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52784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根本特征。 C、但凡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商品的两个根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3、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货币的职能: A、根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货币,购置、买了、交易注意网上购物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价格、标价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例:到银行取工资。利息、税款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3、纸币: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不平衡引起的实质表现影响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置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开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立,扩大出口。5、信用工具:方式:现金结算 转账结算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 发行:商业银行 优点:方便、平安支票: 本质:支付凭证, 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6、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 ,国内物价上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安康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求影响价格。市场表现:A、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物以稀为贵B、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根底,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 互补品和代替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产量。*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 减少产量;*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 本钱,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根底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上下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 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置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规*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和推动经济构造优化升级。 2、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开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消费构造:1消费构造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开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开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4、恩格尔系数:反映人们消费构造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规律: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开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构造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人们的消费构造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5、消费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心理。6、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防止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辛奋斗。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开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开展。主要表现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大力开展生产力1必要性:解决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表达社会主义的有优越性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与兴旺国家的差距,赶超兴旺国家2如何开展:抓住经济建立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立、一心一意谋开展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局部,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根底不相适应的局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根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科技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3、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的根底、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地位1公有制主体地位:1、主要表达: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控制力上,即表达在控制国民经济开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现行的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开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开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毫不动摇的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开展。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目的:盈利,本质:经济组织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本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1组织形式:*公司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份*发行股票,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各自特点:看书2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和监视机构监事会。3优点: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构造4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效劳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5企业兼并和破产、强强联合看书3、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开展的源泉。荣耀属于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2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3如何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开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党和政府新修改 :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同时要积极适应市场需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4、维护劳动者权益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立主力军的保证。 3原因、具体权利看书、做法4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根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享受权利的依据.5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展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1、 各种投资方式1储蓄存款便捷 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的,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 存款业务根底业务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结算业务2股票高风险、高回报 3债券稳健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4躲避风险保险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收益性: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储蓄存款风险性: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储蓄存款国债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则。按劳分配: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民种植农作物获得的收入2、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看书 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开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根底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出租土地、房屋。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和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4、公平: 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 长和经济开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提示:提高“2 个比重 ,实现“2 个同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A 国家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 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B 要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隐性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补充:根本性措施:大力开展经济。5、处理好社会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并重: 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根底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6、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国家预算,国家决算2、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根底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哪些?3 大作用,注意理解 答:(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 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根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缺乏,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 正常运行与开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根底设 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立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应与社会总需求保持根本平衡,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措施: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立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3、财政收入:1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来源2利润收入3债务收入4其他收入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开展经济开展:对财政收入的印象是根底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和分配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例: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局部5、税收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主要 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这样可以防止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意义: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国家的兴旺兴旺、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缴纳的各种税收为根底的。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效劳的同时,必须承当义务,自觉诚信纳税6、违反税法: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第四单元 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配置资源1方案和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两种根本手段。市场经济:市场起根底性作用。PA:看不见的手:市场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以及优点: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展。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拟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局限性:自发性追求经济利益,污染、造假等、盲目性、滞后性3市场秩序 老实守信: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缺乏,交易萎缩、经济衰落、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规*市场秩序的措施:A、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视和失信惩戒制度。治本之策C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D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规*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根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方案、法律手段制定法律、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辅第十课 科学开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立1、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科学开展观科学开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开展。 科学开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 到开展为了人民、开展依靠人民、开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全面推进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促进现代化建立各个环节、各个 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根底相协调。坚持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 永续开展。 科学开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开展、区域开展、经济社会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具体措施?(或:怎样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开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安康开展?) 以科学开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 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 推进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开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 能力。关于实施 创新驱动 开展战略 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 心位置。 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开展新动力。 、关于推进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 (1)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式的主攻方向。 (2)要求: 要把推动开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开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 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开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开展。(1 立足点、依靠2 、坚持走“4 化道路3、区域开展、)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2、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意义: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3、影响:具体看书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开展的产物,推动了生产力的开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开展,从而推动世界*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的开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开展空间。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兴旺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兴旺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这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者世界市场的开展,左右着国家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开展更加不平衡。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平安构成极大的威胁。风险全球化4对广阔开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一是柄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注: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完全正确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4、对外开放1世界贸易组织: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根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注: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两股巨大的力量5、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对外开放根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2对外开放意义:对外开放格局的根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新阶段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新修改 答: 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平安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开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构造、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开展新优 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效劳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开展效劳贸易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3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4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于自身开展的根底上实行对外开放。4走出去的含义: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展经济技术合作。.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