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815497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1、无名效应2、皮革马里翁效应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一、 心理的实质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二、 心理的结构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忧心等。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激情状态。意志活动的犹豫不决状态和果断状态等。以及注意状态和分心状态。三、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主要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显的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合符规则和可以测量的关系。即S-R关系,这一学派又称之为S-R学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省的。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2、 认知学派主要观点:A、外在的刺激首先引起个体的心理发生变化,再由心理的变化引起行为变化。B、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不仅要研究个体的行为变化,还要借助行为的变化来推测导致这种变化的心理变化。C、心理过程也就是信息的获得、储存、建构和使用的过程。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计算机模拟法。3、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研究方法:名人佚事的收集、整理、分析。人本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健康人格。他们认为,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不是本能而是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有机体有一个基本的倾向和驱力实现自己、维持自己、提高自己”(Rogers,1951)。4、精神分析学派首创人: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这个学派主要解释人的异常行为和变态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心理治疗中的个案研究。主要观点:在个体意识的精神活动背后潜伏着无意识的心理本能,人的一切行为和精神活动都受其影响和驱动。(1)无意识理论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是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精神活动的主体。本我常被压抑进入无意识领域,但仍对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2)人格结构理论人的人格或心理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即人的本能,是人先天具有的。本能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生的本能,即里比多(libido),是指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另一种是死的本能,即萨那托斯(thanatos,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象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常常受到压抑而进入无意识领域,并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我们的行动。超我是化了的道德标准,竭力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自我介于两者之间,负责理智地调节本我、超我、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3)性心理理论性本能是人的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运用(1)阐释心理或行为异常原因,并治疗。原因:1)人的各种本能未能合理地满足。 2)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2)分析方法释梦无意识联想(用冲突对象进行联想,让病人尽可能放松)(3)解决办法1)引导人的本能得到合理的满足。 2)宣泄压抑的不良情绪第三讲社会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围1、个体水平的研究成就动机、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与情绪问题2、团体水平的研究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等3、集合水平的研究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与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三、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倾向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对象、围: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角度与侧重:普通心理学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优点:(1)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2)研究一段时间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1)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2)量大、耗时(3)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4)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优点:(1)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2)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3)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缺点:(1)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2)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3)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优点:(1)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2)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3)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情绪(4)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点:(1)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2)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现场实验法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优点:(1)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2)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缺点:(1)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2)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3)受外部条件的限制5、模拟实验法和标准实验室实验法模拟实验法是仿照社会情况,设立类似环境,考察被试在其中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并研究其规律性的方法。