿元,占冷却(凝)设备市场的比例约为8%。空冷器主要应用于火电和石化领域,其中应用于火电的空冷器规模约为 44 亿元;应用于石化领域的空冷器规模约为 4 亿元,哈空调石化空冷器的市场占有率为 50%,空冷器的应用规模合计约为 48 亿元,占冷却(凝)设备市场的比例为 12.80%。在冷却(凝)设备 375亿市场容量中,扣除蒸发式冷却(凝)设备和空冷器的应用规模,水冷设备的应用规模约为297 亿元,占冷却(凝)设备市场的比例为 79.20%。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主营产品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将会逐步替换水冷器和冷却塔,未来市场空间巨大。2008-2010 年,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24-29 亿元、25-30 亿元、31-38 亿元。按发行人2008-2010 年度高效复合型冷却(凝)器销售收入计算,2008-2010 年发行人在蒸发式冷却(凝)设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4.38%-5.29%、4.53%-5.44%、5.74%-7.03%。3.4 陕鼓动力转型助推二次成长2012 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全年收入60.42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26 亿元,同比增速17.31%、23.25%。公司毛利率35.5%,净利率17%,同比分别提升2 个百分点和1 个百分点。受下游设备需求影响,公司近3 年来收入增速稳定在20%左右。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下公司业绩增长稳定。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有利于公司科研投入可持续,2012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11%。公司未来成长弹性将依托服务板块和气体业务。设备生产商转型综合方案解决服务商:工程成套项目总承包(EPC)模式较单纯设备销售,可以使公司收入空间增加 3 倍左右,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总包队伍,2012年公司总包业务7.45 亿元,占当年收入比例12.34%。设备服务市场孕育渐成熟,2012 年末系统服务板块在手订单大幅提升至27 亿元,预计2013 年服务业务增速超过20%。公司规划至2015 年系统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将达33%,未来两年成长空间巨大。气体运营业绩将持续快速成长:一方面,在建产能逐步达产。公司从2009 年开始涉足工业气体外包领域,截至目2012 年末运营与在建产能达40 万标准方/时,其中35 万标准方/时已投产。2012 年气体业务收入1.98 亿元,同比提高1300 倍。二方面,公司将加快对外投资与项目收购。新成立的子公司风气体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上市平台将利用风气体股东延长石油、煤化工、国资委的优势地位,整合省的气体资源,加快相应的投资和收购步伐。若收购成功,预计全年将贡献业绩2-3 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