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参考范文】

上传人:蕉*** 文档编号:87954990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参考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参考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参考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申请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9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9二、 项目建设地点9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9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0五、 建设背景、规模11六、 项目建设进度12七、 环境影响12八、 建设投资估算12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5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6一、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状况16二、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17三、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结构17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19一、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发展状况19二、 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25三、 打造自主创新能够扎根的特色产业创新高地25四、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27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31一、 项目选址原则31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1三、 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38四、 构建以智能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41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4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45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5二、 建设方案45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6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7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49一、 公司发展规划49二、 保障措施55第七章 法人治理58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8二、 董事60三、 高级管理人员63四、 监事66第八章 安全生产分析68一、 编制依据68二、 防范措施71三、 预期效果评价73第九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7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5第十章 项目环保分析77一、 编制依据77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8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0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0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1六、 环境管理分析82七、 结论82八、 建议83第十一章 工艺技术分析84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4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7三、 质量管理88四、 设备选型方案8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9第十二章 项目节能分析91一、 项目节能概述91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92能耗分析一览表92三、 项目节能措施93四、 节能综合评价94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9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5二、 建设投资估算96建设投资估算表98三、 建设期利息9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8四、 流动资金100流动资金估算表100五、 总投资10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3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04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4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1五、 偿债能力分析1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3六、 经济评价结论113第十五章 风险评估分析115一、 项目风险分析115二、 项目风险对策117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120第十七章 附表12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2建设投资估算表12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5流动资金估算表12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3报告说明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6年至2019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由7.2亿美元增至68.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11.79%,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77.5亿美元,2019年至202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9.13%。iiMedia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移动电源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自2012年的58亿元增至2020年的37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6.11%,移动电源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随着消费者对快速充电要求越来越高,快充快放功能已成为移动电源的重要卖点,为快充移动电源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116.5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9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6%;建设期利息13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3385.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8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660.38万元,净利润3674.7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62%,财务净现值3438.3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扬州电源管理芯片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4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分析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本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2、相关部门对本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项目建设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项目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二)技术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充电技术和场景趋于多元化,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基于电磁互换理论,即在无线充电基座(发射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磁场输出,通过接收器将磁场转换成交流电给设备使用,而无线充电芯片作为重要元件之一置于发射器的变频设备前端以及接收器中,其功能是实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相互转换。无线充电技术不需要匹配充电插口,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消费者,市场得以稳步扩张。根据Statista统计,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3.6亿台增至2019年的9.9亿台,预计将于2022年超过20亿台。作为无线充电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无线充电芯片的市场规模相应增长。(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9333.00(折合约4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9485.28。其中:生产工程31294.46,仓储工程7771.3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299.69,公共工程4119.76。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颗电源管理芯片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所选生产工艺及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格采取环评报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116.5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9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6%;建设期利息13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3385.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1%。