标准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进行分解的更有控制的研究。优点:(1)把复杂的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2)实验可以重复(3)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4)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缺点:(1)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2)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认为一种刺激引起的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时,就建立一个联结。复杂行为就是一系列简单行为的联合。1.模仿理论(N.Miller & T.Dollard)人类特别是儿童的社会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还是遵守社会准则的行为,都是模仿习得的,而模仿本身就是学习来的。2.社会学习论(A.Bandura & R.Walters)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3.社会交换论(G.Homans)从经济学的概念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到持续的理论。人的行为类似于物质的交换,人的行为带给对方的好处,使对方产生互惠行为,或产生相互的好处,使得社会发展。二、角色理论(G.Mead & C.Cooley)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独特理论。角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1)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2)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3)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4)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5)角色冲突:同一种角色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三、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孤立的反应,也不是反射弧的机械组合,它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整合决定行为的。1.认知失调说(L.Festinger)人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信息,当脑中同时出现两种相反认知和信息时就会发生不愉快,就会激发人去解除这种不协调。2.归因理论(F.Heider)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都要找原因,不是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本性,就是把原困归于环境,或二者兼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发现,当一种行为有希望获得成绩时,往往归因于自己,否则归于环境,而旁观者正好相反。归因理论因:人格、品质、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因素。外因:周围环境、他人、规则、奖惩、工作的特殊性与难度、运气等。稳定性:原因是不是行动者比较持久的特征。稳定性控制的位置因外因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3.隐人格理论(G.Kelley & L.Cronback)每个人都地认为他人所具有的一些性格特点、品质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具备一种品质或行为表现,就可以了解其它的行为品质或表现。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围是什么?3、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4、简评社会学习论与角色理论。5、简评归因理论。第四讲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2.社会化的主体: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3.社会化的执行者:与社会化有关的人们。:社会经验、规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的各种心理状态。5.社会化的结果: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1、社会强制性2、个体能动性 3、终身持续性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一、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1)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2)教导行为规 (3)培养社会角色 (4)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和侧面。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1父母态度A、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B、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C、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自己努力的结果。D、研究表明,控者比外控者学习更好。E、戈登(1981)认为,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和讲道理。(2) 家庭气氛A、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专制家庭和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B、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C、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D、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E、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F、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师、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社会行为规的体现者。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OSEHTHAL,R&TACOBSON,L,1968)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 & GOOD,S;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R.布朗(BROWN,R;1976)对决定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归结为:(1)身体的特征(2)学生的性别(3)社会经济地位(4)测验成绩(5)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布朗进一步指出了教师是如何将期望传递给学生的:(1)分组(2)与学生相互作用的量(3)赞赏与支持发言的量(4)给予学生课题的水平(5)激励和暗示同辈集体的影响作用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同龄群体中进行的,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二、个体化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因起作用。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部现实或主观现实。