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常见问题治理要求措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715312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常见问题治理要求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质量常见问题治理要求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质量常见问题治理要求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丰都县龙河东组团安置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措施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丰都县龙河东安置房监理部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4 / 15丰都县龙河东组团安置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措施我监理部通过学习渝建发201442号文件,关于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控制重点,把握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现场相结合、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质量责任落实,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治理重点:渗漏、裂缝以与水暖、电气、节能保温等方面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一、工程根本概况 “丰都县龙河东安置房工程一、二标段总建筑面积336203,根底形式分商业独产柱基、条基浅根底、机械旋挖桩根底,主体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4栋高层分24、27、30层三种和幼儿园。二、防治重点 1、渗漏:主要包括外墙、屋面、厨卫、阳台渗漏。 2、裂缝:主要包括楼地面、填充墙、墙面抹灰层裂缝。 3、水暖、电气:主要包括给排水管道系统渗漏、地漏水封深度不足、电气线路连接不规、防雷接地不可靠。4、节能保温:主要包括外保温墙面裂缝、保温层厚度不够、保温效果差。三、组织措施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组长:显平副组长:敖炳余、建成员:梦、廖超、慎、王远富1、 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措施方案。2、 对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有关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环节,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严格检查按设计两年质量控制方案细化的施工图施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治措施。 3、建章立制,突出重点,循序淅进。要求项目部建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专项制度,细化专项治理施工方案,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4、落实五方责任主体负责人法人授权责任书、质量终身责任制度。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制度。四、监视管理措施1、我监理部将专项治理督促工作转为常态化、日常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增加抽查的部位、频率,质量巡查的随机性、针对性,巩固治理成果。监理人员对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进展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平行检测,对质量通病的部位加强重点控制,跟踪旁站监视,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与时采取口头通知或监理通知单的形式督促施工单位定人、定时与时整改。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构建组织管理班子,督促项目部管理人员尽职尽责,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分步实施治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理报验程序,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验,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确认后,允许施工单位进入下道工序。工程所用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符合设计与规标准。所用原材料进场必须经过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五、 合同措施监理部本着“严格监理、热情服务、公正科学,廉洁自律的监理工作原如此,认真补充编写了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如此、旁站方案、安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要求施工单位制作集中样板墙、工艺展示与交房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标准和合同要求,履行合同赋予我们的监理职责,严格把好各个施工环节。六、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板厚不足的预防1.1、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优先选用长条马凳如图一。搁置时按排连续放置,排间距不大于800mm,边排距端部边缘不应大于200mm。支撑件应置于板底钢筋以上,不得直接搁置于模板上。图一1.2 现浇板电气与智能等线管应防止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与以上管线交织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小于1/3板厚。住宅工程楼板宜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当采用板别离式配筋时,应在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增设,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1.3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示,每2围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应进展插签检查厚度。1.4 端部无搁置的板面钢筋应设置横向搁置钢筋如图二。图二2、填充墙砌体裂缝的预防2.1 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2.2 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14天后方可补砌挤紧,起头收尾均应用预制混凝土块抵紧。2.3 空心砖填充墙与混凝土相交接处应用实心配砖排头。2.4 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单边不应小于150mm。 2.5 门、窗洞边距框架柱、构造柱或墙小于200mm时,应设置现浇混凝土门、窗垛,且应按设计配置构造钢筋,并不低于图三所示构造要求。图三3、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的预防3.1 禁止以结构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进展初装饰验收。找平层应采用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铺设,强度不低于C20,并留设试件。3.2 外表应进展压光收面或压实拉毛处理。3.3 楼地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3.4 楼地面应与时进展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4、顶棚开裂、脱落的预防4.1 顶棚宜采用免抹灰工艺。4.2 在批腻子前应先进展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4.3 腻子应符合建筑室用腻子中耐水型N型的要求。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项目技术指标N型容器中状态无粘结,均匀施工性刮涂无障碍枯燥时间5打磨性%2080耐水性无异常耐碱性无异常粘结强度标准状态浸水后低温贮藏稳定性-5冷冻4小时无变化,刮涂无困难5、墙抹灰、空鼓、开裂、起砂的预防5.1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端部应延伸不少100mm,且应固定牢实如图四。图四5.2 混凝土、填充砌体等基层应先进展界面处理。5.3 抹灰完毕后应与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5.4 当抹灰总厚度超过35mm时,应采取挂网、掺外加剂等抗裂加强措施。6、外抹灰空鼓、开裂与外墙渗漏的预防6.1 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体等材料时,墙面应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6.2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应按图四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6.3 外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架眼、穿墙洞等。当确需留设孔洞时,应采取防渗措施。6.4 突出外墙的挑板、雨棚等嵌入墙体处应设置同墙厚的翻边,高度不小于120mm,雨棚根部外墙迎水面自雨棚顶面起600mm高度围宜做防水处理。6.5 外墙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分隔缝。7、屋面渗漏的预防1 屋面大角、屋面转角与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2层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2 出屋面管道、烟道、透气孔等根部应设置根部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如图五。穿屋面管道防水构造1.结构层;2.找平层3.隔汽层4.保温层5.防水层6.防水密封材料7.管道8.金属抱箍9.卷材附加层10.找平层11.止水环12.预埋套管图五3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防水附加层如图六。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图六4 找平层分格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其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5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向上设一道高于屋面板3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宜与屋面板一同浇筑,强度不应低于C20,宽度同上部墙厚。