(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597.0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0830.0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34.40万元,预备费332.61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8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660.38万元,纳税总额2531.59万元,净利润3674.7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62%,财务净现值3438.3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9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9333.00约44.00亩1.1总建筑面积49485.281.2基底面积16719.811.3投资强度万元/亩274.092总投资万元16116.582.1建设投资万元12597.052.1.1工程费用万元10830.042.1.2其他费用万元1434.402.1.3预备费万元332.612.2建设期利息万元133.572.3流动资金万元3385.963资金筹措万元16116.583.1自筹资金万元10664.833.2银行贷款万元5451.754营业收入万元28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3660.386利润总额万元4899.627净利润万元3674.728所得税万元1224.909增值税万元1166.6910税金及附加万元140.0011纳税总额万元2531.5912工业增加值万元8735.3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2732.52产值14回收期年6.4915内部收益率14.6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438.38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状况1、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概况随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音频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电子市场的兴起,以及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AIoT智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大幅提升,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得以持续增长。根据ICInsights与WSTS数据统计,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792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27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7.09%。2、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增速全球领先。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始终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增长也最为迅速。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销售规模由2014年的1,047.4亿元增至2020年的3,778.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3.84%。随着芯片领域国产化率的提高,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将持续向好。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吸引了众多资本加入,企业数量稳步上升。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ICCAD)的统计数据,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2011年的534家增至2020年的2,218家,复合增长率为17.14%,众多市场参与者的涌入有望推动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进一步发展。二、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及国产替代趋势的加强,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至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由3,015.4亿元增至8,848.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9.65%,大幅高于全球增长速度。三、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结构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按照产业链分工不同,可划分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产业。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业主要是根据终端产品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系统、模块和门电路并进行特定的组合,确定工艺方案和产品结构,通过设计软件输出电路设计的版图,以实现相关的功能需求。芯片设计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较小,通常具有较高的利润率。集成电路制造处于产业链中游,根据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电路版图,通过专用设备在晶圆上进行氧化、点胶、光刻、清洗、注入、退火等不同工艺操作。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本环节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偏低。封测企业将集成电路制造商生产出的晶圆进行封装,加工成独立的具有一定电气功能的芯片,并测试可靠性。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子行业的格局正在不断变化,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其中芯片设计的市场占比由2014年的34.74%增至2020年的42.70%。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发展状况1、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发展概况电源管理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由于电子产品内部各电路模块的供电需求多种多样,电源管理芯片种类繁多,且其性能的优劣对于整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空间亦获得较大提升,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91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1.56%。2、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概况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起步较晚,相较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具有一定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通信、工业控制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要元件,下游需求的持续扩大带动了我国电源管理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的统计,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520亿元增至2020年的7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47%,我国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是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超过30%。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集中度高,以TI为代表的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前五大企业的市场占比合计超过70%,而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也基本为欧美企业所占据,2020年,我国前十大本土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仅为7.51%,国产替代空间巨大。3、电源管理芯片的细分种类电源管理芯片种类繁多,包括AC-DC、DC-DC、LDO、PFM/PWM、PFC等电压、频率或功率调制芯片、热插拔(HotSwap)控制芯片、恒流驱动芯片和过压、过流防护芯片,以及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等,且每类产品又进一步划分为多种细分产品,以满足各种类型电子产品的需要。(1)移动电源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销量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充电需求随之提升,消费者对充电便捷性和充电速度的要求也相应提升;2017年以来,共享移动电源市场的发展为全球移动电源市场带来新一轮提速,前述发展趋势促使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6年至2019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由7.2亿美元增至68.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11.79%,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77.5亿美元,2019年至202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9.13%。iiMedia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移动电源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自2012年的58亿元增至2020年的37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6.11%,移动电源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随着消费者对快速充电要求越来越高,快充快放功能已成为移动电源的重要卖点,为快充移动电源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快充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Power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供电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芯片和PCB板等元器件组成。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的收入由2013年的9.32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12.35万亿元,电源适配器行业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电源适配器行业总产值约为2,115.7亿元,2011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为6.2%,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6.0%的增长率。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容量及耗电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缩短充电时长的诉求愈发强烈,快充电源适配器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手机品牌厂商、第三方充电头厂商通过技术升级争相推出更高功率、更安全、更便携的快充电源适配器,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相较于Si半导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更高的承载功率和较低的开关损耗,成为快充电源适配器的主要选择。根据BCCResearch的预测,2017年全球快充电源适配器市场规模为17.27亿美元,占全球电源适配器市场的20.20%,预计2022年快充电源适配器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7.4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69%。(3)无线充电设备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充电技术和场景趋于多元化,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无线充电基于电磁互换理论,即在无线充电基座(发射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磁场输出,通过接收器将磁场转换成交流电给设备使用,而无线充电芯片作为重要元件之一置于发射器的变频设备前端以及接收器中,其功能是实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相互转换。无线充电技术不需要匹配充电插口,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消费者,市场得以稳步扩张。