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儿童从别的儿童和成人的行为中观察到这些模式。并根据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模仿和反模仿,以此产生模仿效应和反模仿效应。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加工,把现实世界,并从中建立自身的认知体系。3.角色扮演 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的角色;暂充当某一角色。4.主观认同 它是个体主观上把自己属于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5.自我奖赏 自我奖赏是指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以报酬。第三节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个体社会化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的社会化;二是行为规的社会化。 主要有三个派别:认知学派、新行为学派和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代表人物分别为班都拉、柯尔伯格和埃里克森。一 认知学派的研究道德发展阶段论 认知派认为,人的道德社会化是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强调道德动机、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 1908年,麦独孤(MeDougall. W)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道德发展的观念。他认为,人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是无所谓道德的,其行为由本能冲动所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扩大,逐渐发展了自己的道德品质。 麦独孤观点中四个阶段 (1)行为决定于本能冲动;(2)本能冲动作用受外界权威赏罚的影响而被纠正;(3)学会控制行为,这是由于个人对社会赞许与社会惩罚的预期;(4)不管社会环境可能给予的奖罚如何,个人行为完全根据自己的原则进行。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二阶段论 皮亚杰(Piaget.j)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道德判断。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第一阶段 :道德概念强制的道德或受外界支配的道德;观 点看一种行为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并认为人人都这么看,不能置身于他人立场;意 向 性倾向于从实际物质后果判断行为,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规 则服从规则,认为它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对 权 威单方面的尊敬使儿童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惩 罚赞成严厉的赎罚,要使受罚者痛苦,而不考虑惩罚方式与错误容的关系。认为惩罚本身就说明行为的错误性质;“在公正”混淆道德法则和自然规律,认为自然事故和灾害是不端行为引起的超自然力的惩罚。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第二阶段:道德概念合作的道德或自主的道德;观 点能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立场,不做绝对的判断,知道有不止一种观点的可能;意 向 性用行为的意图而非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规 则认识到规则是人制定的,可由人来改变;对 权 威与权威和伙伴的互相尊敬使之较高地评价自己的意见和能力,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惩 罚赞成惩罚应是较温和、带补偿性的,应当依错误的性质而决定,能导致对受害者的赔偿,并帮助犯错误者认识其行为的性质而使其改过;“在公正”不把自然灾祸与惩罚混淆起来。柯柯尔伯格(Kohlberg. l;1958)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世俗水平(410岁)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怕受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2)世俗的水平(1013岁)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3)后世俗水平(13岁以后)原则的道德水平。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二、新行为学派的研究社会学习论z 六十年代后,班都拉等人提出了道德社会化的社会学习论。z 主要观点道德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班都拉和麦克唐纳(A.Bandura&F.J.McDonald,19631968)给儿童道德判断的故事让其判断。 过程 第一组再次判断时与初测稍有不同,立即强化;第二组再次判断时交替附有一成人判断并对儿童给予强化;第三组有成人的判断但不给强化。然后,将儿童带到另一房间判断另十二个故事。 结果 初测时三组成绩差不多;但第二测时,第二、三组远高于第一组,第三组高于第二组;第三测时,第一组成绩提高不大,甚至有所下降,第二组成绩略高于第三组。 结论 成人榜样的作用超过了强化的作用,模仿的作用是明显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诱惑方面,对诱惑的抗拒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瓦尔特斯(R.H.Walters,1963)的实验:他将5岁儿童分为三组,让其参观诱人的玩具,并告知不许玩。 过程榜样奖励组:看电影,情景相同,小孩玩后,其母看见大加赞赏并一起玩;榜样批评组:看电影,情景相同,小孩玩后,其母看见后批评;控制组:不看电影。然后让儿童单独呆在房间里十五分钟。 结果第一组不顾禁令去玩,平均克制80秒;第二组平均克制7分钟,有的15分钟;第三组平均克制了5分钟。 结论 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模仿而获得。 家长、教师对儿童的社会道德标准教化有两种:一是口头劝导;二是在其面前展示自己的行为,而后者更重要。 米斯切尔(W.Mischel,1966)等人的实验。让儿童玩小型滚球游戏,按一定规则将木球投入门,投中得分,20分有奖。严守规则很难得分,偷偷违反规则容易得分。 过程将儿童分两组与成人一起玩。第一组成人言行一致,告诉儿童规则并遵守规则;第二组成人言行不一,对儿童进行口头劝导而自己却当其面违反规则。 结果成人在场时,儿童都遵守规则,当成人离开后,第一组得奖人次占总人次的1%左右,而第二组占50%以上。然后将两组儿童放在一起玩,第一组也开始不遵守规则。 结论要使儿童遵守规则,不仅要成人口头劝导,更重要的是成人的榜样作用。三、新精神分析学派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是人所有生物性本能欲望的总组合,以追求个人快乐,满足本能欲望为目的。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控制着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能以现实原则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从自我中来,是道德化的自我,是“良心”,是头脑中的“检查官”。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道德的研究,就是在研究超我如何形成,社会行为规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良心”。2、埃里克森(E.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但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因素,应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强调自我的作用。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化?2家庭与学校社会教化功能有哪些?3社会化对个体未来发展的影响?4综合评述三个学派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论。