6 屋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间距不得大于6m,分格缝应预留,不得采用后切割工艺。7 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应做圆角处理。8 住宅工程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9 住宅工程室外露台、花池、或与外环境相接触的墙体底部等易渗水部位应向上设一道高于相邻室楼板3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强度不应低于C20,宽度同上部墙厚。8、室渗漏的预防1 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设一道高于相邻房间地面2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强度不应低于C20,并宜与楼板一同浇筑。2 靠近厨房、卫生间的烟道、井道四周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mm,强度不应低于C20。3 地漏、套管、烟道、卫生洁具根部、有防水要求的阴阳角、墙地面已开槽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具体施工方法可参照图五、图六。4 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或泼水试验,蓄水最小高度不应低于30mm,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应无渗漏。9、门、窗变形和渗漏的预防1 门、窗安装前应先检查洞口尺寸,偏差过大指框与洞口单边空隙大于20mm的必须先用细石混凝土进展处理。2 外门、窗框料与墙体间的缝隙应先清理干净后采用闭孔弹性材料填充,四周应留设5-8mm凹槽,并采用耐候密封胶处理。3 外窗上口应做好滴水,窗台应做好泛水,窗台应高于外窗台。4 设置排水孔的门、窗,排水孔应通畅。5.设于外墙上的套管应伸出外墙完成面不小于30mm。10、安装质量通病的预防1 电气配线应按相分色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蓝色,PE-黄绿双色(如图七),接地PE干线不得串接;电线接头绕接后应涮锡(如图八)。(图七) 图八2 暗埋PVC线管接头应打胶严密,柔性线管不得暗埋。3 室插座位置、空调预留孔洞的位置与相邻插座的安装间距等应设置合理。4 污水、废水系统上设置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如图九。图九5 给水管道隐蔽前应水压试验合格,隐蔽后管道应充水观察。6 各类管道支架设置应足够,支架设置的高度和位置应防止对人身的伤害。1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呈90o,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钢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够,箍筋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原因: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11.2 成型尺寸不准确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11.3 已成型的钢筋变形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防止不必要的翻垛。原因: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两点因素。防治措施: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当盘缠在圆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些,拉开螺距后又会使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有计算确定。箍筋末端未按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原因: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无视规规定的弯钩形式使用围;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防治措施:熟悉各种弯钩的应用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12、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轴线偏移、弯折。原因: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4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与冷却,使上钢筋倾斜。防治措施:1矫直钢筋端部。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3防止过大的挤压力。4与时修理或更换夹具。2咬边:原因:1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2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3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防治措施:1减小焊接电流。2缩短焊接时间。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3未焊合:上下钢筋在结合面处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原因:1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时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2焊接电流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3焊接过程中设备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与时压下。防治措施:1在引弧过程中精心操作,防止操纵杆提的过快或过高,间隙太大发生断路灭弧;也应防止操纵杆提的过慢,钢筋粘连短路。2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和延长焊接通电时间,使钢筋端部得到适宜的熔化量。3与时修理焊接设备,保证正常使用。4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12.3 钢筋锥螺纹连接1钢筋套丝缺陷:原因:操作工人未经培训或操作不当。防治措施:对操作工人进展培训,取得合格证后再上岗。2接头露丝:拧紧后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原因:接头的拧紧力矩值没有达到标准或漏拧。防治措施:1按规定的力矩值,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2连接完的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做标记,防止漏拧。13、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3.1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扣筋被踩向下位移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防治措施: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13.2 柱、墙钢筋位移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防治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结实,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13.3 受力筋保护层不符合规定,露筋原因: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防治措施: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3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13.4 绑扎接头松脱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防治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扎结部位在搭接局部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13.5 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原因: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防治措施:做好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工作。13.6 弯起钢筋方向错误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展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上挂牌标识。13.7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接头数量超规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展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13.8 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原因: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的要求,箍筋绑扎不牢。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和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结实。13.9 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展成品保护要求。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展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13.10 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原因: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展交底。13.11 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不足或漏绑原因:因操作困难,未绑加密箍筋;采用模外绑梁筋,后落入梁底,加之梁柱接头早已封模,无法绑梁、柱接头柱箍筋。防治措施:应合理安排先绑梁筋,待补上梁、柱接头柱箍筋后,再封梁侧模的操作方法。14、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4.1.1梁、板模板现象梁、板底不平、下垂、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胀模。原因:模板龙骨、支柱刚度、强度不够,支柱根底下沉。防治措施: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与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模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按标准要求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展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14.1.2 柱模板1胀模、断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原因:柱模板强度、刚度不够。