根据Statista统计,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3.6亿台增至2019年的9.9亿台,预计将于2022年超过20亿台。作为无线充电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无线充电芯片的市场规模相应增长。(4)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电源适配器和无线充电器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充电,因此相关电子产品的出货量间接影响行业产品的市场空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1年起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至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73亿部,创历史高点,近年来消费者换机需求有所减弱,智能手机出货量较为平稳,2019年出货量为13.71亿部,2020年受疫情影响降至12.92亿部。中国是智能手机制造和消费大国,2019年国内手机出货量3.89亿部,约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28%。根据Canalys预测,2023年全球5G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近8亿部,中国作为全球5G网络建设的重点区域,有望成为最大的5G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占比预计超过30%。随着智能手机性能和快充需求的提升,满足快充需求的移动电源和充电器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核心产品,历年出货量较为平稳,预计未来其充电器配置的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根据Statista统计,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规模将达到1,252亿美元,近6年来的复合增长率为7.46%。随着人们对办公设备便捷性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222.1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21.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0.97%,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重要配件,电源管理芯片受益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增长。(5)智能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应用广泛且具有低值易耗特性,2017年以来出货量保持增长趋势。电动工具是快充协议芯片的重要应用市场之一。近年来,随着电钻、电动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等电动工具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无绳类电动工具渗透率提升,无绳类电动工具的良好使用体验有赖于支持快充功能的电源管理芯片。根据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0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约4.9亿台,无绳类电动工具占比从2011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64%,以此测算2020年无绳类电动工具出货量约为3.14亿台。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国,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在承接国际分工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目前占据全球85%以上的出货量,行业外向型特征明显。2020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约为809亿元,2015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6%,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约为937亿元。(6)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消费端融合的重点领域,系AIoT时代实现终端智能互联的重要应用场景,得益于近年来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发展。电源管理芯片作为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迎来增长空间。根据StrategyAnalytics发布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2019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支出达到1,030亿美元,预计将以11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将达1,570亿美元。对于中国市场,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0亿元,2017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5.86%,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二、 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集成电路产业在经历多次结构调整后,逐渐由IDM模式演变为Fabless模式。根据WSTS统计数据,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保持不断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2,745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612亿美元,预计2021年及2022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608亿美元及5,023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率分别为27.57%及9.01%。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意义成为全球共识,其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集成电路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于美国,原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后由于日本白色家电产业的崛起开始了第一次产业转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促成了集成电路的第二次产业转移,从日本转移至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2010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根据WSTS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全球市场占比由2015年的20.61%增至2020年的37.72%。三、 打造自主创新能够扎根的特色产业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产业创新发展,更大力度推动人才优先发展,探索开展适应性创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发展新空间、新平台、新载体,畅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打造能够扎根的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高地。(一)建设专业化和功能化科创载体布局高能级重大科创载体。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扬州“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持续深化与中航、中船、上汽、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央企国企、大学大院大所的合作,更大力度招引和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承接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实现“国字号”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装置等重大科创资源集聚的新突破。(二)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空间。立足长三角“大三角”和宁镇扬“小三角”,充分发挥扬州资源禀赋优势,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蓄积发展势能。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交流合作,主动承接大城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转移。(三)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更大力度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创新发展。(四)推进多层次创新创业加快吸引创新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百强企业,升级出台2.0版人才政策体系,制定个性化、特色化、系统化人才政策,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能快速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顶尖人才(团队),鼓励企业招引一批发展急需的高端紧缺人才到扬州创新创业。(五)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强化重点领域科研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推动政府职能转向定战略、定方向、定方针、定政策。四、 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充分彰显开放基础优势,优化开放布局,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多元开放合作,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一)以“一带一路”引领优化开放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充分发挥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扬州港、扬州国际人才市场开放效应,持续推进空港、水运口岸加快开放,拓展航空口岸功能,积极争取更多国际航线,探索开展国际货运业务。加快扬州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发展,推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对外开放标杆区,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二)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层次。保持进出口总额稳定,加快对外贸易优进优出,促进进口与出口、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实施品牌兴贸战略,持续推进省级、市级出口品牌建设,增加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电子、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化工和农产品等产品出口上规模,持续提升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培育形成扬州自主品牌产品贸易。(三)致力打造高端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依托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经济平台,发挥扬州港、扬泰机场物流枢纽效应,探索设立江苏自贸区南京扬州联动创新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与开放、综合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在扬州落地,承接南京市更多区域的产业转移,探索将联动创新区建成南京自贸片区的功能配套优先承载区、制度创新率先复制区、开放红利首批共享区,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平台。加强扬州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省内排名上升至中游位置。