第五讲 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o 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又称社会知觉。o 社会图式社会图式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如:他人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社会图式的意义1、影响信息的选择。(双眼视觉竞争实验) 2、影响信息的加工。3、影响信息的提取。o “自我实现预言”社会图式形成之后,较难改变,并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环境中的信息与原有图式不一致时,社会图式会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使客观现实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趋向于与原有图式一致,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o 社会认知理论的模型1、畴模型(群体概括化的概念,不是用来判断个体是否属于某一个全体,而是用来认识某一群体,形成图式。)(公务员、教师、医生)2、样例模型(客体与样例集合中成员之间的比较来建构认知,形成图式)3、群体表征的混合模型 4、情境模型二、社会认知的策略1、认知吝啬鬼 思考方式:启发式判断(1)可得性启发(凭经验 提取特例的容易程度)(2)代表性启发(将判断事物与记忆事物进行类比,看相似性)(3)定点调整启发2、目标明确的策略家根据加工目标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系统、全面、费时的加工。区别:(1)好心情:认知吝啬鬼 坏心情:目标明确的策略家(2)上司和下属 上司:认知吝啬鬼 下属:目标明确的策略家(3)关系(重要性)三、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归因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1、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一致性信息、差异性信息、一贯性信息一致性信息指行为者对刺激的反应与此时此地其他人对同样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差异性信息指行为者此时此地的行为是否因刺激而异,若因刺激而异,则差异性高,反之则低。一贯性信息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时因地而异。推论:(1)一致性、差异性、一贯性高,行为归因于刺激。(2)一致性、差异性低、一贯性高,行为归因于因。(3)一致性、一贯性低、差异性高,行为归因于时空环境这种外因。四常见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夸大行为者部稳定的个性因素,而忽视或低估引起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2)行为者与观察者偏差(3)自我服务偏差五、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性质o 自我概念自我就是关于自己的人格品质、社会角色、过去经验以及未来目标的心理表征,又称自我概念。o 自我图式对于自我的认识概括。它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H.Markus(1977)自我图式实验,H.Markus(1977)词语性格独立依赖独立快慢中间一般一般依赖慢快o 获取自我概念的途径1、自己的行为2、省3、他人的反馈(Cooley,1902)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4、社会比较(Festinger,1954)自我概念常形成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人们为了准确地认识自己,常和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o 自我概念的整合o 巴纳姆效应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o途径1、可得性(巴纳姆效应)2、重建记忆(美好童年)3、自我归因(今天发挥不好)4、核心特质o 自我概念的影响1、自我概念与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2、自我概念与情绪3、自我概念与行为(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监控水平)六、自尊的建构o 自尊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品质、性格、能力等的积极或消极的整体评价,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满意程度。o 自我提升动机:在自尊的形成过程中,人们有一种自我提升(self-enhancing)的倾向,偏于高估自己,甚至还扩展到自己所有或所属的事物上。o 自尊的文化差异:独立型文化:自我提升 依赖型文化:自我批评自尊建构的三个途径 1、个人生活经历2、社会比较3、自己的部标准七、印象形成的规律1、对他人的认知-印象的形成o 印象的概念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o 印象知觉的线索(1)外表1 外表2外表3(2)言语(3)非言语交流(4)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5)行为(6)其他线索2、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1)认知者1)认知者的人生观影响着对人印象的形成。2)认知者的经历和经验影响着对人印象的形成。3)认知者的认知系统对交往中的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主要是指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思路。4)认知者的兴趣、价值观会影响到印象的形成。(2)被认知者1) 仪表。2)属性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甚至国籍等。 3)言语和非言语的表现(3)交往环境在不同的交往环境下,人们的认识倾向具有不同的特点,既具有不同的角色期望,因为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情境变了,人们对角色的评价也会变化。3、印象形成过程中的特点 (1)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认知印象趋向一致。(2)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认知印象总带有评定性,在对他人的评价方面又用不同的指标去衡量。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涉及到社会特性和智慧特性两方面。社会特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性格等人际关系方面的特性。智慧特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学识、才能等工作方面的特性。(3)在交往活动中,人们更偏重于社会特性的评价。(4)在对人的印象形成中,肯定性特征的影响比否定性特征小得多。八、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社会知觉中,输入信息的顺序性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最先接受的信息和最后接受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较大作用。2、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某些特性或品质有清晰的印象,由于这种印象十分突出,从而掩盖了交往对象的其他特征和品质。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一点概面的效应。3、定型效应定型效应又为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存在着对某个群体或某一类型的人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按照在头脑中已有的某种印象对人做出判断。4、投射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把自己本身具有的特点(主要指不良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相应的他人印象。