防治措施: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与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2柱身扭向。原因:校正时未双面校正。防治措施: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临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以使柱模不扭向。3轴线位移。原因:柱支模时未拉通线。防治措施: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与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与剪刀撑,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14.1.3 墙模板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原因: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未认真操作。防治措施: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原因:模板根部缝隙未堵严,模板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未座浆。防治措施: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模板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座浆50mm厚。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原因: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支撑不足或失效。防治措施:门窗模板设足够的支撑,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结实。14.1.4 模板缝隙跑浆原因: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防治措施:模板拼装时缝隙垫海绵条挤紧,并用胶带封住。加强检查,与时处理。14.1.5 标高偏差超标原因: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作找平。2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累计误差。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控制点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3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 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4楼梯踏步模板应考虑装修厚度。14.2 模板拆除14.2.1 混凝土外表粘连原因: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防治措施:模板外表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时间按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执行。14.2.2 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原因:1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2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造成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防治措施:1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要求方可拆模。2对操作人员进展技术交底,严禁用大捶、撬棍硬砸猛撬。15、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1 混凝土施工缝设置位置、形式与接缝处理不规原因:混凝土施工缝设置未事先根据规或设计要求进展确定,随意留置;施工缝处理无专项处理方案或进展技术交底。防治措施:混凝土浇筑前,首先根据规或设计要求进展确定施工缝位置;施工缝处理做好专项处理方案或进展技术交底。15.2 蜂窝原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防治措施:混凝土一次下料厚度与振捣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根据钢筋间距确定混凝土骨料规格,做好配合比。模板缝隙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要堵严。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 mm厚。15.3 露筋原因: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防治措施:钢筋垫块按规定垫好,钢筋绑扎位置要保证不位移。混凝土振捣应防止漏振或过振。15.4混凝土麻面、粘结原因:拆模过早或模板外表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防治措施:支模时应保证模板外表清洁干净,并刷好隔离剂。混凝土拆模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进展。15.5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治措施: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防止混凝土漏振。15.6 缝隙与夹渣层原因: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防治措施:混凝土支模与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混凝土或模板的杂物清理干净,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15.7 墙体烂根原因:支模前未每边模板下口未找平,模板下口不严密,混凝土漏浆。防治措施: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15.8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外表酥松脱落原因:1木模板未浇水湿透或湿润不够,混凝土表层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酥松、脱落。2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模后未适当护盖浇水养护,造成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酥松。3冬期低温浇筑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低,未采取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外表受冻、酥松、脱落。防治措施:1木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浇水湿透。2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模后应立即适当护盖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酥松。3冬期低温浇筑的混凝土,应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外表受冻。15.9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外表平整度偏差太大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外表不用抹子认真抹平。或盲目抢进度,混凝土板面强度未达到1.2MPa就上人操作;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展操作。防治措施:混凝土浇筑后,外表应用抹子认真抹平,并设置防护措施或未垫板进展操作,防止上人过早。15.10 洞口移位变形原因:浇筑时洞口两侧混凝土未对称、均匀进展浇筑、振捣。防治措施: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展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15.11 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如此;上下柱错台原因:梁柱接头模板碎拼,未进展专项模板设计,加固不牢。上下楼层轴线定位放线有误差。防治措施:梁柱接头模板应进展专项模板设计,采用定型模板,严禁碎拼,并加固牢靠。楼层放线应对不同层位进展复核,并有专人负责,防止误差积累或放错线。15.12 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外表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就上人,使外表出现凹凸不平或印痕。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2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操作。15.13 位移、倾斜根底、柱、墙以与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偏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原因:1模板支设不结实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口采用悬挂吊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2门洞口模板与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3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与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防治措施:1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根底杯口局部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3门洞口模板与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结实,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与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展浇筑和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对称顺序进展,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展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与时调整。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与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丰都县龙河东安置房监理部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