(四)积极培育国际人文交流品牌提升国际人文交流品牌。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办好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中国(扬州)世界美食节等系列活动,重点做强和做大文化交流平台载体,再现隋唐繁华风貌,推动淮扬菜融入旅游、走向世界,全面展现东亚文化圈范围内汉唐文化的强大历史吸引力,打造成为与日韩、东盟等开放合作典范。加强城市品牌培育、经营、运营,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五)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扬州镇江主城区、仪征六合等跨界融合组团为突破口,深入参与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与南京、镇江产业链深度对接,创新协同、数据交换共享和开发利用等路径,协同共建国际化大都市圈。推进扬州和镇江、南京之间跨江通道建设。(六)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争作贡献加强长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严格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持续深化实施“4+1”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抗生素滥用治理、长江船舶港口污染长效治理、尾矿库污染防治、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等重点整治任务,促进水质持续好转、生态持续改善。(七)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争做示范打造大运河扬州段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加大运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岸线使用,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展现运河船舶穿梭之美、清水灵动绿堤婆娑之美、流域田园风光之美,建设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05.6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85.5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908.00平方千米,占74.46%;水域面积1683.21平方千米,占25.54%。到二三五年,扬州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二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的现代化新篇章,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好地方”的使命担当、交出“好地方”的时代答卷。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主要创新指标全面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建成长三角区域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全面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形象进一步彰显,建成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名城;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美丽扬州、健康扬州、平安扬州建设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生态宜居名城。综合发展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迈上5000亿元、6000亿元两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位居苏中苏北前列。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省运会和第十届省园博会,省运会被省政府肯定为“新时期办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典范”。承办第六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国际性活动,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称号,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速度持续加快。大力发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工业开票销售6126亿元,较2015年增长50%,先进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7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50亿元,年均增长约8%。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8%,服务业重点企业达200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201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建成省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57个,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4个。旅游业年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粮食总产达286.6万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9%,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1:1。19个农业园区入选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目录。累计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5个。创新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是2015年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48%。累计建成各类科技产业综合体超过600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超过5000家、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0多名,形成“众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社区双创基地”完整创业创新孵化链条。成功招引沈飞所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园两院一中心”等重量级科创项目。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通过验收。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绩效评价全国第一。扬州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省级以上科创园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一核多组团”的现代化大扬州城市发展形态更加完善,江广融合片区、西区新城、南部新城等城市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东南片区更新改造全面推进,连淮扬镇高铁、江广高速、宿扬高速建成通车,加快实施京沪高速和五峰山过江通道公路接线、龙潭过江通道、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城市快速路网,“内联外通、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成型。成功打造绿色宜居的“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累计新建(提升)公园392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7%,居苏中、苏北第一,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799个村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推进建设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省级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头桥医械小镇、曹甸教玩具小镇、武坚智能电气小镇、枣林湾体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杭集镇获批全国特色小城镇,11个重点中心镇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02元、24813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43.3%、49.3%。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2%以内。累计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17个,三级医院实现县(市)全覆盖,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成使用。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实现全覆盖,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列全国第5。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175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月390元提高到710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8%。在全省率先推进颐养示范社区建设,新建颐养示范社区93个,广陵区获批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文化强市建设有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高邮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获“八连冠”。加强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成功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运河文化嘉年华等活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完工并获正式命名,运河文化成为扬州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创新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全市共建成开放城市书房50家,每年走进城市书房阅读的人数规模达180多万人次,“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成为扬州新城市文化标识。入选第二批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建成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5个,全市所有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国家一级馆标准。累计建成486非遗集聚区、中国淮扬菜博物馆等各类非遗场馆70多个,获评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类基地(园区)和4个省级文化产业类基地(园区),扬州江广智慧城评选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上升为省级战略,“三退三还”工程有序推进。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全市化工园区规划面积由22平方公里压减至9平方公里,累计关停退出化工企业501家。长江生态岸线占比从2018年的47.5%提升至56.9%。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与2015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34.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2.2个百分点、省考以上断面优良率提高到87.5%,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劣类水体比例从17.8%改善为无劣类水体。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河湖面貌明显好转。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复查,林木覆盖率达24%。