第六讲态度及其作用一、态度概述o 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其态度调节。o 偏见是个人对他人或其它团体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o 态度来自价值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价值,是指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 ,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亦即是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o 态度的形成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从。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化个体的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态度的机能 适应功能、简化认知功能、自我防卫功能、自我表现功能。社会态度概述1、 奥尔波特的价值理论: 经济的价值:认为生活主要的目的是财产的得失。 理论的价值:力求在知识系统发现新东西。 审美的价值:把美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 权利的价值:认为人生目的在于为了支配他人。 社会的价值: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增进社会福利。 的价值:把精力放在追求神秘的东西上。二、态度转变的主客观因素说服宣传者的威信 一般而言,宣传者本身威信的高低与宣传效果成正比关系,但这种正比关系只是发生在较短的时期,时间一长,不管是有威信的宣传者还是无威信的宣传者,两者的宣传效果无多大差异。(哈夫兰特)威信的分析宣传者的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和可信性(哈夫兰特),指专家身份(如所受的教育训练、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等),可信性与宣传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以及讲话时的信心、态度等有关。伯鲁的研究第一方面是宣传者的对人态度,包括以下几项:公正不公正, 友好不友好, 诚恳不诚恳。第二方面是宣传者的业务水平 有训练无训练, 有经验无经验, 有技术无技术,知识丰富知识欠丰富。第三方面宣传者的表达能力:勇敢胆怯, 主动被动, 语调坚定语调软弱 , 精力充沛疲倦乏力。1、 影响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自尊的强度, 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 想象力的丰富性, 性别, 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逆反心理。2、客观原因: 单纯地为宣传而宣传; 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 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得太过分。3、主观原因 :好奇心; 自由选择的需求;三、态度转变的理论 o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及其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态度也将维持而不改变,倘若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有某种与原来的认知及行为相反的看法,或者偶尔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这时人的认知就会失去协调,产生不舒服或紧的心理状态,它迫使认知去恢复协调,一种方法是改变原有的认知及其一致的行动,另一种办法是维持原有的态度单必须加上另一种辩护的理由。o 海德的P-O-X理论海德假设,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P和O双方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好感和恶感),X是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海德认为,P-O-X三者的关系如相适应,则P-X-O的体系呈均衡状态,P的态度不需要转变。如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心理上就会失衡的感觉。这时就必须对这种认知体系加以改变。以恢复P心中的协调。o 纽卡姆的A-B-X理论o 奥斯古的和谐性理论四、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地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 第七讲 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定义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而产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的心理关系。o 人际关系分类1 根据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分类血缘人际关系、趣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等。2。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分类固定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非固定的人际关系(同车的乘客关系)3。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纵向的人际关系和横向的人际关系)4。根据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分类(外露型、涵型和伪装型)5。根据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分类(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6。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分类(包容型、控制型和感情型)人际关系理论 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兹,1958)行为表现需要性质主动型被动型包容的需要主动与他人往来期待别人接纳自己控制的需要主动支配他人期待别人领导自己情感的需要主动对他人表示亲密期待别人对自己表示亲密2、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交往过程对相互角色的意识。角色往往代表着一定的交往符号。(寝室言语攻击行为的分析)3社会交换论相关概念刺激:环境中的暗示,个体行为对暗示做出反应行动:有机体为了获得奖赏、逃避惩罚而发出的动作酬赏:刺激所具有的能满足个体需要的能力,分物质酬赏和非物质酬赏惩罚:刺激所具有的伤害或阻止需要得到满足的能力价值:刺激所有提供酬赏的程度代价:做出某种行为所失去的酬赏或受到的惩罚知觉:衡量、评价酬赏和代价的能力期望:对酬赏、惩罚程度的估计、预期,有机体把这些酬赏、惩罚与一定刺激联系起来。基本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寻找初恋情人的影子);价值命题(交往的攀高枝心理);剥夺-满足命题(适应心理-情感疲劳);攻击-赞同命题(逆反心理);理性命题(价值大小和成功的可能性)。3、示-回应模式(泗清1988)三点价值支点(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价值观);行为起点(示启动;)行为控制点。两过程(示、回应)三形式(理想模式、小人模式、常人模式)第二节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1、邻近律2、一致律3、互补律4、对等律二、人际吸引1、外貌吸引2、能力吸引3、个人品质吸引妨碍人际吸引的个人品质1、为人虚伪2、自私自利3、不尊重人4、报复心理5、妒忌心理6、猜疑心理7、苛求于人8、过分自卑9、孤独固执第三节 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和技巧一、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1、平等原则(地位对等、价值对等、情感对等)2、互利原则(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与精神互利)3、信用原则(守信、不轻许诺言、诚实)4、相容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1、感情投资法2、心理吸引法(提高素养、乐观幽默)3、求同存异法4、角色互换法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1、必须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必须先欢迎别人,而不是事事以我为中心2、微笑3、记住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好的听众5、讨论对方感兴趣的事6、以真诚的态度赞美别人,去谈论他自己三、人际沟通定义人际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人际沟通的意义1、 沟通是人们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2、人际沟通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沟通过程信息源信息接受者通道信息障碍反馈人际沟通的类型1、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2、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3、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4、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5、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人际沟通的模式 1、环式传递2、轮式传递3、Y式传递4、全通道式传递提高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1、正确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1)评价沟通情景和交往对象(2)正确认识自己的沟通体验(3)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主动性与沟通注意水平)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3、主动运用身体语言(1)了解身体语言(2)体验身体语言(3)反馈性调整身体语言4、注意沟通情境的同一性。 5、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 6、进行沟通训练(1)敏感性训练(2)角色扮演 第八讲 集团心理与集合行为一集团人际互动o 人际互动雏形A-B互动客体B对于主体A的职能规职能、反馈职能、激活职能。主体A对于客体B的职能表征职能(语言表征和非语言表征)、满足职能、控制职能。人际互动制约性 在互动过程中,A和B的位置是互换的,A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反之亦然,B既为主体,又为客体。A和B的人际职能随其位置的转换而变化。同时AB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AB双方的行为既有自主的一面,又必须把对方可能出现的行为纳入行为决策的考虑之,作为自己决策的前提。二、从众现象所谓从众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以某种集团规或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现象。从众现象形成的条件外在条件:集团在成员中的魅力 ; 在条件:个体对社会事件的经验程度即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关于事件的判断之自信程度、对自己成败的估计和确信程度。一般而言,经验不足、阅历浅、自信度低、成功感弱的个体容易从众。从众的原因1、相信他人心理2、寻求安全心理3、忠于集体心理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1)群体的一致性(2)群体的规模(3-4人)(3)群体的凝聚力(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2、 个体因素 (1)年龄和性别(2)知识经验(3)个性特征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常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促进。社会干扰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常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的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抑制。理论解释1、优势反应强化说。2、评价理论:(1)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2)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3)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3、注意转移说(注意的分配)社会堕化又称社会堕化又称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原因 (1)社会评价的减弱(2)社会认知的偏差(他人偷懒)(3)社会作用的分散减少社会堕化的方法 1。单独评价2。提高认识3。控制群体规模集团规集团规是集团社会影响的媒介因素,是集团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制度、法律、道德、风俗、信仰等等方面容。集团成员通过对规的遵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三集团效果集团聚力集团聚力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聚力的影响条件:(1)集团目标与个人成员追求目标的关系(2)集团的表现能力(3)集团成员的结构(4)集团效果(5)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四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含义与特点集合行为也称为集体行为与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性的无组织的行为。集合行为的特点: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理论1斯梅尔塞的条件说:他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等情况下,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作的一些尝试。集合行为发生需要六个条件:1)环境条件:物质条件与社会条件。2)结构性压力。3)普遍情绪的产生和共同信念的形成。4)诱发事件。5)行为动员。6)社会控制能力的强弱。集合行为理论 2模仿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时,会处于不理智的情况,就会彼此模仿。感染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彼此感染的结果。紧急规论:当人面临突发事件时,虽然没有正式的规,但是会出现紧急规,这种紧急规汇兑人们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人们效仿与遵从集合行为理论3匿名理论:在匿名状态,个体没有明确的身份标志,是个体会出现越轨行为。这主要是因为责任分担心理。控制转让论认为集合行为不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而是理性的把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少华代价。如果接受转让者不能控制局面,就会发生集合行为。典型的集合行为分析恐慌:是指人们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出现的紧心态以及违反常规的行为。谣言:也称为小道消息。是指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真实的途径传递的信息。谣言的特点表现为:1)简略化、2)片面化、3)同化,4)逻辑化。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意识的外表和行为风格,生活模式等。流行具有新颖性、消费性、周期性和选择性等特点。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