改革开放步伐迈向深入。连续7年制定实施服务企业“2号文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各项税费750.6亿元。建成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三减两免”,实施“3550”“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8.1%。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扎实推进司法、环保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实施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运河文投集团、科教集团、环投集团等国资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入选国家城市医联体试点。全面执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实施“530”招商行动计划,加强与中船重工、中航工业、中电科等央企合作,新落户法国圣戈班建筑材料、德国赛夫华兰德汽车零部件、芬兰瑞特格散热片等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31个。出口加工区获批国家综合保税区,扬州泰州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按照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阶段性部署安排,“十四五”时期,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得到全方位巩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高品质生活大幅跃升,高效能治理成效彰显,“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良好开局。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经济运行更加稳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大幅提升,构建具有扬州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发展增长点。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7%左右。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幸福生活更高品质。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低收入群体增收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更加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水平的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康育娱”水平显著提升。美丽扬州更高颜值。美丽扬州建设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动力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供给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省下达的控制目标。古城保护、老城更新与新城建设各具特色,城乡宜居品质显著提升。“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健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文旅品牌和文化标识更加彰显。对外开放更高水平。以“一带一路”沿线和东亚国家为重点的对外合作不断深化,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宁镇扬一体化,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持续推进、“二次振兴”基本实现,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三、 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四化同步”,探索构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扬州经验,努力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一)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市区、县城和建制镇落户条件,引导有进城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健全完善外来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建立居住证与户籍准入衔接通道,探索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并轨路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非户籍人口及其家属、子女。(二)优化城乡国土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布局。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空间管控边界,高水平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科学从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边界和城镇开发边界,以“三区三线”为载体,构建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形成梯次分明、协调联动、一体发展的城镇体系。构建“一核两心、一带两轴、两地三区”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统筹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形成网络化、多中心、开放式、集约型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三)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结合“三轴、四核、五廊”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推动古城改造、老城更新、新城提升,努力打造成为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都市区。增强古城核心区文化、旅游、商贸等服务功能,通过工业“退城进园”、产业空间置换、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推动古城保护由点、线保护向面、片保护转变,打造繁荣、复兴的“扬州古城”,实现古城新生。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和高颜值街巷,布局一批特色惠民公共空间。加强城市三维空间、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规划和管控,整治提升老城主干道景观,持续推进传统民居修缮,打造扬州古今融合、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景观。加快江广融合区开发建设,统筹产城融合和留绿留白,全面建成广陵新城,健全完善生态科技新城和江都“三河六岸”区域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扬州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中央商务区,加快形成主城区东侧连片新城市功能板块。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功能和配套公共服务,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加大县城与周边集镇及开发园区的资源整合,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县城人口集聚能力。支持仪征市发挥连接南京和扬州的区位优势,加快与扬州中心城区整合联动发展,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先行区。支持高邮市利用运河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滨湖旅游城市和东方邮都。支持宝应县利用里下河水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营造城市良好生态格局,打造苏中水乡特色鲜明的生态创新城市。四、 构建以智能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强化产业链思维,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主攻方向,构建具有扬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专业化链条化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行动。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围绕沿328国道、连淮扬镇高铁两大产业发展带,重点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优势支柱产业,培育做大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航空等新兴产业,转型提升高端纺织和服装、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实施产业链提升计划。(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动能培育计划。突出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集聚化,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资源、人才等方面有效集聚。加速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与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科技与制造、新光源与新材料、数字科技与新型元器件、生物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创意等前瞻新兴产业;跟踪关注未来能源(氢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三)转型发展建筑业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原则,持续巩固壮大土建主业,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拓展高端设备安装、信息智能化、市政路桥、生态环保等土建关联产业,发展综合开发、建筑设计、建材、咨询等建筑服务行业。(四)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以专业化、网络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流程再造、业务延伸、模式创新。聚焦城市功能完善和推动产城融合,积极发展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服务业态。鼓励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五)高水平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培育未来网络、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其他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基于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围绕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贸易、物流、文创、零售等行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加快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发展。(六)加强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企业家队伍。聚焦培育大企业集团、国内领先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培养一批擅长国际化经营管理、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家、经营业绩突出的知名企业家以及富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企业家。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项目选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项目选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工程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